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7400000017

第17章 《河南程氏粹言》选读(5)

子曰:王氏之教靡然而同,是莫大之患也。以彼之才之言,而行其学,故其教易以入人:始也以利从,久则心化之今而既安矣。天下弊事一日而可革,若众心既定,风俗已成,其何可遽改也子曰:赤子未有知,未能言,其志意嗜欲未可求,而其母知之,何也?爱之至谨,出于诚也。视民如父母之于赤子何失之有子曰:必井田、必肉刑、必封建,而后天下可为,非圣人之达道也。善治者:放井田而行之而民不病,放封建而临之而民不劳,放肉刑而用之而民不怨,得圣人之意而不胶其迹,迹者圣人因一时之利而利焉者耳。

子曰:治道有自本而言,有就事而言。自本而言,莫大乎引君当道,君正而国定矣。就事而言,未有不变而能有为者也,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补。

子曰:符坚养民而用之,一败不复振,无本故也。

子曰:用兵以能散聚为上。

子曰:古无之而今有之者一,释、老是也。

子曰:有田则有民,有民则有兵。

侯仲良侍坐,语及牛李朋党事。子曰:作成人材难,变化人才易。元丰诸人,其才皆有用,系君相变化之耳。凡人之情,岂甘心以小人自为也?在小人者用之于君子,则其为用未必不贤于今之人也。

子曰: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子曰:贤不肖之在人,治乱之在国,不可归之命。

子曰:宗子无法,则朝廷无世臣。立宗子,则人知重本朝廷之势自尊矣。古者子弟从父兄,今也父兄从子弟,由不知本也。人之所以顺从而不辞者,以其有尊卑上下之分而已。苟无法以联属之,可乎子曰:汉文诛薄昭,李卫公谓诛之是,温公曰诛之非。

考之于史,不见所以诛之之故,则未知昭有罪,汉遣使治之而杀汉使乎?抑将与汉使饮酒,因怒而致杀也?诛之不以罪,太后忧悒不食而至于大故,则如之何?如治其罪,而杀王朝之使者,虽寐不安席,食不甘味,昭之死不可免。必知权其轻重,然后可议其诛之当否也。

子曰:论治者贵识体。

子曰:治身齐家以至平天下者,治之道也。建立纲纪分正百职,顺天揆事,创制立度,以尽天下之务,治之法也。

法者,道之用也。

子曰:古之时分义、和以职天运,以正四时,遂司其方,主其时政,在尧谓之四岳,周乃六卿之任,统天下之治者也。后世学其法者,不复知其道,故星历为一技之事,而与政分矣。

吕进明为使者河东,子问之曰:“为政何先?”对曰:“莫要于守法。”子曰:“拘于法而不得有为者,举世皆是也。若某之意,谓犹有可迁就,不害于法,而可以有为者也。昔明道为邑,凡及民之事,多众人所谓于法有碍焉者,然明道为之,未尝大戾于法,人亦不以为骇也。谓之得伸其志则不可,求小补焉则过之,与今为政远矣。人虽异之,不至指为狂也。至谓之狂,则必大骇。尽诚为之,不容而后去之,又何嫌乎?”

子移书河东使者吕进明曰:“王者父母天地,昭事之道当于严敬。汉武远祀地示于汾阳,既非礼矣。后世之人又建祠宇,其失亦甚。因唐人有妖人作韦安道传,遂设以配食焉,诬渎之恶,有大于此者乎?公为使者,此而不正,尚何为哉?宜以其象投之河流,不必请于朝,不必询于众,不必虞后患,幸勿疑也。”

子移书河东帅曰:公莅镇之初,佥言交至,必曰虏既再犯河外,不复来也,可高枕矣。此特常言,未知奇胜之道也。

夫攻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谓其下来,乃其所以来也。今曰彼不徒兴大众,必不利于河外既空之地,是大不然。彼诚得出吾不意,破荡数垒,已足以劳敝一道,为利大矣,何必负戴而归然后为利也?夫谋士悦其宽忧,计司幸于缓责,众论既一,公虽未信,而上下之心已懈矣。故为今之计,宁捐力于不用,毋惜功而致悔。岂独使敌人知我有备而不来,当使内地人信吾可恃而愿往,则数年之内,遂致全实,疆场安矣。

此长久之策也。自古乘塞御敌,必用骁猛:招徕抚养,多在儒将。今日之事,则异于是。某以荷德之深,思所报也,是以有言,惟公念之。

论事篇

子曰:行事在审己,不必恤浮议,恤浮议而忘审己,其心驰矣。

子曰:息,止也,生也。一事息则一事生,生息之际,无一毫之间,硕果不食,即为复矣。

子曰:久阅事机,则机心生。方其阅时,而喜入其趣,则犹物之遗种,未有不生者也。

子曰:天下之事,无一定之理,不进则退,不退则进。时极道穷,理当必变,惟圣人为能通其变于未穷,使其不至于极。尧、舜,时也。

子曰:或谓贤者好贫贱而恶富贵,是反人之情也。所以异于人者,以守义安命焉耳。

或人恶多事。子曰:莫非人事也。人而不为,俾谁为之子曰:天下之事,苟善处之,虽悔,可以成功;不善处之虽利,反以为害。

子曰:人以料事为明,则乎逆诈而亿不信。

或问无妄之道。子曰:“因事之当然,顺理而应之。”或曰:“圣人制作以利天下,皆造端而非因也,岂妄乎?”子曰“因风气之宜,未尝先时而开人也。如不待时,则一圣人足以尽举,又何必累圣继圣而后备?时乃事之端,圣人随时而已。”

子曰:疾而委身于庸医,比之不慈不孝,况事亲乎?舍药物可也,是非君子之言也。

子曰:关中学者正礼文,乃一时之事尔。必也修身立教,然后风化及乎后世。

子曰:天地之生,万物之成,合而后遂。天下国家至于事为之末,所以不遂者,由不合也;所以不合者,由有间也。

故间隔者,天下之大害,圣王之所必去也。

子曰:惟笃实可以当大事。

子曰:养不全固者,处事则不精,历事则不记。

子曰:预,备也;预,逸也。事预备则逸乐。

子曰:万变皆在人尔,其实无一事。

子曰:一世之才,足以周一世之事。不能大治者,由用之不尽耳。

子曰:君子之遇事,一于敬而已。简细故以自崇,非敬也;饰私智以为奇,非敬也。

于曰:谢良佐因论求举于方州,与就试于太学,得失无以异,遂不复计较,明且勇矣。

子曰:礼院关天下之事,得其人,则凡举事可以考古而立制;非其人,未免随俗而已。

子曰:较事大小,其弊必至于枉尺直寻。

子曰:西边用师,非小故也,未闻一人劝止其事者。自古举事,不以大小,必度其是非可否于众庶而不敢专也。今虽公卿,惟其言而莫违,况其下者乎?逢合之智如此,几何不至于一言丧邦子曰:凡避嫌处事者,皆内不足。所为诚公矣,初何嫌之足避乎新法将行,明道言于上曰:天下之理,本诸简易,而行以顺道,则事无不成者。故曰:“智者如禹之行水,行其所无事也。”舍而行之于险阻,则不足以言智矣。自古兴治,虽有专任独决,能就一时之功者,未闻辅弼之论,乖,臣庶之心戾而能有为者也。况于施置失宜,沮废公论,国政异出,名分不正,用贱陵贵,以下肖治贤者乎?凡此,皆理不克成,而智者之所不行也。设令由此侥幸就绪,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非朝廷之福也。今天时未顺,地震连年,人心日益摇动,此陛下所宜仰观俯察而深念者也。

子曰:至显莫如事,至微莫如理,而事理一致也,微显一源也。古之所谓善学,以其能通于此而已。

子曰:外事之不知,非患也,人患不能自见耳。

子曰:古之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今之强有力者,将以为乱。

子曰:公天下之事,苟以私意为之,斯不公矣。

子曰:阅天下之事,至于无可疑,亦足乐矣。

子曰:世以随俗为和,非也,流徇而已矣。君子之和,和于义。

子曰:官守当事,不可以苟免。

子曰:笾豆簋不可用于今之世,风气然也。不席地而椅桌,不手饭而匕箸,使其宜于世而未有,圣人亦必作之矣。

吕申公常荐处士常秩,秩既起,他日稍变其节,申公谓知人实难,以语明道,且告之悔。明道曰:“然不可以是而懈于好贤之心也。”申公矍然谢之。

子曰:事以急而败者,十常七八。

子曰:好疑者,于事未至而疑端先萌;好周者,于事未形而周端先着,皆心之病也。

天地篇

子曰:霜,金气也;露,星月之气也;露结为霜,非也。雷由阴阳相薄而成,盖诊气也。

子曰:雨木冰,上温而下寒也。陨霜不杀草,上寒而下温也。

于曰:日月之为物,阴阳发见之尤盛者也。

刘安节问:“人有死于雷霆者,无乃素积不善,常歉然于其心,忽然闻震,则惧而死乎?”子曰:“非也,雷震之也。”

“然则雷孰使之乎?”子曰:“夫为不善者,恶气也;赫然而震者,天地之怒气也,相感而相遇故也。”曰:“雷电相因,何也?”子曰:“动极则阳形也,是故钻本戛竹皆可以得火。夫二物者,未尝有火也,以动而取之故也。击石火出亦然。惟金不可以得火,至阴之精也;然轧磨既极,则亦能热矣,阳未尝无也。”

或问:“五德之运,有诸?”子曰:“有之。大河之患少于唐,多于今,土火异王也。”

关子明推占吉凶,必言致之之由与处之之道,曰:“大哉人谋,其与天地相终始乎!故虽天命可以人胜也。善养生者,引将尽之年,善保国者,延既衰之祚,有是理也。”

子曰:冬至之前,天地闭塞,可谓静矣。日月运行,未尝息也,则谓之不动可乎?故曰动静不相离。

子曰:致敬乎鬼神,理也;昵鬼神而求焉,斯不知矣。

子曰:阴过之时必害阳,小人道盛必害君子。欲无害者,惟过为防耳。弗过防之,从或戕之。

或问天帝之异。子曰: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至妙谓之神,以功用谓之神鬼,以情性谓之乾,其实一而已,所自而名之者异也。夫天,专言之则道也。

子曰:天地所以不已,有常久之道也。人能常于可久之道,则与天地合。

或问:“日月有定形乎?抑气散而复聚也?”子曰:“难言也。然究其极致,则二端一而已。”

范蜀公言鬼神之际,曰:“佛氏谓生为此,死为彼,无是理也。”子曰:“公无惑,则有是言也。”蜀公曰:“鬼神影响则世有之。”子曰:“公有所见,则无是言也。”

子曰:卜筮在我,而应之者蓍龟也;祭祀在我,而享之者鬼神也。夫岂有二理哉?亦一人之心而已。卜筮者以是心求之,其应如响;徇以私意及颠错卦象而问焉,未有能应者盖无其理也。古之言事鬼神者,曰如有闻焉,如有见焉,则是鬼神答之矣,非真有见闻也。然则如有见闻者,谁欤子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言理无二也。若夫天之所为,人之所能,则各有分矣。

子曰:天地之心以复而见,圣人未尝复,故未尝见其心。

子曰:天地之道,至顺而已矣。大人先天不违,亦顺理而已矣。

或问鬼神之有无。子曰:吾为尔言无,则圣人有是言矣;为尔言有,尔得不于吾言求之乎子曰:天地之间,感应而已,尚复何事子曰:日月之在天,犹人之有目;目无背见,日月无背照也。

子曰:气化之在人与在天,一也,圣人于其间,有功用而已。

子曰:天地日月,其理一致。月受日光而不为之亏,月之光乃日之光也。地气不上腾,天气不下降;天气下降至于地中,生育万物者,乃天之气也。

或问:“日食有常数者也,然治世少而乱世多,岂人事乎?”子曰:“天人之理甚微,非烛理明,其孰能识之?”曰“无乃天数人事交相胜负,有多寡之应耶?”子曰:“似之,未易言也。”

子曰:君子宜获福于天,而有贫瘁夭折者,气之所钟有不周耳。

子曰:天地阴阳之运,升降盈虚,未尝暂息。阳常盈,阴常亏,一盈一亏,参差不齐,而万变生焉。故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庄周强齐之,岂能齐也或谓张绎曰:“吾至于闲静之地,则洒然心悦,吾疑其未善也。”绎以告子。子曰:“然。社稷宗庙之中,不期敬而自敬,是平居未尝敬也。使平居无不敬,则社稷宗庙之中,何敬之改修乎?然则以静为悦者,必以动为厌。方其静时,所以能悦静之心,又安在哉?”

或问:“人多惑于鬼神怪异之说,何也?”子曰:“不明理故也。求之于事,事则奚尽?求之于理则无蔽,故君子穷理而已。”

子曰:古今异宜,人有所不便者,风气之异也。日月星辰皆气也。亦自异于古耳。月何食?不受日光也。何为不受?与日相当,阴盛亢阳,不下于日也。古者鼓以救日月之食,然则月之食亦可鼓者,以其助阳欤子曰:五祀非先王之典。以为报邪?则遗其重而举其轻者。夫门之用,顾大于井之功乎?祭门而不祭井,何说也子曰:当大震惧,能自安而不失者,惟诚敬而已。

子曰:静动者,阴阳之本也;五气之运,则参差不齐矣。

子曰:史迁曰:“天与善人,伯夷善人非耶?”此以私意度夭道也。必曰颜何为而夭,跖何为而寿,指一人而较之,非知天者也。

子曰: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鬼神者数也,数者气之用也。

或谓:“杀孝妇而旱,岂非众冤所感邪?”子曰:“众心固冤之耳,而一人之精诚,自足以动天地也。”“然则杀暴姑而雨岂妇冤既释邪?”子曰:“冤气固散矣,而众心之愤亦平也。”

子曰:天地之间,善恶均于覆载,未尝有意于简别也,顾处之有道耳,圣人即天地也。

子曰:天地之化,虽荡无穷,然阴阳之度,寒暑昼夜之变,莫不有常久之道,所以为中庸也。

子曰:万物皆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冬至祭天而祖配之。以冬至者,气至之始也。万物成形于帝,人成形于父故以季秋享帝而父配之。以季秋者,物成之时也。

子曰:事鬼神易,为尸难。孝子有思亲之心,以至诚持之,则可尽其道矣。惟尸象神,祖考所以来格者也。后世巫现,盖尸之遗意,但流为伪妄,不足以通幽明矣。致神必用尸,后世直以尊卑,势遂不行。三代之末,亦不得已焉而废耳。

子曰:物之名义,与气理通贯。天之所以为天,本何为哉?苍苍焉耳矣。其所以名之曰天,盖自然之理也。名出于理,音出于气。字书由是不可胜穷矣。

子曰:阴阳之气,有常存而不散者,日月是也;有消长而无穷者,寒暑是也。

子曰:天理生生,相续不息,无为故也。使竭智巧而为之,未有能不息也。

子曰:在此而梦彼,心感通也;已死而梦见,理感通也。

明乎感通,则何远近死生今古之别哉?杨定鬼神之说,其能外是乎子曰:老氏言虚能生气,非也。阴阳之开阖相因,无有先也,无有后也,可谓今日有阳而后明日有阴,则亦可谓今日有形而后明日有影也。

或问:“天地何以不与圣人同忧也?”子曰:“天地不宰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

子曰:天地生物之气象,可见而不可言,善现于此者,必知道也。

圣贤篇

或问:“圣人有过乎?”子曰:“圣人而有过,则不足以为圣人矣。”曰:“夫子学易而后无大过者,何谓也?”子曰:“非是之谓也。犹删诗定书正乐之意也。自期年至于五十,然后乃赞易,则易道之过误者鲜矣。”曰:“易亦有过乎?”曰“如八索之类,乱易者多矣。”

子曰:圣人之道犹天然,门弟子亲炙而冀及之,然后知其高且远也。使诚若不可及,则趋向之心不几于怠乎?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曰“吾无隐乎尔”,“吾非生知,好古敏而求之者也”;非独使资质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气高迈者亦不敢躐等而进也。

子曰:损益文质,随时之宜,三王之法也;孔子告颜渊为邦者,万世不易之法也。

子曰:孟子论子濯孺子之事,特曰不背师可称也,非言事君之道也。事君而若此,不忠之大也。

子曰:齐威之正,正举其事尔,非大正也;管子之仁,仁之功尔,非至仁也。

或问泰伯之三让。子曰:不立一也,逃焉二也,文身三也。

或问:“赵盾越境,果可免乎?”子曰:“越境而反,且不讨贼,犹不免也。必也越境而不反,然后可免耳。”

子曰:泰山虽高矣,绝顶之外,无预乎山也。唐、虞事业,自尧、舜观之,亦犹一点浮云过于太虚耳。

子曰:桓筕不能害己,孔子知矣,乃微服过宋。象将杀己,舜知之矣,乃同其忧喜。饥溺而死,有命焉,而禹、稷必救之。国祚修短,有数焉,而周公必祈之。知性命并行而不相悖,然后明圣人之用。

子曰:颜回在陋巷,淡然进德,其声气若不可闻者,有孔子在焉。若孟子,安得不以行道为己任哉或问:“圣人亦有为贫之仕乎?”子曰:“为委吏乘田是也。”或曰:“抑为之兆乎?”曰:“非也。为鲁司寇,则为之兆也。”或人因以是勉子从仕。子曰:“至于饥饿不能出门户之时,又徐为之谋耳。”

子曰:子厚之气似明道。

同类推荐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以“还文字原始之功能,与生活自然相吻合,自然地写,写得自然,会写字就会写作文”的全新理念,阐述了学生作文的原理和方法,揭开了作文神秘的面纱,使作文不再难学难教。该书最大特点是把小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和方法凝练成通俗的诗句,并加以讲述,易学、易懂、易用,使该书在众多作文辅导用书中独树一帜。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热门推荐
  • 代洛卡大陆

    代洛卡大陆

    原以为只是一个比较惊险的网游,王月(罗兰·晨语)却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众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世界六神,各大半神,黑暗与光明的联系,龙族之殇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一个个人的逝去,在最终又是谁能发现世界的真相呢。
  • 瞳光·梦境仙踪

    瞳光·梦境仙踪

    肖云峰编著的《瞳光梦境仙踪》讲述的是最高阶的诞梦者,被请去为幻界的至尊王者帝·玄天造一个梦境取乐,那个梦境是人类的末日浩劫。可是没想到帝玄天一时兴起,要让这个梦境变成现实。然而最伟大的纵梦师违抗了帝玄天的旨意。帝玄天便要诛杀整个梦之国。在一次梦境中,苏浅浅接受了男孩的委托,承袭了男孩儿的诞梦魔法能力。要和她的魔法师朋友们,寻找到现世存在的被转移出来的布眠者,织梦者,捕梦者,纵梦者和占梦者,他们要重返幻界,为帝?玄天再造一个梦境,让帝玄天回到当时的晚宴,改变他当时的想法,从而让梦之国能免此劫难。一场征战即将打响!
  • 三国之混在校内

    三国之混在校内

    三国!热血沸腾的历史如同黄梁一梦般,永远的沉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遗憾!如同猎人怀里揣着杆没有子弹的枪一样,眼睁睁的看着大雁从头顶飞过,留下的不过是一根羽毛而已,不免让人很是悲痛。所以我们会怀念,不是为了什么,只是在那个遍地是英雄的年代里,我们都想过......大马金刀,吆喝着一帮手下到处乱串,是何其的牛叉,跟混似的。当然,也有N多人是有别的目的的,比如貂禅,大乔,小乔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三国真的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而这本书里面,我把英雄们都写到了现代,21世纪,以及古历史大学里面...
  • 婚孕似锦:独爱撞婚小宝贝

    婚孕似锦:独爱撞婚小宝贝

    “女人,种是我的,你敢带着他跑?”看着这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小孩,他终于知道,她不仅自己跑了,还带球跑了!“种是你给的,他是我的!”某女撇嘴,不就提供了个种吗?“我警告你,乖乖给我回来!”他磁性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冷怒。“你当我傻啊?”某女继续跑,切,傻子才会回去。某萌宝笑得很开心,爹地,要追妈咪,你至少先换辆车!
  • 十劫仙路

    十劫仙路

    本命天劫注定与世不同;渺渺仙路怎能踏登其中;逆行道则,与命相争与天相峙!成古今一人,终将铸就巅峰!
  • 修真路上有我有你

    修真路上有我有你

    她,幼年时母亲死在了父亲手中;成年后,自己死在了妹妹手中!异世重生,从此,冷心冷血冷情!只有我冷情儿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大道三千,道道无情!强者称霸,王者为尊!道无我道,由我开道!这里,是弱者的地狱,强者的天堂!这里,杀戮,血腥,残忍,没有公平可言!在这里,实力就是一切,拳头就是硬道理!如果你是和平爱好者,那么,请慎入!!!
  • tfboys之爱不解释

    tfboys之爱不解释

    他爱她他爱她他为她抹过眼泪笑着说回去吧转身身后空无一人
  • 风雨话江湖

    风雨话江湖

    江湖,江湖。不在江里,也不在湖里,而在人间。在人与人之间。
  • 来不及说爱你

    来不及说爱你

    一见钟情的男友,为了另一个女人。把她送到腹黑总裁的怀里,只因为这个男人能助他成功。而她的爱情,变成了一场买卖;傲骄自大的买主紧逼其后,用尽手段把她栓在他身边,她泪奔了。“肖然,你究竟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成吗?”
  • 轮回生石

    轮回生石

    一个世家,两条命案,满月少家主失踪。二十年后,少主归来,却反目成仇,终于死于同归于尽。故事却远远没有停止,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颗石头,造就轮回世道,重生之路,就此开始。(小囧第一次发书,写的简单不干练,希望广大书友多多包含,在下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