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2800000037

第37章 《春秋繁露》译读(6)

[译文

上天生养人类,使人具有义和财货。财货用来养活他的身体,义用来修养他的思想。心得不到义,就不能快乐;身休得不到财货,就不会安适。义,是培养思想的;财货,是养活身体的。身体没有心那样贵重,所以用于养育的东西没有比义贵重的,因此义生养人比财货重要多了。怎么知道的呢?一个人言行合于义而没有什么财货,虽然贫穷卑贱,还能为他的行为感到光荣,洁身自好而感到生活快乐,原宪、曾参、闵损就是这类人。一个人拥有很多的财货却没有义,虽然非常富裕,而所受到的羞辱却很大,怨恶深,祸患重,不是立刻死于犯罪,就是马上遭受灾害,不能因为生活快乐而终其一生,受诛戮而早死的就是这一类人。一个人如果有了义,虽贫穷也能自得其乐;而如果没有义,虽然富裕,不能生存下去。我根据这点证实义生养人比利和财货更重要。一般人不知道这一点,而常常倒行逆施,都忘记了义而为利牺牲,违背道现而走邪路,使自身受到伤害而祸及他的家庭,这不是他为自己计划不忠诚,就是他的智慧不能明达。如果有人拿着枣子和钱币,给婴儿看,婴儿肯定去拿枣子而不拿钱币;拿一斤黄金和价值千万的珍珠给野人看,野人肯定拿黄金而不拿珍珠。所以东西对于人,小的容易了解,大的就难看出。现在利同人的关系小,义同人的关系大,难怪人都趋向利而不趋向义,这本来就是他不了解的,圣人努力阐明义而使人民了解,所以人民不会犯罪。《诗经》里说:“以显明的德行昭示我。”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古代圣王用显明的德行昭示人民,人民快乐而作诗歌颂他,心里高兴而受到感化,形成了风俗,所以不用命令他们做好事而自觉主做,不用禁止他们犯法而自己不犯法,他们遵从执政者的意愿,不需要去驱使他们,好像很自然。所以说:圣人能够感动天地、变化四时,没有其他缘故,因为他表现出大义,所以能感动天地;能够感动,所以能变化;能够变化,所以教化能普遍推行:教化普及,所以人民不犯法;人民不犯法,所以刑法不需使用;刑法不使用,就是尧舜的功德,这是天下太平的道理,是古代圣王传授下来的,所以孔子说:“谁能不从门户而出去,为什么做事却不依据道理呢。”现在不向人民昭示显明的德行,人民不了解义而不能明达,迷惑于道理而不能解脱,于是想用严厉的刑法来纠正他们,只是残害上天所生之民而减少了君主的德行罢了,从情势上来说是行不通的。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虽想施行刑法,可是没有可以处罚的人;国家政治不清明,虽然要杀戮人民,可是杀也杀不尽。”他所说的政治清明不清明,就是用不用显明的德行昭示人民罢了。

观德第三十三

[原文

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广大无极,其德昭明,历年众多,永永无疆。天出至明,众知类也,其伏无不照也;地出至晦,星日为明不敢暗,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取之此。大礼之终也,臣于三年不敢当,虽当之,必称先君,必称先人,不敢贪至尊也。百礼之贵,皆编于月,月编于时,时编于君,君编于天。天之所弃,天子弗佑(与“佑”通),桀纣是也。天子之所诛绝,臣子弗得立,蔡世子、逢丑父是也。王父父所绝,子孙不得属,鲁庄公之不得念母,卫辄之辞父命是也。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水之宗沧海也。况生天地之间。法太祖先人为之容貌,观其至德,取象众名尊贵,是以圣人为贵也。泰伯至德之侔大地也,上帝为之度适(通“嫡”)易姓而子之让,其至德海内怀归之,泰伯三让而不敢就位,伯邑考知群心贰,自引而激(疑当从苏兴典校作“退”),顺神明也。至德以受命,豪英高明之人辐辏归之,高者列为公侯,下至卿大夫,济济乎哉!皆以德序。

是故,吴鲁同姓也,钟离之会,不得序而称君,殊鲁而会之,为其夷狄之行也。鸡父之战,吴不得与中国为礼。至于伯莒黄池之行,变而反道,乃爵而不殊。召陵之会,鲁君在是而不得为主,避齐桓也。鲁桓即位十三年,齐、宋、卫、燕举师而东,纪、郑与鲁戮力而报之,后其日,以鲁不得,避纪侯与郑厉公也。《春秋》常辞,夷狄不得与中国为礼。至之战,夷狄反背,中国不得与夷狄为礼,避楚庄也。邢、卫、鲁之同姓也,狄人灭之,《春秋》为讳,避齐桓也。当其如此也,唯德是亲,其皆先其亲。是故,周之子孙,其亲等也,而文王最先。四时等也,而春最先。十二月等也,而正月最先。德等也,观先亲亲。鲁十二公等也,而定、哀最尊。卫俱诸夏也,善稻之会,独先内之,为其与我同姓也。吴俱夷狄也,之会,独先内之,为其与我同姓也。灭国土五(当作五十)有余,独先诸夏,鲁、晋俱诸夏也,讥二名独先及之。

盛伯、郜子俱当绝,而独不名,为其与我同姓兄弟也。外出者众,以母弟出,独大恶之,为其亡母背骨肉也。灭人者莫绝,卫侯灭同姓独绝,贱其本祖而忘先也。亲等,从近者始。立适(通“嫡”)以长,母以子贵先(下有脱文)。甲戊己丑,陈侯鲍卒,书所见也,而不言其暗者。陨石于宋五,六退飞,耳闻而记,目见而书,或徐或察,皆以其先接于我者序之,其于会朝聘之礼亦犹是。诸侯与盟者众矣,而仪父独渐进。郑僖公方来会我而道杀,《春秋》致其意,谓之如会。潞子离狄而归党,以得亡。《春秋》谓之子,以领其意。包来、首戴、洮、践土与操之会,陈、郑去我,谓之逃归。郑处而不来,谓之乞盟。陈侯后至,谓之如会。莒人疑我,贬而称人。诸侯朝鲁者众矣,而滕、薛独称侯。州公化我,夺爵而无号。吴楚国先聘我者见贤,曲棘与鞍之战,先忧我者见尊。

[译文天地是万物的根本,人类的祖先也是它生出来的,广大无际,它的德行显明,经历的年代久远,永远没有终极。天表现出无限光明,辨别万物众多的类别,使隐伏的事物没有不显明的;地表现出无限的晦暗,可是在星星太阳的照耀下不敢昏暗,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道理就是从这采取的。国君死后,臣子三年不敢当政,虽然当政,一定称述死去的国君,一定称述死去的父亲,不敢贪求尊贵的地位。《春秋》记载隆重的礼节,都编列在每个月的下面,每一个月编列每一季节下面,每一季节编列在君主的下面,君主编列在上天的下面,上天遗弃的,天下的人都不敢扶助他,夏桀、商纣就是这样的人。天子断绝关系的人,臣子不能拥戴他,蔡世子、逢丑父就是这样的人。祖父父亲断绝关系的人,儿子孙子不能跟他有关系,鲁庄公不能思念母亲,卫辄不接受父亲的命令就是这样的。所以接受天命的人,天下人民都顺从他,就像众星朝向北极星,流水归向东海一样。何况生长在天地之间,效法始祖父亲的音容举止,效法他们完美的德行,效法各种尊贵的人格,所以圣人是尊贵的。泰伯完美的德行与天地齐等,上帝顺从他的心意废弃嫡子,改换姓氏而立季历为继承人,给予他谦让的德行,他完美的德行海内人民都归服他,泰伯多次推让不敢就位,(后来文王的长子)伯夷考知道群众不拥护他,自己引退让位,顺从神明的意志。具有完美德行的人接受天命,豪杰、英雄、才能出众的人都归服他,才能高的被列为公侯,才能低的被列为卿大夫,臣子众多啊!都依照德行的高低排列职位的次序。所以,吴国和鲁国是同姓,钟离那次会盟,吴国国君不能列入席次而称为国君,同鲁国国君以不同身份参加会议,因为他有夷狄一样的行为。鸡父那次战争,吴国不能给中国行礼。至伯莒那次战争,黄池那次会盟,吴国的作为改变而合正道,于是才称呼他的爵位而同其他国家没有什么不同。召陵那次会盟,鲁国国君曾经参加,但不能作为主持人,是为了讳避齐桓公的缘故。鲁桓公即位后十三年,齐国、宋国、卫国、燕国起兵向东,纪国、郑国和鲁国合力作战,把作战的日子写在后面,因为鲁国不能独当一面作战,是讳避纪侯与郑厉公的缘故。《春秋》常用的文辞,夷狄不能跟中国行礼。至于那次战争,夷狄返回正道,中国不能跟夷狄行礼,是讳避楚庄王的缘故。刑国、卫国跟鲁国同姓,狄人灭亡了他们,《春秋》隐讳了这件事,是讳避齐桓公的缘故。《春秋》是这样的,只亲爱有德行的人;而把亲近的人放在前面。所以,周代的子孙,亲族关系相同,而文王放在最前面。四季相同,而春季在最前面。十二个月相等,而正月放在最前面。德行相同,而先亲爱亲人。鲁国十二个国君相等,而定公、哀公最尊贵。卫国和其他国家都是中原的国家,善稻那次会盟,独独先亲近它,因为它与我们鲁国同姓的缘故,吴国和周围的国家都是夷狄,柤那次会盟,独独先亲近它,因为它与我们鲁国同姓的缘故。被灭亡的国家有五十多个,特别把中国放在前面,鲁国和晋国都是中国(他们的大夫行为不合礼),单单先用两个名字来讥讽他们。盛伯、郜子都应当断绝关系,而特别不写出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跟我鲁国是同姓兄弟。出奔国外的人很多,把同母弟弟赶出国外、特别厌恶他,因为他心中没有母亲,背弃了同胞兄弟。灭亡别国的不断绝关系,卫侯灭亡同姓的国家,特别跟他断绝关系,因为他轻视始祖而忘了先人。亲属关系相等,从亲近的开始。立年长的嫡子为继承人,做母亲的因为儿子而提高了地位。

(《春秋》记载),甲戊己丑,陈侯鲍死,是记载他所知道的事实,而不说他所不知道的。天上的石头落到宋国的有五块,六只鸟倒退着飞,耳朵听到的记载下来,眼睛看见的书写下来,有的是慢慢看见的,有的是仔细观察的,记载时都按照我所看见的先后顺序排列,在举行会盟和朝聘之礼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诸侯参加会盟的很多,邾娄仪父的德行渐进。郑僖公正要来会我国君而途中被杀,《春秋》表达他的心意,说是参加了会盟。潞国国君脱离夷狄而归向中国,因此被灭亡。《春秋》称他为子,而领会他的心意。包来、首戴、洮、践土与操五次会盟,陈侯和郑伯离开我,《春秋》说他们是逃归。

(在洮那次会盟),郑国留在本国没有参加会盟,《春秋》说他是乞盟。(在践土那次会盟),陈侯后到,《春秋》说他是如会。莒国国君怀疑我,贬刺他而称莒人。诸侯朝见鲁国的很多,而单独把滕国和薛国称为侯。州公经过鲁国而不朝见我国国君,因此不称呼他的爵位而没有名号。吴国和楚国先来聘问我国,因而称赞他们的使者贤能,宋元公死于曲棘,曹公子参加鞍那次战争,因为他们先为我国的事担忧而被尊敬。

奉本第三十四

[原文

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残、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新故之级者也,以德多为象,万物以广博、众多、历年久者为象。其在天而象天者,莫大日月,继天地之光明,莫不照也。星莫大于大辰,北斗常显,部星三百,卫星三千,大火二十六星,伐十三星,北斗七星,常星九辞(“九辞”不可晓,疑衍文),二十八宿,多者宿二十八九,其犹蓍百茎而共一本,龟千岁而人宝(“而”下当木有“为”字),是以三代传决疑焉。其得地体者,莫如山阜,人之得天得众者,莫如受命之天子,下至公、侯、伯、子、男,海内之心,悬于天子,疆内之民,统于诸侯.日月食并告凶,不以其行。

有星茀(与“孛”通)于东方,于大辰,入北斗,常星不见,地震,梁山沙鹿崩,宋、卫、陈、郑灾,王公大大篡弑者,《春秋》皆书以为大异,不言众星之茀入(与“陨”同)雨,原隰之袭崩,一国之小民死亡,不决疑于众草木也。唯田邑之称,多着主名。君将不言臣,臣不言师。王夷君获,不言师败。

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则之者,大也;(疑当从苏舆校作“天”)。“巍巍乎其有成功也。”言其尊大(疑当从苏舆校作“天”)以成功也。齐桓、晋文不尊周室,不能霸;三代圣人不则天地,不能至王。阶(原注:大典作“自”)此而观之,可以知天地之贵矣。夫流深者,其水不测;尊至者,其敬无穷。是故,天之所加,虽为灾害,犹承而大之,其钦无穷,震夷伯之庙是也。天无(苏舆疑作“有”)错舛之灾,地有震动之异。天子所诛绝,所败师虽不中道,而《春秋》者不敢阙,谨之也。故师出者众矣,莫言还,至师及齐师围成,成降于齐师,独言还,其君劫外,不得已,故可直言也。至于他师,皆其君之过也,而曰非师之罪,是臣子之不为君父受罪,罪不臣子莫大焉。夫至明者,其照无疆;至晦者,其暗无疆。

今《春秋》缘鲁以言王义,杀隐、桓以为远祖,宗定、哀以为考妣,至尊且高,至显且明,其基壤之所加,润泽之所被条条无疆。前是常数十年,邻之幽人近其墓而高明(原注:文讹不可晓)。大国齐、宋,离不言会;微国之君,卒葬之礼,录而辞繁;远夷之君,内而不外。当此之时,鲁无鄙强(疆),诸侯之伐哀者皆言我,邾娄庶其(当从户文弨校删去)、鼻我(“鼻我”下当据户文弨校补“快”字)、邾娄大夫,其于我无以亲(当从户文弨校作“无亲”),以近之故,乃得显明。隐、桓亲《春秋》之先人也,益师卒而不日。于稷之会,言其成宋乱,以通(原注:疑当作“远”)外也。黄池之会,以两伯之辞。

言不以为外,以近内也。

同类推荐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本书介绍了“古希腊思想家对生死的思考”、“佛教的因果轮回说”、“活佛转世制度”、“伊斯兰教的生死观”、“长寿主义的生死观”等。
  • 你考试,我支招

    你考试,我支招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即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面对各科考试,你都准备好了吗?考试之前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掌握,考试中的清晰思维与应对技巧,考试后的良好态度,这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将告诉你从容进入考场,并取得满意答卷的正确方法。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热门推荐
  • 大洪荒之六道封天

    大洪荒之六道封天

    上古世界,仙道独尊,天道无处不在。如何在这洪荒世界中争得一席之位,如何在以道法独尊的天下立足,看一代剑仙如何纵横洪荒世界,成就大道果位。
  • 凌魔天丹

    凌魔天丹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女娲看到她的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决心炼石以补苍天。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凌天,凌驾于青天。因为一件奇怪的事。得罪了三神族之血族。而以至于被灭族。“什么!你要去挑战三神族之血族?他们的族长已经达到女娲,盘古的这个实力地步了。手下还有三十六名神将。膝下还有无数神兵。你怎么可能打败他们。”“我知道。哪怕,受尽挫折、遍体鳞伤。我……”“也要完成梦想。”凌天。走向了不归的复仇之路。
  • 那些年,那些诗(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年,那些诗(每天读一点英文)

    《每天读一点英文:那些年,那些诗(诗歌卷)(英汉对照)》精选《乡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西风颂》、《一见钟情》等中外名诗,让你在诵读名句中,感受隽永的情谊!
  • 嫡贵天成

    嫡贵天成

    她是将门嫡女,自出生就带着荣耀,爹疼娘爱,还有个让人羡慕的未婚夫!这一生本该是平安无虞,岂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大婚当日,未婚夫送来一纸休书,她成了整个皇城的笑话,更甚的是,小三找上门,亲手将她推进湖里!再睁开眼,原本的唯诺已然消失,眉宇间尽是潋滟光华,她已不再是她——月潆绪一睁开眼,就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在一个草包身体内,她接收了所有记忆后,才知道多么坑爹!娘死得早,爹伤心欲绝,整日沉迷沙场而她——虽然是嫡女,却空有其表,连个庶女都不如,姨娘姐妹欺负,下人都不看在眼里靠!她嫡女的威严哪去了!她决定重新拾起属于她的威严,撸起袖子大干一场!至于渣男,虐不死、弄不死他!不算完!
  • 黎潇传奇

    黎潇传奇

    在这个大陆上,强者为尊。黎冰和潇潇教会你什么叫坚强和努力,她们浴血奋战,豁尽所有,笑中掺泪,泪中掺血,每一次战斗都在以性命相拼,只为复杀父弑母之仇。ps:绯简介渣,具体看正文。
  • 选择

    选择

    丛盛元回头看看小双,笑着,拉起她的手。这一次,小双没有拒绝,顺从地被牵领着。他们走到酒店大厅的时候,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 遇爱在夏末

    遇爱在夏末

    木瑾霖是一个曾经被情所伤的男生,在一次意外的抢车过程中,认识了与自己同在莫尔特大学的学妹——莎雨乐,两人就在默默的相处中,相互守护,莎雨乐的活泼开朗可爱深深打动了木瑾霖的心,两个人的爱情却多次遇到困难……木瑾霖能否在暗恋了莎雨乐9年的辰蓝夜的威胁下与莎雨乐修成正果呢?而莎雨乐又能否在辰蓝夜和木瑾霖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 圣道八门棺

    圣道八门棺

    霸王之道在于勇力,帝王之道在于权谋,圣王之道在于用势。何为勇力,何为权谋,何为用势,一个史书不曾记载的时代,一些早已消失的地方,一个名字像那个时代一样早已被遗忘的人,用他的一生,诠释这一切。
  •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当下的修行:要经得起诱惑

    生活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而事实上,这些诱惑的根源实际上来自人们的追求,来自人们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欲望。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只有戒掉浮躁、看穿名利、正确取舍,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抵挡得住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拥有长远的幸福和成功。
  • 大运虚神

    大运虚神

    他是一个害怕孤独的人,为了避免孤独,他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葩的传说。他是一个空虚的人,为了获得世界的认同,他却没几个朋友。他做过灾星,做过土地,做过山神,做过伪王……争取自己的命运,在顺和逆之间指点沧海桑田。这是一个争取气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