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2200000032

第32章 《红楼梦》诗词灯谜诠解(6)

第二十二回,元春派太监出来到荣府送谜语让大家猜,同时荣府的小姐、少爷们也都编了谜语让太监带给元春猜。“太监去了,至晚出来传谕:‘前娘娘所制,俱已猜着,惟二小姐与三爷猜的不是。小姐们作的也都猜了,不知是否。’说着,也将写的拿出来。也有猜着的,也有猜不着的,都胡乱说猜着了。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独迎春、贾环二人未得。迎春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贾环便觉得没趣。且又听太监说:‘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也没猜,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贾环做了一个什么样的谜语呢?就是上面那个谜语。那么贾环这个谜语到底“坏”在什么地方,以至于让元妃批评这首谜语“不通”,根本没有猜呢?据贾环自己说,他的谜语的谜底一个是枕头,一个是房脊上的兽头。先不说枕头和房上的兽头之间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单看贾环的谜面,就能看出他的谜语的确出的不怎么样,首先一点就是语言粗鄙不堪,难上大雅之堂,怪不得元春“根本没猜”。什么“大哥”、“二哥”,完全是市井无赖的口吻,毫无读书人的文雅之气!其实做出这样的谜语,完全是由贾环这样的卑鄙小人之人格决定的。贾环是宝玉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赵姨娘的亲生子。庶出的贾环在家中地位并不高,但是自己偏偏又不自重,心术不正,行为顽劣,一向被人鄙视。总而言之,贾环在贾府就是一个小丑似的人物,他做出那样的谜语完全合乎他的身份。而作者曹雪芹,通过这首谜语又让他出了一次丑。

贾母谜语

猴子身轻站树梢。

元春派太监出来到荣府送谜语让大家猜,同时荣府的小姐、少爷们也都编了谜语让太监带给元春猜。这引起了贾母的兴趣。于是,贾母便组织了一个灯谜会,在上房悬灯结彩,“设了酒果,备了玩物”。灯谜会上,贾府的小姐少爷们各显神通,作出了很多灯谜。就连平常最喜欢假正经的贾政也来捧场。当然,作为贾府的主心骨,贾母也不甘落后,作出了上面这个灯谜。

贾母的灯谜的谜底是什么呢?是荔枝,实际上并不难猜。但是贾政为了博贾母高兴,“便故意乱猜别的”,让这谜底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当然,也许是贾政不愿意说出那个谜底。因为,这个谜语对贾府来讲同样也是一个悲谶。“猴子身轻站树梢”——这很容易令人联想起秦可卿托梦给凤姐说的“树倒猢狲散”那句俗话。“树都要倒了”,贾府上上下下这一群“猴子”却丝毫没有危机感,还张灯结彩开什么灯谜会。这真是一大讽刺。

贾政谜语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灯谜会上,贾政虽然一向不屑于这样的活动,但是既然来了就没有忘记也大显身手一番,做了这个灯谜。做完这个灯谜以后,贾政还生怕贾母猜不着,立即把谜底告诉宝玉,暗示宝玉告诉贾母。所以,贾母一猜便着:“是砚台!”

贾政作的这个灯谜也十分有意思。首先一点,这个灯谜与贾政的身份非常相称,我们知道,贾政惯以文人自居,其实不过是草包一个。但是不管怎样,贾政应该还算个有德之人,至少是符合封建阶级的道德标准的,例如他和贾赦比起来,不嫖不赌,恪守“忠孝”之道,俨然是位道学先生,能称得上是“身自端方”。但是,贾政毕竟是封建阶层的最忠诚的维护者,于是他对宝玉的叛逆行为是深恶痛绝的,为此曾把宝玉打得死去活来,这又称得上“体自坚硬”。惯以文人自居的贾政虽然并无真才实学,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忘记自己的“文人身份”,仿佛天生就和笔、砚结下了多么深的情缘,连作谜语也是满口笔墨纸砚。所以这个谜语出自贾政之口是很正常的,但实际上对贾政是个莫大的讽刺。

元春谜语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

贾母、贾政的谜语猜完之后,就轮到猜众姐妹的谜语了,首先就是元春的。这个谜语不算很难,贾政猜道:“这是爆竹吗?”宝玉答:“是。”

这个谜语更有意思,有专家认为,这个谜底实际上也可以是元春自指。谜语之中说“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贾元春贵为皇妃,足以摧毁任何现实和虚幻之中的妖魔鬼怪了。贵妃娘娘“一声震得人方恐”,这也说得过去,例如贾元春省亲之类的盛大举动不正是“一声震得人方恐”吗?上自王公贵族,下迄市井小民,谁不啧啧艳羡?但是,有盛必有衰,大盛就是大衰,烈火烹油的盛举之后,接着就是烟消火灭之时,到那时,正好是“回首相看已成灰”。这样看来,贾元春的谜语的谜底真可以说就是她自己。当然,这个谜语同时也是她的家族命运的极恰当的谶语。

迎春谜语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这首谜语的谜底是算盘。这虽然是迎春出给别人的谜语,但是同时也是自己命运之谜的一个概括。后来,迎春的父亲贾赦想选一个有财有势的乘龙快婿,结果选中了“中山狼”孙绍组。这正是贾赦打自己的如意算盘的结果。对于迎春的亲事,贾府上下都知道不好,但是贾母心中虽不称意,但又不想出头多事;贾政深恶孙家,“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宝玉为此痴痴呆呆的,也只能跌足自叹;王夫人十分怜惜迎春,也只能劝她服从命运……个人都有个人的算盘,但是最终都没有挽救迎春。迎春“有运无功”,最终走进了虎狼之窝,断送了性命。这样回过头来再看迎春的谜语,此谜实际上是一首带有浓厚宿命色彩的自伤自悼的抒情诗。

探春谜语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探春的谜语的谜底是风筝。“无巧不成书”,在《红楼梦》一书中,作者每写及探春命运时,总用风筝暗喻,这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例如探春的判词前面画着两人放风筝,第七十回探春的软翅凤凰风筝被风刮走等。其实这些都预示着探春最终远嫁他乡的命运。后来,探春的命运验证了这些暗示,她就如断线的风筝,远嫁他乡。

惜春谜语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这是惜春的谜语。谜底是“佛前海灯”。海灯是点在寺庙里佛像前的长明灯。这个谜语也是惜春命运的一个归结,隐喻惜春将来会出家为尼。如果出家人都能完成自己的心愿——成佛作祖,永生不死,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对惜春将来出家为尼的设计,作者是怀着巨大的悲痛来描写的。实际上,“成佛作祖,永生不死”——这只不过是那些出家人自欺欺人的精神安慰而已,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惜春的命运最后是相当悲惨的,即使作者说“性中自有大光明”也不能遮掩惜春悲惨的结局。这个谜语和惜春判词之中所说的“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讲的是一个意思。

黛玉谜语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借,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个谜语的谜底是“更香”。“更香”是古代人计时用的工具,更香上标出刻度,以燃烧的长短计算时间。

在程乙本之中,这个谜语是林黛玉作的。但是在脂本系统中,有的(例如庚辰本)属宝钗,有的(例如甲辰本)属黛玉。于是,针对这条谜语的归宿,在《红楼梦》的研究史上引起了不少的争论。有人认为,“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这明显是薛宝钗日后寡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是有的人又认为,“琴边衾里两无缘”这一句用在宝钗身上不合适,因为宝钗毕竟还和宝玉结婚了并不是绝对无缘,因此这是在写林黛玉。

现在通行的观点认为这应该是在写林黛玉。“琴边衾里两无缘”,是说黛玉和宝玉没有夫妻恩爱的情份,白白地恋爱一场;“晓筹不用鸡人报”,是在写林黛玉忧思不眠之意,例如第七十六回写湘云去潇湘馆过夜,湘、黛二人同时失眠,黛玉说:“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黛玉多病、多愁、多泪,焦首煎心,日日年年,正是她的特点;“光阴荏苒须当借,风雨阴晴任变迁”最后两句是同情怜惜的话:要珍惜青春的时光,周围生活中的风雨阴晴、是非纠葛任它去,不要挂在心上,这分明是在劝说林黛玉。

宝玉谜语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这首谜语为宝玉所作,谜底是镜子。在早期的《石头记》的本子上面,并没有这首谜语。后来有人发现明代冯梦龙编的《挂枝儿》中有这首谜语诗。于是,有专家猜测,这首谜语应该是后人增补的。这首谜语作得非常巧妙,和镜子的特点结合得非常完美。连贾政看后都说:“好,好,如猜镜子,妙极。”

宝钗谜语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去,恩爱夫妻不到冬。

这是宝钗的谜语,谜底是“竹夫人”。“竹夫人”是一种用竹蔑编成的夏季抱着取凉的器具。

实际上这首谜语并无深意,猜起来也不算很难。但是单从谜面来看,却实有很多当时人看来十分“不吉利”的字句。“梧桐叶落分离去,恩爱夫妻不到冬”,显然预言宝钗同宝玉的婚姻生活很短暂,不能白头偕老。这也难怪“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

另外,这首谜语在很多脂本之中是没有的,因此有人认为此谜并非出自曹雪芹笔下,而为后人所增补。因为,以宝钗大家闺秀的身份和平日守“礼”的态度推断,她不可能去写“恩爱夫妻”这类的话。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由此可见,这首谜语应该是后人增补的。

《花名签令八则》诠解

《红楼梦》中描写了很多种酒令,例如拇战和射覆。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里,众姐妹们玩了一种新酒令——“花名签”,即:用骰子掷点定人,由那个人从简里抽签,签上画着一种花,又题着评价这种花的一句成语,最后是吟咏这种花的一句旧诗。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揣摩的话,就会发现,这些花、成语和诗句,有的象征着签者的特点,更有的隐示着得签者未来的遭遇。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宝钗签

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这是薛宝钗的签。薛宝钗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说其美貌“艳冠群芳”,压倒大观园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是说薛宝钗即便是在静默的时候,也有一种动人的魅力。《红楼梦》中不仅多次像这样提到薛宝钗的美貌,更是通过别人的角度来写宝钗之美,例如宝玉就曾经多次为宝钗之美所倾倒。但是,话又说回来,宝玉虽然多次为宝钗之美所吸引,但是他对宝钗并没有爱情。后来,当他们成亲以后,宝玉始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探春签

杏花——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

这是贾探春的签。“瑶池仙品”是隐喻探春天生聪明伶俐,品行高雅;“日边红杏倚云栽”是在隐喻探春将来的命运,这表明探春将来的归宿应该不错,另外签上有一注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取笑探春:“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从这些内容,我们应该看出,探春将来肯定是嫁入豪门,很可能是当了王妃。当然,她只是到很远的地方当王妃去了,所以避免不了“分骨肉”的悲哀。“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正是探春未来的命运。

李纨签

老梅——霜晓寒资——竹篱茅舍自甘心。

这是李纨的签。“霜晓寒资”和《红楼梦曲》中李纨的判词名“晚韶华”是一个意思,都是在寓意李纨将来“母以子贵”的荣耀。“竹篱茅舍自甘心”,是在映射李纨在稻香村寂寞孤寂的寡居生活。丈夫死后,李纨槁木死灰般地度过一生,到老将死时才挣得一顶“珠冠”,可谓可怜,用“老梅”来形容李纨,寓意深远。

湘云签

海棠——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都是在暗示湘云在宝玉生日吃酒醉后,睡倒在山石后青板石凳上,芍药花飞满一身的憨态,表现了湘云可爱的性格。所以,黛玉才会打趣说:“‘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另外,这个签对湘云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湘云性格活泼开朗,整天陶醉于青春的欢乐之中,对未来的厄运毫无思想准备,以至于后来当悲惨命运到来之时,后悔不迭。

麝月签

荼蔗花——韶华胜极——开到荼蔗花事了。

麝月的签很有意思。荼蔗花开的时候,春天已经要过去了,所以签牌上注说:“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韶华胜极”是讲荣华富贵已经走到极点了,再往前走就是悲惨命运。“开到荼蔗花事了”也是一个意思,荣华富贵只能“开到荼蔗花”,然后就“事了”,一切繁荣都将随风而去。宝玉已经觉出其中不祥的意味,“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说着,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数。”有专家认为,之所以让麝月抽这样的签,很可能是因为麝月要陪伴宝玉到最后,是荣府衰亡的最后见证人。

香菱签

并蒂花——联春绕瑞——连理枝头花正开。

这一签是香菱抽到的。“并蒂花”是映射香菱原来的名字“英莲”的“莲”字。在《红楼梦》中,香菱一直是被喻为荷花的,例如她的判词中说:“根并荷花一茎香”;“联春绕瑞”是说香菱美丽的容颜和绚烂的青春;“连理枝头花正开”是从一首诗歌中抽出来的,下一句是“妒花风雨更相摧”。实际上后半句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意思是说,后来香菱遭夏金桂嫉妒,并受她迫害的命运。

黛玉签

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这是黛玉的签。芙蓉自然是指林黛玉;“风露清愁”是对林黛玉平日生活情形的一个概述,与《葬花辞》中的“风刀霜剑严相逼”意近;“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意思是说,不要怨恨环境的冷酷,还是承认自己命运不好吧,这是对林黛玉命运的一种悲惋和叹惜。实际上抽到这样的签,林黛玉心里也十分不舒服,黛玉抽签之前默默想:“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才好”,可掣出的偏偏是这种颓丧的句子。

袭人签

桃花——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袭人被喻为桃花,这是在讽刺袭人,她后来嫁给蒋玉菡为妻,辜负了宝玉的一片好心,可谓“桃花花心”;“武陵别景”用秦末战乱生灵涂炭来喻贾家败亡,袭人将像桃花源中人一样,躲开这场灾难,与蒋玉菡结为夫妻过上好的生活;“桃红又是一年春”也是在讽刺袭人,袭人是宝玉的侍妾,对宝玉百般体贴、爱护,曾发誓:“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第十九回),可后来还是被蒋玉菡抬去了。

同类推荐
  •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抽烟、喝酒、不运动,这看似违背常理的人生哲学却是蔡澜先生享乐人生的七字箴言。一个洒脱的蔡澜,一个完全释放自己天性的蔡澜,一个童心未泯的蔡澜,他对那些贫穷而自强的人们怀着极大的尊敬,他对自己用惯的东西有着非比寻常的执着……洒脱的哲学,是一种更接近人性的哲学,一种更接近快乐的哲学。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荒凉中的永恒:张爱玲小说审美现代性研究

    荒凉中的永恒:张爱玲小说审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张爱玲的小说为剖析对象,对张爱玲的人生道路和诗性情怀进行全面的梳理。
  • 孟子原解

    孟子原解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热门推荐
  • 每个人都是强者

    每个人都是强者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个人可以决定你的成败,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若想一辈子平庸,那你就要习惯于接受失败,你若想使自己变得杰出,那你就要向成功进发。本书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变得一生富有,备受人尊敬;有的人却变的穷困潦倒,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成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洗髓经

    洗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颜如玉

    妖颜如玉

    “店家,可有辣椒面。”“有,不知小姐要微辣还是?”“给我最辣的!闻一闻就能辣死人的那种”隔着纱帽递给掌柜一个你懂的眼神,如玉小声回答到。这掌柜的是个明白人,会意后立刻回了一个我明白的眼神给如玉,然后后拿出了如玉要的东西。温暖的春日骄阳下,头戴洁白纱帽的翩翩少女拎着一个油纸包,似是很满意般点点头后莲步轻移出了店门,只见她右手中的油纸包上面贴着的红纸,赫然印着三个苍劲有力的毛笔字——王中王!
  • 都市之绝世狂刀

    都市之绝世狂刀

    元宝,不是金元宝,也不是银元宝,而是一个少年的名字。元宝的师傅给了他一把菜刀,不是切菜的,也不是杀猪的,而是一把墨玉宝刀。看元宝把妹打架两不误,警花,御姐,小萝莉,还有神秘的女杀手。看元宝手握墨玉菜刀,横扫天下魑魅魍魉。站在巅峰,才能看尽天下。
  • 夜鬼哭

    夜鬼哭

    摄影记者林英无意中走进了一个“嘠扭”的地方。在那里有一提起来名字孩子就哆嗦的鬼婆婆,狐狸精小林燕,刚变成鬼的妹妹林燕,神秘的凶恶鬼头晚娘,大神儿舒月儿、花姐苑苑……她们将要演绎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惊悚恐怖!!!友情提示:胆小者和心脏病患者谨慎进入!
  • 人伦大统赋

    人伦大统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赖上监护人:萌妻有术

    赖上监护人:萌妻有术

    纪迷离六岁时失去父亲,同一天失去父亲的段应琛应父亲的遗嘱推开了她家门将她接到段家,一起生活了十年后,纪迷离在段应琛生日当天,对他示好,希望长大以后能嫁给他,被他断然拒绝。她不知道在段应琛父亲的遗嘱上,写明了他们是表兄妹,即使他成为上城最大的富豪,也无力改变这一层关系。
  •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

    本书内容共分16章,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物流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密切结合我国物流事业发展与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际,从基本理论入手,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全面论述了物流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本教材每一章节后面都附加了物流管理案例阅读与分析,供学生课外阅读或师生共同分析,课后练习题中部分习题略有一定难度,意为促使学生阅览参考资料。本教材意在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课程”教材做一实验性探索,在编著过程中,既满足高职高专理论的“适度够用”又重点突出“实操与技能”;既满足学生“学以致用”又不失继续发展的“潜能”.
  •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关于心理的一些小常识你了解吗?《心理常识速读》这本书从“感官生理心理”、“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心灵不可知”等等方面来向大家介绍心理的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关于心理的常识吧!
  • 无双演义

    无双演义

    十五年前,天下第一的武林盟主陆应天与东厂场都夏侯泽大战于赤峰岭,随后陆应天神秘消失,全家被灭,只留下一个孤儿陆无双。不久,闻名天下的绝剑门被神秘人所灭,十把神剑流落在外。十八年后,西域使节出使大明,献上可以称霸天下的金刚不坏神功,是阴谋,还是权术。江湖武林又该掀起怎么的腥风血雨呢?试看《无双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