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7800000016

第16章 须知言语犹如泼水,开口说话要过心(2)

第三,说话要尽量客观。

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当然,客观地反映实际,也应视场合、对象,应注意表达方式。

每个人都有嘴,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办事,并且把事办得很有分寸。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同的人和事,也就有不同的禁忌。生活有禁忌,做人有禁忌,说话更应该有禁忌。如果说话没有禁忌,大家都张口即来,毫不考虑后果,那么社会就没有秩序可言了。

过分自夸的人,往往内心最为浅薄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不必以拥有很多物质为满足。试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数无量,可以供我们自由欣赏;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争艳斗丽,可以供我们随意观看;东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驰;士农工商各类阶层,随你交往。

有的人喜欢别人赞扬自己、夸奖自己,如果别人不赞扬和夸奖他,他就自己炫耀自己。其实,自夸的人往往不自信,是内心深处自卑的一种表现,他们需要别人的夸奖和自夸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自己找到平衡点,寻求心中的一种平衡。如果一个人是自信的,他就不需要别人夸奖和自夸。

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自夸则人必疑,自谦则人必服。自己夸自己很没意思,让别人夸才是面子。人们往往喜欢尽量表现出自己比别人强,或者努力地证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干的人。然而,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自吹自擂的,谦则人必服,自夸则人必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夸耀自己,在别人看来就像看一个卖弄自己的小丑一样。很多时候,有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有能耐的人从不自夸,而是让别人去夸。

人生是一幕没有彩排的戏剧,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所以有时候,我们颇为如何在生活中立身处世所扰。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走向成熟,走过人生,这不仅涉及生活的维度,更暗合生命的质量。

曾闻听这样一句话:“竖起桅杆做事,砍断桅杆做人。”据说这背后有一个故事,老水手出海,途中碰见大风浪,渔船险遭倾覆。危急时刻他砍断了桅杆才得以生还。后来年轻的水手向他讨教经验,他平和地说:“帆船前进靠帆,升帆靠桅杆,桅杆是帆船前进动力的支柱;但由于高高竖立的桅杆使船的重心上移,削弱了船的稳定性,一旦遭遇风暴,就有倾覆的危险,桅杆又成了灾难的祸端。所以,砍断桅杆是为了降低重心,保持稳定,这样才能保住生命。”

成长的过程中,做事情要像扬帆出海,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要像那高高的桅杆上鼓满的风帆,面对风浪,放飞梦想。而做人则需要脚踏实地、谦恭谨慎、心平气和,无论取得多大成绩,都心怀敬畏、心念感激,不盛气凌人、不颐指气使,否则就会失去做人的根本,倾覆于生命的汪洋大海。

自信不是自夸,自夸更不是自信。

没有见证过“高调”的人生,就无所谓奢谈低调的资格。高调是一种鞭策,是自信的勇敢者敢于承认欲望、接近欲望、实现欲望的坦诚与磊落。所以高调不是罪过,相对于一个伪善者和假面人,一个高调的透明人,至少是相对可爱而且可以爱的。“长鲸好潜海,鹏鸟终翔天”的信念下的确应该表现自己最美好、最才华、最坦诚的一面去交付我们的流年,铺垫我们的未来!然而,必须正确理解高调的概念,粗鄙张狂固然能慷一时之慨,逞一时之怀,却难免招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的后果。真正的高调,不能流于肤浅的表面,而要坚实其内核——让昂扬的斗志,燃烧在心海!

荡漾在人生之河,高山低谷的落差常有,“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无长”。我们不得意于登临峰巅的天低,不哭诉没落渊谷的沉沦,不抱怨水花溅身的窘迫,不嫉妒别人的一时好运,这便是低调做人,安心生活的具体表现。低调不是安贫乐道,也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低调是一种在足够的生活沉淀下充足的精神内敛。正如“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不要因为“东家的柳树矮一点儿,就向路人解释本来有长高的可能”,不要因为“西家的槐树高一点儿,就向邻居说明自己并没有独占风水的企图”。

低调做人所要彰显的成熟和理性是“大海无边天作岸”的开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豁达与超脱,是一种修为达观的胸怀,更是一种品味高层次人格的淡薄。不张扬、不外显;既含蓄,又内秀,这就是低调做人的准则,这就是一个人历练百态人生后最朴素的风景。

身处世间的我们,无需彷徨,更没有必要焦虑。低姿态做人,高标准处事,让高音高亢,让低音浑厚,则人生之音必然音调圆满、音色响亮、清朗共鸣、荡气回肠!

不要把赞美之声唱成阿谀之词

赞美如花香,芬芳宜人,所以和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赞美。基督教唱赞美诗,佛教唱炉香赞,说明神、佛也要人赞美,何况一般人呢?尤其当别人失望时,一句赞美的话,能使他重见光明。当一个人心灰意冷的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能令他绝处逢生;要想获得友谊,只要真诚地赞美别人,定能如愿。

马克·吐温说: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们能活上两个月。这里所说的赞美,是指真真实实、诚心诚意的赞美,而不是虚伪的应酬,也不是言不由衷的阿谀之辞。

赞美和阿谀的最大区别在于出发点的不同。赞美一般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而阿谀往往是夸大其词。在日常交际中,要少一些阿谀,多一分赞美,这样最终会给你带来好的名声。

赞美他人,是我们在日常沟通中常常碰到的情况。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恰当地赞美别人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别人的赞美。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赏识,但是,我们大都认为周围充分理解自己言行的人并不多,而我们自己也很少评论那些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我们所喜欢的言行。这一点的确令人感到奇怪,因为表示赞赏是非常容易的,不需要任何代价,而我们在赞美别人后自己得到的报偿却是多方面的。

古时候有一个说客,当众夸口说:“小人虽不才,但极能奉承。平生有一愿,要将一千顶高帽子戴给我最先遇到的一千个人,现在已送出了999顶,只剩下最后一顶了。”

一长者听后摇头说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顶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头上。”

说客听后,忙拱手道:“先生说的极是,不才从南到北,闯了大半辈子,但像先生这样不喜奉承、秉性刚直的人,委实没有!”

长者顿时手持胡须,洋洋自得地说:“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听了这话,那位说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这最后一顶帽子已经送给先生你了。”

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它却有深刻的寓意。其中除了那位说客的机智外,更包含了人们无法拒绝赞美之辞的道理。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赞美他人能满足他们的自我。如果你能以真心实意的赞扬和诚挚的敬意满足一个人的自我,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变得更通情达理、更令人愉快、更乐于协力合作。

美国的一位学者这样提醒人们:努力去发现你能对别人加以夸奖的极小事情,寻找你与之交往的那些人的优点,那些你能够赞美的地方,要形成一种每天至少五次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习惯,这样,你与别人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和睦。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赞美他人作为一种沟通技巧,也不是随口说几句好听的恭维话就可奏效的。实际上,赞美他人也有一定的技巧和原则,必须真诚。每个人都珍视真心诚意,它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尺度。“出口乱赞”,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英国专门研究社会关系的卡斯利博士曾说过:大多数人选择朋友都是以对方是否出于真诚而决定的。如果你与人交往不是真心诚意,那么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的。赞美他人也是一样,若是你的赞美不是出于真心,对方就不会接受这种赞美,甚至怀疑你的意图。因为人性中有一个优点,就是“无功不受禄”。

如果你毫无理由地赞美一个人,他不仅莫名其妙,还会感到费解,觉得你油嘴滑舌,可能是想利用他,进而引起他对你的防范。所以在赞美他人时,为避免引起类似误会,你必须确认你所赞美的人“确有其事”,并且要有充分的理由去赞美他。比如一位你所熟悉的美貌女士,你可以对她说:“你真美。”这样她可能会感激你对她的赞美;但如果你对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士说这句话,则可能会引起她的反感。同样,如此赞美你所熟悉的女性,对方会很愉快地接受,而你如果用这种方式去赞美一位陌生的路人,对方一定会怀疑你图谋不轨,因为你与对方素不相识,对方觉得你没有理由去赞美她。

赞美他人还必须诚心诚意,对他人的长处和优点你必须是真心真意地佩服。虚情假意的赞美只能让人觉得你是在嫉妒或嘲笑他人。

赞美他人时必须具体。因为赞美时越明确具体,其有效性就越高。含糊其词的赞扬会引起混乱,并造成一些误会。含混、空泛的赞美因为没有明确的评价理由,常使人觉得无法接受,并让人怀疑你的辨别力和鉴赏力;而具体的赞美因是有所指的,会让人听起来觉得更加真诚友好。

无意的赞美,虽然出自无心,但也可以得到空前的成功。一位副刊编辑需要一篇连载小说,决定亲自去找一位并不怎么知名的作家,请他撰写这篇小说。

这位作家只住一间小房,编辑来访就坐在他的床沿。彼此谈好写作的细节、交稿的方式等问题后,编辑临走前在房门外大声说:“喂,老兄,这篇小说的事我全拜托你了!”说得那么大声,连作家的妻子和他的邻居都听到了。

没想到,一句无心之言,使这位作家写出了最好的作品,因为编辑一句无意的赞美,极大地鼓励了这个作家。

人们需要赞美,但千万不要轻易赞美。如果你太频繁地赞美别人,别人对你的赞美就会觉得无所谓了,甚至还会认为你是一个虚伪的献媚者。在这种情况下,你赞美别人一次,别人就会增加一份对你的警惕和反感。事实证明,在特定时间内,一个人赞美他人的次数,尤其是赞美同一个人的次数越多,其作用力也就越低。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对自己的赞美显得不断增加的人,并且对自始至终都赞美自己的人和由最初贬低自己逐渐发展到赞美的人,尤其喜欢后者。因为相对来说,前者容易让人认为他是一个“和事佬”,而人们对后者所产生的印象是:说我不好,一定是经过分析、考虑的,可能有他一定的道理,从而认为对方更有判断力,进而更喜欢他。

同类推荐
  • 别让社交和机会误了你

    别让社交和机会误了你

    本书主要包括:一举一动之间塑造自己的社交形象、迎来送往当中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三言两语之后拉近彼此的社交距离、利用一些社交潜规则、领导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等内容。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本书内容分六章,具体包括: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实现人生的目标、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找准成功之路、寻找生命的意义。
  • 处世:流芳百代的处世圣经

    处世:流芳百代的处世圣经

    要学会推销产品,就要首先学会推销自己,只有把自己的才华和素质推销给社会和他人,才能实现自我。 如果说我们需要推销自己,那么首先需要做的是完善自己,让自己臻于完美。
  • 走出人生最关键一步:专家教你填报高考志愿

    走出人生最关键一步:专家教你填报高考志愿

    《走出人生最关键一步:专家教你填报高考志愿》的编写目的是指导考生及家长立足于考生的长远发展,从考生和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正确的大学教育观念,选择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最优地制定填报方案。《走出人生最关键一步:专家教你填报高考志愿》是高考考生及家长必备的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高考填报志愿实用手册,《走出人生最关键一步:专家教你填报高考志愿》系统、完整、准确地指导考生及家长完成从准备资料到志愿填报的全过程。考生和家长在使用《走出人生最关键一步:专家教你填报高考志愿》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 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弘一法师曾说过:“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弘一法师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从风花雪月的倜傥小生,到严谨大成的学术、艺术、思想大家,再到出家后长伴青灯古佛的佛学大家,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他叹:人如花,不久时;人如浮萍,无定处;人如烟花,现一时;人总归于一己,塌五大;人至山巅五他路;自古圣贤皆寂寞,悲欣交集。
热门推荐
  • 盛世裸婚

    盛世裸婚

    曲若凝曾经认为,再怎么缠绵悱恻的爱情,也抵不过相知相伴的温暖。可五年的婚姻生涯告诉她,这样的想法太过天真,任少琛就是块捂不化的冰。她输了,输得彻彻底底,还赔上了女人最青涩美好的时光。无爱裸婚,已耗尽她一生的勇气。当他的温柔再次袭来,她又会不会重蹈覆辙?
  • 九龙星辰诀

    九龙星辰诀

    九龙大陆,武者为尊。弱肉强食,强者一怒。血流成河。
  • 金箓斋忏方仪

    金箓斋忏方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种曲春芜记

    六十种曲春芜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城二先生

    金城二先生

    9月1日,企业中学和社会中学同时开课。市建一中初二(四)班的同学们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点名。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叫过去了,应答之声或急或缓,或浊或清……
  • 重生绣娘:悍妇驭夫记

    重生绣娘:悍妇驭夫记

    驭夫之术,在于撵走丫鬟,通房止步。在于外防表哥,内防表妹。在于抱紧婆婆大腿,喂饱小姑的嘴。抑或……夫妻恩爱,携手白头。这是一个泼辣小娘子VS傲娇毒舌小公子的故事。
  • 诗语音

    诗语音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切缘注定!
  • 情伴两世

    情伴两世

    在现世便因一切姻缘纠结不清的两人,一起来到异世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长生炉

    长生炉

    传说天地间有一口炉,能炼九天,能容山海。求之不得,得之长生。
  • 位面穿梭者

    位面穿梭者

    大千世界,皆为平行。我挥一挥手,宇宙便是一片血雨腥风,我剁一跺脚,空间便是一片裂缝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