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6300000026

第26章 税收优化理论(4)

这种分析可以推广到三人社会和多人社会的情况,分析方法与两人社会大致相同。在三人社会中,加入一个更高收人者R,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仍按H(H现为中等收入者)的收入状况设计最优边际税率,即高收入段的边际税率降为零,那么就会导致社会上的最高收入者R减少纳税数量。但由于将最高边际税率降为零以后H的纳税额增加,所以这时实质上有两股相反的力量决定着政府的税收收入,即H多纳税而R少纳税。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政府的税收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既使税收收入增加,与两人社会时的情况相比,增加额也是较小的,从而可供政府进行再分配的数量较少。

多人社会的最优非线性所得税可以沿用上面三人社会的分析。假如政府按中等收入者的高收入段设计零税率,那么在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社会中,如果中等收入者的人数远大于高收入者,政府的财政收入将会增加;反之,如果高收入的人数较多,政府的财政收入则会下降。而一旦出现财政收入下降,政府用于低收入者的补贴(负所得税)就会减少。从收入再分配和社会公平的观点看,这时的所得税税率便不是最优的。为了解决这种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多人社会边际税率就应该力争做到高平均福利水平的同时能保证政府税收收人不致减少。与两人社会相比,多人社会的最优边际税率同样应具有高收入段边际税率为零的特征。但不同的是,在两人社会,只有最高收入者一人运用降低的边际税率,其他人则面对正常的边际税率;而在多人社会,由于最优边际税率中降低的边际税率适用于较宽的收入段,不仅高收入者而且中等收入者也可以使用降低的边际税率。但由于零边际税率只对应于极高的收入段,所以只有收人水平很高的一部分人按零边际税率纳税。

3.倒u形的的最优边际税率曲线

我们通过前面对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高收入段的最优边际税率应为零或接近于零。但是,低收入段的边际税率问题仍未解决。虽然我们可以用最优线性所得税来解决低收入段的起始税率问题,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其累进的特征。我们知道,个人所得税一般都有免征额,超过一定收入的部分才缴纳所得税。而且,现代国家一般还实行失业保险或最低收入保障计划,个人失去工作或收入低于一定水平,不仅不用纳税,而且还可以从政府得到救济津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个人所得税的初始税率定得较高,则会严重打击低收入者的工作积极性。以失业者为例,如果一个人失业,他可以从政府的失业保险计划得到失业救济金,并且不必纳税。而一旦找到工作,他就不再能享受失业救济,而且可能还要纳税。如果初始税率较高,再把失业救济金的损失考虑进去,那么失业者一旦找到工作,其面临的边际税率就非常高,甚至可能超过100%。也就是说,其工作后的税后净收入可能还不及失业时得到的政府救济金多,那他显然不会选择工作。所以,在实行失业保险计划的国家,个人所得税的初始边际税率高,极可能把人们推入“贫困陷井”,而且会抑制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基于上述原因,累进税率的初始税率就不应订得过高,最好也应趋向零税率,然后,随着收入的提高,边际税率再逐渐提高。

所以,从以上高收入段和低收入段的最优边际税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非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曲线应呈倒“u”字型的结论,即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税率由接近于零逐渐提高,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边际税率再逐渐降低,并在极高的收入段降为零。

但是以上纯理论分析得出的最优非线性所得税与各国实际征收的所得税是不同的。因为几乎所有国家的个人所得税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边际税率随着收入增加逐渐提高,并不象上面分析的那样逐渐降为零,许多国家最高边际税率目前高达50%以上。实践中是否应将个人所得税高收入段的边际税率逐渐降为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认为,由于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的分析是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前提下进行的,因而其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实社会。另外,从管理上来看,要计算出最优税率,政府就要了解纳税人的效用水平、收人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等,而这些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即使我们承认高收入段的边际税率应当降为零,但这个零税率段应从多高的收入水平开始也很难合理地确定。所以,在实践中,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完全按照最优所得税理论来设计本国的税收制度。但这并不是说最优所得课税理论是不正确的。从西方国家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措施便可以用最优所得税理论来衡量。比如,许多国家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美国由1986年税制改革前的50%降为目前的33%,英国由60%降为40%,同时还将最低边际税率(第一档税率)由30%降为目前的20%,加拿大由47%降为目前的29%等等。

)第三节 商品课税的优化

商品课税是对流通中的商品或劳务课征的税收。最优商品课税理论主要分析如何在税收收入数量既定的情况下,经济合理的使对不同的商品和劳务征税的额外负担最小。所以最优商品课税的目标就是追求超额负担的最小化。其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税与选择税的比较和最优税率结构的确定。

一、一般税与选择税的比较

我们若是假设政府可以对所有的商品和闲暇征收相同的税,那么其结果相当于征收一次总付税。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一次总付税是不产生超额负担的。但是,在实践中,不可能实现直接对闲暇征收与商品同样的税。所以只能有次优选择,就是在商品的一般税和选择税中进行比较。对流通中的商品普遍课税称之为一般税,而对其中的一部分商品课税称为选择税。我们知道,最优税收问题需要从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角度来对政府应课征一般税还是选择税进行分析,关键要看这两种课税方式中,哪种造成的额外负担最小。为了简化分析,我们从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人手。

假定市场上有食品和服装两种普通商品。在政府课税以前,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为BA,即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收人和商品价格最多可购买OA单位的食品或OB单位的服装;消费者的预算线BA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I。在E。点相切。均衡点E。决定着消费者在效用最大的情况下购买食品和服装的最佳组合。现假定政府决定课征商品税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首先假定政府要开征一般商品税,并对食品和服装课征相同的税率。设食品和服装的价格分别为Pf和P.。由于对两种商品征收的税率相同,并不影响食品和服装之间的相对价格,也就是说,Pf/P。的值在税前和税后是不变的。所以,虽然税后消费者可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但这种一般税并不会扭曲消费者在食品和服装之间的购买选择。即是消费者的预算线将平行内移至DF线,并与无差异曲线相切,形成新的消费均衡点E。。

若政府不是课征一般税,而是只选择服装对其课税。为取得与课征一般税相同的税收收入,税率就必须要更高。相应的,消费者用原有的收入可购买的服装的数量也比课征一般税的时候要少。因此,对服装课税后,消费者的预算线将不再与BA线平行,而是以A点为轴向内旋转为AC,C点低于D点。该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在新的消费均衡点E:点相切。对比课税后两个消费均衡点E和E,可以看出,在税收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课征一般商品税比课征选择税更符合经济效率的要求。因为,用相同税率对商品课征一般税只会产生收入效应,不会产生替代效应。因而在两种商品之间不会扭曲消费者的选择,也不会造成税收的额外负担。,但是若对商品课征选择税的话,不仅会产生收入效应,还会产生替代效应,从而使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不等于边际转换率。结果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造成税收的额外负担。如图中所示,E:位于比E,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产生了FG个单位的额外负担。从这个角度看,一般税是优于选择税的。

假定政府对某商品以t税率课税。税后商品价格将由Po上升为P.。由税收额外负担的基本分析可知,这时税收收入为矩形面积POP。AB,税收的额外负担为△ABc的面积。假定政府将该商品税率降为2,这时,税收收入将减为矩形POP上DF,税收的额外负担也减为△DFc的面积。从图6—8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商品税率虽下降50%,税收收入的降幅却不到50%,但这时税收的额外负担却减少了约四分之三。这种情况说明,政府为了取得一定的商品税收入,应当用较低的税率对全部商品课征一般税,这将比用高税率征收一般税造成的税收额外负担要小。

我们从上面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商品课税的一般税和选择税,认为一般税造成的额外负担较小,所以比选择税更优。但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这个结论就不一定正确了。对全部或大部分的商品课征一般商品税,固然有利于减少税收的额外负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但是这种大范围的课税很容易将许多一般生活必须品包括在内。而对生活必须品课税,将使税负具有明显的累退性。这是因为低收入者用于支付这部分商品的比例明显更高,所以其负担的税款占收入的比重必然也更高。这与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和各国政府尽力追求的社会公平目标是不一致的。所以,从公平与效率兼顾的观点出发,最优商品课税应尽可能广泛课征,同时对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免于征税。这种做法正在各国的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最优税率结构的确定

(一)拉姆奇法则与比例性命题

拉姆奇法则研究的是在超额负担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取得财政收入应当如何确定各种商品的课税税率。其基本假定是:(1)政府只对各种商品消费征税并适用不同的税率;(2)只有一个消费者,或者相当于同一的消费者;(3)同一的消费者依据由市场提供的各种商品的价格加上政府课税而形成的“消费者价格”决定其对各种商品的消费需求,以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4)政府在保证满足预算限制和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反应的前提下,决定商品课税的税率。

所谓比例性命题,是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税率的确定应当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以近似相同的百分比下降。因为该命题只在征税的数额无限小的情况下才成立,所以只能是近似相同的。在分析中,为了简化起见假定商品x和Y是两种相互无关的商品,那么每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影响的只是其自身的需求,不影响其他商品的需求。在此,我们仍然可以用图6—8进行分析。

同类推荐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未来十年

    未来十年

    本书由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携手中国金融领域著名专家共同推出。邓小平预言,中国经济的崛起需要两个30年。我们正站在前30年的终点,后30年的起点,处于新的转型阶段。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二位,已成为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增长、通胀和转型三个鸡蛋上跳舞,其中最具挑战的方式还是中国经济的转型,这是中国经济能否穿越围城,经济持续发展是否存在可行性的核心问题。
  • 万科真相

    万科真相

    “空手套白狼”,一个原本下海的“小官员”,如何能在20年间打造出中国最大房企帝国…… “做空卖空”,一个本是作坊式的贸易公司,如何能在3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住宅企业…… “资本滚雪球”,一个曾经在菜市场兜售股票的企业,如何能在18年间滚出超过美国前四大房产公司之和的市值……
  •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本书《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可分为人类工业文明的演进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一面镜子、关于工业化与我国传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等章节。
  •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9章,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包括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论述以人为本的金融,包括第二章“以人为本的金融”。第三部分论述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包括第三章“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第四部分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包括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和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五部分论述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内容,包括第六章“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魔界工会之霸气

    魔界工会之霸气

    尿,这个字很少用了,这里不指(niào),而是(suī)。霉运或不如意的事情。有的地方讲尿人,尿事,代表着倒霉的人,倒霉的事。------------------------吴奈就是尿人,遇到的事情,也是尿事不断。错入魔界,便进入了魔界工会,本以为可以闯荡一番事业,可惜会长是个色胚,成员不过数人。那新型的工会联盟组织,却惹怒了老的顽固派,魔界元老,一场你争我夺,殊死之战无法避免……这里没有输赢,只有生死。-------------------------求推,求收藏,求勉励,THKS
  • 弑怨录

    弑怨录

    我少我狂,何人能比;天地不仁,我逆之;神魔无情,我杀之。不求前世天长地久,只求今生与子偕老。奈何天地不仁,神魔无情?生与死的徘徊,爱与责任的纠结,且看今生历经世间悲欢离合,生死磨难,最终能否一剑血恩仇,携手游览天下?
  • 冰染郁金香

    冰染郁金香

    夏亚帝国北的冰雪森林深处,有一处与世隔绝的冰龙谷。当在这个世外桃源中长大的少年走向外面的世界后,他将会有怎样传奇的经历?……神圣历千年前后,是大陆神圣纪元开启之后最为混乱的年代,无数名将如璀璨的明星般在这片世界耀眼夺目,还有遗落在万年前的古老帝国,“教父”统治下的新大陆,都出现在了这页光彩的历史上。而在这这乱世烟雨中,一支传奇的“冰郁金香”,成为了后世吟游诗人口中传诵最广的诗篇。
  • 注定的绝配

    注定的绝配

    她,是一个呆萌少女,在报名时躲在厕所,遇见了两个美男,但是他们却把她气的要屎……在危难时,遇见了暮氏大小姐——暮依浅,并和她成为闺蜜儿……因为种种原因,她们和他们成为了对门的邻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是呢?……
  • 剑镜

    剑镜

    主人公小时候不小心掉进悬崖被一个帅气的陌生男子救下,为此十分崇拜他,想要成为他那样的厉害剑客,然而萌生了梦想,为追赶梦想而奋斗,一步一步的成长......
  • 九转阴阳诀

    九转阴阳诀

    艳阳高照三千里,风雨独侵我一城。孤星也好,煞星也罢。且看我,让那缘生缘灭,云卷云舒;让那星移斗转,江河干枯;让那苍穹覆灭,万物凋零,神魔成枯骨!
  • 活着就要往前走

    活着就要往前走

    作品以一个淮边小县的粮食企业为背景,以粮校毕业生蔡鸿雨为主人公。作品深刻揭示了主人公蔡鸿雨在粮食系统二十多年的人生沉浮和喜怒哀乐,包括其家庭、工作、恋爱、人生等诸多方面。蔡鸿雨在粮食系统工作的二十多年,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发生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粮食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经历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过渡,蔡鸿雨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经历了人生的凤凰涅槃,终于从困境中走向新生。
  • 青春旧时光

    青春旧时光

    毫不保留的付出,毫无掩饰的妒忌,不留退路的陷害交织着畸形的青春,在这段肆意挥霍的时光里,爱过,痛过,笑过,疯过,闹过,错过,然后褪去懵懂的天真,披上成熟的外衣,青春悄然逝去,不打招呼,不会回头。
  • 重生游戏帝国

    重生游戏帝国

    重生到2003年,从妄撮到撸啊撸,掌游、页游、端游、单机、手游,缔造一个辉煌的游戏帝国;从诺记7610到Iphone、Ipad,手机、平板、主机、穿戴设备,引领电子科技发展潮流。这一世,他让无数人对自己顶礼膜拜……
  • 爱你的:欢喜冤家

    爱你的:欢喜冤家

    三千金与三少的爱情,你准备好了吗?快来接住吧坚持一个星期两更(⊙o⊙)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