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3300000016

第16章 艺术符号的构型——“抽象”与“幻象”(1)

艺术符号创造的过程就是通过构型来表现情感的过程。卡西尔早就指出过,艺术确实是表现的,但是如果没有符号的构型(formative),它就不可能成为表现。构型有两种功能,一是艺术家把要表现的情绪、情感、形象通过一定感性媒介加以客观化,使之成为可以传达的东西,构型过程是在某种感性媒介中进行的。二是艺术不是本能反应,而是有目的性的,每一种艺术创造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结构。

“抽象”与“幻象”是朗格符号论艺术哲学理论中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使用频率极高。“抽象”是艺术符号构型的实质,一般是指艺术家从现实出发,从生活中提取丰富的素材,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概括,使其成为一种包含着内容、可见可听或可想象的“形式或结构关系”。艺术作品既然是一种符号形式,符号便成了某种客体概念的载体,就是说,符号比一般信号多了一个基本要素——概念,而概念则意味着抽象。所以“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但艺术抽象与科学、数学和逻辑的抽象不同,它是包含了更多内容的形式,是一种“有机的形式”。“幻象”或曰“基本幻象”,是艺术符号构型的手段。艺术抽象是通过“幻象”、“虚象”来实现的。艺术家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生活真实的新的空间。这个空间独立自存,与人们生活的空间互不连接,只是一个虚幻的空间或空间的幻象。正是凭着这种“幻象”,艺术家便可进行艺术抽象——一种不同于科学、数学和逻辑的抽象。抽象过程的决定步骤便是制造虚象,或称幻象。

(第一节)抽 象

抽象从来为哲学、逻辑学和科学思维所有,在历史上的艺术哲学研究中,从未把抽象与艺术联系起来。正如朗格指出的:“艺术中的抽象问题,从未进行过全面的哲学研究和分析。” 但是,这并非证明抽象问题不存在于艺术之中。相反,在朗格看来,“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并且强调这不仅包括现代艺术,还“包括埃及、秘鲁和中国的传统”。 朗格正是从符号逻辑的“抽象原则”出发,提出了艺术的抽象性问题。艺术的抽象性包括艺术思维、艺术形态和艺术本质等多个方面。

朗格首先从思维发生学的角度,对艺术思维抽象性是如何可能的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探索。她并不象维柯那样强调原始思维的非理性和非逻辑特点。她认为,在人类的原始思维活动中,就存在着抽象思维的那些最基本的特征。朗格援引J·雷波特在《人类具有语言能力之前的抽象》一文中提出的理论,证明人类通过教育而发展起来的抽象能力,只能在那些本来就存在的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朗格指出:“在人类所具有的全部原始本能中,必然有某些本能自发地进行了理性实践活动,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种种经教育培养而形成的抽象思维。” 她把原始思维界定为意象的抽象,且具有审美的特质。她认为,人类最古老的神话,其中就蕴含了那种后来被人类所高度发展了的抽象特征和理性能力。但神话中的抽象是由想象活动的方式来进行的,“想象同时也是一种引起种种不同的洞察力和真正信仰的源泉”,它是“一切概括力的共同源泉”。想象活动本身就是艺术的抽象活动,具体表现为一种“意象”(image)的抽象,它的最初的产品就是神话。朗格说:“意象的制作,是我们天真纯朴的思维方式,它的最初作品就是传说。” 这种意象的制作,就是原始的抽象,即通过创造某种意象,而不是使用语言,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朗格说:“意象是我们从奔腾不息的实际经验之河中抽象概念的最便利的工具,它们为我们产生了原始抽象,它们是普遍观念的自发的具体化。”

其次,导致朗格对抽象方法多样化认识并成为其艺术思维抽象性重要依据的,是她对多种符号形式的研究。她在《情感与形式》中为符号下的定义是:“符号即我们能够用以进行抽象的方法。”朗格早期受到布尔、舍佛的代数学以及罗素、怀特海的《数学原理》的影响,研究了数理逻辑的符号。四十年代以后,她继承和发展了卡西尔的符号论思想,把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和科学都看成人类文化活动的符号形式。这样就是使得朗格对符号的定义作了修改。她在收入其《哲学随笔》的《论一种新的符号定义》一文中指出:“我们用来进行抽象的某种方法是符号的一种要素;同时,所有的抽象都涉及到符号化。”这个新定义的主要特点是从人类多种符号活动的现象出发,揭示了抽象方法的多元性。朗格从对推论性符号和表象性符号的研究中发现,虽然这两类符号的创造都需要借助象罗素提出的那种“抽象原则”,但是,它们并非是同一性质的抽象。如作为推论性符号的“语言”,具有的是抽象功能和逻辑功能。而作为表象性符号的艺术则有所不同。朗格说:“艺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对于情感生活之本质的洞察和理解,而一切理解又需要抽象;然而文字语言所达到的抽象对于理解情感生活又毫无用处。” 因此,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作为人类各种思维活动整体结构形态的原始抽象,逐步分化而趋于多元性。语言的、科学以及逻辑的抽象思维,已经脱离了原始思维意象抽象的特点。但艺术抽象作为原始抽象的发展衍化,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抽象的思维方式,在创造艺术那种独特的符号活动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抽象方式。所以朗格指出:“有许多种进行抽象的方式,因而同时也就有许多种符号。” 反过来也可以说,有多少种符号也就有多少种抽象方法。因为,代表人类文化活动不同形态的符号,都是用不同的抽象方法创造的;艺术抽象创造了艺术的符号。

再次,朗格对艺术思维抽象性的强调和探索,是受到了科学与艺术发展的启示。科学抽象理论的发展,拓宽了人的思维空间,人们不再从现象的直观上来理解艺术表层的形象特征,而是从它的深层结构来探索其本质意义。她说:“假如我们不是从逻辑推理中认识到什么是抽象的话,艺术抽象活动也许将永远无法为人们意识到。因为这种抽象是直觉性的,而且往往在原始艺术中表现得最为成功和完美;只是在科学发展起来之后,纯粹抽象的存在才开始被人们认识到。” 不难看出,朗格对艺术抽象性的强调,是科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相结合的具体表现。罗素就曾说过:“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或在别的领域,我们将借助于一种被称为‘抽象原则’的原则。” 看来,朗格正是受到罗素的启示而研究艺术抽象性的。 当代西方艺术和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对抽象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特别看重。比如,后印象派画家梵高、高更与塞尚,抽象主义绘画的代表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等都十分注重对作品抽象结构的表现,以至走向极端。高更就声称:“艺术是一种抽象……是从自然提取这种抽象的。” 正是他们的艺术实践,直接导致了罗杰·佛莱、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理论,以及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的产生。朗格研究的特点在于,她从科学和逻辑抽象中吸取了基本的方法,给予艺术抽象以系统的理论阐释,从而确认:艺术抽象方法是艺术思维的基本方法。朗格对艺术思维抽象性的肯定,体现了艺术思维规律研究的一种新的构成意识,标志着艺术思维研究从本体论、主体论到意义论的嬗变。她指出:“不管是在艺术中,还是在逻辑中(逻辑把科学抽象发展到了高峰),‘抽象’都是对某种结构关系或形式的认识;而不是对那些包含着形式或结构关系的个别事物(事件、事实、形象)的认识。” 应该说,这种从“意义”抽象的观点来理解艺术思维特点的思维方法,是可以把握住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的。

最后,对科学抽象与艺术抽象不同内涵的比较。 朗格的艺术抽象理论虽然是受到了科学抽象的启示,但她并没有把艺术品中所见到的抽象与科学、数学或逻辑学中的抽象等同起来。她认为这两类抽象是互不相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这种不同并非指人们通常所赋予的“抽象”这个字眼意义上的不同,而是一种认识方法上的不同。朗格的抽象理论属于一种认识的方法论,这一点是朗格符号论思想的显着特征。她之前的西方符号论大都没有上升到认识论和思维方法论的高度(比如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派理论与美国哲学家查尔斯·德·皮尔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和逻辑学派理论等即属此列)。因此,艺术抽象和科学抽象的区别,就主要表现为认识和直觉方法论的区别。朗格指出:“艺术抽象和科学抽象的不同是指艺术中的认识方法(对形式或关系结构的认识)和科学认识方法的不同。” 就是说,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并非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形象的。既然它们都是为了认识某种事物的本质,就必须都具有抽象性,只是在认识的过程中,各自所经过的途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不同。

那么,艺术抽象与科学抽象主要有哪些不同呢?

其一,两者在“直觉机能”上有区别。在艺术抽象中是“艺术直觉机能”,在科学抽象中是“逻辑直觉机能”。 直觉这一概念,在西方运用得比较普遍,但多半带有神秘色彩(如柏格森和克罗齐)。在朗格的着作中,直觉的理论得到了较为科学的解释。她说:“所谓直觉,就是一种基本的理性活动,由这种活动导致的是一种逻辑的或语义上的理解,它包括着对各式各样的形式的洞察,或者说它包括着对诸种形式特征、关系、意味、抽象形式和具体实例的洞察或识认,它的产生比起信仰更加古远;信仰关乎着事物的真假,而直觉则与真和假无关;直觉只与事物的外观呈现有关。” 在朗格看来,直觉首先是一种“基本的理性活动”;其次是一种“只与事物的外观呈现有关”的思维活动,是对事物本质或逻辑形式的直接认识;直觉活动就是抽象活动。艺术抽象中的艺术直觉是从一个完形开始的,然后过渡到内部要素,这是一种“同时性”直觉。朗格指出,艺术是一种“接合(articulate)起来的符号,只有通过整个符号的意义,通过它们在整体结构中的关系才能理解它们的意义。它们的符号功能包含在一个同时性的整体意象之中。这种语义可以叫做‘表象符号’。表象符号的这个特点,是区别于推论符号或者严格意义上‘语言’的最根本的特征”。 可见,艺术符号是艺术直觉活动的结果,作为艺术抽象活动的艺术直觉,也是从对于一个完形的知觉开始的。朗格反复强调:艺术知觉总是从直觉到艺术作品整体的逻辑形式开始,而艺术符号的整体结构正是艺术抽象直觉动态活动的客观化和静态化。艺术抽象中的直觉,既是对作品逻辑形式的直觉,也是对具体感性形象的直觉。科学抽象中的直觉是“逻辑直觉”。逻辑直觉虽然也是一种识别逻辑形式的抽象方法,但它思维活动的趋向是从个别的直觉开始。朗格说:“从广泛的多种例证中识别相似形式的能力,也就是说,发现类似的能力就是逻辑直觉。” 逻辑直觉的最大特点是从个别到个别,也就是说,是一种“继时性”的直觉。它“是一种从一种直觉认识引导向另一种直觉认识,最后建立起一种对某种完形或理想的整体的更大型的直觉认识的手段。” 总起来看,逻辑直觉与艺术直觉有如下区别:

逻辑直觉:由“个别直觉”到“个别直觉”再到“整体概念”。

艺术直觉:由“完形直觉”到“感性直觉”再到“想象整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艺术既是形象的又是抽象的,形象是表现形态,抽象是其本质。艺术是二者的合一。

其二,艺术抽象和科学抽象的形式、方法存在着区别。朗格指出,“科学的驱动原则就是概括,而它要加以概括的题材却是一些极其具体的东西——亦即物理世界”,“它所使用的技术是渐进式的概括。” 所谓“渐进式概括”(progressive generalization),即指“在科学思维中,概念是通过一种连续的广泛的概括活动,从具体的可描绘的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借助系统的渐进式概括,能产生出所有有效的和纯粹的物理、数学和逻辑的抽象”。 渐进式概括的特点是使所概括的面越来越宽,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概括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而艺术抽象却必须是从作为媒介的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的“有意味的形式”,它不是那种帮助我们把握一般事实的理性推理形式,而是那种能够表现动态的主观经验、生命的模式、感知、情绪、情感的复杂形式,这样的形式不能通过逻辑中使用的渐进式概括手法得到。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对某种特殊的事物加以抽象地处理,使它以某种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抽象形式是从一种特殊的现象中直接抽象出来的,它不需要先找出几个范例,然后从这些范例中抽象出一种一般的式样,最后再以符号对这一式样进行表现。在艺术中,仅仅是对其中的一个范例进行天才的构造,并给它赋予一种符号的特征和性能,而这种符号性能的取得又是通过对它的真实构成——如画布、震动的空气或一连串传统上称为‘词’的纹样——加以压制或消除而取得的”。 在艺术中是不必概括化的,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抽象,必须从一个具体的形式中去抽象,亦即从个别事物中抽取出它们共同要素的抽象。这说明了艺术思维既是具体的、个别的,又是普遍的和抽象的,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同类推荐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幸福的哲学

    幸福的哲学

    "这本书是周国平1996 -2012年,数十载间,慢慢沉淀下来,对世界的智慧思考。一本全新的力作,哲学入门的桥梁书。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一本让你从平时过的具体日子和做的具体事情里面跳出来。放下社会的身份,回到人这个原点,去思考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热门推荐
  • 绝恋:命运的枷锁

    绝恋:命运的枷锁

    她,是第一杀手血祭,从人见人爱的小公主,到如今冷酷无情的冰山女王,十年来,是复仇的信念支撑她走到了今天,浴血归来之时,必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她,是让黑白两道为之敬仰和恐惧的血冥,传说她一袭红衣血战天下,又说她红衣妖娆祸倾天下,可谁又能明白,那副嗜血面具下的琉璃心?她进入学院,只为报灭门之仇,却不想,真正的仇人却是她(他)?她被迫撕裂时空,只为养精蓄锐,可不知,这千年竟恨错了人。再想扭转,无奈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最终迎接她们的,到底是黑暗,还是光明?
  • 创天战魂

    创天战魂

    北非的霸主,狼牙的信仰,如今却以低微的身份出现在华夏,命运的涟漪会怎样抉择?
  • 废材逆天:草包五小姐

    废材逆天:草包五小姐

    21世纪,一心将妹妹护在羽翼下的祝玉瑶,却因此引得妹妹怨恨无比,最终被踹落深潭窒息而死。草包五小姐祝玉瑶因为花痴强吻美男,被美男一脚踹下湖底,一瞬间强势古武魂魄入住脆弱身体。天才古武家主重生,洗去一身的铅华,只为走向强者之路,绝世轻狂!他,芝兰玉树却又腹黑无情,却独独对她情有独钟。“小瑶儿,嫁给本王,本王保你夜夜幸福!”
  • 烟雨一剑

    烟雨一剑

    一代名剑客隐居偏地,却还是被神秘杀手组织寻道,无奈重出江湖,引出一系列的爱恨情仇,诡异惊险的故事,其中有美女,有阴谋,有搞笑,有冷酷,有情义,有爱恋,等等,精彩纷呈,悬念迭出,让你连做梦也猜不到故事的发展情节,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看似不合理,却又在情理之中,不得不叹服,拍案大叫:“好,好,好!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本书故事情节是一点一点地展开的,看能会慢热一些,所以请读者慢慢欣赏,期待你的关注和支持!
  • 血龙祭

    血龙祭

    巍巍九州,莽莽荒原,列国争强,群雄纷乱。铁命真龙,降临凡间,以血为引,以身祭天。剑破苍穹,法悟真言,人鬼同途,身魂共炼,魔之血性,妖之灵焰,修齐六道,始得成仙!一个关于血龙祭天的上古传说,一段孤独少年悟道修仙的热血传奇,一部呕心沥血,倾情奉献的诚意之作!
  • 狂宠婚后娇妻

    狂宠婚后娇妻

    相亲遇到极品男,顺手拉了一个男人和他说要去领结婚证,半个月之后两人拿着一本红本本出来之后,她才知道顺手拉的男人是墨城权贵家族的钻石王老五。“今天我不小心,毁了张家的宴会!”某女心虚的盯着天花,不太敢看那个光芒四射的男人。“没事,反正有什么损失他也不敢找我要!”男人邪邪一笑,长臂一伸,站着的女人就掉落进去他怀中。“你这么宠着,万一宠坏了怎么办!”戳了戳男人的胸肌,手感还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怎么练出来的。“宠坏了,我负责。不过女人你惹的火,你要负责!”不在给她说话的机会,直接封住了那张一直张合的嘴。
  • 浴火成神

    浴火成神

    转世轮回重生,现世、前生,存留下两世记忆,修真魔法交纵,谱写成神之路!*******************一阵头痛传来,我忍不住哼出声来,想睁又睁不开眼,想动,浑身痛苦难当。艰难地睁开眼一切既新鲜有熟悉,陌生的世界陌生的成神道路,腾起熊熊烈火,涅盘后化身为神……
  • “前夫”,你好

    “前夫”,你好

    死,也许是一种解脱,可是,重生呢?一段亏欠的情,用两世来偿还。*◇*一道圣旨,她做了冲喜新娘,成了祈王众多妾侍中的一位。第一眼看到她的夫君,她惊慌失措,只因他长得极像她在现代的前夫!*◇*他本是无情之人,却唯独对王妃萧筱温柔以待。他即使知道是别人的栽赃陷害,小则阴冷的警告她不要触及他的底线;大则将她关进地牢,只因为事件牵扯到了王妃,他便可以不辨事实的真相!他冷眼看着她:“以后再让本王发现你对子素不利,本王就杀了你!”可当她身处险境的时候,他为何会施计来救她?为何在她感到心累的时候,他又对她说些动情的话?“你的过去本王可以不计较,但本王希望能参与你的未来。”*◇*他无奈的问:“伤儿,你何时才会懂我?”她沉默着。最终,他说:“你若无心,我便放你自由。”*◇*奸臣当道,前朝遗留,敌国来袭,在这个充满了阴谋诡计的时代,纵使她再小心翼翼,也难防他人的暗箭。**易暨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在他遭到亲人背叛之后,他开始了复仇计划。却不想,中途出现了一个莫伤。易暨枫对莫伤说道:“若你是因为我的容貌才舍我而去,我可以将它毁了。”*◇*未完-待续————推荐好友锅小染完结文《猎心游戏:女人,乖乖过来!》:http://novel.hongxiu.com/a/409080/
  • 相遇彼岸花

    相遇彼岸花

    蔓珠沙华,又称彼岸花。相传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开在黄泉路上,为亡灵指领奈何桥的引渡人。她是来自地狱彼岸花的化身,花族的族长,为亡灵消除极大的怨念,平息三界的使者。
  • 九转灵砂大丹

    九转灵砂大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