登陆注册
3592100000022

第22章 小脚,辫子,英国诗

去年底,做客马来西亚,参加《星洲日报》花踪文学营的活动。

其中在槟榔屿逗留了两天,那是一座很有中国味的热带城市,和广东、福建的建筑格式,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在城里走来走去,毫无“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在一次与文学爱好者的交流会上,一位本地的中年人,我想他可能是位教师,站起来侃侃而谈,说到清末民初的那位文化怪人辜鸿铭,就出生于马来西亚这个海滨城市时,很为之自豪。虽然,他在当他的满清进士时,做两湖总督张之洞的幕宾时,籍贯都写的是福建厦门同安,其实那是他的祖籍。他出生在槟城,八九岁就到英国读书去了,还曾到德,法,意,奥诸国游历求学,然后才学成归国,再从头投入儒学的怀抱。他和大部分学有所成的中国人不同,先在国内奠定深厚的学养基础,然后到国外再充实自己。大概人是有一种喜新厌旧的趋向,对于先前耳熟能详的一切,常常会被后来才了解的事物的新鲜感所压倒,所以,辜老先生与那些到了外国以后盛赞月亮也是外国的圆,而对中国则视之若敝屣的假洋鬼子不一样,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尊崇。

那次槟城演讲会上,提到这位名人时,上了年纪的听众,还略有回应,而很多与会的年青男女,对辜鸿铭三字,表现出耳生的神态。估计,在我们这里的青年人,对这位曾经与俄国托尔斯泰通过信,曾经是印度泰戈尔的朋友,曾经被英国毛姆虔诚地表示过敬意的大学者,知之者也不多了。

然而,他的名字曾经很响亮过的,至少他的怪癖,使他成为在本世纪一二十年代,京师轰动,举国侧目的一位人物。他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一书,对于西方世界,产生的反响,其热烈程度,还没有一个其他的中国文化人,可以相比拟。罗曼·罗兰说他“在西方是很为有名的”,勃兰兑斯说他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可见评价之高。于是,在那个有点暖雨,有点热风,但一会儿又雨住风停,月明星稀的南洋之夜,主人陪着我转悠在槟榔屿的港湾曲巷,滩涂木屋,旧街老店,庙宇祠堂之间,想探究与这位名流相关的遗址残迹。真遗憾啊,沧海桑田,黄鹤已飞,除他的名字外,这个城市里再找不到他的任何痕迹了。

知道辜鸿铭这个名字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那根在民国以后的北平知识界中,堪称独一无二的辫子,那是辜鸿铭最明显的标志。连为他拉洋车的车夫刘二,也和他一样,拖着西方人嘲之为猪尾巴的辫子。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第一个成就,便是全中国的男人头顶上那个辫子,一夜之间,剪光推净,独他却偏偏留起来,自鸣得意。他在清廷,算是搞洋务的,按说是维新一派,但皇帝没了,竟比遗老还要遗老,这也只有他才能做出的怪异行径。那时的他,戴瓜皮帽,穿方马褂,顶红缨辫,穿双脸鞋,踱四方步,出入北大校园,在红楼的课堂上,大讲英国诗,据说是当时的京城一景。

他在北大教书,学期开始的第一堂,叫学生翻开pageone(第一页),到学期结束,老先生走上讲台,还是pageone。书本对他来讲,是有也可,无也可的,他讲授英国诗,列举诗人作品,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如翻开诗集对照,一句也不会错的,其记忆力之惊人,使所有人,包括反对他的,也不得不折服。据女作家凌淑华回忆,辜鸿铭到了晚年,还能一字不移地当众背出上千行密尔顿的《失乐园》,证明他确实有着非凡的天才。

在课堂上的他,挥洒自如,海阔天空,旁征博引,东南西北,那长袍马褂的样子,不免滑稽突梯,但他的学问却是使人敬佩的。他讲课时,幽默诙谐,淋漓尽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用中文来回答英文问题,用英文来回答中文之问,间或又插入拉丁文,法文,德文,学识之渊博,阅历之广泛,见解之独到,议论之锋锐,令问者只有瞠目结舌而已。因此,他的课极为叫座,课室里总是挤坐得满满的。

他有许多幽默,也传诵一时,譬如:一位外国太太反对他赞成纳妾的主张,问他,既然你辜先生认为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太太,那么一个女人,是不是也可以有四个丈夫呢?这个拖小辫子的老头子对她说,尊敬的夫人,只有一个茶壶配四个茶杯,没有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的道理。譬如:他说蔡元培做了前清的翰林以后,就革命,一直到民国成立,到今天,还在革命,这很了不起。他说他自己,从给张之洞做幕僚以后,就保皇,一直到辛亥革命,到现在,还在保皇,也是很了不起的。因此,在中国,他说,就他们两个人堪为表率。

那时的北京大学,就是这位蔡元培先生任校长,他主张学术自由,主张开明精神,不光请这位拖辫子的遗老来讲课,也请胡适,陈独秀,周树人兄弟这些新派人物执教。这些新文化运动者,尽管不赞成他的保守的,落伍的主张,但对他的学问,却是敬重的。当时,学校里还有不少的外国教授,也是世界上的一流学者。这些洋教授们在走廊里,若看到辜老先生走过来,总是远远地靠边站着,恭迎致候,而辜氏到了面前,见英国人,用英文骂英国不行,见德国人,用德文骂德国不好,见法国人,则用法文骂法国如何不堪,那些洋人无不被骂得个个心服。就这么一个有个性的老头子,不趋时,不赶潮,我行我素,谁也不在他的话下。

光绪年间,他从国外归来,在张文襄幕府当洋务文书,时值这位总督筹建汉阳兵工厂,他参与其事。张之洞接受另一洋务派,也是东南大买办盛宣怀的建议,委托一个外国商人主持此事。辜鸿铭和洋人接触几次以后,封了一份厚礼,请他开路了。过了几天,张之洞想和这个洋人见见面,他的下属告诉他,那洋老爷早让辜师爷给打发了。他把辜鸿铭叫来责问,辜正色地对他说,不一定凡洋人都行,有行的,也有不行的,我们要造兵工厂,就得找真正行的。辜鸿铭遂委托他的德国朋友,请克虏伯工厂来建造,结果,汉阳兵工厂在各省军阀建造的同类厂中,是最好的。这个厂出品的步枪“汉阳造”,一直是很有名气的。

所以,他对于洋人的认识,和那个时候普遍的见了外国人先矮了半截的畏缩心理,完全相反,他是不大肯买外国人账的。“五四”以后的文化人,言必欧美,一切西方,恨不能自己的鼻子高起来,眼珠绿起来,也是很令人气短的。直到今天,这种贩卖外国文学的唾余,来吓唬中国同胞的作家,评论家,还是络绎不绝于道,实在是让辜老先生九泉下不会很开心的。

有一次,一位新应聘而来北大的英国教授,在教员休息室坐着,见一位长袍马褂的老古董,拄着根手杖,坐在沙发上运气。因为不识此老,向教员室的侍役打听,这个拖着一根英国人蔑称为“pigtail”(猪尾巴)的老头是什么人?辜鸿铭对此一笑,听他说自己是教英国文学的,便用拉丁文与其交谈,这位教授对此颇为勉强,应对不上,不免有些尴尬,辜叹息道:“连拉丁文都说不上来,如何教英国文学?唉!唉!”拂袖而去。

就这么一位有学问的怪老爷子,洋教授拿他有什么办法?

他的英文笔名叫amoyku(辜厦门)。1875年生于槟榔屿一位贫苦华侨的家庭,才八九岁的光景,就随一位牧师到英国读书。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时,才21岁。然后又到德、法、意、奥进修,获得文、哲、理、工、神学等博士学位,有十三个之多。在中国人之中,这是少见的。他对于英、法、德、意、日、俄、希腊以及拉丁文,无不通晓,因此,他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具有极深湛的造诣。

他不仅是语言天才,也是精通中外的大师级的学者。那时候,这位老先生在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用英文演讲他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是要凭门票才能入内的。中国人演讲,从无卖票一说,老先生讲演,北京的外国人差不多都到场听讲的,因此他不但要卖票,而且票价还定得很昂贵,听一场要两块大洋。可当时听梅兰芳的戏,最贵的票才一元二角。但他的学术讲座,比梅博士的《贵妃醉酒》还卖座,听众踊跃,座无虚席,可见当时中外文化人对这位大学者的重视。

辜鸿铭的一生,总是在逆反状态中度过。大家认可的,他反对,众人不喜欢的,他叫好,被崇拜的事物,他藐视,人人都不屑一为时,他偏要尝试。追求与众不同,不断对抗社会和环境,顶着风上,就成了他的快乐和骄傲。

慈禧做寿,万民颂德,他却指斥“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公开大唱反调;辛亥革命,清帝逊位,他倒留起小辫,拜万寿牌位,做铁杆保皇党。袁贼称帝,势倾天下,他敢骂之为贱种,并在当时的西文报纸上着文批袁;张勋复辟,人皆责之,他倒去当了两天外务部短命的官。后来,辫帅失意,闭门索居,他与之过从甚密,相濡以沫,还送去一副“荷尽已无擎天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对联,以共有那“傲霜枝”猪尾巴为荣。“五四”运动,社会进步,他又和林琴南等一起,成为反对新文化,反对白话文的急先锋;但是他却应蔡元培之邀,到“五四”发源地的北大去当教授,讲英国诗,鼓吹文艺复兴。北洋政府因蔡元培支持学生,要驱赶这位大学校长时,他支持正义,领头签名。他反对安福国会贿选,却拿政客的大洋,可钱到了手,跑到前门八大胡同逛窑子。那些窑姐来了,一人给一块大洋,打发了事,但妓女送给他的手绢,却收集起来,视若珍藏。

诸如此类的奇谈怪论,不一而足的荒谬行径,连他自己都承认是crazyku(辜疯子)。这里,固然有他的偏执和激愤,也有他的做作成分和不甘寂寞之心。他的性格,不那么肯安生的,几天不闹出一点新闻,他就坐立不安,说他有表演欲,风头欲,不是过甚之辞。

因此,他的言论,嬉笑怒骂,耸人听闻,他的行径,滑稽突梯,荒诞不经,无不以怪而引人瞩目,成为满城人饭后茶余的谈资。民国以后,宣统本人都把辫子剪掉了,他偏要留着,坐着洋车,在北京城里招摇过市。他的喜闻小脚之臭,赞成妇女缠足,更是遭到世人诟病的地方。他也不在乎,还演讲宣扬小脚之美,说写不出文章,一捏小脚,灵感就来了,令人哭笑不得。不仅如此,他还公开主张纳妾,说妾是立和女两字组成,如椅子靠背一样,是让人休息的,所以,要娶姨太太的道理就在这里,完全是一个强词夺理的封建老朽形象。

正是这些哗众取宠之处,使辜鸿铭成为人所共知的一个怪人。当时人和后来人所看到的,全是他的这些虚炫的表象。一叶障目,而对他的中外文化的学识,他的宏扬中国文化的努力,他在世界文化界的影响,也都给抹杀掉了。

其实,清末民初,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已由过去的妄自尊大变为自卑自轻,相当多的人甚至转而崇洋,连月亮也是外国的圆,这也是被列强欺压得快没有一点底气的表现。或者,一见洋人,膝盖先软,洋人说了些什么,必奉之为圭臬。或者,诺贝尔文学奖离自己尚远,就来不及向洋人叩首,马前鞍后。或者,认识两个老外,到外国去过,便自以为高人一头。或者,索性躲到外国,寄人篱下,像哈巴狗一样对洋老爷摇头摆尾。

由于辜鸿铭非常了解西方世界,又特别崇尚中国文化,所以才有力斥西方文化之非的言论,如“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惟有中国既博大而又精深”;如“美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可以得到深奥的性质;英国人如果研究中国文化,可以得到宏伟的性质;德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可以得到朴素的性质;法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可以得到精微的性质”。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崇,到了如此地步,姑且不对这种趋于极端的一家之言,作出是非的判断,但他能在本世纪初,积弱的中国,已经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步,能够说出这番中国文化优越论的话,也还是有其警世之义的。

当时,严复和林纾是把西方的文化,翻译和介绍到中国来,多多少少是带有一点倾倒于西方文明的情结,但是,这位辜老先生,却努力把中国的文化,向西方推广,或许是对这种膜拜风气的逆反行为吧?他将《中庸》、《论语》翻译出去,他还着有《中国人的精神》,或译作《春秋大义》,介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译文,在国外有很大影响,德国,英国,甚至有专门研究他的俱乐部,不能不说是他对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

当然,辜鸿铭的中国文化一切皆好论,连糟粕也视为精华,成为小脚,辫子,娶姨太太等腐朽事物的拥护者,是不足为训的。在政治上成为保皇党,成为“五四”运动的反对派,则更是倒行逆施。然而,这位老先生,对于洋人,对于洋学问,敢于睥睨一切,敢于分庭抗礼,从他身上看不出一丝奴婢气,这一点,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应是十分要得的。

同类推荐
  •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作家周国平自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本书内容涵盖了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诗集

    当代中国工人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譬如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诗歌基本是缺席的,在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中也难觅其踪影。这部诗集的作者是这样一批特殊的工人,如巷道爆破工陈年喜、酿酒工人绳子、失业不久的薄膜厂流水线工人乌鸟鸟、炼钢厂工人田力、建筑工人铁骨、农闲时的锅炉工白庆国、十四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羽绒服厂的填鸭毛工彝族小伙吉克阿优、在大地深处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煤矿工人老井,以及不久前堕楼辞世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
  •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这是一部大学讲义,共八讲。第一讲:小说技巧的缘起第二讲:故事与情节第三讲:角色与身体第四讲:场面与背景第五讲:谁在说与怎样说第六讲:切分与组合第七讲:语言与言语第八讲:意图与理念。从小说文本和小说创作技巧的层面,对现代小说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全书依托国内外名家名篇技巧分析,追踪故事、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之从体验到构思,再到语言生成的想象化与符号化过程,强力洞穿经典叙述技巧的秘密。全书既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又有对小说诸要素清晰独到的论述和精彩的文本分析。
  • 美国8大冤案

    美国8大冤案

    继《美国8大名案》和《美国8大奇案》后的又一精彩之作,所不同的是,本书既有离奇曲折的案情,同时也揭示出美国的社会矛盾和司法的内幕。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本书内容有,《爱在不言中》、《爱他就爱他的家人》、《茶山的歌者》等。
热门推荐
  • 爵少的复仇女神

    爵少的复仇女神

    她和他原本,郎有情妾有意,怎奈太过稚嫩,输给豪门阴谋算计。她以为,他选择了家族放弃了他。他以为,她败给了金钱出卖了爱情。实际是,她被人陷害关进精神病医院,做活体实验。实际是,他投身商场,做最讨厌的事,只为了再见她。五年后,她九死一生,从阎王手里夺了性命,只为毁他全家。五年后,他恨她恼她放不下她,由着她。---------------------------------------------------------------------------------嗯,第一次写文,希望多多鼓励,万一未来的大作家让你的恶毒语言扼杀在摇篮里呢?
  • 我所经历的鬼事

    我所经历的鬼事

    根据笔者从小耳濡目染的一些灵异事件,笔者从中感悟到的心得体会,虚拟一个人物:龙正,将笔者所能记得的灵异事件用龙正串联起来,为广大读者描绘一幅不一样的恐怖盛典,希望大家喜欢。
  • 无上人格

    无上人格

    百级筑基,千级化仙,万级入神。在这破碎的空间,吾将创造另一番传奇——代父弑母,以人斩神。造就无上人格。。。
  • 是春天还是秋天

    是春天还是秋天

    修仙那段不知道是春天还是秋天的生活。修仙就是与俗世切断一切牵挂。这是一种舍弃,又或者是一种轮回。获得的是一种追求,升华的是那份责任。
  • 霸道总裁超腹黑

    霸道总裁超腹黑

    她!前世受尽侮辱,老天竟然重新给她一次生命。她定会让渣男婊女付出代价!看苏韵如何将整个世界玩转手中!!!
  • 老公,乖乖受罚

    老公,乖乖受罚

    一次相亲饭,让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走到一起。她爱上了他,却在后来才知道,她不过是个替身。当爱让她伤痕累累,她终于也看到他幸福。即使痛,也要放手,因为他爱的那个人,从来都不是她。她本来以为,再也不会见到他,可是却意外地在他的订婚典礼上再次与他相遇。当他看到她挽着别人的臂一步步向他走来,震惊还是愤怒?他不清楚,不过那一刻,他清楚的是,这个女人,只能是他的。
  • 羽球之路

    羽球之路

    白色的羽毛,十六片加一个球托便组成了一个羽毛球。轻羽飞扬,白色的光。翱翔于空中的羽球,散发出一尘不染的白光,充满希望的光,羽球之光。
  • 学生文明礼仪指南

    学生文明礼仪指南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
  • 吴耿尚孔四王全传

    吴耿尚孔四王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梦记

    心梦记

    他,是这世间的主宰。天空,是他用双手,抚摸出的虚幻。大地,是他以双腿,踩踏出的真实。而红尘,则是他的心灵,演化出的梦境。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