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1400000044

第44章 宪问第十四 什么是耻辱、羞耻的品德修养的问题(3)

【说明】子路不同意孔子的意见,被孔子说服后,子贡还不服气,于是又提出意见。这是子贡拿个人的人格来评价管仲,说管仲不仁不义。作为一个家臣,主人死了,就应该自杀殉主,而不能苟且偷生,投降于主人的仇人,贪图富贵做宰相。但子贡没有弄清楚事实真相,公子纠对管仲并不好,不听管仲的意见。“忠焉,能勿诲乎?”如果公子纠能虚心一点,听从了管仲的意见,那么齐国也就是公子纠的了,根本轮不到齐桓公小白。公子纠不以管仲为国士,那么管仲也没有必要为公子纠死,这不能拿一般老百姓的观念来责备管仲。而且管仲并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才苟全性命,他所学的知识要求他要为更多的人民着想。所以孔子说管仲为相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是他所学的知识对人民的最好贡献。如果没有管仲的知识以及他为人民着想的仁慈之心,那诸侯争霸就会更凶,整个社会就会更乱,人民生活就会更苦,以至会恢复到野蛮人的地步。所以,判断、评价一个人仁与不仁,不能仅凭他的某些个人作为,而要看他对社会、对人民方面的大的贡献。如果管仲象召忽那样自杀殉主,齐桓公就不能成就霸业,历史也将会重写了。

18.平等待人

【原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译文】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由于公叔文子的推荐,与公叔文子同升为卫国的大臣。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公叔文子可以谥号为‘文’了。”

【说明】在第十三节中孔子不大相信公叔文子是个“不取”的人,这里孔子听说了公叔文子举荐他的家臣僎,共同升为卫国的大臣后,才由衷地佩服他。在《子路》第二节中,孔子说过,“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公叔文子能够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举荐自己的家臣,并且作为同事而同理朝政,说明他能够平等待人,并没有认为是自己的下级家臣而瞧不起他,也就说明公叔文子确实是大公无私的。

19.忠于职守,兢兢业业

【原文】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译文】孔子谈到卫国的国君卫灵公的昏庸无道,季康子问道:“既然这样,为什么卫灵公还没有败亡呢?”孔子说:“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有祝鮀管理祭祀仪礼,有王孙贾统领军队。既然象这样,为什么会败亡呢?”

【说明】本节主要表明的是仲叔圉、祝鮀、王孙贾三人忠于国家,尽管卫灵公昏庸无道,但为了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三人还是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才使卫国不至于败亡。如果都是象陈文子那样“有马十乘,弃而违之”的人,那么卫国也早就不存在了。

20.说话不惭愧,是很难的

【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要做到说话不惭愧,是很难的。”

【说明】我们看到,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气,冉求的才艺,文子懂得的那些礼乐,以及公叔文子见利不取,提倡平等;齐桓公正而不谲,管仲为相去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拯救了天下,人民百姓到今天都还享受到他的好处。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等,都是“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优秀人才。他们说话不惭愧,是因为他们说得到做得到;如果说得到而做不到,常常大言不惭,其实他的内心是惭愧的。所以,要真正做到“其言之不怍”,首先就要衡量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知识水平,做得到的才说出来,才应承,才承诺,否则就是愧对人生了。我们现代人往往很不重视这个,为人处世时,经常满口答应别人的请求,或是自告奋勇承诺一些事情,自己内心还窃以为喜,随后即置之不理、置身事外,忘得干干净净。殊不知,你应承别人的事,或承诺的话,别人是牢牢记住的,总有一天你要为此而付出代价。

21.尽到自己的力量

【原文】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译文】陈成子杀了齐国的国君齐简公。孔子庄重地沐浴净身后上朝廷去见鲁哀公,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王,请出兵讨伐他。”鲁哀公说:“你去告诉三家大夫吧。”

孔子退出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的缘故,不敢不来报告。而君主却说:‘你去告诉三家大夫吧。’”

孔子去向三位大夫报告,但他们都不肯出兵。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的缘故,不敢不来报告啊。”

【说明】齐国是鲁国的紧邻之邦,唇齿相依,如果齐国因为陈恒弑君而发生内乱,必将影响鲁国的安定。所以孔子为鲁国的安定故,沐浴上朝告君,希望能出兵讨伐齐国陈恒,还齐国本来安定的局面。这就是孔子“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具体行动。虽然鲁国最终没有出兵伐齐,但孔子尽到了自己的力量。

22.要约束规范他的言行

【原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子路问关于怎样侍奉君主的问题。孔子说:“不要欺骗他,而要约束规范他的言行。”

【说明】孔子举了自己的例子说明自己现在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因为曾经做过大夫的缘故,也要“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其实自第八节起,孔子就一直在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无论是事君或是对待普通的人,都应该这样。但子路真是很笨吗,在听了这么多例子后,还没有弄懂怎样事君?子路也许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你老师曾经做过大夫,而我们没有做过任何官的平民百姓,应该怎样事君?其实,做没有做过朝廷官员,并不要紧,只要你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你就应该为国家效力。虽然你说话没有人听,你也无法去见到国君,但是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的爱国之心。所以孔子接着说了下面的话。

23.不应该在下面议长论短

【原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小人向下通达。”

【说明】一般平民百姓应该怎么样事君呢?孔子对子路说,君子要向上通达,即是要向领导层、统治者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小人向下通达,是因为小人不懂这里面的道理,他们的很多意见和观点本来是对的,但由于没有道路通向领导层、统治者,他们便在下面议论纷纷、议长论短,抨击朝政。致使本来很好的意见和观点变成了流言蜚语,使统治者无法接受。在《泰伯》第十四节中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并没有说连提建议都不行。既然“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就必须要劳要诲,这个劳与诲也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上书建议的意思。也就是说,你不能指挥、安排你的领导应该做什么,或是不应该做什么,在对待某些事情上,你只能说出你的意见和观点,提出你的建议。不应该在下面议长论短,致使领导无法开展工作。这两种做法,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象一个学生,你不能指挥和安排老师教什么课程,你只能提出建议,你不懂什么,让老师额外开课。老师教课,现在有教学大纲,原来则是因人而异、因才施教,这是学生所无法指挥和安排的。

24.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别人而学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别人而学。”

【说明】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所说的话,和我们今天的情况一模一样,真令人惊讶。在我们现在的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在为父母而学习,为学校而学习,很少有人是为了自己的意志而学习的。就算是学习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能获得一官半职、名誉地位而学习的;然而在获得名誉地位后,大部分人也只是沽名钓誉,为了炫耀给别人看,并没有想到自己怎样去做一个君子,怎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去为国家效劳,为人民服务。想来春秋时期也与现在一样,做父母的,就想让自己的儿女学到一些本事,而获得名誉地位。做儿女的没有自己的意志,想学什么是由父母决定的,孔子在教育自己三千弟子的过程中,不难察觉到这些。学生们有许多想学做君子,然而迫于父母之命,不得不学稼、学圃、学音乐、学经商,或者是学一些能谋生能养家活口的知识。所以孔子说“今之学者为人”,是为了别人而学习。宋代的张载——横渠先生说过一段非常精采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就是说明,学习是要根据自己的意志,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学习的,这就是“君子上达”之意。而这个“为己”说到底,是为了全人类,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学习的。每个人个性性格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不一样,而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由自己去走的,不是为了父母而走的。所以,在学习问题上,在学什么的问题上,应该由自己决定。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应该是“性向教育”,就是依据个性的趋向,就个人所爱好的加以培养教育,不能勉强。要让学生自己去做到“君子上达”。

25.为了减少自己的过错而学

【原文】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译文】蘧伯玉派人到孔子这里来拜访。孔子让他坐下后问道:“近来他老先生在做什么呀?”使者回答说:“他老先生想减少自己的过错但还没有做到。”

使者出去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说明】蘧伯玉为什么派人来拜访孔子?孔子为什么要称赞蘧伯玉派来的使者?蘧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人,在《卫灵公》第七节中孔子赞扬他:“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蘧伯玉其实就是一个“古之学者为己”的人,他之派人来拜访孔子,他之学习,是为了减少自己的过错;而减少自己的过错,则是为了更好地“仕”,也就是为了更好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为了更好地“君子上达”。而他派来的使者,应对得体,谦恭有礼,深得蘧伯玉的真传,所以孔子也称赞他是“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一个好使者。

2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孔子说:“不在这个职位上,就不要思谋这个职位上的政事。”

曾子接着说:“君子思考问题不要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

【说明】孔子和曾子的话都是对蘧伯玉的称赞。在《泰伯》第十四节中孔子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有在这个职位上,才能真正知道这个职位的权利与责任。意思是,如果不在这个职位上也就谈不上真正了解这个职位的权利与责任。如果不了解这个职位上的权利与责任,怎么能评判它的是非曲直呢?所以,出来做事,出来发挥自己的才智,首先要服从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需要你,就去做,不需要你,就别去谋!这是一。其二,这句话也是对隐士们的批评,国家有作为一个国家的数不清的千头万绪的事情,虽说统治、治理这个国家的人也许不是很有才智的人,但是只有他在这个职位上才能真正了解这个职位的责任的重大。你只能说出你的意见和观点,提出你的建议。不应该在下面议长论短,致使领导无法开展工作。蘧伯玉想减少自己的过错,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好的榜样。而隐士们动不动就发表言论,这样那样地其说不一,夸夸其谈,其实他们根本感觉不到这个职位上的责任是如何重要的。总而言之,一个人担任了某个职位,都必须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胜任,而不担任这个职位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所以,不在其位,就不要去谋其政。曾子的补充也就是这个意思,你在你的职权范围内,就只懂得你那仅有的知识,所以你的思考、思虑,就不要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当然,你有权去思考思虑其它职权范围的事情,但你只能出主意、提建议,而不能越俎代庖。

27.真正地对自己所说的话不感到羞耻

【原文】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是羞耻自己的语言超过自己的行动的。”

【说明】一个人不在那个位置,而说出的却都是那个职位的话,就是“其言过其行”了。作为一个君子,是应该对这种状况感到羞耻的。也就是说,一个学生非要装模作样地象一个老师,一个普通办事员非要装模作样地象一个领导人,一个大臣非要装模作样地象一个君主,这都是使人感到羞耻的。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说一个学生永远都做学生,不能当老师;一个普通办事员永远都不能当领导人,而是说在一个人还没有达到那个地位时,不要指指点点地去说那个位置的事,等到自己到达那个位置后,再说也不迟。这句话其实也是“其言之不怍”的意思。真正地对自己所说的话都不感到羞耻,那是很难做到的。

28.别人不侮辱他,他自己也要侮辱自己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种,我都没有做到:能与人相互亲爱的人不会忧伤;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能勇敢面对一切问题的人不会畏惧任何问题。”子贡说:“你老先生自己的道路就是这样的。”

【说明】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人,思出其位的人,其言过其行的人,都有忧、有惑、有惧的。在《子罕》第二十九节中,孔子就曾经说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现在又重提此话,意在表明凡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人,思出其位的人,或者是其言过其行的人,都有忧、有惑、有惧。从第一节行文下来,本篇一以贯之的思想即是关于什么是耻辱、羞耻的品德修养的问题。不论是怀抱着占据之心,还是“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还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还是“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等问题,都是有关人的品质修养、人格的尊严问题。君子有君子的人格,小人有小人的人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格;而小人的人格是可以侮辱的,别人不侮辱他,他自己也要侮辱自己,因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邦无道,谷;耻也。”而如果君子也自己侮辱自己,其也就不是个君子了。那么,君子要怎样才能自己不侮辱自己呢?也就是上面孔子所举的那些例子。所以,本节重提“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是旨在说明作为君子,应该为自己而学;只有经过更多地学习后,君子才能真正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9.学习,并不是单纯地仿效、模拟

【原文】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子贡模拟、仿效别人。孔子说:“赐呀,这是贤良吗?而我则是没有这个闲暇的时间。”

同类推荐
  • 解放南昌

    解放南昌

    中央军委为了进一步把战争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配合中原战场作战,电令栗裕亲率3个纵队,组建一个兵团,渡江南下,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毛泽东设想,粟裕的部队可以在湖北的宜昌至监利之间渡江进入湘西。
  •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是崔济哲先生的近期新散文集,收录散文41篇。全书洋洋36万字,内容涵盖地方风物人俗、古人古事感怀、佛说佛思佛史、历史伟人逸事,以及他国历史文化。在这本书中,有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严肃追寻,也有对独特且有趣的地方文化的展现;有当下的细枝末节,也有过往的风起云涌;有因风物之壮阔而诞生的美丽文字,也有因文字之厚重而更美胜一层的风景。这本书打开了大千世界的一条门缝儿,透过这道门缝儿,你看见的是崔先生与历史、社会、人生的对话。
  •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是一部另类的现实题材图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房地产开发题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社会安全和谐进行了关照,这种关照是准确的,明晰的。它采取的表现手法是智慧的、悬疑的。它的情感表现是有浓度的、真实的。这是一部用全新的视角演绎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 高高的白杨

    高高的白杨

    本书是小小说,作者用自己平实的笔触为读者勾描了一幅社会百态图。内容涉及校园、职场、情感等多个领域,共九十余篇,读后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帮助,是本值得一读的课外读物。
  • 送别

    送别

    《送别》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其作品主要包括诗词,如《春风》、《醉夜》、《无题》等;谱曲如《送别》、《祖国歌》;文赋如《悲智颂》、《李卓吾像赞》等,表现了这位大师出尘脱俗的艺术魅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热门推荐
  • 血禁青龙神

    血禁青龙神

    大约一百万年前,青龙神大战血族。他死后,赋予了在大战中一直帮助他的血族——柏林家族王位以及不畏惧阳光的神力,从此,使用红玫瑰花神月的柏林家族在青龙神死后建立了神月帝国统领着人类们,并友善对待其他帮助人类的血族封他们为亲王——猩红色的双眼永远是权力的象征。但是八年前,一些血族的叛徒把柏林一族赶尽杀绝,但他们没料到的是:刚刚出世的小王子却在全城慌乱之中早已地被一个人带离“逃”出了神月城......
  • 回到汉朝谋天下

    回到汉朝谋天下

    我宁愿做一个无拘无束,快乐的王,也不愿做一个政务缠身,忧愁的皇!一个意外回到汉朝的现代人,刚一开始仗着自己熟悉未来历史,便阴谋造反,但是却被自己身边的贴身侍女所出卖,原本他能够君临天下成就九五至尊之位,但是却为何到最后失败后只有他自己一人,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不可重演亦不可改变。本故事纯属虚构,里面的历史也并非真正的历史,以及一些人物,民族都是按照作者自己的意愿而来的,请切勿与真正的历史相互比较!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 大唐腹黑录

    大唐腹黑录

    建国以来最杰出的反腐奇才,不慎穿越大唐,被卷进了四大门阀的家族争斗。泯灭正义、抛弃良知,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他的眼中只有四个字。——家族利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是他立身处世的手段。博揽群淑,善解人衣,是他流连花丛的标榜。色艺双绝,名播大江南北,以琴技震惊当代的天下第一名妓,收。刁蛮任性,泼辣火爆,大唐首富的骄蛮孙女,收。风华绝代,才情横溢,以诗文震慑当世、从不把任何男子放在眼里的冰美人,收。……门阀版的《纨绔子弟》大唐版的《楚氏春秋》且看史上第一腹黑的穿越者,如何玩弄权术、整饬对手,把他的家族捧为大唐第一门阀。且看史上第一风流的穿越者,如何左拥右抱、环美在侧,妻尽天下美女、享尽人间艳福。发布三个QQ群,1群:67673286;2群65427539;3群62846273
  • 争谋

    争谋

    (本书已更名为《金箭谋》)江湖,从来不简单。他,为报家仇,卷入正邪之争。他们,为江湖称雄,谋算深远。更有人,为取这天下,设下奇谋而潜伏数十年!他们,从小青梅竹马,痴情相伴。却都不知他早已有了婚约,更有人为了他而舍弃生命。世间多无奈,唯有轻叹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抓鬼临时工

    抓鬼临时工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吗?午夜梦回,一帘幽梦,你可曾注意过帘后的那双眼睛、离地的双脚、拉的老长的影子......
  • 七界修仙

    七界修仙

    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人鬼妖魔血泪哀歌,七界修士无尽杀戮,只为换得那一线生机。拥有仙魂魔体的他能否踏上仙域,走向神界?
  • 我的妖媚君主

    我的妖媚君主

    前生的执念换不回今生的诺言“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有用吗?它能换回那无数的人命吗?”“对不起”“你还好吗?木已成舟,不要这样,原谅你自己吧。无论如何,我...等你。”一样的开头,不一样的结尾。在这乱世中,又何必去争论谁对谁错呢...
  • 虚拟二次元战姬

    虚拟二次元战姬

    重生了,洛敏再次踏入了那款改变人类的游戏,不过与上一世相比,这一世成为了女儿身的她显然更适合继承上一世所走过的道路。(不会写简介,将就着看吧。)【女主文,非喜勿入。】【主角不喜欢男人,所以作者把接近她的男人都娘化了。】
  • 圣月荆棘:我愿是你的黑蝶

    圣月荆棘:我愿是你的黑蝶

    在一个叫“圣月”的时空链里,一场与命运对决的战争飞速展开。面对恋情、友情、亲情、绝情、背叛……她的理智在一步步地走向奔溃的边缘。当成千上万只黑蝶飞向荆棘,不是为了求死,而是为了挑战早已决定了的命运。“原来,你一直在我身边,默默守护。原来,我们终将错过。”自己的恋人就是强大的对手,无可奈何下,她选择了保护人偶,与最爱的人为敌。但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幕后BOSS,居然会是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站在了命运面前,看着命运冷酷地嘲笑,心中一凉。最后一只蝴蝶葬身于荆棘时刻,便是她,决定的时刻。伴随着选择到来的,除了冰凉的泪珠,还有一只焦黑的蝴蝶。若可以重来,能否用我的生命,还你一生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