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7400000019

第19章 《河南程氏粹言》选读(7)

明道志康节之墓曰:“先生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有大志。既学,力慕高远,谓先王之事为可必致。及其学益老德益邵,玩心高明,观天地运化,阴阳消长,以达乎万物之变,然后颓然乎顺,浩然乎归。德气粹然,望之可知其贤,然不事表暴,不设防畛,正而不谅,通而不污,清明坦夷,洞彻中外。其与人言,必依于孝弟忠信,乐道人之善,而未尝及其恶。故贤者乐其德,不肖者服其化,所以厚风俗,成人才之功亦多矣。昔七十子学于仲尼,其传可见者,惟曾子所以告子思,而子思所以授孟子者耳。其余门人,各以其才之所宜为学,虽同尊圣人,所因而入者,门户则众矣。况后此千有余岁,师道不立,学者莫知所从来。独先生之学,得之于李挺之,挺之得之于穆伯长,推其源流,锭有端绪。今李、穆之言及其行事,概可见也,而先生纯一不杂,汪洋高大,乃其所自得者多矣。然而名其学者,岂所谓门户之众,各有所因而入者与?语成德者,昔难其居。若先生之道,以其所至而论之,可谓安且成矣。”

伯淳既没,公卿大夫议以“明道先生”号之。子为之言曰:“周公死,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则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生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天不酇遗,哲人早世。学者于道,知所响,然后见斯人之为功;知所至,然后见斯名之称情。山可夷,谷可堙,‘明道’之名,亘万古而长存也。”

君臣篇

子曰:人君欲附天下,当显明其道,诚意以待物,恕己以及人,发政施仁,使四海蒙其惠泽可也。若乃暴其小惠,违道干誉,欲致天下之亲己,则其道狭矣。非特人君为然也臣之于君,竭其忠诚,致其才力,用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逢迎,以求君之厚己也。虽明友亦然,修身诚意以待之,疏戚在人而已,不可巧言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与己也。虽乡党亲戚亦然。

子曰:君道以人心悦服为本。

子曰:君臣朋友之际,其合不正,未有久而不离者。故贤者顺理而安行,智者知几而固守。

子曰:君子有为于天下,惟义而已,不可则止,无苟为亦无必为。

子曰:止恶当于其微,至盛而后禁,则劳而有伤矣。君恶既甚,虽以圣人救之,亦不免钳违也。民恶既甚,虽以圣人治之,亦不免于刑戮也。

子曰:人臣以忠信善道事其君者,必违其所蔽,而因其所明,乃能入矣。虽有所蔽,亦有所明,未有冥然而皆蔽者也。古之善谏者,必因君心所明,而后见纳。是故许直强果者,其说多忤;温厚明辩者,其说多行。爱戚姬,将易嫡庶是其所蔽也;素重四老人之贤而不能致,是其所明也。四老人之力,孰与夫公卿及天下之心?其言之切,孰与周昌、叔孙通也?高祖不从彼而从此者,留侯不攻其蔽而就其明也。

赵王太后爱其少子长安君,不使为质于齐,是其蔽也;爱之欲其富贵久长于齐,是其所明也。左师触龙所以导之者,亦因其明尔,故其受命如响。夫教人者,亦如此而已。

子曰:小人之于君,能深夺其志,未有由显明以道合者。

子曰:王者奉若天道,动无非天者,故称天王,命则天命也,讨则天讨也。尽天道者,王道也。后世以智力持天下者,霸道也。

子曰:人臣身居大位,功盖天下,而民怀之,则危疑之地也。必也诚积于中,动不违理,威福不自己出,入惟知有君而已,然后位极而无逼上之嫌,势重而无专权之过。斯可谓明哲君子矣,周公、孔明其人也。郭子仪有再造社稷之功威震人主,而上不疑之也,亦其次欤张子厚再召如京师,过子曰:“往终无补也,不如退而间居,讲明道义,以资后学,犹之可也。”子曰:“何必然?义当往则往,义当来则来耳。”

子曰:刚健之臣事柔弱之君,而不为矫饰之行者鲜矣。

夫上不之交不诚而以伪也,其能久相有乎或问:“升卦有大臣之事乎?”子曰:“道何所不在?”曰“大臣而犹升也,则何之矣?”子曰:“上则升君于道,下则升贤于朝,己则止其分耳,分则当止而德则当升也。尽是道者,文王也。”

子曰:士有志在朝廷而才不足者,有才可以济而诚不至者。诚苟至焉,正色率下,则用之天下治矣。

刘安节问:“赐鲁天子礼乐以祀周公,可乎?”子曰:“不可。人臣而用天子之所用,周公之法乱矣。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过也。王氏谓人臣有不能为之功,而周公能之,故赐以人臣不能用之礼乐,非也。人臣无不能为之功,周公亦尽其分耳。人臣所当为者而不为,则谁为之也?事亲若曾子可也,其孝非过乎子之分也,亦免责而已。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苟不尽其责之所当为,则事业何自而立?而谓人臣有不能为之功,是犹曰人子有不能为之孝也,而可乎后世有恃功责报而怏怏于君者,必此之言夫!”

子曰:当为国之时,既尽其防虑之道矣,而犹不免,则命也。苟唯致其命,安其然,则危塞险难无足以动其心者,行吾义而已,斯可谓之君子。

子曰:君子之处高位也,有拯而无随焉;在下位也,则有当拯,有当随焉。

或问:“为官僚而言事于长,理直则不见从也,则如之何?”子曰:“亦权其轻重而已。事重于去则当去,事轻于去则当留,事大于争则当争,事小于争则当已。虽然,今之仕于官者,其有能去者,必有之矣,而吾未之见也。”

范公为谏官,尝谏上曰:“今欲富国强兵,将可以为?”子闻之,曰:“野哉!乌足以格其君?周礼所记,亦有强富之术,惟孟子为梁惠王言利之不可为,至于不夺不醱,言兵之不可用,至于及其所爱也,庶乎其可矣。”

子曰:凡谏说于君,论辩于人,理胜则事明,气忿则招拂。

子曰:臣贤于君,则辅君以所不能,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孔明之于刘禅是也。臣不及君,则赞助之而已。

子曰:君子之事君也,不得其心,则尽其诚以感发其志而已,诚积而动,则虽昏蒙可开也,虽柔弱可辅也,虽不正可正也。古之人,事庸君常主而克行其道者,以己诚上达,而其君信之之笃耳。管仲之相威公,孔明之辅后主是也。

或问:“陈平当王诸吕时,何不谏?”曰:“王陵廷争不从,则去其位。平自意复谏者,未必不激吕氏之怒也。夫汉初君臣,徒以智力相胜,胜者为君,其臣之者非心说而臣事之也。当王诸吕时,而责平等以死节,庸肯苟死乎?”

子曰:土方在下,自进而干君,未有信而用之者也。古之君子,必待上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崇己以为大也,盖尊德乐道之诚心,不如是不足与有为耳。

或谓:“屯之九五曰‘屯其膏’,然则人君亦有屯乎?”子曰:“非谓其名位有损也,号令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威权去己而不识所收,如鲁昭公、高贵乡公是也。或不胜其忿,起而骤正之,则致凶之道。其惟盘庚、周宣乎!修德用贤,追先王之政,而诸侯复朝焉,盖以道驯致,不以暴为之也。若唐之僖宗、昭宗是也;恬然不为,至于屯极,则有亡而已。”

昔有典选,其子当迁官,而固不之迁者,其心本自以为公,而不知乃所以为私也。或曰:“古者直道而行,于嫌有所不必避,后世人伪竞生,是以不免耳。”

子曰:非无时也,时者人之所为,盖无其人耳。

子曰:择才而用,虽在君;以身许国,则在己。道合而后进,得正则吉矣。汲汲以求遇者,终必自失,非君子自重之道也。故伊尹、武侯救世之心非不切,必待礼而后出者以此。

子曰:事君者:知人主不当自圣,则不为谄谀之言;知人臣义无私交,则不为阿党之计。

或问:“臣子加谥于君父,当极其美,有诸?”曰:“正终大事也,加君父以不正之谥,知忠孝者不为也。”

子曰:人臣之义,位愈高而思所以报国者当愈勤。饥则为用,饱则飞去,是以鹰犬自期也,曾是之谓爱身乎或谓:“礼局设官,地清而职闲,可居也。”子曰:“朝廷举动有一违礼,则礼官当任其责,安得谓之闲?”

或曰:“未有大臣如介甫得君者。”子曰:“介甫自知之。

其求去自表于上曰:‘忠不足取信,事事待于自明,使君臣之契果深,而有是言乎?”

子曰:君贵明,不贵察;臣贵正,不贵权。

子曰:君子不轻天下而重其身,不轻其身而重天下。凡为其所当为,不为其所不可为者而已。

或问:“孔子事君尽礼,而人以为谄。礼与谄异矣,谄何疑于尽礼?”子曰:“当时事君者,于礼不能尽也,故以讥圣人。非孔子而言,必曰‘小人以为谄也’,孔子曰‘人以为谄’而已。圣人道大德宏,故其言如此。”

子进讲至“南容三复白圭”,中侍谓讲至南字,请隐之子不听。讲毕进曰:“人君居兆人之上,处天下之尊,只惧怕人过为崇奉,以生骄慢之心,此皆近习谄媚以养之耳。昔仁宗之世,宫嫔谓正月为初月,易蒸饼曰炊饼,皆此类,天下至今以为非。嫌名旧名,请勿复讳也。”翼日,孙觉讲曰“子畏于正”,子曰:“以讳之故,独无地名可称也,谓畏于正,此何义也?”

司马温公、吕申公、韩康公上子行义于朝,遂命以官,典西都之教,子辞不听,又辞曰:“上嗣位之初,方图大治,首拔一人于畎亩之中,宜得英材,使天下耸动,知朝廷之急贤也。

今乃官使庸常之人,则天下何望?后世何观?朝廷之举何为?臣之受也何义?臣虽至愚,敢贫宠禄以速戾于厥躬是以罔虞刑威,而必尽其说。愿陛下广知人之明以照四方充取臣之心以求真贤,求之以其方,待之以其道,虽圣贤亦将为陛下出矣,况如臣者,何足道哉?”又不听而召之至京师,且使校仇馆阁。子以布衣造朝也,则曰:“草莱之臣蒙召而至,未见君,先受命,非礼也。”既见于庭,又命之陛对,遂有讲筵之除。子退而上疏曰:“知人则哲,尧、舜所难。臣进对于顷刻之间,陛下见臣何者而遽加擢任也?今之用臣,盖非常之举,必将责其报效,此天下之所观听也。苟或不然则失望于今,而贻笑于后,可不谨哉?臣请有所言焉。古之人君,守成业而致盛治者,莫如周成王,其所以成德,则由乎周公。周公之辅成王也,幼而习之,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言,左右前后皆正人,故习与性长,化与心成。今陛下春秋方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也。所谓辅养之道,非谓告诏以言,过而后谏也,尤在涵养熏陶之而已矣。今夫一日之间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宦官之时少,则气质自化,德器自成。臣欲谨选贤德之士,以侍劝讲,讲读既罢,常留以备访问,从容燕语,不独渐磨德义,至于人情物态,稼穑艰难日积既久,自然通达,比之深处宫闱,为益多矣。夫傅德义者,在乎防闻见之非,节嗜欲之过;保身体者,在乎适起居之宜,存畏谨之心。故左右近侍,宜选老成重厚小心之人;服饰器用,皆须朴实之物,俾华巧靡丽不至于前,浅俗之言不入于耳。凡动作言语,必使劝讲者知之,庶几随事箴规,应时谏正。调护圣躬,莫过乎此矣。人君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百宫畏惧而莫敢仰视,万方崇举而所欲必得,苟非知道畏义,所养如此,其惑可知。则中常之君,无不骄肆;英明之主,自然满假。此古今同患,治乱所由也。所以周公告成王,称前王之德,以寅畏祗惧为首云。夫儒者得以经术进说于人君,言听则志行,自昔抱道之士,孰不愿之?顾恨弗获。

然自古君臣道合,靡不由至诚感通,信以发志。臣也道未行于室家,善未孚于乡党,而何足以动人主之心乎?苟不度其诚之未至,而姑善辞说于进退之间,为一时之观则可矣,必欲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久而无郦,臣知其不可也。是以欲进而思义,喜时而愧己。夫海宇至广,贤俊非一人,愿博谋群臣,旁加收择,期得出类之贤,置诸左右,辅成圣德,则为宗社生灵之福矣。”久之,意有不合,上书太后曰:“臣鄙人也,少不喜进取,以读书求道为事,于兹几三十年。昔在两朝,累为当途者荐扬。臣于是时,自顾道学之不足,不愿仕也。及上嗣位,陛下临朝,大臣仰体求贤愿治之心,搜扬岩穴,首及微臣。以为:召而不往,子思、孟轲则可,盖二人者处宾师之位,不往所以规其君也:如臣微贱,食土之毛而为王民,召而不至,则邦有常宪矣。是以奔走承命,甫至阙廷之外,又有馆职之除,方且表辞,遂蒙赐对。臣于是时,尚未有意于仕也。进至帘陛,咫尺天光,未尝一言及于朝政。陛下视臣,岂求进者哉?既而亲奉玉音,擢置经筵,事出望外惘然惊惕。臣于斯时,虽以不才而辞,然许国之心已萌矣。

辞不获命,于是服勤厥职。夫性朴而言拙,臣之所短也。若夫爱上之心,事上之礼,告上之道,则不敢不尽也。陛下心存至公,躬行大道,开纳忠言,委用耆德,直欲举太平,不止于因循苟安而已。苟能日谨一日,天下之事,诚不足虑。而方今所谓至急,为长久之计,则莫若辅养上德。历观前古成就幼主,莫备于周公,为万世之法。愿陛下扩高世之见以圣人之言为必可信,以先王之道为必可行,勿狃滞于近规,勿迁惑于众口,然后知周公诚不我欺也。考之立政之书,其言常伯常任之尊,与缀衣虎贲之贱,同以为戒,要在得人,以为知恤者鲜也。终篇反覆,惟此一事而已。夫仆臣正厥后,克圣左右,侍御仆从,罔匪正人,旦夕承弼,然后起居出入无违礼也,发号施令无不善也。后世不复知此,以谓人主就学,所以涉书史览古今也。夫此一端而已,苟曰如是而足,则能文宫人可以备劝讲,知书内侍可以充辅导,又何必置官设职,求贤德之士哉?自古帝王才质,鲜不过人,然完德有道之君至少,其故何哉?皆辅养不得其道,而势位使之然也。臣服职以来,六侍御,但见诸臣拱手默坐,当讲说者林立案傍,解释数行,则已肃退。如此,虽弥年积岁,所益几何也?亦已异于周公辅成王之道矣。或以谓上方幼冲宜尔者,不知本之论也。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教之。是故大学之法,以预为先。盖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者,日复一日,虽有谗说摇惑,不能入也。若为之不预,及乎稍长,私虑偏好生于内,众口辩言铄于外,欲其纯全,不可得已。故所急在先,而不忧其太早也。或又曰:“圣上天资至美,自无违道,则尤非也。莫圣于禹,而益以丹朱傲游慢虐为之戒禹岂不知是也?以唐太宗之聪睿,躬历艰难,力平祸乱,年亦长矣,其始也,恶隋炀帝之侈丽,毁其层观,未六七年,乃欲治乾阳殿矣。人心奚常之有?所以圣贤处崇高之位,当盛明之际,不忘规戒,为虑至深远也。况幼冲之君,而可懈于闲邪拂违之道乎?夫开发之道有方,而朋习之益至切。

夫学悦而后入,宜使上心泰而体舒,然后有所悦择。今也前对大臣,动虞违谬,一言之出,史必书之,非所以逊人主之志而乐于学也。凡侍讲读,皆使兼视他职,比于辅导,则弗专矣。夫告于人者,非积其诚意则不能感发。古人以蒲卢喻教,谓以诚化也。今夫钟,怒而击之则声武,悲而击之则声哀。诚意之入也,其于人亦犹是矣。若使营营于职事,纷纷于心思,及至上前,然后责功于简册,望化于颊舌,不亦浅乎?道衰学废,世不得闻此言也久矣。虽闻之,必笑之,以为迂且诞也。陛下高识远见,当蒙鉴采。圣学不传,臣幸得之于遗经,不自量度,方且区区驾其说于学以示天下后世不虞幸会,得备讲说于人主之侧。诚使臣得以所学上沃帝听,则圣人之道有可行之望,岂特臣之幸哉?”

同类推荐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本书描述了一位农村教育者眼中、手中、心中的中国农村教育,是一部真实的农村教育人的人生写真。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热门推荐
  • 星历1000

    星历1000

    “老大,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穿越过来的普通人,甚至是一个对你们而言就是一千多年前地球时代的老古董!现在突然让我出现在这太空船满天飞的科幻世界,就已经压力好大,这又一会儿宇宙战争,一会儿外星人入侵是要闹哪样啊!会死人的啦!您就发发善心,让我安安分分地享受未来世界,过完这平凡一生吧。”“不行。”“……”_(:3」∠)_
  • 武至巅峰之神武通灵

    武至巅峰之神武通灵

    这是一个属于武者的世界,最不缺少的就是强者。叶飞,生在了这个大陆,却在远离纷扰的黑若镇的孤儿院长到了十四岁。从未接触武道,却是天赋异禀。知道海怪侵袭打破了这个小镇的宁静,也夺走了叶飞唯一的亲人。终于觉醒了体内沉睡力量的叶飞意识到了弱小便是罪过,从此踏上成为强者的道路。天纵奇才的体质,以及沉睡在体内的通灵之力,再加上高人的指导?好吧,足够他成为强者了什么,还不够?还要打灵兽,通灵炼魂,合成高级丹药?那他只有称霸这片大陆百战成神
  • 封魔大世界

    封魔大世界

    最受尊崇的绝世高手封魔至尊缘何突然失踪?神秘的镇山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修炼是否可得永生?上古之前的历史为何一片空白?不起眼的偏僻小城到底有着怎样的惊天隐秘?谁才是真正的敌人?最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唐宇刚穿越没多久就要遭受天打雷劈!?一个奇怪的世界,一个古怪的宠物,一把四分五裂的剑,到底是上天的游戏,还是神秘人的阴谋,亦或者,这只是一场可笑的偶然?唐宇发四,没人能找出超过一百个槽点……
  • 仙之难

    仙之难

    修仙难,难于上青天。仙有难,何人可力挽?异世重生少年,踏上修仙之路!懵懵懂懂之间,卷入天大危机!且看他能否逃脱大难,挽天倾!
  • 仙皇临九天

    仙皇临九天

    一念不死,你将神魂不灭!于是韩非开始了各种花样作死。无敌仙王,盖世道尊我统统都不怕。瞅你咋地了?我还惹你呢!抢仙女,偷神药,炸福地,杀圣子!你们不服就来弄死我啊!弄不死我?嘿嘿,你完蛋了!
  • 预见未来的你

    预见未来的你

    暖暖可以预见一些未发生的事情,突然有一天暖暖预见亲人朋友被一股神秘力量带走,而自己也深陷危险之中,为了阻止这可怕的事情发生,暖暖带上自己的帅气大叔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日子。自己无意间救下的小正太居然粘上了自己,硬追着暖暖要和她蹭好运。每当危险来临,总有神秘帅哥来救自己,难道这是桃花要开,不行啊,我还要阻止预言的灾难发生啊!
  • 青梅开桃花败

    青梅开桃花败

    喜欢的人住在我家隔壁对我来说就是幸运沈柯我的小竹马隔着一条街的喜欢七年之痒那么久的暗恋我喜欢你你喜欢她尽管如此能和你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还是觉得上帝是爱我的我是如此的幸运。如果有一天你会爱上我的话请在我绝定放弃你之前告诉我你说你爱的是她我祝你幸福然后去偶遇不到你地方邂逅我的幸福“可是,沈柯忘不掉你我要怎么幸福?”
  • 冷漠公主复仇

    冷漠公主复仇

    她们从前有爱她们的爸妈,可是她们被姐妹陷害,被后妈赶出家门,她们被一个老爷爷收养了,又把她们变成了冷血杀手,十年后她们回来了,为了报仇。她们遇见了他们,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复仇又如何进展呢?
  • 英雄联盟之帝国荣耀

    英雄联盟之帝国荣耀

    一直以来特别热衷于英雄联盟的英雄背景故事介绍,但没奈何实在太过于破碎,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想以盖伦的第三人称视角,全面描写英雄联盟的大历史背景故事,以及各式各样英雄的恩怨情仇。我是洛神奈何,在做着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谢谢!
  • 追溯轮回之蚀情

    追溯轮回之蚀情

    时光易老,沧海桑田。蓦然回首...多少不为人知的密秘,被掩埋在岁月的轮回里。这是一个属于武者的时代!!在这宗派林立,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情归何处?“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