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8200000003

第3章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2)

2.心与性情的关系

心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心的性质与职能是“虚灵知觉”。虚灵是表明心能够禀赋理而构成至善之性;知觉是表明心能够据此性而与事物发生感应作用。据此他认为,心居于“无对”的主宰地位,以“心统性情”并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为此,朱熹区分了“人心”与“道心”,并进而将人心、道心与天命之性、气质之性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据《朱子语类》卷九载其分析是:“若有天命之性,便有气质之性。若以天命之性为根、为心,则气质之性又安顿在何处?谓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危’,即是心;不成只道心是心,人心不是心严在他看来,道心人心?只是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是“出于形气之私”,故而必须接受通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心统性情是指心兼有、包括性情,主乎性而行乎情,贯通于末发与已发,“故喜怒哀乐未发则谓之中,发而皆中市则谓之和,心是做功夫处。”未发力体,已发为用,因而心又具有“体用”的功能。《朱子语类》卷五说:“心有体用,末发之前是心之体;已发之际是心之用。”这样,朱熹在继承张载思想的基础上更为明确地解决了心与性情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修养论

朱熹的修养论大体上是继承二程尤其是程颐的思想而叉有所发展。其要点大约包括持敬、格物致知及知先行后这样几个方面。在持敬问题上,程颐认为,“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以此作为修养的两大纲目,朱衰迸而发挥为持敬说和格物致知论,以为敬是为学修养的立脚处,是圣人第一之要法。《朱子语类》卷十二说:“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倾刻间断”;“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一主乎此,更无内外精粗之间”;“程先生所以有功于后学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

在二程之前,周敦颐也曾提出过”主静“的主张,但是他认为,无欲故敬”,以牺牲人的合理欲望为代价,具有明显的禁欲主义倾向,故而很难获得实践中的运用。朱熹认为,周敦颐的主静主张稍有偏失,要求过高,“卒急难凑泊。寻常人如何便得无欲!故伊川只说个。敬字,教人只就这敬字上挨去,庶儿执捉得定,有个下手处。级不得,亦不致失。要之,皆只要人于此心上见得分明,自然有得耳。”

据此可知朱熹对持敬看得是何等重要。

敬的要求首先是“正衣冠”、“肃容貌”、“整思虑”。在他看来,持敬之说,不必多言,只要能做到上述三点,进而达到“主一”和“专一”,那么不论是有事或无事,都可以达到持敬的目的。因此持敬并不要求放弃日前的事务而去静坐修练,而是要做到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身上。有事无事,持敬的功夫都不应稍有间断。

应接宾客,敬便在应接上;宾客去后,敬又在这里。显然朱熹的持敬说要求将敬贯穿动静,并不是专一的居静,而是居敬。居敬在朱熹的修养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居敬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功夫,居敬的目的在于“穷理”。而穷理又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朱熹认为,格物即是穷理,只是“穷理”二字不如“格物”二字更为妥切,因为理总显得有点不可琢磨,而言物则理自在。格物致知本是《大学》提出的一种修养方法,但在《大学》中并没有关于如何格物致知的解释。后来,朱熹在整理《大学》时,曾据程颐的一段话作了补充。

在朱窘看来,格为至,为尽;物力事,上至无极太极,下至一草一木,君臣、父子都可视为物。因此,朱熹的格物一方面包括认识一草一木之理,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认识一草一木之理并不是格物的主要任务,格物的主要任务?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道世故。至于如何格物,在朱熹看来,主要还是要读书,“穷理之要必在读书”。以书本上的知识作为人的认识的主要来源,显然这是一种不完全的认识论和修养论。由于朱熹的修养论涉及到认识问题,因而必然要触及到知与厅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朱熹的思想要点有三,一是如先于行,“须先知得方行得”,“圣人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万事旨在穷理店。经不正,理不明,看如何地持守,也只是空。二是行重于知。学之之博末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末若行之之实;“若曰讲习渐明,便当痛下克已功夫,以践其实,使有以真知其意味之必然不可只如此说过,则其言为无病矣。”三是强调知行之间的依存性。即行是行其所知;如知而不行,即证明所知未至或知之尚浅。在强调知先行后的同时,也格外重视对传统道德的践履和笃行,主张致知、力行均应予以相当的重视。这一点对中国后来的思想界影响甚大,即便是与其对立的陆王学派也无法摆脱这一基本的思想框架,尤其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显然与朱亮的见解有着一定的关联。

(四)天理与人欲之辨

自从二程提出天理与人欲的问题以来,一直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但一直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对于这个问题,朱熹的基本看法是,天理与人欲确实是一组相互对待的概念,天理胜,则人欲退。然而他没有像程颐那样去用天理过分地遏制人欲,而是在相当程度上承认人欲存在的合理性,以为天理与人欲之间既没有硬性的界限,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凡人不进便退也。”关键是人们在天理人欲之间要体认省察。要存天理,灭人欲。这样说,当然并不意味着朱熹完全否定人欲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他更强调人欲是一种本然存在,不可能完全遏制。问题在于,要使人的欲望有一合乎情理的限度,“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虽圣人不能无人心,若饥食渴饮之类。”如是便是合乎情理的人欲,便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

然而如果是过分要求美味美食,那便是不合理不应该存在的人欲?

须是食其所当食,欲其所当欲,乃不失所谓道心。过此,便是人欲。

综上所述,朱熹确乎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其价值在于总结先前儒家学者的思想贡献,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故而能成为此后几百年的官方学说。

不过,在朱熹的生前,其学其说并不被世人尤其是官方所看重,其人也曾被列为的学罪首,被编入“伪学逆党籍”。只是在他死了之后,其学术地位才逐步得到提升,至元代而下至明清,朱熹学说才成为官方学说,受到官方的高度重视,并在十三世纪以后流传到海外,在日本、朝鲜等地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在朱熹生前,讲友很多。而且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这些讲友的思想主张差不多都与朱熹的思想相冲突,而尤以湖湘学派和永康、永熹事功学派最为突出。这既反映了宋代思想界一直存在的宽容学风,也是儒家思想生命力所在的一个重要的人文因素。这些讲友不论是否赞同朱熹的思想见解,但他们的学术活动尤其是与朱熹的交往,都或多或少地对朱熹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此略作论述。

在其众多讲友中,首推张栻和吕祖谦,连朱熹在内,时人号称”东南三贤,或曰“乾淳三先生”。他们之间相互辩论问难,颇为相得。

张栻是继胡宏之后奠定湖湘学派规模的重要理学家。他长时期地主持岳麓书院的教事,从学者甚众。其学术渊源直接来自胡宏,但他与胡宏相处的时间并不算太多,其学术主要依靠本人重涵养、重力行,多来自”默体实践,所以一般理学家认为,张栻的学术思想上承二程遗绪,与乃师胡宏的思想有别,而更具有理学正宗的性质。他的理学思想主要以名人伦、辨义利、重力行为特色。在宇宙观上,推崇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以理作为产生世界万物之本原,用太极说明人与物的关系,认为太极流行无间,贯通古今,通乎万物;在心性问题上,提出”同体异取的命题,以明理与心性命的关系。他在《孟子说》卷七说:“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为性,主于性为心。天也,性也,心也,所取则异而体则同。”同时,格外强调心的主宰性,以为心是贯万物通万理的主宰。故而其学术思想更接近程颢的心学,而与朱熹所传承的程颐的理学稍有区别。尽管如此,张栻与朱熹的个人关系相当友好,也极为密切。自他们相识之后,书信往来不断,相互切磋学问,互为相长,各有所益。吕祖谦是与朱熹关系密切的另一个重要学者。他们二人再加上陆九渊,被称为当时最有名的三大家。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东莱学案》中说,“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由此可见,吕祖谦学术思想的基本特色是兼收并蓄,他一方面力图调和朱陆之间的学术矛盾,另一方面又接受永熹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合陈傅良、陈亮二人的“学问而一之”,从而自成一个新学派——吕学,以鼎立于东南学术界。

至于吕学的基本特色,大体说来有如下两点,一是在哲学上竭力调和朱陆的理学和心学之间的矛盾,希望朱陆放弃分?“会归于一”。前已提及的由吕祖谦召集的鹅湖之会,便是吕学调和朱陆的最好证明。另一方面,吕学由于和永熹学派有相当深的关系,故而吕学本身也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倾向。从其着作看,他虽然继承二程尤其是程颐的心性之学而大谈心性,其理学思想同样以“天理”作为最高范畴,但他和那些空谈心性的理学家明显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他格外重视治经史以致用,以为学者须当为“有用之学”。其《杂说》写道:“今人读书全不作有用看。且知二三十年读圣人书,及一旦遇事使与闾巷无异。或有一听老成人之语,便能终身服行,岂老成人之言过于《六经》哉?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为此,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持相当严厉的批评态度,主张参加科考者应加强对历史和现实典制的研究,力求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源流和前因后果,总结经验,以为借鉴。与此同时,他还重视学经与学史的有机结合。其《左氏传续说纲领》说:“学者观史各有详略,如《左传》、《史记》、《前汉》三者,皆当精熟细看,反复考究,真不可一字草草。”

同类推荐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手段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变革,并影响到内容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那么,新媒体包括哪些形念?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对传媒产业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融介?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书内容既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媒体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重点对新媒体传播特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常用设备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传媒领域中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党报所处的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党报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党报群众工作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报群众工作的改进思路。
热门推荐
  • 清教徒的礼物

    清教徒的礼物

    本书追溯了美国管理文化的起源及特性。在三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文化将一小部分低微的美国殖民者变成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本书主张,该文化核心的活力、社会流动性、竞争力和创新力,其源头是某个民族的纪律及精神特质。该民族就是美国的第一批欧洲移民——清教徒。作者认为,目前商业社会的一切问题,皆源于商业本身背离了清教徒精神。他们提出警告,当美国疏远在19世纪和20世纪支撑其商业与经济成功的核心价值观时,也将自己未来的繁荣和稳定置于险境之中。
  • 星辰魔法

    星辰魔法

    一个爱装逼的主角,一个不靠谱的老师,一个神奇的坠子,灭苍穹,踏星空,漫天星辰,唯我独尊。
  • 忧郁女孩成长记

    忧郁女孩成长记

    她叫秦雨芳,16年成长经历,她经历了平常人经历的更多。有快乐有痛苦。
  • 圣阁

    圣阁

    这原本是一个平静的大陆,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打破了原本的平静……穿越而来的蓝爵替代了和他同名少年,一步步打败敌人,扭转乾坤的故事。
  • 赢单先做局

    赢单先做局

    从谋略的角度理解销售,破解销售这门不断联合、不断离间瓦解策反的艺术。同时,在谋略之外,又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销售技巧,让所有的谋略都能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本书的内容来源于作者13年的销售实战中积累的600多个单子,浓缩精选为20个经典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将作者自己总结摸索出来的一套销售技巧呈献给读者,兼具可读性与实用性。
  • 三夫四君

    三夫四君

    穿了,我居然穿了!哈哈,身边美男如云,话说这样的生活也不错!可惜,生活总是没那么美好,男人多了也不是好事呀!这不,又打起来!我的夫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基因传说

    基因传说

    如果让我来审判当自己的主宰,我宁愿脱下灵魂换取我原本有的自尊。如果让我在度有机会选择从生来生。我宁愿当风何去何从。如果可以让我回到小时候,我宁愿活在一个曾有过同样的梦。如果让我可以掌握一个人的生命,我会让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永远活在我的地狱里。
  • His Dog

    His Do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超市

    恶魔超市

    想要无尽财富吗?想要永生不死吗?拿你最珍贵的东西来换吧。钱、生命、女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没有的,我叫苏天,一个恶魔的代言人……
  • 恶魔校草别太痞:亲亲我的乖公主

    恶魔校草别太痞:亲亲我的乖公主

    安沐琪在高中之前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同学眼里的没脾气的好同学,直到上了高中以后,她遇到了那个腹黑的慕星阑,她每天都在被激怒。“咯,安沐琪这是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安沐琪,本少爷明天要吃你给我带的早餐。”“安沐琪,今天好像是我值日,所以你得留下来陪我。”安沐琪觉得她没把手里的扫把砸到慕星阑的脸上真的是她自制力好,不就是一不小心把他的名字认成了女生的名字了,谁让他爸妈给他起了个这么像女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