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1100000003

第3章 见微知着——你应该读懂的健康信号(1)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

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病”存于五脏六腑,“症”现于四肢五官。

人体内部的疾病,在体表都存在着对应的症状,一个好的医生并不一定需要仰赖太多的仪器,就能从患者的各种细微症状中读出健康状况。

中医在几千年实践中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诊病的过程中,如果能兼听中医和西医的观点,对病人来说,不会有什么坏处。

中医诊断能够“见微知着”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一位在外地的朋友打电话过来说,一天晚上,她的右眼突然失明,几分钟后,视力恢复正常。第二天去医院检查,视网膜正常,其他身体指标也正常。又去了其他医院,依然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

我告诉她,从中医的角度,这很可能是血气不足引起的,是中风的最早信号。从西医的角度讲,可能是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一过性黑”。

朋友又根据我提供的一些线索,在网络上查询资料,印证了我的猜想。我这位朋友,刚刚30岁出头,由于是公司骨干,经常加班,加之饮食不注意,导致身体机能降低。

朋友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了感谢和佩服,又表示自己以后会“努力加餐饭”,因为自己长期以来都没有正经吃饭。

中医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诊断经验,这些是非常值得发扬光大的。着名画家范曾在《艺术人生》中曾回忆起这样一件事:

范曾年轻时,练习绘画技法非常的刻苦,经常是“三毛钱作一日三餐之资”。

有一天,范曾去拜访蒋兆和先生。

蒋兆和的夫人萧琼对他说:“你身体消瘦,面色苍白,十指无色,一定有大病在身。”

萧琼是名医萧龙友之女,她的判断使范曾一惊。

那个时代的人,普遍相信人定胜天,意志力能排除一切。于是,范曾每天清晨五点起床下楼跑步,希望通过加强锻炼的方式祛病。

一天正跑着,范曾忽然觉得天旋地转,眼中闪晃金星,知道不妙,连忙抱着道旁一棵小树,过了大概十多分钟,才渐渐恢复正常。

一向讳疾忌医的范曾,终于不得不到北京医院检查,化验结果一出来已是病危,血色素为5.6克,不及常人之半,恶性贫血,必须立即住院。名医会诊之后,确定为结肠息肉……中医诊断,靠的是望闻问切。

西医诊断,靠的是先进的设备,细致的化验,精准的数据。

一个西瓜,不切开,如何判断它甜不甜?

你可以用注射器抽取一些瓜瓤,到实验室化验出其所含糖量的数据。

你也可以用手拍拍,用耳听听,然后根据瓜皮、瓜蒂的颜色,得出这个瓜是否值得买的结论。

当然,人命关天,不比买瓜。但在临床诊断中,如果能中西医结合,就能为找到病因提供一种思路,从而争取到最佳治疗时机。

中医主旨在治病

中医认为:病就是病,症就是症,有着明确的区分。

比如糖尿病——这是西医的叫法,在中医里,它被划归到消渴症类。

糖尿病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累;还有通常大家都知道的“三多一少”——多喝、多吃、多尿,体重减少。这些都只是糖尿病的一个表面现象,糖尿病对人体造成的所有危害都通过并发症体现出来。糖尿病的这些外在表现,中医称为症。

偶尔的血糖异常或者血糖高,可能是由于很多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糖尿病。血糖高,只是糖尿病的一个表征,并不是本质。

糖尿病的本质是什么,是胰腺所分泌的胰岛素数量或者质量不足导致的血糖偏高。根本还是要归结到胰腺的功能上去,如果胰腺没有问题,而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和打胰岛素,就会“用进废退”,本来能够工作的器官机能被迫停止,那时就变成真的糖尿病了。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关注,早期的糖尿病患者,一般是尽量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早是用来批评中医里的庸医而不是用来讽刺西医的。毕竟,在中医中,“上工”是少数。

我曾看到,一些地方的省会城市,满大街都是手术根治过敏性鼻炎的广告。这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检讨的治疗方案,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正“发扬光大”着。

庸医常见逻辑是:不舒服就等于生病了。

于是乎,发烧就给退烧药,流鼻水就开抗过敏药;咳嗽就给止咳药。表面上,症状缓解或消失了,患者被治愈了,其实病根还在患者体内,贻害无穷。

症现于四肢五官,病存于五脏六腑

对于病与症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症现于四肢五官,病存于五脏六腑。”换句话说,症只是病的表现形式。

常有这样的药品广告:某中药可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等。这样的广告只能让人怀疑,这广告病症不分。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可能都是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这个病引起的,也可能是那个病引起的。无论什么病都用相同的药,又怎么能保证得了疗效呢?

比如,胆经疼痛很可能是肺的问题压制了胆的功能,有时肺热特别严重,就会造成胆经疼痛。这时只要在手部外侧肺经的尺泽穴压住不动一分钟,泄除了肺热,疼痛立即消失,真是手到病除。

尺泽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往往能够从患者四肢五官的症状读出他在五脏六腑里的病。例如肺结核病人的症状易反映在脸上(发热、脸色发红),肝病病人的症状易反映在皮肤上(发黄),骨质增生在腰部则反映在腿上(下肢酸痛),颈椎的增生则反映在肩至手指的整个上肢肌肉里的神经痛。治疗时“对症下药”,不如“对病下药”来得有长效。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会,腿的外侧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麻或疼痛。

通常这会被诊断为神经受压迫所致的“坐骨神经痛”。但如果按照中医的观点来看,痛的部位属于胆经。再进一步推理,是因为常年肺热引起的。这是因为,按照五行理论来说,肺属金,胆属木,金克木。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肺经的问题影响了胆经,胆经的故障导致了大腿的麻或痛。

指甲是健康的晴雨表

不少人有这样的“常识”:指甲上有小白点是代表睡眠不好了;手心上拇指那片区域发青可能是肠胃不好。了解一些类似知识,就容易读懂身体病变的前兆,也就学会了一种最为简易的健康自测方法。

看指甲,辨疾病通过观察指甲的颜色、光泽、纹路、斑点、形状、大小等变化,可以推断出机体正在悄悄发生的变化。

颜色:

指甲上有白点,如果排除碰伤或者有指甲上的疾病,一般表示缺锌,指甲容易断裂,说明缺铁。而缺锌、缺铁往往同时出现。

指甲有此种状况的人可以多吃菠菜、动物肝脏和猪、牛、羊肉,也可服用葡萄糖酸锌。

一个人的指甲突然变白,通常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失血、休克等急症;第二是消化道出血、钩虫病等慢性病;第三种可能是肾脏有问题。

曾有一位前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一天,一名患者前来就诊,正好这位前辈坐诊。他看到这位患者十指苍白,就让他化验大便,结果发现大便带血,深入检查,又发现,这个病人的肠胃里长了息肉,正是息肉引发了肠胃出血。经过手术,患者的息肉被摘除,指甲也恢复成了常态。

光泽: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指甲的光泽往往是均匀的。否则,就可能是碘缺乏病或者身体某个部位出了问题。指甲光泽的不均匀可以表现在不同指甲,也可表现在同一指甲的不同部位。

如果每个指甲都是前端有光泽,根部毛糙无光,可能存在慢性气管炎。

如果只有部分指甲光泽不均,暗示体内存在某些慢性损伤和炎症。

如果整个指甲都像毛玻璃一样,完全没有一丝光泽的话,说明存在着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形状:

“茶匙甲”(指甲反翘)是贫血、营养缺乏的表现。

“杵状甲”(指甲隆起来,像棒槌一样)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体征。

“剥落甲”(指甲呈半剥落状态)常与糖尿病有关。

“凹槽甲”(指甲上有浅窝、较大的凹槽或者弯曲的印迹)预示着指甲会增厚或者患有牛皮癣。

中医认为,指甲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现代西医也支持这种说法。上面这些知识,有不少就属于西医诊断学的内容。

美国皮肤科学院发言人福克斯博士指出,肝炎、红斑狼疮、真菌感染、心脏病、贫血等疾病的警讯都可能出现在指甲上。比如红斑狼疮病人的甲皱里会有带角的血管;有10%的牛皮癣是从指甲开始出现,并引起甲床裂开和凹陷;即使普通的代谢紊乱,如甲状腺疾病,也会引起甲床异常,甲床干、脆弱、易裂。

当然,这些判断并非绝对,疾病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医学检查,最后由医生来作出结论。

看月牙,知健康

中医认为,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指甲根部的甲半月,俗称月牙。中医会根据一个人手指甲上的月牙判断其健康状况。

如果弧度适宜、光泽好,就表明此人的气血旺盛。

如果月牙逐渐变小,甚至消失,则说明人体的气血正在衰退,应引起注意。

指甲月牙过小甚至消失的人,一般消化功较差,身体较弱,容易疲劳,如果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则应提防十二指肠溃疡。

但那些长期指甲月牙过大,也不一定表示身体一定有健康问题。月牙过大表示其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那些操心比较多的人当中。

鼻为面诊之王

最可能出卖你的健康状况的,是你的鼻子。

中医里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也就是说,只需看一个人的鼻子,就能将其五脏六腑的疾病猜个差不多。

鼻,古称明堂、面王,位于脸的正中央,是肺的外窍,气体进出的重要门户。《黄帝内经》指出:“肺气通于鼻”。所以,面诊的关键在于鼻子。

中医面诊,讲究五色与五脏、五行的结合。《四诊心法要诀》

曰:“五行五色,青赤黄白,黑复生青,如环常德。”

五脏、五行与面诊关系表

五色五脏五行

面青青为肝色肝属木,主惊风之证,又主痛。

面赤赤为心色心属火,主火热。

面黄黄为脾色脾属土,主伤脾伤食。

面白白为肺色肺属金,主虚寒。

面黑黑为肾色肾属水,主痛,多恶候。

比如,一个人鼻头发青,这说明他的肝有毛病了,通常还会伴有腹痛。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这个“肝”不等于西医的肝脏。

用五行观点来分析,这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现。肝属木,脾属土,肝气疏泄太过,横逆冲犯脾胃,导致脾胃的消化功能失调。所以中医说“鼻头青者,脏腑寒”,可用一些泻肝胆和补脾胃的药进行调治。

如果一个人的鼻子过于发黄,多是脾虚,通常表现为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如果鼻头色暗黄,兼有丘疹,为脾胃病已久;如果鼻子发黄,但光泽明润,则是即将康复的好兆头。再如,一个人鼻头微黑,则说明他的肾有毛病了。用五行观点来分析,这叫肾水反侮脾土。土能克水,但如果水气肆虐,也能反过来压制土,所以肾的脏色就会出现在脸上。

舌与健康征兆

健康人的舌头,应当是“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头是反映人体气、血、阴、阳以及津液状况的窗口。

舌头是藏在人体内,同时又可以外露的器官,它能及时灵敏地显露出体内病邪的深浅、气血的盛衰和脏腑的虚实。

通过舌头诊断疾病情况,是中医独到的诊断方法。所以,去看医生前,要避免药物和食物将舌苔染色,更不要刮苔。

舌红为阴虚之象

舌红少苔者往往阴虚,此外,阴虚多还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发热、虚烦不安等症状。阴虚在城市人群中非常普遍,最主要的原因是睡眠质量不佳或过于操劳。

同类推荐
  •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是一部全面解读汪宏《望诊遵经》的图书。本书根据原文进行译解,通俗易懂,并根据文中内容增加了相关图解,增强了可读性。
  •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中国特色的养生,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内容博大精深,古今著述繁多,但完整遵从《黄帝内经》知识体系之作罕见。笔者忠于《内经》的本意,梳理、构建、还原其养生理论,用现代语言构建《原理篇》和《实践篇》,为大众养生提供原理与实践指导。 全书立意在于唤醒世人:现代医学“消灭疾病结果”的思路和把人体当“战场”的野蛮疗法,正在残酷考验人体自身的五行平衡能力。
  • 睡眠管理手册

    睡眠管理手册

    自远古以来,睡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日常生活的压力超过了我们负荷的能力。睡眠不足是人们觉得困的最常见的一种原因,而且在现代它几乎成为最普遍的一种病。然而,还有一些人认为毫无理由的放弃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觉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
  • 女人美白润肤食谱

    女人美白润肤食谱

    《女人美白润肤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美白润肤的目的。炒菜、炖品、滚汤等,营养与美昧兼备。本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方便易学。
  • 健康快乐才是福:老爸老妈不生病的智慧

    健康快乐才是福:老爸老妈不生病的智慧

    改善中老年人健康生态的最佳方案,关爱老爸老妈健康快乐的养生宝典;健健康康过百岁,快快乐乐养生年;掌握全新健康理念,打造优质老年生活。
热门推荐
  • 王源我们说好的在一起

    王源我们说好的在一起

    王源,你总喜欢去小巷的那家奶茶店喝柠檬茶,只喝冰的,即使是冬天也总是这样。王源,你每个周末都要去训练,假期也总是满满的行程,属于你的时间很少。王源,你很累吧?我却还总是依赖你。王源,你就算累了也总是笑着。你知道吗,我不喜欢你这样。王源,我好想要一个平凡的你,但我知道,你有你的梦想。我也会支持你的。
  • 魅惑双世

    魅惑双世

    周妍心想穿就穿吧!凭什么要来洗衣服,而且还是穿在一个有多丑就有多丑的人身上。半夜,能听到鬼哭狼嚎的声音,而且宫里还瞧不见侍卫。好不容易逃出来吧,就撞见了最不想见的东西,王爷!皇上!还有什么?武功高深的画家?看她如何力挽狂澜,通通倒打!只是,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妖孽?男滴!女滴!还有半妖?到底是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是不是正常的古代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盛世圣女王

    穿越之盛世圣女王

    一位豪门千金却喜欢普通人生活,只因有他。可深爱的他却背叛可她!她好恨,恨自己懦弱、自己无能。在死的那一刻魂穿到另一个世界,这一世她发誓不为情所困、为爱所痴。她要变得强大,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撑起野心跟梦想。看她如何从一位贫穷女孩一步步成为一位拥有六大国都忌惮的风云人物,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连六大国国王都听命于她!
  •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 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白雪遗音

    白雪遗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宠物小精灵之尖附云端

    宠物小精灵之尖附云端

    新思想新思维相同的故事小学开始就爱看宠物小精灵的动漫心血来潮写个小说新人作家还望多加关照
  • 佛说陀邻尼钵经

    佛说陀邻尼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松下幸之助的经营智慧

    松下幸之助的经营智慧

    每个著名企业家都有其独步天下的“秘技”,也是其最耀眼的闪光点。作为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称为“经营之神”,他首创“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企业管理制度,影响了一代日本企业。
  • 四品学法经

    四品学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