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8200000004

第4章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3)

其《史说》更强调:“观史当如深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如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知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由此可见,吕学已严重脱离理学家的思想轨道,而与南宋时期倔起的永熹功利学派的思想主张相一致。故而吕祖谦虽为朱熹的学术好友,但他实际上并未少受朱熹的攻击和责难。

朱熹一直认为,历史书籍不值得学习和研究,阅读历史着作只是像看人打架,非但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相反弄不好还会把人看坏了。

在他看来,陈亮、吕祖谦的学术之所以驳杂不纯,没有成?”纯儒,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书看得太多的缘故。为此,朱熹提出了“读书须是以经为本,而后谈史”的主张。据此可知朱熹与吕祖谦的学术异同。

至于陈亮,也算是朱熹的一个重要讲友。他曾和朱熹为了辩论王霸之学而有许多书信往来。作为浙学永康学派的创始人,陈亮的思想主旨是专务实学,以务实二字为学术的根本宗旨。因此之故,他极力反对空谈性命的理学,以为性命之学并不能解决当时南宋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其《送吴允成序》写道,自北宋理学家的性命道德之学兴,“而寻常烂熟无所能解之人自托于其间,以端悫静深为体,以徐行缓语为用,务为不可穷测以盖其所无,一艺一能皆以为不足自通于圣人之道也。于是天下之士始丧其所有,而不知适从矣。

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事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

可见性命之学危害之深,误国之重。基于此,陈亮在与朱熹的反复辩论中,主要讨论的是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关于道与人事的关系问题。

他们都肯定道的重要性,但其争论的焦点在于道能否离开人事、万物而独立存在。对此,朱熹持基本的肯定态度,以为从原本的意义上说,道是可以离开人事、万物而独立存在的形而上者。陈亮反对朱熹的这种神秘主义的解释,以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自然及人事的活动是宇宙间的实际内容,所以道只能存在于人事与万物之中,“道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离开了人事万物便无所谓道。二是关于王霸、义利的关系问题。朱熹认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能以功利论是非,而主张将王道、义理作为评价历史的标准。对此,陈亮并不是直接反对王道、义理与仁义,而是主张应该将正与霸、义与利结合与统一起来。王道仁义无非是爱人利物的救民之心,而仁义之心只能通过利民的实事实功表现出来,此?“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对于陈亮的这些见解,朱熹出于理学家的立场一直视为极为危险的言论,《朱子语类》载其语录说,陈亮的学术已传到“江西,浙人信得已多,家家谈王霸,不说萧何、张良,只说王猛;不说孔孟,只说文中子。可畏,可畏!”由此也可反证陈亮学说在当时的影响。

和陈亮的思想倾向比较一致的是叶适。作为永熹事功学派的主要代表,叶适的思想主旨也与朱熹的理学思想相反对。永熹事功学派的学统源远流长,它虽然昌盛于南宋前期,但其实际渊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北宋中期。当时有王开祖、项昌期、石林三人在永熹一带讲学授徒,开永熹学派之先声。至薛季宣的时候,永熹学派的规模大体形成,别开生面,自成一家。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薛季宣是永熹学派的真正开创者。薛季宣为学的基本特色如《宋元学案》卷五十二所说:“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落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盖亦鉴于一种闭目合眼,朦瞳精神,自附道学者,于古今事物之变,不知为何等也?”因此,不论薛季宣的学术渊源从何而来,但其思想主旨与正统的理学传统已明显不同,则为无可疑的事实。继薛季宣而起并传其学的第一大是陈傅良。他格外重视事功,以为“所贵于儒者,谓其能通世务,以其所见之享功。”也正因为他对事功的重视,遂引起朱熹的极端不满。朱熹在《答胡季随(大时)》的一封信中抱怨道:

“君举(薛季宣)先末相识,近复得书,其徒亦有来此者,析其议论,多所未安。最是不务切己,恶行直道,尤为大害,不知讲论之间颇及此否?王氏(通)《中说》,最是渠辈所尊信,依仿以为眼目者,不知所论者云何。”据此不难看出陈傅良与朱熹的思想冲突。

陈傅良的学生很多,但真能发挥其学术,张扬其事功旗帜的还要首推叶适。叶适师承陈傅良、薛季宣,并在他们的基础上将永熹事功之学又向前推进。他一方面比较系统地清算了永熹学派所承袭的二程道学思想,另一方面又把永熹事功之学系统化,从而成为永熹事功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早年与朱熹的学术思想倾向有一点接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政治观点上的一致。但是到了晚年他对朱熹的学术思想则持相当严厉的批评态度,双方的分歧也日趋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关于儒学的道统问题。道统说原本起自韩愈,但到朱熹又有新的发展,他们以儒学的直接传承者自居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对此,叶适极为反感。他在写给他的学生吴辅明的一封信中说:“道学之名,起于近世儒者,真意曰,举天下之学皆不足以致其通;独我能致之,故云耳。”也就是说,儒学道统是理学家编造的一个学术谎言,如果圣人之道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神秘的代代相传,那么这种道于天下国家又有什么意义呢?叶适与朱熹思想分歧的第二点是关于道与物的关系问题。叶适认为,道不能离开物而单独存在,“物之所在,通则存焉”。这显然与朱熹的理气观有所不同。他们之间争论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义利的关系问题。叶适和陈亮一佯,坚决反对“高谈者远述性命,而以功利为可略”的主张。以为善为国者的起码要求必须是“务实而不务虚”,然而那些所谓的正统理学家则“以性为静,以物为欲,尊性而贱欲”,认为人欲是一种极为不洁的东西。

叶适认为,人的自然欲望是一种本然的东西,是一种无法掩饰的本能欲望,是情势之必然。故此,他主张顺其所欲而有适当的节制,而不能“教人抑情以徇伪”,人为地、不适当地克制人的合理欲望。统观永嘉、永康学派与“正统”理学家的思想分歧与争论,可知他们虽说与“正统”理学家意见不一致,但他们依然是在儒学的思想框架内进行思考,他们的思想资源依然是那些儒家经典。如果说他们不同于朱陆理学心学之争,那么只是因为他们是站在理学的外部去反对理学正统。

对于朱陆之争和朱熹与永嘉、永康学派的争论的不同性质,判断最清的莫如朱熹本人。他清醒地意识到,陆九渊的学术思想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只是受到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较深罢了,“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旦无可摸索怕会转去”。而像浙东永康、永嘉学派的功利思想则不然,一是功利之学“大不成学问”,一是“若功利,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因此,从这一点上看,朱熹反而将陆九渊视为同调。

关于陆九渊与朱熹的争论过程,前面已有大概的描述,现在所要讨论的是他们的分歧要点,并由此概见陆九渊的思想特征。

(五)关于“理”的分歧

原则上说,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然而从这个共识继续探讨,他们之间的分歧愈趋明显。陆九渊借助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自心而生发。其《杂说》篇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其《语录》卷三十四说,“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显然陆九渊对“理”的理解与朱熹不同。也正是由这些不同,导致了他们在学术思想的一些基本方法的严重分歧,比如朱熹?穷理“(“道问学”),陆九渊说“明心”(“尊德性”)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物穷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愈迸,朱蕉说,“格物穷理,乃吾人入圣之阶梯。夫苟信心自是,而惟从事于覃思,是师心而自用也。”

由尊德性,必然强调“先立乎真大,而后天之所以与我者,不为小者所夺。夫苟本体不明,而使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故此陆九渊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增进道德的目的。有鉴于此,陆九渊格外强调求放心、存心的功夫,而视格物穷理为支离破碎的为学手段。

(六)关于对“气”的不同理解

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气”是一个和“理”相对待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一是指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一是指形成人物之别,贤、愚之殊的内在因素,即气质之性。而在陆九渊的思想体系里,虽然也大谈气质之性的问题,以为其人性论寻求客观根据。但是在他的概念中,“气质”只是一个生理、心理意义上的问题,它的哲学价值只是作为“心蔽”的外界原因之一而已。他说:“人亦有善有恶,天亦有善有恶(自注:日月蚀恶星之类),岂可以善皆归之天,恶皆归之人?”又说:“学者之病,随其气质千种万态,何可胜穷,至于各能自知有用力处,其致则一。”由此可见,陆九渊思想概念中的“气质”实是指人的一种生理或心理状态。故而他和朱熹不同,他认为,人的这种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关系,即人的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善恶贤愚,并不能决定人的最后归宿。在他看来,人的“心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资禀”,一是“渐习”。资禀源于先天,人共生于天地之间,无非同气,人气禀清浊不同,故有沉滞者,有轻扬者,有恣纵而不能自克者,有能自克而用功不深者等等不同状况。针对这种状况,陆九渊认为,学能变化气质,只要能“动皆听于义理”。

(七)关于对“心”的不同理解

在朱熹看来,所谓心,是人的知觉认识能力,是人的行为主宰;然而在陆九渊看来,心是人的伦理本能,是人的本质所在。他说:“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缺,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基于此,陆九渊反对朱熹关于人心与道心的区分,以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和状态,如果强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从理论上也很难说得通。

基于此,不难看出陆九渊的思想特征,主要是在与朱熹的思想冲突中来开展自己思想的论证。至于他的学说的积极意义,便是打破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上继孟子而建立心学的思想体系,从而称为宋明理学中心学的开创者。后经王阳明的迸一步发挥,终于使心学派别在宋明新儒学中独树一帜,与程朱理学长期对立。

同类推荐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翻译技巧和心得,虽然主要针对英语翻译,但是这些“秘笈”实际上对其他语种的翻译也是适用的。大同小异,其他语种的译员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吸收。考虑到自己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之处,笔者还专门采访了10多位优秀的成功翻译人士,多角度介绍了他们做翻译的经验、心得,比如女士做翻译应该怎样避免电脑辐射,小语种译员的从业心得以及营销策略,等等。希望能“授”读者以“渔”。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热门推荐
  • 斩魂使

    斩魂使

    每当有一种新的物种出现,伴随着能与他抗衡的力量也会出现,这是大自然的定律。噬魂和斩魂使便是遵循定律的产物,噬魂来着与魔签订欲望协议的人类,斩魂使是衍生出的噬魂的对手
  • 刺爱如蔷薇

    刺爱如蔷薇

    那个少年注定会和她有所羁绊,从第一眼开始,从她的姓氏开始。肖这一个姓,注定是诅咒,注定是枷锁。
  • 重生之异界成始神

    重生之异界成始神

    一个现代天才武者,因得上古修真者传承,被害至死后重生异界,发现自己变成还没出生地孩子且看猪脚龙逆天如何笑傲异界,称霸异界,绝对无郁闷章节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一夜承情:放纵狂妃

    一夜承情:放纵狂妃

    初见,他邪笑的对着她说“我说过,你会是我的!”分别,“我只恨,恨我当初在你脆弱时,为什么没抓紧你的手。”他望着她的眼睛,是那么干净透彻。再见时,已是物是人非。当初的场景依旧,只是身边少了一个看风景的人。犹记得那年牡丹丛中,初见的她,霸气非凡“寻常小花,怎可比得我,唯有牡丹。”“以前怎样,我不管。我只在乎未来”
  • 军婚小说之紫荆花开

    军婚小说之紫荆花开

    《紫荆花开》当当网有售,请搜“小说紫荆花开”谢谢支持。这是一个关于军人,军嫂,军婚的故事。某师范大学女生肖雪,清纯美丽,是无数男儿追逐追求的对象,可肖雪心心念念要嫁的是解放军。因缘巧合,与年轻军官何奈相识。何奈不走寻常路,肖雪亦是不知瞻前顾后考虑的人,二人先结婚后恋爱,开始了二十年的婚姻:拈酸吃醋;意气风发;家庭遭遇灾难时,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二十年间,草根夫妻从一无所有走向人生繁华,但生活也有不如意:强悍的公婆,若有似无的对自己婚姻的觊觎者,夫妻间越来越多的争执与不理解......婚姻,除了爱情,其实还需要一点夫妻之间肝胆相照的义气,刻骨铭心、不离不弃的恩情。《紫荆花开》由北京现代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43-3345-9
  • 警官先生,前方有鬼300米

    警官先生,前方有鬼300米

    向来怕麻烦的黎诺有着神秘的家世,在某一天清晨,她莫名其妙被请到了警察局,迫于无奈卷入了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少女虐杀事件,幸亏有她那个神秘强大的妖孽师傅解救,才有幸保留一条性命。只是她没想到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知道何时变成麻烦体质的她,很“荣幸”的将她的妖孽师傅拖下了水,开始了离奇诡异的抓鬼之旅。只不过,随着事情发展越来越不可预测,发生的一切,真的只是巧合还是早就预定好的阴谋呢?
  • 逸芷柔风

    逸芷柔风

    这是一篇关于一代才女兼美女穿越千年,意外发现了她的那个他,内容温馨甜美,稍稍有一点小虐,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希望大家会喜欢。
  • 学渣威龙

    学渣威龙

    高二学渣逃学穿越到了南宋,进入书院,学武功,建武馆,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之际,却被奸相迫害,成为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心灰意冷之下要跳湖自杀,却邂逅了地外文明恒川系穿越而来的类人机器人贝琳达,并救了他的命,他发现贝琳达竟然无所不能!会打架吗?会!会作诗吗?会!能帮我泡妞吗?能!能让我当官吗?能!能让我当宰相吗?能!别吹牛逼了,先帮我挣俩钱花花……
  • 邪恶的系统人生

    邪恶的系统人生

    身为宅男的他获得了一个神奇系统。获得系统的他要如何咸鱼翻身呢......我是系统大大我为我自己代言。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剧情请私我谢谢作者微信18810928748因为作者是学生但我会努力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