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3300000011

第11章 浇灌孩子的内心花园(2)

可是我要谢谢你,选择我来做你的爸爸/做你的妈妈!

我一定是一个不够好的爸爸/我一定是一个不够好的妈妈!

我非常的抱歉,因为我不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我不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爸爸!

我一定有很多方面都做错了,甚至在你的心里留下伤痛,我的孩子!

可是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我永远爱你!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你让我的生命如此不同!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我爱你不变,我的孩子!

我常常忘记告诉你,我永远爱你!

也许我没有尽我的可能,好好爱你!

也许我没有尽我的可能,好好地对待你!

如果我让你觉得你不重要,你不够好,我错了!

如果我让你觉得我在讨厌你,我对你不满意,我错了!

请你原谅我!

也许我没有好好拥抱过你!

也许我没有认认真真地告诉你,你是我的孩子,我的宝贝!

你一直在我的心上,在爸爸/妈妈心里那个最重要的地方!

谢谢你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谢谢你选择我做你的爸爸!

现在继续做深呼吸,去感觉你作为爸爸或妈妈,对孩子有多少歉意。

把这些话语,化成一份爱,缓缓地流到孩子的身上,再从孩子的身上缓缓地流到你的身上。

来!现在跟着我,再一次做深呼吸,确认自己是在真诚地道歉,对自己在这之前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真诚地道歉,真诚地请求原谅。真诚地感谢我们的孩子,选择我们来做爸爸和妈妈。

现在我要你再一次做深呼吸,当你吸气的时候,你把一股正向积极的能量吸收到你的身体里来,当你吐气的时候,你去感觉跟你孩子之间有很多的问题透过吐气把它吐出去。

好,现在我要你搓热你的双手,来按压你的脸部,在按压的过程当中,慢慢地睁开你的眼睛。当你决定睁开眼睛,也决定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孩子。

这个活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要经常来使用,特别是当你跟你的孩子发生问题以后,你要有勇气面对面地跟他说这番话。

你如果没有勇气跟他面对面说这些话,那就请你在他睡着了以后,在他的房间里面,坐在他的床沿上说这段话。

如果你再没有勇气,你就拿着纸条念这段话,但是念的时候,要去想象你的孩子就在你的面前。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家里的环境、氛围就不像原来那么紧张、压抑和拘束了。

你是有能力把家里的氛围变得快乐一点、轻松一点的!

这是你与孩子之间极有效的一个纽带,不管你的孩子跟你关系很好,还是一般,还是很不好,都不要紧。

试一试,这样跟你的孩子说说话吧!

他为什么自杀

他的自杀让周围的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奇怪呢?因为他是班级里的第一名,成绩是最好的,他的家庭状况看起来也很好,他是班长,还是一个非常阳光的孩子。

我居住的城市江苏常州,一个周末的晚上,高中一年级的一个男孩子,选择从自己家十八楼的阳台上纵身跳下。

在他的书桌上留了生命中最后的两行字:“今天的作业我再也不想做了!明天的化学考试我再也不想考了!”

他的自杀让周围的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奇怪呢?因为他是班级里的第一名,成绩是最好的,他的家庭状况看起来很好,他是班长,还是一个非常阳光的孩子。

事情发生后,当地教育局和心理学协会紧急召集全市的心理学专家,对他所在学校这一年级的所有同学,特别是他的同班同学准备进行紧急心理干预。

为什么要进行紧急心理干预呢?

因为,认识他的同学们都在想:他这么好,各方面都这么优秀,还选择自杀,那我们这些成绩不好的,调皮得不得了的,让老师家长烦心的,还有活着的理由吗?

这是心理学的一个原理,当身边的人离去,人们的潜意识中会出现跟随效应。

那年囡刚上大一,对高考的记忆还比较清晰。在她回家的时,我跟她讨论这件事,我们认认真真讨论了一下午,讨论结束的时候,囡跟我说:让我再想一个晚上,我们明天上午再讨论。

第二天,囡一脸严肃,认真地跟我说:妈妈,我想到了这个孩子为什么自杀?我试着理解一下他的心理活动——

我能够想到的第一个原因是,家长和老师对这个孩子的内在感受没有足够的关心。因为临死之前,在他的写字台上,留下了一句话:“明天的化学考试我再也不想考了。”根据这句话的线索,说明这个孩子,他现在是第一名,现在是班长,但是,不代表他将一直是第一名。他现在是高一,还有两年多的时间面临高考,他无法保证自己一直第一。他每天都在回头看,全班的同学都在追赶自己,追得自己上气不接下气、精疲力竭。但是,家长、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是理所当然的第一名。可怜的孩子,被大家高高地架了起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他也许早就承受不了了。

作为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成绩很好,你有没有经常跟他说:“第一名是我的孩子,第二名也是我的孩子,最后一名也是我的孩子。只要爸爸妈妈看见你是认真的、负责的、努力的就可以了。”如果你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孩子就会误认为你只要成绩,而不关注其他,这样使成绩好的孩子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成绩不好的孩子自信心减少,自惭形秽。

另外,经常考第一的孩子,心理问题也许更大,这是我们家长要特别重视的。囡上学的时候,不考第一名不要紧,如果考了第一名,我一定要跟她谈谈的,要做心理缓解。

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有没有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排名而给学生太多的压力,有没有期待他一直保持第一名,有没有去想他可能已经承受不起那个第一名了,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一句话,可能决定着孩子的未来甚至生死。

囡说:我能想到的第二个原因是,也许是他的妈妈很啰唆,每天都唠叨个没完。

“还有两年了,坚持一下!”

“怎么没有以前认真了啊。”

“我们同事的小孩保送北大了。人家怎么就能生个这么好的孩子呢?”

“不要辜负老师和全家人的期望啊!”

“多吃点,把这个鸡腿吃掉,多点力气,多看会儿书!”

“别的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你干,快点进去看书吧!”

“为了你考试要安静,我们都不看电视了,你要对得起妈妈啊!”

“现在不认真的话,考不好还要复读一年啊!”

……

孩子们听了这些话,什么心情?你回忆当初听自己的父母说这些的时候什么心情就知道了,一定是很烦躁、很焦虑,把一切压在心里。

囡说:“如果我碰到这样一个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妈妈,我也会想,死了算了。幸亏从小到大,你都对我说读书是自己的事。实事求是地讲,在高中阶段有自杀念头的同学不少,同学们常常在一起聊自杀的话题。”

人为希望而活,心里没希望,他只想消失。

前年,在深圳,一所小学里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一个小女孩在教室里,举起椅子砸向前一排的女孩。问她为什么砸那个同学?她说:“把她砸死,我就是第一名了。”

听到这些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觉得这些事离你很远。如果你懂得关注孩子的心理,这样的事就离你很远。如果你一向只关注成绩,只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而不关注他的心理,这样的事或许就离你很近。

上海的几所名牌大学,每年都有学生自杀。有一年,很离谱,居然有四个男生,相约到一所大学尚未建成的几十层楼高的图书馆大楼顶上,集体跳楼自杀。其中三个毫不犹豫跳下去了,另外一个因为害怕,迟疑了一下,没有跳,三个跳下去的同学当场死亡。没有跳下去的那个,由学校心理辅导老师马上进行心理疏导。

“为什么选择集体自杀,到底发生了什么?”

唯一留下的同学说:一个是因为跟女朋友闹翻了。谈了两年恋爱,吵吵闹闹、分分合合好几次。这一次,女朋友正式说:你的脾气太差,太情绪化了,我受够了,我们这一次是永久性分手,藕断丝也断。

另一个是因为妈妈每周五给他打生活费,那天,他跟班级的同学说,星期五晚上我请客吃饭,结账的时候,妈妈的钱还没有到账,妈妈忘记了。这也太没面子了,选择自杀。

当时,我很纳闷,这位妈妈为什么要每周打生活费呢?等到三年前囡上大学了,我才知道,很多大学生因为不能妥善管理自己的财务,家人就每周打生活费,有的是半个月打一次生活费。听囡说,很多同学,如果家里一个月打一次生活费的话,后半个月他们就可能饿死了。因为前半个月把一个月的生活费都花完了。花完了怎么办,要不四处借钱,要不节衣缩食。

我简直无法相信。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上名牌大学的孩子们这么幼稚吗?心理就这么不成熟吗?

因为近年来一直为一些大学生做演讲,我知道这一切不论我相信不相信都是事实,事实有时就是这样不可思议。

看到这里,你一定要郑重地思考一个问题——孩子的幼稚是谁造成的?孩子的心理不成熟是谁造成的?

当然是父亲和母亲。

父亲母亲的称号,是一个头衔,是一个资格,是一种责任,是要有一定的修为才能做好的。父亲母亲的头衔一辈子也没有下岗的时候,好父亲好母亲的评价标准也要用一辈子时间来考核。

如何让你的孩子远离自杀呢?那是有捷径的。

捷径是,带着无条件的爱跟你的孩子互动——

当孩子想起你的时候,心里盛满着安静的、幸福的、温暖的、家的感觉,做好了这些,你就放心吧!

因为拥有这些,在这复杂的社会里,你的孩子一定会勇敢面对,跨越所有障碍从容行走的。

她为什么不肯去幼儿园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喜欢独处,越来越离群索居,话越来越少,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得到的否定太多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

一个女孩,4岁,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女孩放学被接回了家,一直跟妈妈说:“我明天不去幼儿园了!我不要去幼儿园!不去,不去,不去……”

碰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

你是不是马上打断她,跟她讲道理:“小孩子一定要去幼儿园的,怎么能不去幼儿园呢?好孩子一定要去幼儿园!听话……”

看着孩子又哭又闹、非常恐惧的样子,妈妈好像意识到什么,开始认真询问孩子不去幼儿园的原因。

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中班班主任老师被学校安排开一个公开课,什么叫公开课呢?就是整个区所有的幼儿园中班的老师,都来听这个老师讲课。这个老师刚从幼师毕业一年。上午,老师就关照小朋友们说:“同学们,下午有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那小朋友你们要怎么样?是不是要乖一点?”

“是!”

老师说:“那上课的时候坐在那里要小脚并拢,小手放好,好不好?”

“好!”

老师鼓励说:“等下课,其他老师走了以后,我们对乖的小朋友就奖励,对不乖的小朋友就惩罚,好不好?”

小朋友们齐声说:“好!”

下午的公开课上,小朋友们果然很乖巧,而这位小朋友却坐不住,每10分钟起来围着教室转一圈,一节课下来,她起来转了好几圈。从专业角度上讲,这可能是一个“体觉型”的孩子,这种特性的孩子,小时候往往被家长误认为是有多动症的孩子,她不能长时间安静坐着,“长时间”在她这个年纪只是一节课的时间,幼儿园一节课是20~30分钟,而她这个年龄能长时间坐着不动,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多老师来听课,她这样每10分钟左右起来转一圈。下课了,听课的老师走了。请问如果你是这个年轻的老师,你会怎么样?

我们这位年轻的老师怒不可遏,气呼呼地问班上的小朋友们说:“今天谁不乖?”

小朋友们都用手指着她说:“她不乖!”

老师问:“那我们要怎么样惩罚她?”

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

“叫她站在墙脚!”

“叫她一个礼拜不能看电视!”

“不带她去吃肯德基!”

“打手心!”

“把她关到黑屋子里。”

“打嘴巴!”

“羞羞她的脸!”

“不带她出去玩!”

“叫警察叔叔来抓她!”

“我们都不要跟她玩!”

“我们大家不理睬她,不跟她说话!”

……

这些惩罚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不说你也明白,是平时父母这样处罚过孩子,或拿这样的处罚来吓唬过孩子。

当孩子们说出这些处罚的时候,连口气都跟父母一模一样,声音恶狠狠的、居高临下的,甚至跺着脚叉着腰。

然后老师跟小朋友们统一意见,选择一项处罚。最后选择了什么处罚呢?

把她放到外面操场上,让她在操场上晒了一节课。这还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当她回到二楼教室的时候,老师要同学们排在教室门口的两边,孩子进门的时候,每个同学用手在她脸上刮一下,并说一句:羞!羞!羞!我们不喜欢你,我们讨厌你!……

可怜的孩子,在这一天当中,被同学和老师贴了很多的标签,这样的标签在孩子心灵上形成的创伤,是无法估计的。

作为家长,一定要经常帮助孩子及时化解,因为时间越久影响反而越大。有的人说没几天就忘了,其实并非如此,可能事件本身被忘了,但影响还在。孩子常常表现出来的不自信,不愿意与人交往,整天畏畏缩缩的样子,都是这个事件的直接后果。

每一个标签贴上去也许只要5秒钟!但是揭下这个标签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也许需要20年、30年的时间。

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个老师都懂心理学,无法要求老师处理孩子的问题时都能关注孩子的心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喜欢独处,越来越离群索居,话越来越少,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得到的否定太多了。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当孩子向我们诉说时,我们通常根本就不问他发生了什么,自顾自地跟孩子讲一通大道理,我称这些话叫“正确的废话”。这些话不是孩子根本听不懂,就是引起孩子的反感,于事无补,根本不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是孩子跟你的距离越来越远,这里说的是心理的距离、亲密的程度。

当孩子回来,他不愿意这样、不愿意那样,你要仔细去听背后的那个原因,多问为什么。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为什么不喜欢这个老师,为什么喜欢那个老师,你喜欢跟谁在一起,为什么喜欢跟他在一起,等等。密切关注他的心理状态。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我们每个家长都碰到过。你一定要去好好地问他: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了解原因,化解背后的障碍,这是作为家长必须高度重视的。

成长需要自由空间

不管是心理学专家,还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学家,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的爸爸妈妈,凡事发生,我们必须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找到导致一切发生的根本所在。

多年前,浙江发生了一件事,事件的主人公叫徐力。今天我们试着还原徐力,看一看他如此丧心病狂对待母亲的心理演变过程。

徐力在高考之前,把自己的母亲杀害了。如果你见到徐力,你会认为他很乖、很好、很善解人意,读书成绩也很好。他的志向和能力,跟父母的期待一致,上清华大学!

对这样一个好孩子,她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妈妈可以随时放下自己的工作,到学校门口去看他,如果看到徐力在操场上打篮球,她就冲到操场上,指着跟他一起打篮球的同学说:“你们不许跟他打篮球,他是要考清华的,你们干扰他,让他分心,是什么动机啊?我警告你们,以后不许跟他打篮球!”

他们家里,电话从来不是徐力接,一定是妈妈接。徐力如果在家,家里电话铃是不响的,有时候妈妈偶然接到一个电话:“阿姨,我找徐力。”

妈妈一定会这样说:“你是谁啊?噢,同学啊,你找徐力干什么?你的作业做完了吗?他在做作业,你知道你打电话来会影响徐力学习吗?……”

同类推荐
  •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画云博士在海外生活20多年,她的教育研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本书通过她育子和教学的经历,深刻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本质,并为优化这些关系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的灵魂即无条件的爱,它令许多教育问题迎刃而解。本书中西合璧,教育理念前沿。虽然从内容方面来看,谈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从价值和功用上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良好读本,其中的反思、诚恳和自我觉醒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著名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作者是资深的教育专家画云博士。
  •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社会上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家长的竞争。无数事实证明,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犯的错误少了,孩子就变好了。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家长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家庭教育,如何使孩子成材,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必须学习的课程。反观今天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走进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家庭教育误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造成孩子孤僻冷漠、心理脆弱……
  •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白孩子:如何塑造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引爆白孩子的潜能,白孩子审美心理结构、白孩子艺术心理特征、白孩子的专业教育问题、以及未来音乐家、舞蹈家、演员等的训练技巧。
  • 好父母 教安全

    好父母 教安全

    2008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首次发表《世界预防儿童受伤报告》。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各种疾病,死于意外伤害的孩子约是82.9万人,平均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事故。其中,每年有26万孩子(也就是每天有712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10-19岁孩子最大的意外死亡杀手,这还不包括每年有上千万的孩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致残。这些孩子本可以健康成长,但却因为父母疏于对他的安全教育或照看不周而遭遇意外。毋庸置疑,安全,对于孩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0~1岁育儿一本通

    0~1岁育儿一本通

    本套丛书共分两册:《40周孕产一本通》、《0~1岁育儿一本通》,均由富有育儿经验的科普作家编写。本分册介绍了产后产妇保健调养和宝宝喂养教育要诀。宝宝出生的第一年是决定一生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宝宝抵抗力低,表达差,感染和意外事故会频频发生。年轻父母缺乏育儿的知识和经验,面对孩子的一些异常反应,常常不知如何是好。本书详尽地告诉年轻父母们如何了解、观察、认识和正确处理0~1岁宝宝方方面面的问题,使宝宝在优良的护理、喂养、教育和防病治病的情况下茁壮成长。本书内容科学实用,阐述简明易懂,适合妇幼保健人员、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一生情太多

    一生情太多

    她原以为魂归千年,重活一世,是上苍的恩赐,却不想身负血海深仇;原以为千年后,就不会有爱恨情仇,却不想遇到他的那刻,原本平静的心湖竟掀起涟漪。他说:“若有来生,你可愿伴我左右?”她说:“今生未完,谈何来生。”
  • 属于我的刀剑神域

    属于我的刀剑神域

    刀剑神域同人。天才科学家穿越到刀剑神域的世界中,熟知剧情的他决定做些什么,于是。他和茅场晶彦成为了朋友,协助其开发SAO。正式游戏人数变成了2W人,其中多出了许多新的人物。游戏与现实时间变成了10:1,玩家不用再为现实的身体担心了。最主要的是,主角也会进入游戏,桐人再也开不了11了(雾)主角说:亚丝娜是我的,桐谷直叶也是我的,恩桐人嘛,看在他妹妹的份上,就把幸送给他了。最后,因为多了1W人,所以会有其他动漫的角色乱入,具体是谁还没想好。。。。
  • 失忆者异界行

    失忆者异界行

    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少年,身上满是谜团,掌控元素的力量。在这个混乱的异界,又该何去何从,寻找记忆的道路从今天开始!
  • 永不燃尽的灯油

    永不燃尽的灯油

    诸多网络悬疑探险、恐怖惊悚、灵异鬼怪、侦探推理的小说家,亦或是故事、游戏主播;他们的陆续到来,究竟会在恒光灯塔内发生什么样的不可思议的奇异事件呢?“永不燃尽的灯油”究竟又是什么呢?各类小说家以及各大主播的离奇死亡,凶手到底是谁?又到底在图谋些什么?
  • 极限净化

    极限净化

    2012年12月21日,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真的会发生吗?唐烈不知道,因为就在这一天,他穿越了……这是一个被腐化的世界……这是一个绝望的世界……这是一个强者为王的世界……他能凭借着心中血,手中刀,净化这世界的腐化之源,成为世界之王么?
  • 爱情职业病

    爱情职业病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林琳一直找不到男朋友,有一天,误打误撞的遇上了罗奕……可谓千里姻缘职业牵!
  • 谁也许不了现在与未来

    谁也许不了现在与未来

    苏安浅与季梓铭是高中时的情侣期间面临着种种困难与威胁包括肖嫣与宋凉生的出现以及维夏对季梓铭的柔情似水当苏安浅几近崩溃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人会是谁面临人生的种种曲折与伏笔究竟谁会是谁的谁
  •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人生成功的148个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
  • 小鸣稿

    小鸣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王之雅口伍言

    网王之雅口伍言

    一个浪荡子,一个中二少女,一个肆意江湖,一个紧紧跟随。他走,她随,他停,她靠。他回首肆意一笑,她抬首浅笑怡然。若他是风,她便做那随风而走的沙,只求与他相守。若她是岸,他便做那永不漂泊的船,只求与她携手。-------------------------------------沫黎之家欢迎各位:22877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