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9600000005

第5章 典章制度(5)

明代,爵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种,清代则分宗室和功臣两种,具体爵称上有较大变动。这两代的爵位大多不世袭,但因功而封者部分可“世袭罔替”,如满族人入关后,有睿、礼、郑、豫、肃、庄、克勤、顺承八家功封的和硕亲王是“世袭罔替”的,俗称八家铁帽子王。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了一切世爵制度。

古代官员的“俸禄”是多少?

俸禄,即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各个朝代的俸禄制度略有不同。

商周时期,官吏由贵族充任,拥有封邑、禄田,所以以封地收入为俸禄,朝廷不再另外发放。春秋时期仍沿用,但在末期开始出现实物俸禄,至战国则逐渐形成以粮食为俸禄的制度。秦统一中原后,废封地,确立以粮食为俸禄的俸禄制。此后,汉朝、魏晋南北朝都承此制。

至唐代前期,俸禄分土地、实物和货币三种。至开元年间,则转变为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如一品月俸料八千,食料一千八,杂用费一千二,防合二万,合计每月钱三万一千。至宋代,又增加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如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也折合成钱币支付。

明代俸禄较低,初期以给米为主,偶尔给些钱钞,百官俸禄不足养自身。清代前期官员俸禄也不高,分俸银与禄米两种。由于俸禄过低,雍正时期始发养廉银,至乾隆时又有补充调整,实际成为一种附加的俸禄,数额大大高于正俸。京官的养廉银由朝廷划拨,但数目比地方官少很多,大多数人仍以正俸为主。所以,雍正特下令允许京官支双俸,称“恩俸”。

俸禄制度要求官吏在享受俸禄的同时履行一定的职责,若官吏违反朝廷有关法令,或有渎职行为,其俸禄便要相应扣除。

什么是“世卿世禄制”?

“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可以继承“卿”的官位。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世卿世禄制”一说始于商周时代,一说是在春秋中后期由于卿大夫的专权才形成的。对此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世卿世禄制废除于商鞅变法。《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此后,功臣加官晋爵、封公拜侯,虽然也有世袭罔替者,但这些就是个人现象而非国家官僚制度了。

我国古代官员都在什么时候“致仕”?

“致仕”,是我国古代官员退休的说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当时,官员年满七十岁,如果耳目不聪、身体不再灵便,就必须退休,退休后发放原来俸禄的三分之一。此后,历代沿用前制,至唐代时则要求官员只要年满七十岁,不管身体如何必须退休。退休后,五品以上官员可得半禄,京官六品以下、地方官五品以下则发给土地,命官员回乡做地主。宋代退休制度基本沿用唐代,但由于宋代官员俸禄丰厚,许多年满七十的官员总是赖着不退。明清两代,由于官员大量冗余,官员退休年龄由七十变为六十,并鼓励提前退休。退休官员一般可拿半俸。

总体而言,古代退休制度主要针对中下级官员,对于朝廷重臣则比较宽松。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除制度规定外,也往往跟官员的功绩及皇帝对其恩宠程度有关。

何谓“举孝廉”?

“举孝廉”,为汉代一种官吏选拔制度。“举”,“举荐”的意思;“孝廉”,即讲孝道且廉洁之人。古人认为,只有孝廉之人才能做好官,汉代政府便把“举孝廉”作为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和制度。汉武帝即位后,曾数次诏令中央和地方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孝廉”之人。汉代政府还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

不过,到汉代后期,“举孝廉”已为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当地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种种腐败现象,很多“孝廉公”都是用钱买的,真正“孝廉”者不多,如汉朝流行的一首童谣所唱:“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所以,至魏晋时期,“举孝廉”被“九品中正制”取代。但对于民间孝廉者,人们还是十分尊敬。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可见中国文化对孝廉的重视。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始于魏文帝曹丕。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这里的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这是九品中正制的核心内容。

九品中正制设立之初,中正官选举人才时品状并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的作用。但由于品级森严,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而且,中正官多出自大的士族,士族渗透进选举,不但阻塞了民间人才的选拔,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科举制”是怎样一种制度?

科举是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施行于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完备于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考试科目,则分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但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而明经、进士两科则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常科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又称进士科为宰相科。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废除科举,科举制至此已历经一千三百多年。

什么是“恩科”?

科举制度分“正科”“恩科”两类。按照规定每三年举行的乡、会试,就是正科。若遇皇帝亲试,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一般都能得中,就是“恩科”。恩科始于宋朝,明清也沿用此制,尤其是清代,皇帝经常在朝廷庆典时特别开科考试,用来特别关照官员子弟。

例如雍正六年乡试后,雍正帝命大学士、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僚,若家里有没录取、年龄在二十岁以上的子弟,准许每位大臣各举一个,开出名单送内阁审定。最终递交上的名单有十二人,这十二人都被皇帝特赐为“举人”。这些以科场加恩大臣子弟的措施,让大臣们对皇帝感恩戴德尽忠效命。可是,这也把“为国选士”的“国事”,变成了皇家的私人“家事”,严重损害了科举制的公平公正性。

“捐纳”是怎么回事?

捐纳,专指清代的卖官制度。

其实,卖官现象早就存在。例如秦始皇时,由于蝗灾缺粮,规定纳粟千石可拜爵一级。汉文帝时期,也采纳大臣晁错建议,准予入粟授官或拜爵,当时称为“纳粟”。此后,历代都不同程度地有此举措,不过多是筹饷、赈灾、备边或兴办工程等事的权宜之计,并不严重。进入清代,卖官情况则日趋严重,不仅范围扩大,还形成了专门制度,即捐纳。

同类推荐
  • 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

    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

    本书是宁波市政府网站主持编写出版,全书采用汉日对照的形式介绍了宁波概况、政府区划、宁波名人、宁波经济、风光名胜、文化生活等内容。
  • 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先进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荟萃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而且是高尚道德的凝聚和时代精神的升华。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政党,先进文化就是灵魂,就是导向,就是旗帜。它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上产生,同时又以其特殊的方式给予经济、政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和有力的促进。先进文化的这种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不断探求和不断创新的时代品格,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 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语林趣话”这一系列中的对联、谜语、幽默诗赋、奇趣妙语,既像笔记,又像小说,但又是可以触摸的历史,其中集纳了大量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过去的种种情境,或引人发笑,或让人辛酸,或悲伤,或动人。其中有些发人一噱的笑语,内中却包含着深刻的诘究。在以讽刺幽默的手法描绘丑恶社会现象的同时,肯定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人独特优美的人格,带给读者别样的惊奇!
  • 《高兴》大评

    《高兴》大评

    这本书收有关长篇小说《高兴》的评论、重要报道等40余篇文章。
  • 中国文化博览1

    中国文化博览1

    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先辈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生活常识

    你不可不知的生活常识

    本书从八个方面着手,来帮助你提高生活质量,为身心健康加分。厨房技艺常识,让你掌握一手好厨艺,在厨房里得心应手;饮食常识,让你吃出健康;疾病防治常识,让你远离疾病;购物常识,让你购物快乐,省钱又实惠;运动常识,为你提供最安全最健康的保健之道;睡眠常识,让你睡个好觉;养花常识,让你美化自己的生活;家庭除害常识,让你远离侵扰。
  • 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三

    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对你爱不完

    TFBOYS之对你爱不完

    烽烟起,寻爱似浪淘沙:遇见她,如春映梨花。遇见你,一件倾心。爱,到底是盛凌在荆棘上的花朵,还是隐藏在花朵中的荆棘?明明回头就可以看见你,为什么我还要这样傻?现在我回头了,你还爱我吗?
  • 心航之路

    心航之路

    迈克的实验室有着惊人的称呼“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院”。在迈克出生前几十年,美国曾经投入了举国之力妄图研制出一批具有人为意识的机器人。但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从美国政界到商界都丧失了信心。要不是为了一点面子和幻想中的奇迹,这个实验室或许早就关闭了。
  • 小型冒险

    小型冒险

    我觉得我就像是一个傀儡,行走在已经被人谱写好的道路上。我的悲伤的虚妄的,我的快乐是虚妄,就连和我接触过的人类、昆虫、野兽……都是虚妄的。我的思想是我的思想吗?我的灵魂是我的灵魂吗?我真的是我吗?此时此刻,我所思考的一切,真的是我思考的吗?我真的活着吗?
  • 天狼剑圣

    天狼剑圣

    武道修炼,扭转乾坤。内达自身,外动天地。通达阴阳,感受万物。超越人体极限,追寻时空永恒。少年任飞,遭受家庭重大变故,隐居深山,与万兽为伍,修炼天地阴阳诀,以万兽为师,追寻武道巅峰。小有所成,下山复仇,带领着一头双翅天狼,仗剑天下,与天下武道强者分庭抗礼。在经过无数战斗和磨练后,终于突破桎梏,达到永恒,天地任遨游,人称天狼剑圣,成为一代传奇。
  • 明星天赋系统

    明星天赋系统

    身怀明星天赋系统的李易重回龙套生涯他就是传说中死跑龙套的不,应该是跑不死的龙套美女有没有?当然有暧昧有没有?一点点看他如何在群雄并立的娱乐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中外管理思想简介

    中外管理思想简介

    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总结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鸦片战争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部分为西方管理理论,主要叙述西方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 青少年学足球

    青少年学足球

    张孝平主编的《青少年学足球》从足球的起源与发展,从足球的技术与战术,从足球比赛与观赏都做了循序渐进、系统、详尽的文字叙述和配图说明,内容通俗易懂、直观性强,便于初学者的阅读、理解与练习,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帮助。
  • 大墓主

    大墓主

    天似大墓,笼盖四野.这是一个无尽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活在大墓之中……在这里,每一位修者都怀抱着一个梦想,演绎着令人向往的传奇……在这里,每一个修者都在追求武道极境,以摆脱天命的束缚……在这里,有着一层层巨墓,吞噬着每一个想摆脱天命,获得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