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2800000027

第27章 《春秋繁露》导读(2)

仁是爱人,智是什么呢?董仲舒说:“何谓之智?先言而后当。”先说出来,以后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证实。所以,“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早。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言之无敢,立之而不可废,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终始有类,思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厌。其言寡而足,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必仁且智》)智,简括之,就是知和当。知事物的本质,知事物的发展变化。

当指符合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知和当是一致的,用“知”可以概括。他特别强调需要仁智,“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必仁且智》)。人需要仁德和才智,缺一不可。作为教育方针,应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主要目标。

(六)教材与教学内容--六艺与三纲五常

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以“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来统一有的提德、智、体;有的提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提法,都将德、智摆在最前面,表明这是最重要的方面。

天下的思想。六艺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为什么以六艺为教材呢?董子在《玉杯》中说:“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着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

以六艺来赡养人,六艺就是精神食粮。六艺都是重要的,又有各自的长处。董仲舒就是以此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德智美方面的教育。

《诗》、《书》培养人的远大志向,《礼》、《乐》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易》、《春秋》则提高人的聪明才智。《汉书·儒林传》开篇就说:

“古之儒者,博学《六艺》之文。《六学》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就是说,六艺是最基本的教材,而且也是伦理、政治的教科书。

这些教材中包含着伦理、政治等方面的内容。董仲舒从中概括出“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称此为“王道之三纲”,从天那里可以找到它的依据,就相当权威了。君为臣纲,对巨来说,忠就是高尚道德。父为子纲,强调孝道。

夫为妻纲,重视妇女的节。再加上朋友的义。这就是后来封建社会极力提倡的忠孝节义。

关于“五常”,前人有过论述。孟子讲四善端,没有信,讲五常之道,有圣而无信。董仲舒概括时,加上信。从当时社会风气来看,由于秦任法术,风气大坏,以至“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提倡信,为了纠正诈伪之风气。提倡信,对于稳定社会正常秩序,巩固封建****是极为重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很重视信,商业极端重视信用。曾任日本首相的大平正芳题字:

“信为万事之本”。信是各种社会、各个阶级都提倡的共同道德。张岱年先生认为:“可以说,封建时代的基本道德原则是由董仲舒确定的。”这个基本道德原则就是三纲五常。三纲适应于封建****的需要,随着封建社会的消失而失去合理性,被人们所抛弃。五常是处理人事的基本原则,由于社会的变迁而有所改革,如封建时代的跪拜之礼被取消,代之以挥手、招手、握手之类。但其中包含的精神却有普遍的意义,广泛的适应性,是可以批判继承的。

(七)学习态度和方法--博节、多连、精思达虑

在学习上,董仲舒不主张只通一经,认为只通一经,局限性太大,有些思想难以明白。而且各经有自己的特点,只通一经,就不了解其他五经的特点,同时也不了解这一经的特点,所谓通也就要打上引号了。是不是越博越好呢?也不是。书太多,学习不过来,负担太重,会产生厌烦情绪。而且,贪多不烂,多则惑,没有思考的时间,死背硬记,不能理解。董仲舒主张以六艺为基本教材,所谓“简六艺以赡养之”,再辅以其他参考书,如《公羊传》等。对此,他说:“大节则知暗,大博则业厌,二者异失同贬,其伤必至,不可不察也。”(《玉杯》)太博和太节是两个极端,也是两种不同的错误倾向。循此错误倾向,必定会给学习带来伤害。正确的是介于二者中间,博节适度。究竟多少为适度呢?汉代以六艺为适度,宋明时代以四书五经为适度。随时代的发展,应有所变化。另外,如何研究,关系极大。汉时一些经注至百万言,少时入学,皓首只能穷一经,那么,六艺就太多了。所谓博节适度,只是一个原则,如何做到适度,何谓适度,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过,有一点则是需要肯定的,那就是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因为“学而不思则罔”。

如何思考呢?董仲舒提出一个连贯法;“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精华》)。他举例说:鲁僖公在乱(比三君死,旷年无君)时即位,亲任季子。”季子无恙之时,内无臣下之乱,外无诸侯之患,行之二十年,国家安宁。季子“治内难以正,御外难以正”,是个贤人。鲁僖公十六年三月,季子卒。以后鲁国乱难不已,到二十六年,派公子遂“如楚乞师”。鲁僖公没有变化而鲁国衰危,原因就是没有季子这样贤人。鲁国这样,别的诸侯国也是这样,天下也应该都是这样。“此之谓连而贯之”(《精华》)。他从这个连贯中得出结论:天下虽大,古今虽久,有一条共同的规律:“以所任贤,谓之主尊国安;所任非其人,谓之主卑国危。万世必然,无所疑也。”(《精华》)

从此又推出,鲁庄公知季子贤而不能任用,导致国危;宋殇公知孔父贤而不任用,自身遭弑。知贤不任,国危身弑。董仲舒对此深感痛惜,“此吾所而悲者也”(《精华》)。此外,董仲舒还联系《春秋》中的逄丑父代齐顷公赴难,齐桓公执陈国大夫辕涛涂,鲁季子追庆父,吴王阖庐请吴季子任国君四件事,阐述“贵志”的道理。提出“志邪者不待成”,“本直者其论轻”两项原则。董仲舒对逄丑父和祭仲的事阐述经与权的关系,以及行权的原则。董仲舒以春秋时代的史事进行联系分析,连而贯之,阐述一些理论问题,既有唯物成分,又含辩证因素,颇多合理性,因此,司马迁说:“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学习《春秋》,董仲舒极端强调深入思考。圣人的思想是非常深刻,不认真思考就不能领会。所谓微言大意,就是在简单的辞后面包含深刻复杂的意思。“辞不能及,皆在于指,非精心达思者,其孰能知之!”(《竹林》)大史学家司马迁也有同感,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浅见指思想肤浅,缺乏深思。寡闻指所知古今之事甚少。好学深思与浅见寡闻是相对的。从此可见,董仲舒与司马迁都提倡深思好学。如果不好学,那就无法“多连”、“博贯”地思考。有的人认为自己素质差,天赋不足,想不到那些复杂的问题。董仲舒引孔子的话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竹林》)只是没有深入思考,哪里有什么达不到的难度。

(八)教师

董仲舒在对策中建议发展教育事业,把“置明师”作为重要条件。没有“明师”是很难发展教育的。不重视“明师”,所谓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只能是空话连篇。

什么样的人才是够格的“明师”呢?董仲舒写道:“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

(《玉杯》)明师的首要条件是美道、慎行。美道指教学内容,即对六艺的深刻理解。慎行指个人行为,即处处符合三纲五常。后面几句是说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适量、适度地进行。这是教书育人的最高水平,所谓“圣化”。董仲舒认为应该采取这种教育方法。

董仲舒强调少而精的原则,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仁义,要反复解说。如果不抓这一根本,东拉西扯,胡吹瞎侃,“说不急之言;而以惑后进者,君子之所甚恶也。”君于最讨厌用不急需不重要的话来疑惑后学。董仲舒由此告诫道:“于乎!为人师者,可无慎邪!”(《重政》)教师应该努力研究,将最重要的道理、最好的研究成果,奉献给学生,这才对得起求知心切的学生,才没有误人子弟,才是可尊敬的灵魂工程师。

同类推荐
  • “荆公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荆公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本书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展开阐述,即打造师德魅力、储备专家水平的知识、教研相长、在反思中成长、凸显创新等。全书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操作技巧;既有许多鲜活的案例,又有为切实解决专家型教师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而精心设计的适用方法。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热门推荐
  • 星修神

    星修神

    赵天龙一个人闯东土世界,必有一个和他一起的王胖子兄弟帮助,让我们一起闯东土世界吧!!!
  •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本书借鉴和汲取了诸多办事智慧的精华,从魅力征服、礼仪为先、因人而异、善借外力、洞悉人心、巧言胜师、示人以弱、把握分寸、以进为退、方圆有度、处变不惊、转换思路等12个方面对如何办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透析,并通过一些生动而有趣的案例介绍了那些会办事的聪明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智慧最终达成了目的的。通过《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读者可以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把握办事的分寸、火候、分量、次序,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办好。
  • 遗忘之神魔传说

    遗忘之神魔传说

    一段被遗忘的记忆,一个被时间抹去的传说,神与魔,在这个世界,绽放最后的异彩!这是一个血泪铸就的故事,仙道贵度,鬼道相连,天地渺莽,秽气氛氛,泣血玄黄。伴随妖星最后的出世,这段故事,就此展开……
  •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女比例15:1是个什么概念!满大街跑的都是男人,丑女大妈都成了抢手货,天下再无剩女。只要是母的,在南邵都金贵的不得了,何况重生的她,这个罪臣之女还是个大美女。她不是良家,也不是妇女,她要做南邵第一剩女!男人怎样,我一个都不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娃的花环

    夏娃的花环

    该书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 我是世界树

    我是世界树

    末法之末,天地重开,亿万生灵重归洪荒争霸
  • 再见,我的总裁大人

    再见,我的总裁大人

    (全文完结)城市那端,是他盛世繁华的订婚礼。城市这端,是她拖着孱弱的身体走上悬崖。庄晟天,我用四年时光换此生再无瓜葛,这场爱情虽然艰难,我却再无遗憾。庄晟天,再见。再也不见。(黎绯绯)——————在一起四年,她只是他身边一个不能见光的女人。即使他已有心爱的富家千金,还是执意将她桎梏在身边。她不求能有被爱的希望,只等着终有放开的一天。只是这样的委曲求全,也只是等来一个又一个算计,一场又一场阴谋。当揭开血淋淋的真相,当失去所有珍贵的,当腹中生命悄然流逝,她终于万念俱灰,让人生凄凉谢幕。。。。。——————绯绯,过了很久,我才发现自己早已失了心在你那,爱得竟是比你还早。只是现在才察觉是否已经太晚。。。绯绯,你在哪。。。。那个穿着白衣的纤细女子会是你吗。。。。。。(庄晟天)
  • 大域王

    大域王

    黑发黑眼、无父无母的小男孩华特带着他的表弟在一个海盗港艰难谋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获得了世上最精细的地图——大域图,随后又在一次与海怪的搏斗中误吞了一颗有思想的珠子,从此他踏上了曲折不平而又光彩四溢的征途……有理有据的魔法、铁桥硬马的武技、浩大磅礴的战争、波诡云谲的阴谋、英武逼人的女王、美丽多情的公主、强悍迷奇的巨龙、庄严巍峨的神殿……本书力图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异世大陆,让你回味无穷!(有读者说从简介就看不出和别的有什么不同,那是因为简介地方太小,只能放“不一样”三个字,若要知道哪里不一样,还请到书中看。在读者要求下建了个Q群,群号码:39880520)
  • 掌御九天

    掌御九天

    杀人剑上锋芒毕露,踏遍千山诛杀邪魔。少年一世能狂,敢骂天地不仁。好与坏,正与邪,神与魔,又何必区分。爽极纵声狂笑,醉极高歌一曲,怒极大杀四方,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且看一名天才少年如何玩转天下,坐拥绝色美人,踏破八荒,纵横寰宇,执掌九天!
  • 复仇彼岸:血的彼岸爱恋

    复仇彼岸:血的彼岸爱恋

    一朵一朵盛开的彼岸花,彼岸的盛开,复仇的开始,无意间拥有了爱恋,却又因为爱情而受伤。难道真的不应该拥有任何情谊吗…………复仇开始,尽情期待前世缘分,奈何誓言,依米印迹,来世在会…注定缘分,必定想见,前世记忆,回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