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1400000020

第20章 曾国藩周旋官场的玩权秘诀(5)

攻占南京、平定太平天国前后,是曾国藩“台面”的极盛之时。这期间湘军集团头目纷纷出任督抚。有的是曾国藩奏保的,如李鸿章、沈葆桢等;有的虽未经他直接保奏,但他造成一种形势,使清廷非委任湘军头目不可。两广总督劳崇光,与曾国藩一向不睦,在筹饷问题上又不合作,曾急欲去之而后快。当时广东则最为富庶,“天下之大利”,除地丁、漕粮外,有海关、盐场、劝捐和厘金,“他省或据其一,或据二三,而广东省四者兼而有之。”为了达到去除劳崇光的目的,曾以军饷奇缺为由,上奏要求派大员至广东办厘金,并给以奏事及参办阻挠抽厘之官绅之权。这实际上是分割当地督抚之权力,自成体系。劳崇光自然不会就此罢休,而清廷也深知曾、劳予盾。不能协作,为军饷计,不得不调走劳,而代以与曾国藩关系较好,又为同年的晏端书,后更以湘军集团人员继任,以期在广东为湘军筹集更多军饷。

有的湘军集团头目出任督抚,并不只曾国藩一个人保荐,有的甚至并未保荐。如李续宜、彭玉麟就同时得到官文、胡林翼的保荐,刘蓉则由胡林翼、骆秉章、文祥保荐。左宗棠的保荐者更多,如浙抚王有龄不仅认为左“有胆有识”,可接任其位;而且还要求吴煦“务为代我图之”。甚至赌咒发誓:“倘有虚言,有如此日”。这不仅表明王个人是真心实意,也反映了在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革命打击下,满汉贵族只知依赖湘军集团的共同心理。在满汉统治者上述共同心里推动下,1864年以来(至攻下天京为止),清廷先后任命毛鸿宾为两广总督,刘长佑为直隶总督,左宗棠为闽浙总督,杨载福为陕甘总督,郭嵩焘为广东巡抚,李鸿章为江苏巡抚,唐训方为安徽巡抚,刘蓉为陕西巡抚,阎敬铭为山东巡抚,曾国荃为浙江巡抚(未到职),恽世临为湖南巡抚。再加上1860、1861年已任的胡林翼、骆秉章、曾国藩、罗遵殿、严树森、李续宜、沈葆桢、彭玉麟(未到职)、田兴恕、江忠义(贵州巡抚,未到职),四年多的时间共有二十一个湘军集团头目,先后出任督抚。如再加上与之关系密切的晏端书(两广总督)、黄赞汤(广东巡抚),那就多达二十三人。其中毛鸿宾、左宗棠、严树森两次,曾国藩、刘长佑、李续宜、田兴恕三次被委任,曾、田和李续宜(未到职)还被委任为钦差大臣。

○玩权实战:“金银”、“珠宝”,相映生辉

曾国藩虽然廉洁自守,把廉与勤看作居官治政、明哲保身的第一要义,可是既然身在官场,他也就不能免俗,也不能不结交各种各样的关系。事实上,他所结成的关系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他用其庞大的关系网,来保证两点:一、进可以大规模按自己的意志施政;二、退可以用来自保其身。这样的为官之道,颇有些战国时代合纵联横的味道。

这二十三个人中有十三个湖南人。他们均为湘军将领或幕僚。这二十三个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四川、贵州及其以东各省,其次是珠江流域。广东完全由湘军所控制。广西巡抚虽为非湘军人员,但湘军为省内主力部队,且受制于两广总督,其布政使刘坤一又为湘军大将,因而事实上广西也为湘军集团所控制。相形之下,湘军集团在黄河流域则大为逊色,只控制陕西、河南、山东、直隶四省,且控制的深度和广度也远不及长江中下游各省。

与此同时,湘军团的督抚,又利用掌握的地方政权,大肆搜刮税收。筹集军饷,扩充部队,从而使湘军实力急剧增长。

位至督抚的湘军集团头目,也深知战争时期,身在战区。或靠近战区,军事上不能自立,不仅不能保位,甚至身家性命也危险,因而也热衷于招募新营,成立新军。

由于有曾国藩这一位“统帅”,湘军出身的地方封疆大吏能够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编结成一个特殊的关系网,痛痒相关,呼吸相从。以至整个晚清时期,地方督抚重要的职位都由湘、淮军将领出任。朝廷有大的兴革,动作前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这也是约定成俗的惯例。如果朝廷治罪一人,则很可能掀起大波澜,曾国藩的“局”做得太大。以至他自己也说:长江三千里江面,都张挂他的旗帜,否则就不能放行。

除了多年旧部可以联盟互助以外,曾国藩还用联姻的方法,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

传统中国最讲究裙带关系,这是文明不发达的表现。曾国藩虽然处于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化时期,但他通过联姻来扩张、巩固自己的阵地。仍不失为有效的手段。早年同曾国藩换过贴子的至交好友,像刘蓉、罗泽南等人,后为都结为亲家。

刘蓉是曾国藩的老乡,是诸生出身,年少时,就曾同曾国藩、罗泽南一起讲求程朱理学。稍长,与曾国藩共读于湘乡涟滨书院。随后,又与曾国藩、郭嵩焘同在长沙切磋学术,关系极为密切,三人曾换帖订交。他同曾国藩的气质尤为相近,立志要做建功立业的人物。据郭嵩焘在《临终枕上诗》记述说:“乃见曾刘岁丙,笑谈都与圣贤邻”。1838年曾国藩考中进士做官京城之后,还常常与刘蓉书信往返,反复讨论学术上的问题。曾国藩承认,自己学业的进步,离不开好友刘蓉的启发帮助。1852年,曾国藩丁母忧在籍守制之时,清廷命他帮同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本省团练事务,但他并不打算应命出山,又是在好友刘蓉和郭嵩焘的反复劝说之下才竟然毁弃前疏,出而视事。在此之前,刘蓉曾致书曾国藩说:“既已达而上矣,则当行道于天下,以宏济艰难为心”如果仅以“托文采以庇身”,则有华无实,舍本求末,人生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作为一个文人士子,应以“救于治乱”为己任,以“以身殉国”为最终目的。在曾国藩应命出山之际,刘、郭二人也应其请出而助一臂之力,但与曾约定:“服劳不辞,惟不乐仕宦,不传任事,不求保举”。曾国藩对刘、郭二人的人生情趣非常钦佩,至交这情有时超过兄弟之情。刘蓉后来将自己的诗文辑录成册,取名为《养晦堂诗文集》,请曾国藩写篇序跋之类的文字。曾国藩游欣然应允,其中明确指出:“吾友刘君孟蓉,湛然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曾国藩在这里对刘蓉的道德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人这种相同的志趣,深厚的友情,自然是他们成为儿女亲家的牢固的基础之一。

曾纪泽的元配夫人贺氏因难产死去整整一年之后,曾国藩亲自托鼓玉麟、唐训方这两位湖南老乡为媒人,想把刘蓉的女继配给曾纪泽为妻。他在给曾国藩的家书中,满有把握肯定此事一定能够成功。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即1859年11月,在曾国满的主持之下,曾纪泽与刘蓉之女的婚事在家乡高高兴兴地举行。至此,刘蓉与曾国藩在朋友的基础上又加进了儿女亲家这一层关系。

《清史稿》评价刘蓉是“抱负非常”,“优于谋略”,这是很准确的。曾国藩刚出山时,刘蓉写信给他说: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不仅仅在于自身做到“其廉可师”、“以身殉国”,而应站在更高更远处考虑问题。也就是做到以程朱理学那套大道理去身体力行,发扬光大于世,扭转一代风气,创造出丰功伟业。曾国藩对于刘蓉的忠告,对于治军、汉国谋略之论,表示接受采纳,并在后来的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后来曾国藩权势日张,湘人以从军获取功名为捷径,刘蓉写信忠告:此风不可长。并请曾国藩能从大局着眼,挽回此种风气。当清王朝“中兴”无望时,刘蓉又劝曾国藩激流勇退。曾国藩回信承认“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对官场却很厌倦了。这说明刘蓉确实“优于谋略”。

曾国藩的另一个至交兼亲家郭嵩焘是湖南湘阴县人(今属汨罗县)。他十八岁时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结识了刘蓉。因刘蓉是曾国藩的同乡旧好,所以经刘介绍与从京城回到长沙的曾国藩相见,“欣然联欢为昆弟交,以问学相切磋”。如前所述。曾、刘都是“笑谈都与圣贤邻”、立志要做建功立业的人物,但郭的志向与他们有所不同。他的兴趣专注于词翰之美,也就是说一心想做一个真正的学者。刘蓉在一封信中说:曾国藩将未必定是一位建功立业的大人物,不是一般读书人所能比拟的。而你郭嵩焘尽管学问不错,有可能成为“文苑传人”,但我对你所期望的不仅仅于此。刘蓉的规劝之词,并未能改变郭嵩焘的个人志趣所向,郭终生明显地体现出文人固有的气质。尽管他在中进土、点翰林之后,也曾担任过苏松粮储道。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兵部左侍郎、礼部左侍郎、出使英法公使和兵部侍郎等重要官职,但他在仕途生涯中充满着险阻,最终遭革职罢官,优郁老死于故乡。作为郭嵩焘的好朋友,曾国藩对郭的特长也了解得清清楚楚,认为他只能当一个学者,而不能胜任封疆大吏之责。二十二年之后1861年,当李鸿章着意保奏郭嵩焘到江苏做官时,曾国藩明确指出:“筠公芬芳悱恻,然著述之才,非繁剧之才也。”这就是说,郭嵩焘是屈原之类人才,他的气质喜议论,好批评,容易不满现实,近似于屈原、贾谊式的不得志而又不为当道所欢迎人物,不是能够替封建朝廷担当匡扶社稷的“繁剧”之任的材料。曾国藩无愧为“知人之明”,郭嵩焘后来的遭遇的确证实了这一点。

尽管郭嵩焘与曾国藩志趣不同、个性特征有异,但并不影响他们之间至交好友的关系。1844年和1845年,郭嵩焘曾两度赴京会试于礼部,吃住均在曾国藩处。发榜之后,郭却名落孙山,不无忧郁之情,曾国藩“力劝之,共酌酒数杯”。1847年3月,郭嵩焘又赴京会试,仍吃住在曾国藩那里达数月之久,这次他终于金榜高中,授翰林院庶吉士。由此可见,郭嵩焘之所以最终跻身科举考试的最高阶梯,与好友曾国藩对他在学业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关照是分不开的。他从内心感激曾国藩;曾国藩也不时流露出对郭嵩焘才识的钦佩之情。正因为他们俩人之间有着这样一种亲如兄弟般的交情,所以曾国藩的“夺情”出山,实是郭嵩焘、刘蓉两位好苦劝的结果。当曾国藩在出山之后,感到经费紧绌而又无从筹集之际,郭嵩焘则提出立厘捐之议,规盐厘之法,解决了湘军的第一大困难。此外,湘军水师的创建,也与郭嵩焘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建议和主张,对于曾国藩能够造就出一支有别于八旗、绿营兵的新式地主阶级武装,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由于有着上述这样坚实的友情基础,曾国藩的四女曾纪纯成为郭嵩焘长子郭刚基之妻;郭嵩焘与曾国藩结为儿女亲家的事也就无需媒人说合,全由他们二人作主,于1858年正式定下这门亲事。曾纪纯与郭刚基完婚日期,先是定于1865年。后因郭嵩焘被人参劾而推迟至1866年举行。然而,郭刚基虽人品好、学识广博,但天命有限,与曾纪纯结婚不到三年就病亡了。后来,曾国藩还为失去这个贤婿而感到悲伤。特地写了《郭依永墓志铭》以作纪念。

类似的例子还不少。如文武兼治有成的罗泽南,是曾国藩早年从学问道的朋友。在罗泽南驰骋疆场身亡之后,他的次子成了曾国藩的三女婿。再如李元度,是曾国藩患难相依的忘年交。几次舍死护从曾国藩,曾国藩本想促成他与九弟曾国荃联姻,后来却成为了曾纪泽兄弟的儿女亲家。

曾国藩与李鸿章两家,也有姻缘。李鸿章和他的弟弟李鹤章同入曾国藩幕府。曾与李的父亲李文安是“同年”,加之李瀚章、李鸿章均正式拜曾同藩为师,属于曾的得意门生,所以李鹤章与曾纪泽后来成为儿女亲家,李的第四子娶曾纪泽的长女为妻,使曾、李两家“亲上加亲”,联为一家。

由于有众多部下联手互助,又有如此之多的贤“亲家”相帮助。曾国藩如虎添翼,在成就大事中多了儿分力量。

而湘军也人数愈来愈多,控制地区愈来愈广,声望愈来愈高。仅九月就先后有待讲学士颜宗仪,给事中高廷祜等人上奏,要求命曾国藩密保干员,取代浙江巡抚王有龄、江苏巡抚薛焕。有人甚至要求以曾国藩为经略大臣,节制两湖、两江和安徽,即把整个长江中、上游军政大权交给曾国藩。王有龄也自认无能,奏请以左宗棠督办全省军务。

也就是说,从稳定新体制、派系关系、军事实力考虑,那拉氏都不能不依靠湘军集团。事实上,那拉氏执政后一个月,即命曾国藩在两江总督辖区之外,再节制断江省,并命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破格任命刘蓉为四川布政使。三个月后,即十二月。又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沈葆桢为江西巡抚,严树森为湖北巡抚,李续宜则回安徽巡抚本任。同治元年元旦,清廷颁布几道赏赐殊荣的诏旨。被赏以者汉员只有曾国藩一人。旨中有“其敷乃腹心,弼予郢治”等语。十二天后又在诏书中说:“每于该大臣等奏报到时,详加披览,一切规画,辄深嘉许,言听计从。”以清廷至尊对一个封疆大臣说出“言听计从”的话,不知曾国藩收到诏书是何等滋味?实际上,清廷的诏书并不是过甚之词,事实上不仅用兵方略,唯曾之言是听,甚至任命大员,也听从曾的意见。给曾国藩“凡天下军谋、吏治及总督、巡抚之黜陟,事无不咨,言无不用”的特殊优待,开大清重用权人旷古未有之典例。以至于使李慈铭为此而感叹:“万国瞻新政,垂衣二后贤,病看元岁月历,梦想中兴年。哀痛求言切;忧危命相专(是日拜曾帅为协揆),乡邦劳圣虑,稽首戴皇天。”

面对那拉氏这样破格的信任,曾国藩当然要再三辞谢,更力陈不可。他说任命“封疆将帅,乃朝廷举措之大权,岂敢干预”;他“既有征伐之权,不当更分黜陟之柄”;应该“预防外重内轻之渐,兼以杜植私树党之端”,尽管曾国藩内心希望更多的湘军头目为地方大更。他一向认为带兵将帅必须同时为地方大吏,才能领军筹饷,于事有济。这样欲擒故纵的手法,使清廷对他更抱好感,要他“不当稍有避嫌之见”,以后“如有所知,不妨密封呈进,以备采择”。

■权经五:糊涂的学问

——是非不分,此人定是糊涂。大是大非之事,一个人千万不可糊涂,否则必成昏人。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以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一次精明是启发,二次精明是教训,三次精明就是警惕啊!

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放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宁和、淡泊。这样的人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但他把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然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泥潭和陷阱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是不自在。如果没有办法还得与他交往,那么他就会以精明手腕去对付他。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的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玩权实战:聪明难,糊涂亦难

同类推荐
  • 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

    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

    做人常怀一颗平常心,做事常有一颗进取心。如果没有平常心,行走在人生中就会患得患失,自私自利、心灵难有真平静。修平常心,是为了更好的进取,否则人生将在原点打转,永远看不到山顶的风景。取平常心,救治时代浮躁病,辟一方净土诗意栖居;持进取心,超越生命的平庸,创一番事业笑傲人生。
  • 做人别缺好心态

    做人别缺好心态

    低调的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而不消沉,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永远保持着理性、豁达、睿智的处世态度。大智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
  • 忍的智慧

    忍的智慧

    忍是为人处世的润滑剂,是交际应酬的诀窍,本书讲述了忍是一种高级生存艺术、让愿望焕发内心的力量、人生不售来回票等处世之道。
  • 优势的力量:告别劳碌命甩掉平庸

    优势的力量:告别劳碌命甩掉平庸

    优势,是于竞争中胜出的力量,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是出类拔萃的资本。因此,人们四处寻找优势,竭力追求优势。殊不知,优势一直就在身边。本书从发现优势,发展优势,发挥优势三个方面引导你发现自身优势,克服制约优势发挥的各种因素,并且将优势应用于职场、工作和生活中,进而取得成功。走进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充分地挖掘自身优势,如何有效地运用自身优势并由此走向成功。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张海君主编的《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集聚的几十个爱国小故事,旨在让大家重温不同时期的爱国事迹的同时,也希望让爱国情怀再一次回归到我们现代人的心中。
热门推荐
  • 金门绣户

    金门绣户

    她是金门绣户一穿越千金,不会做玻璃也不会做肥皂,遇上想要杀了她全家的祖母也只好陪着母亲扮猪吃老虎,本以为这么也能和父母平静地过下去,谁知弟弟出生,母亲本就虚弱地身体被一顿毒打而亡,自此她要护着年幼的弟弟在那锦绣堆里好好活下去,却再也没有人护着她.......**************************************************她说:“你娶我,我可以做一个你满意的主母。”他说:“我娶你,我给你弟弟侯爷的位置。”八年婚姻,他们惊觉这早已不只是一个交易.......(原谅,不会写文案的蒲苇,各位看官若是看得高兴,记得留个爪,让寂寞的蒲苇跟您抚摸一下~~)
  • 轩寻月

    轩寻月

    年少时就与伙伴背负灭门之痛,失去了家的庇护,雏鹰还能否鹰击长空,一览天下芳容?资质平庸,却许下夸夸之词,自傲?非也。心中的仇恨鞭挞着他不断继续前进,好不容易步履蹒跚站稳实力的脚跟,却要面对爱情与友情的抉择,他问:“可不可以不要选择?”回答他的只有无边的心痛和无望,心魔已成形,他毅然选择逃避,张开路西法的黑色六翼黑化暴走,向从前的那个有着一头泛着紫意的白发白衣少女挥手说再见。等他想痛心疾首的挽回时,一切皆物是人非,扑朔迷离的局,毫无胜算的圈套,不可明说的身世,引起世间腥风血雨的旷世神物,到底有多少谜题等待解答?毁灭带来的是一切归于平静的死寂还是否极泰来的新生?
  • 将星涅槃

    将星涅槃

    斗转星移,将星蒙尘,十八年前的一场夺位阴谋,让元帅之子流落凡间,吃尽苦头,十八年后,当那个孩子带着新的身份归来,当年参与阴谋的那些人又该如何处之,浴火凤凰,终将有涅槃重生的那一天
  • 花千骨之画情透骨

    花千骨之画情透骨

    本文讲述了:转世后的花千骨再与孤冷髙傲的长留上仙白子画再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
  •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生活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来还要发生的种种的问题。愿书中的这些故事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一丝快乐,把难言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让我们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燕北录

    燕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翟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但在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庄子·天下篇》中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里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用什么方法分割的问题。但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学者就能用思辩的方法来这样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 戏苍穹

    戏苍穹

    是命运的补偿吗?当惨遭众叛亲离的她意外的拥有了一副男人的躯体时,她又将如何从灵魂深处完成由女到男的蜕变,男身女魂的他在这个陌生的异世界又是怎样在完成他使命的同时游戏红尘的呢?且看少年如何一步步斩万劫,破心魔,,戏苍穹……历经千万死劫,终有一日,脚踏穹宇,傲气长啸:“睥睨天下谁为尊,琼霄风云任我舞,漠视天下英雄辈,试问谁人敢不服?”
  • 一笑倾城系列神使

    一笑倾城系列神使

    六个性格怪异的少女分别穿越到一个架空的年代,由第一个神使开始任务,再由最后一个神使结束任务,她们性格怪异,想法众多,遇上的人也是痴情种子,但她们不能为了自己的私事而祸害别人……她们守护的是什么?她们信任的又是什么?她们的决定又能左右什么?她们的使命,又关系到了什么?她们带领着六个不同的种族,是要保护地球还是毁灭所有邪恶,再新生……………………“妖族、兽族、天使族、人族、冥族还有精灵族……这是六道……三界六道……一切皆有命数……”……
  • 执掌乾龙

    执掌乾龙

    有一天。老道士问小徒弟:“何为成功?”“天天能吃喝*赌抽为最成功!”小徒弟一脸向往的回答道。老道士摇摇头,曰:“非也非也!每天能吃喝*赌抽,且很快乐!才是最成功!”“还是师傅道行深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