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2100000023

第23章 天子脚下

一位朋友到外地出差,留下通讯地址,北京东四十二条多少号。

他说,接待单位的工作人员,歪着脑袋打量他,问他:是东,四十二条吗?

我的朋友很纳闷儿,因为他一下子没听出“东”后边那个逗号,便回答说,千真万确,是东四十二条。

那位管登记的小姐,嫣然一笑,你们北京人真行,从东一条,东二条,排到东四十二条,光数就要数半天。若是外地人从一条找到您住的四十二条,腿岂不得走断?

他说当时听了以后哈哈大笑,我听他这一说,也由不得哈哈大笑。

北京的地名,成千上万,这其中包括道路名,胡同名,小区名,广场名,公园名,桥梁名,河流名,湖泊名,以及过去有过,现在不复存在的城门名……无论是仍在使用着的地名,无论是已经消逝的地名,无论是纷至沓来,目不暇接地正涌现着的地名,要研究曾经是天子脚下的这座城市的地名,其复杂多端,其精彩纷呈,其花样百出,其故事传说,还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我不知道北京市政府大楼里,有没有这样一个城乡地名管理科,专门负责命名工作?

估计不但一定有,而且还应该有一套关于命名的规定制度,登记办法,呈报手续,核准过程。这其中,因为是古都,因为是天子脚下的缘故,三五百年沿用下来的地名,显然有一条尽量不改的基本原则。所以,东四十二条,已经叫得太惯了,因此,不会因外地人的费解,就改动的,这叫尊重历史,尊重沿革。“东四”和“十二条”这两个概念连在一起,对北京人来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绝不可能发生“东”和“四十二条”分开来的混淆状况。外地人一定要那样理解,那是他们的事,反正北京人明白就行。

“东四”这个地名,全称为“东四牌楼”,那是大清王朝的地名。解放以后,影响交通,人民政府便将那四座牌楼,拆迁到陶然亭了。这样,“东四”,只是老北京人的一个心理坐标,不具任何标志性意义。随便一个外地人,更不用说老外了,初来北京,你要让他找到东四,西四,或者东单,西单,大概比较困难。即使他按图索骥找到了这个地名所在,身处其间,四顾之下,除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别无其他标志。到底也弄不懂何以称四,何以称单的。因此,可想而知,市府里的这个地名管理科,为本地人着想多,为外地人着想少,作为首善之区统管地名的办公部门,我想还是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加尽善尽美一些。

50年代,我在东单三条居住过。外地来我们机关出差办事的朋友,陪同他们逛街,最省事的路线,就是由东单而东四,然后拐回来,到王府井。我碰到过一位好学不倦的外地人,他很较真地跟我探讨,既然有东单,西单,东四,西四,为什么没有东双,西双?他认为,按逻辑是应该有的。于是,啼笑皆非的我,不得不大费口舌,从义和团,慈禧的红卫兵杀害德国公使克林德,清朝政府谢罪立牌坊说起。由此,我一直在想,北京不完全是北京人的北京,也是全中国人的北京,地名识别的易解性,准确性,清晰性,得为全中国人着想。尤其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有些似是而非,不着边际,歧义丛生,令人摸不清头脑的地名,也应该与时俱进才好。

牌楼没了,这个“四”或这个“单”,还有必要保存下来,令人胡涂吗?

北京的地名,不是改不得的。我在北京生活了五十多年,至少恭逢两次大改名的热潮。第一次,60年代“****”狂飙初起之时,那些红卫兵小将以他们可怜的想像力,创造力和病态的幼稚,把“协和医院”改为“反帝医院”,把“友谊医院”改为“反修医院”,把“东安市场”,改为“东风市场”,还想把长安街改为“红太阳路”或“东方红路”,以及其他许多匪夷所思的古怪想法。尽管改得不伦不类,不三不四,令人哭不得,笑不得,但当时,当官的也好,老百姓也好,眼睛瞪得再圆,不也捏着鼻子接受了?

风云突变的横扫一切,固然造就一批人,但也戕害一代人。至今我的那些同行中,出身于红卫兵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恕我直言,由于那时太忙于革命,太疏于读书的缘故,直到今天,从他们的作品中,仍旧未能读出太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而那种病态的幼稚,却还顽固地保留着,令人为之扼腕。这种历史的遗憾,也就只好按北京人的歇后语所讲,“卖羊头肉的,不过细盐(言)”,不必多说了。但地名可改,并非铁板钉钉,动不得的。其实,劈柴胡同,改为辟才胡同,****府,改为乃兹府,老祖宗也是大笔一挥,信手改掉的。

而第二次大改名,却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与第一次不同的,不是改旧,而是增新。当北京市的占地面积,建筑高度,人口密度,膨胀成原来的五倍,六倍以上,我可以想像,市府地名管理科的公仆们,一方面要处理层出不穷的新地名,一方面要注销不复存在的旧地名,恐怕日夜加班,也来不及应付时刻在变化着的地名。随着城市拼命地向郊外拓展,随着城内危房的大量改造,地名要想不改变,也是不可能的。

据说,老北京有过三千条胡同,现在,为数不少的胡同,估计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虽然这使一些文物保护主义者很痛苦,伤心欲绝,大声疾呼,但依我小人之心,来度他们君子之腹,让他们当真地住进小胡同里的大杂院中,人均住房面积只有一平方米,或不足一平方米,或祖孙三代同居一室的话,恐怕也就会认为这种胡同的死亡,未必就是城市的末日。正如北京的旧地名不是不可改,北京的这些破旧大杂院,也不是不可拆。

应该承认,城市和人一样,也是要新陈代谢的,在地球上,惟一没有变的城市,是从火山灰里挖出来的古罗马庞贝城,惟一没有变化的人居环境,是周口店北京猿人的洞穴。我敢说,所有的参观者,无人会打算把户口和粮食关系转过去,留在那里长住,做永久居民。从近年来发现的元大都遗址,那埋在地下的历史也在晓谕我们,明、清两朝建城时,也是毫不客气地将忽必烈经营的古城废弃,任其被沙尘暴掩埋。如今,要不是挖出来几段残墙断垣,重新装修起来,做做样子,元大都在这座城市留下的惟一纪念,只剩下源自蒙古语的“胡同”这个词语了。

我记得,1949年的秋天,我刚到北京时,入住现在为新华社,当时为国会街的北大工字楼的宿舍里,每天推窗都能看到从门头沟来的骆驼长队,驮着块煤,响着丁丁冬冬的驼铃,慢慢悠悠地走在古城墙边的土路上。秋风斜阳,黄叶衰草,赶骆驼的汉子那反穿的羊皮袄,是我清晨见到的第一道风景。那种萧瑟的伤感,那种晚秋的惆怅,也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场面,要比那些破烂的大杂院,更让我向往。现在,国会街彻底没了,工字楼早就没了,那灰扑扑的顺城街也没了。我不禁想,如果今天的前三门大街上,沙漠之舟仍是我们城市运输主力的话,恐怕倒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悲剧了。不破不立,还是有它的道理,没有旧地名的消亡,哪有新地名的出现,城市的存在和发展,那模式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不可能永远定格在某个年代而停滞不前,这就是时代潮流的辩证法,历史发展的唯物主义。

现在,你若坐出租车,碰上老一点儿的司机,到三环路、四环路外的一个什么地方,也许他能将你送到目的地。若碰上新手,对不起,你得给司机带路。北京变化太大太快的同时,难免就有做成夹生饭,或者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至少,在地名这个与国计民生无碍的局部上,管理部门显然也有一些忙不过来而照料不细之处。

当我徜徉在城市的新景观,陶醉于古都的新气象中的时候,有些新地名,会生出一种吃了一口米饭,遭遇一颗石子的硌牙感觉。譬如新建的楼盘,一张嘴叫什么“城”,譬如新建的别墅,自称什么“花园”,譬如新建的文体娱乐场所,动不动就叫什么“中心”,譬如新建的写字间商住楼,居然大言不惭什么“广场”……这些文不对题的,不合国情的,生搬硬套西方的地名,颇给中国人带来难堪。在汉语中,所谓“城”,所谓“花园”,所谓“中心”,所谓“广场”,都是具有明确定义的。

外国的“广场”,由西班牙语plaze而来,具有市集的意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在中国,在北京,20世纪以来,从“五四”运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广场”这个词,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概念,几乎成了专属于天安门的词汇。因此,走在长安街上,很难将王府井南口的东方广场,北京站口的中粮广场,与全世界都知道的天安门广场,类比在一起,怎么叫怎么别扭,怎么想怎么荒谬。我发现,其实北京人也并不认同那两个新出现的所谓“广场”,通常在口头上径直说成“中粮”、“恒基”,或者“东方新天地”,而省略掉“广场”二字。

要细品北京的地名,最大的特色,是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的历史沿革,天子脚下的大街小巷,胡同院落,官府衙门,商旅市集,都是以紫禁城为基准方位,坐北朝南,左东右西,天安门,东华门,西华门,正阳门,地安门,辐射出去的内城和外城的九个城门,每座城门是一个坐标,因此,每座城门,也是一个地名中枢。在北京,你只要知道这些城门,也就大致了解古都的梗概。

然而,对一个乍到京城,站在失去城墙,失去城楼的那块空场上的外地人来讲,就不免要天子脚下寻路难了。北京城,最不该拆的建筑物,一是城墙,一是城楼,只要这两样东西完好无损地保留着,那就是永远的古都气象。四合院即使全部保存或者改造,顶多也就出来平安大道那种布景的效果。而都城真正的庄严肃穆之气,龙盘虎踞之势,王者南面之威,万邦来仪之盛,是由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环城不断的内外城墙,以及登高望远的诸多门楼,构成这种雄浑的森严的万千气象的古都风貌。

当这一切都夷为平地,不复存在以后,休说外地人,即使本地人,那方位感觉也落不到实处,门之内,门之外,常常要走不少冤枉路。正如东四,西四,看不到“四”从何来,东单,西单,看不到“单”为何物那样,那些名存实亡的诸如阜城门,朝阳门,安定门,宣武门,崇文门等等,影踪全无,还分为门内和门外,岂不只是给人增添茫然失措,无所适从的纷扰吗?

前些年,北京文学杂志社一项活动,邀我参加,承蒙好意,让我在家静候,他们会派车来接。我说,我住的这个西便门外大街西里,不太好找。杂志社说,别忘了我们是《北京文学》,哪有找不到的道理。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那时候,手机还不普及,接我的编辑小姐,也没法跟我联络。因为以西便门为轴心,由此辐射出去的几条马路,一概以西便门冠名在前,以内、外、东、西来区分不同马路。命名者,在地图上大笔一挥,他是很清楚的,可走在马路上找路的行人,就难免要发蒙了。一内一外,相背而行的话,再折回来,是要走许多冤枉路的。

这位编辑和杂志社的车,就在天宁寺一带兜圈子。先找到西便门大街西里,后又找到西便门内大街西里,硬是找不到相距还有两站地的,我所在的这个西便门外大街西里。一直快到十二点,才算摸到我们小区里来,打开门,只见那位编辑满头热汗,一副欲哭无泪的性急模样,我真是感到十分抱歉,不得不宽慰,不知还有没有西便门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这一说?如果有,我估计,你们到天黑,也找不到这里的。

其实,我们这个住宅区,地处真武庙,与那个已不存在的西便门城楼根本不搭界。但地名管理科仍以明清古都的传统,喜欢以门为中心来命名,这在1949年以前,或建国初期,倒也无妨萧规曹从地延续下来。因为那时,整个城市里,人流不那么拥挤众多,道路不那么纵横交叉,房屋不那么鳞次栉比,商贸不那么发达繁忙,这种命名方式,对生活在闲适淡定,恬然安详气氛中的北京人来说,城墙和城门之内,为市区,城墙和城门之外,为乡下,一目了然,界限分明。即使拿那些牵骆驼的,出城就是郊区的菜地,果园,农田,村镇,赶大车的,蹬三轮的,骑毛驴的人来说,其活动半径,总是在有限范围之内。然而,当这个城市,人口突破千万,车辆远超百万,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时候,对于地名的考量,就不能局限于门内门外那样的狭窄视野。

应该说,作为明清古都的北京,其幅围,其规模,其气派,其堂皇,无法与唐代的都城长安相比。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过,“余见天下州城,为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人情苟且,十百于前代矣”。

甚至后周世宗,在公元955年四月,经营大梁城的建都工程中,能仍承继唐代建筑的宏大气势。后来北宋定都开封,很大程度上是郭威奠定的良好基础。“帝以大梁城中迫隘,夏,四月,乙卯,诏展外城,先立标帜,俟今冬农隙兴板筑;东作动则罢之,更俟次年,以渐成之。且令自今葬埋皆出报所标七里之外,其标内俟县官分画街衢、仓场、营廨之外,听民随便筑室”。八月,“先是,大梁城中民侵街衢为舍,通大车者鲜寡,上命悉直而广之,广者至三十步;又迁坟墓于标外。上曰:‘近广京城,于存殁扰动诚多;怨谤之语,朕自当之,他日终为人利。’”(《资治通鉴》)

说实在的,明清两代,远非汉唐可比。我记得初到北京的那年,住北城棉花胡同,出安定门,过护城河,别说没有周世宗殡葬强制规定的七里以外的距离,连五十米不到,就是乱葬岗,一片土馒头,到处是坟包,这大概就是顾炎武所说的“时弥近者制弥陋”了。因此,当城市在一步步扩张的同时,这些昔日的墓地,甚至包括八宝山,便渐渐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中心区,活人和死人,距离如此之近,怎么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

这就是我那些年里,一个很长时间内,乘坐贯穿长安街的大一路公共汽车,上下班的切身感受了。只要车一进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车头上方的标牌,那始发站和终点的地名,一为八王坟,一为公主坟。虽然,坟不过是坟,但这两个与死亡相关的字,总是让人不能细想下去。而且这条大一路公交路线,顶着这两个坟头的站名,至少在长安街上行驶了数十年。

所以,在北京,无论是原来的地名,还是新添的地名,大有足可改进的地方。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在命名的思路,想法,规划,统筹管理上,似乎还可以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要把国家首都,八百年古都,和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弘扬出来。

一个城市的地名,既表现出文化色彩,又体现着时代精神,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门学问。

同类推荐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文章不算多,由五大块组成:一、五泉新月初照人。二、塞上江南踏歌行。三、屐齿苍苔喜留痕。四、碧水蓝天鲜荔红。五、花枝招展岭南春。这些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大部分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具有可读性,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具有我国工业化强国打基础时期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反映。坦言之,它也是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豪迈的事业,豪迈的人”的风风雨雨的建设里程中心灵历程的一个真实的记录。特点之二是这些文章的作者就是祖国建设者的一员,这些文章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作者内心“潮汐”的真实流露和表述。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巴黎女郎,西贡小姐,香港苏丝黄……还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个界限最为模糊,行为最为扑朔的一族。她们有的是少奶奶、名媛,有的是上海卡门、弹性女孩。她们优雅地穿行于旧租界的古老建筑之间,散发着亦正亦邪的女人香。她们既嗲又娇,媚中带傲,在吴侬软语中,在烟视浅笑间,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传奇。被称之为“触及老上海灵魂”的作家程乃珊,在这本《上海女人》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娓娓动人的笔触,讲述了百年来各种上海女子的故事:如王家卫御用的“上海百搭”潘迪华,《花样年华》《阿飞正传》里有她妖娆的身影和糯软的沪语。她曾活跃于上海的歌台舞榭,而后迁居香港,成为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
  • 所欲心迹

    所欲心迹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创作之诗文70余篇,并配以相应诗文之书法,书法作品为“毛体”,亦诗亦书,有一定的鉴赏价值。
  •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本书是高等艺术类院校必(选)修课教材。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三部分编排。其中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歌赋、文章、小说、杂剧;现代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文章等;外国文学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所选内容皆为名家名作。
热门推荐
  • 商市法官异闻录

    商市法官异闻录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千百年来,民间传说秦岭深处隐藏着诸多修炼的能人异士,商市地处秦岭腹地。民国伊始,政局动荡,天下大乱,妖魔鬼怪趁乱出世,横行人间。“咣,咣,咣”谁呀,雾臣推开门“白先生在吗?金陵有妖兴风作浪,祸害百姓。我请法官出山”门外人答道听到声音,躺在葡萄架下的白先生站起来,看看满天的繁星,眉头微皱“看来安稳日子到头了”
  • 心念新辰间

    心念新辰间

    被迫穿越只为改写历史,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唤起他人,改名为夏柠念!成功入府,遇乖乖女赵子晴,她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左右手,又遇王爷,生活的火花渐渐被情所点燃,他成全了我,我也如愿。我殊不知这背后隐藏的秘密,却一步步将爱人推向深渊......
  • 蓝血精神

    蓝血精神

    最闪耀的蓝血光辉,最强大的蓝血文化,最杰出的军人企业家。蓝血精神:常青企业的高贵基因。以使命感、纪律性和领导力为支柱,以一流的执行力为本质特征。是员工有效自我管理、保证完成任务的“利器”。学习蓝血精神,打造“蓝血斯巴达”团队。
  • 世妻

    世妻

    听说夫君对已挂前女友念念不忘。沈青黎很无奈。作为穿越人士,吃好喝好才是正理。美男宅斗阴谋什么的,有时间再说。只是这半夜时不时传来的哭声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堂堂永定侯府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某男:你看到的,听到的,未必就是真相。某女:装逼会被雷劈。某男:……已有完结本《醋香满园》《渔妇》《田园牧色》坑品有保证,请亲们放心跳坑!
  • 花照

    花照

    她是荣国苏将军的千金苏卿莞,他是荣国太尉大人的嫡长子顾凉辰。初次相遇,三月杨柳依依,她眉目含笑,让他一见倾心。第二次相遇,她一舞倾城,千盅醉中解心意。第三次相遇,她唤他一声凉辰,他许诺护她父亲安好,后递上庚帖择了成婚吉日便征战沙场。待他凯旋归来,却红颜枯骨,他站在暮桥桥头良久,想着他们初见的情景,当年的春风吹过十里,她白衣飘飘宛如天仙。他终归没有娶到他想娶的那个姑娘,两年后他与青梅竹马喜结连理却也是在这时与她第四次相遇,这一次是就此陌路还是相伴白头?
  • 异能保镖

    异能保镖

    孤儿院长大的李云峰,巧合之下被身怀绝技的奇怪老头看中,从此多了一身奇功,桃花连连的他不断纠缠于各路势力之间,奇遇机遇,为了生存,一个小保镖爆发出无限能量,攀登顶峰。
  • 神殇之后

    神殇之后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人类世界是有仙界存在的,人类世界有修仙法、修道法、修体法、修武法、修剑法……等等,很多法术种类。有人传说,在那遥远的过去,人类强者林立,万族鼎盛,很多人类武者都会在强大到一定程度后破空飞升,至于飞升去了那里,传说是去了人人向往的仙界,但是,不但从来没有人从仙界回来过,而且,传说在十万年前已经没有人能够破空飞升了,到现在,人类宁愿相信那破空飞升其实只是书籍里杜撰的幻想而已!
  •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在我动笔写作本书时,对开头部分要写哪些内容,已经心中有数了,而先前的几本书却不是这样。矗立在大地之上的电视塔,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以经济和技术力量征服现实,展现城市风对乡村宁静平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里普利笔下那奇异的图景。在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中,一个周末我因故来到北达科他州,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的葬礼正好在那个周末举行。在若干个农业州,一些当地电视台在转播葬礼车队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正在插播当地商业广告。
  • 我是六尾狐

    我是六尾狐

    柳儿:我原以为我的爱是那么感天动地,却唯独感动不了浮生。我在生命的尽头,却只是孤苦一人。浮生:不管你是人是狐,我都那么深爱着你,可你跟我在一起,只会死。我不能再让你冒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伤害你,然后把你推向另一个人的怀抱!赤铭:我所得到的,我想要得到的,难道真的就那么难吗?只要你能幸福,我愿意散尽我万年的修为,永世轮回。绿儿:原来,我们都在为对方着想,谁也没有真正的敞开心扉,柳儿,我若是你,我也会这么多,就算再痛苦,也是值得的。
  • 星骨

    星骨

    浩瀚银河背景下人类和外来种族的对抗,血脉力量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