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2500000040

第40章 叶适《习学记言》选读(2)

徐遵明指其心,谓“真师正在于此”。古者师无误师即心也,心即师也;非师无心,非心无师。以左氏考之,周衰设学而教者,师已有误,故其义理渐差。及至后世,积众师之误以成一家之学,学者惟师之信而心不复求,遵明此语,殆千载所未发。虽然,师误犹可改,心误不可为,此既遵明智所不及;而以心为陷阱者方滔滔矣。

周书·列传

薛慎传载宇文泰“于行台置学,取丞郎及府佐德行明敏者充生,悉令旦理公务,晚就讲习,先六经,后子、史;又于诸生中简淳懿者侍其读书”。余尝恨刘裕质可语上,而刘穆之痼之,然则苏绰之力多矣。汉高祖言“乃公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至溺儒冠;史臣乃谓其“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嘻,甚矣,又安足述乎!

隋书·帝纪

仁寿元年,减国子学生,止留七十人,太学、四门、州县学并废。当时国子千数,则所散遣者数千万人矣,岂不骇动,虽有谏者皆不听,史臣以为其暮年精华销竭致然,时方遣十六使巡者省风俗,而诏以为“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才任国用,良由设学之理多而未精。”至三年七月下诏,令州县搜扬贤哲,则云“虽求傅岩,莫见幽人,徒想崆峒,未闻至道,惟恐商歌于长夜,抱关于夷门”,旨意恳切;且“限以三旬,咸令进路,微召将送,必须以礼”;则所谓精华将竭,有所厌怠者亦未然,盖其心实谓空设学校未足以得人耳。古之为教,使材者必出学,舜周公之论是也。汉以后传经师章句而已,材者由于学则枉以坏,不材者由于学则揠以成,教之无本而不行,取之虽骤而不获,则学之盛衰兴发,盖未易言也。

隋书二·志

占文尚书,屋壁所出,谓蝌蚪书也。孔安国以隶古定,即今文也。其后学书以楷为宗,故孔安国书遂为古文。然自蔡邕之流,已变从今文矣。自晋梅赜、齐姚方兴始厌孔安国尚书,学者方复以古文行之;而唐始令卫包变从今文,学者因以今之所谓书者非复古文。不知字有古今,而义无古今;不然,则西方绝域之学,旁行累译,安得尽通于中国哉!

人情之好恶,习俗之流传,亘古今而常在,岂特义无古今夷夏,而文亦无古今夷夏也。学者知此,则道德之意,思过半矣。至明皇改“无颇”为“无陂”,则转易义训矣。然李肇所云,亦止此一条尔。

隋书·列传

李谔论当时文弊,谓“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始苏绰以典诰体风厉境内三十年矣,而谔所言乃如此,余所谓反助徐之风,激天下而从之者也。谔又言司马幼之以文表轻艳获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填索,弃绝华绮,进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且欲以宪司之势禁绝之,谔尤陋矣。而史乃称“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世俗一种凡鄙见识,无不然者,彼以为文者若是而已耶?

叙儒林称晋魏以后,“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大抵南人简约,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后人因此遂谓南北之异可以折衷,此甚不然。实即华也,英华即枝叶也,无繁简之殊。经生学士之言所以烂烂漫充斥而不可据者,正以英华非英华而枝叶非枝叶也。使其是,则溯一枝叶可以得本根,又何厌焉!知道然后知言,知言则无章句。

近世虽无章句之陋,其所以为患者,不知道又不知言,与昔日章句无异也。

荀子·劝学

传说固已言学之要,孔子讲之尤详。道无内外,学则内外交相明,今在书论语者,其指可以考索而获也。荀累千数百余言,比物引类,条端数十,为辞甚苦,然终不能使人知学是何物,但杂举泛称,从此则彼背,外得则内失;其言学数有终,义则不可须臾离,全是于陋儒专门上立见识,又隆礼而贬诗书,此最为入道之害。后扬雄言“学,行之上,言之次,教人又其次”,亦是与专门者较浅深尔。古人固无以行为上而教人为下者,惟后世陋儒专门,莫知所以学,而徒守其师传之妄以教人;雄习见之,以为能胜此而兼行者则上矣。近世之学则又偏堕太甚,谓独自内出,不由外入,往往以为一念之功,圣贤可招揖而致;不知此身之稂莠,未可遽以嘉禾自名也。故余谓孔子以三语成圣人之功,而极至于无内外,其所以学者,皆内外交相明之事。无生死壮老之分,而不厌不倦于其中,此孔氏之本统与傅说同也。

解蔽

荀卿议论之要有三,曰解蔽,正名、性恶而已。其言诸子莫不有蔽,而不蔽之理,莫如知道而治心;故曰“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至于参日月,满八极,谓之大人,而无有蔽之者也。虽然,难矣。盖诸子之学,何尝不曰知道而治心,使之虚静而清明以形天下万物之理,而自谓不能蔽也!

荀卿以己之所明而号人以蔽,人安得而受之?舜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不止于治心”;箕子“思曰睿”,不在心;古之圣贤无独指心者。至孟子,始有尽心知性、心官贱耳目之说。然则辩士素隐之流,固多论心,而孟荀为甚焉。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夫学常进则得其养,同于人则不偏于己,重于己则不尤于人,舍是,吾未见其不蔽也。

性恶

孟子“性善”,荀卿“性恶”,皆切物理,皆关世教,未易重轻也。夫知其为善,则固损夫恶矣;知其为恶,则固进夫善矣。然而知其为恶而后进夫善以至于圣人,故能起伪以化性,使之终于为善而不为恶,则是圣人者,其性亦未尝善欤?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呜呼!古人固不以善恶论性也,而所以至于圣人者,则必有道矣。

法言·吾子

“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按孟子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又言“曾子守约”,荀卿多言博约;颜渊“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雄酌于颜孟,故定约卓之论也。义理随世讲习而为准的,诚无后先,然必质于孔子而后不失其正。按孔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自言“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则所谓博而约者,礼也。子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又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古人自修不惰,以山明之,故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而颜子自言“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则所谓卓者,进而不止也。今于多闻多见欲守以约、卓,而不知约为何实,卓为何形,意择而妄执,则前言满胸而固吝不除,往事溢口而骄肆逾长,是误其所由之途而趋于愚暗尔。子曰:“赐,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子贡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以为学,古圣人未之及也,而独见于孔子。曾子徒唯而子贡疑之;盂子自以为无所不悟,然渐失孔子之意,故博学虽实而反约为虚。至雄析见为卓,而失之愈甚矣,夫苟得其一,无精粗,无本未,终身由之,安有约、卓之异!不然,则见闻无据而立说以为主,未见其能至道也。

问道

或问道。曰:“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或曰:“可以适他欤?”曰:“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他道,君子正而不他”或问道。曰:“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或曰:“焉得直道而由诸?”曰:“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或曰:“事虽曲而通诸圣则由诸乎?”古之言道也,以道为止;后之言道也,以道为始。以道为止者,周公孔子也;以道为始者,子思孟轲也。至雄,则又失其所以始而以无不通为道。夫行者以不得乎道也,故陷于迷;学者以不得乎道也,故趋于谬;是则道者限也,非有不通而非无不通也。道一而已,无正也,无他也,自行而言,车航混混,不舍昼夜,虽不得其道犹至也;自学而言,车航混混,不舍昼夜,苟不得其道皆迷也。奈何并诸子百家之纷纷举以为道,而姑教其惟尧舜文王之适?彼不知其所以适,虽尧舜文王,而不知道犹是也。徐行先长者,曹交鸟得而为?

性善称尧舜,滕世子何取于信?以其始之易于言也,是以误后世之无所始也。至韩愈则又曰“道有君子,有小人;德有凶,有吉”,岂惟无所始,几于攘臂而诟矣。已则然,而曰吾辟异说以明夫道也,可乎?盖周公孔子之道,而学者喜为异以离之,其初不毫忽,而其流有越南、燕北之远矣。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一九七七年版。

金坛县重建学记

致学莫要于辨人已之分而审其所处之义,使己立而物不病,可以达于道矣。

孟子谓“伯夷、柳下惠,百世之师也”,以孟子之言考之,伯夷以为人不尽如己,而己不可以苟用,故必不用以伸己;柳下惠不然,以为人固不尽如己而己亦不必志于不用,故或用或不用以伸物,夫二人之高卑皆过矣,惟其于人己之分豫辨,而所以处之素审,故虽高而不伤物,虽卑而不丧己也。

又以孔子之言考之,“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固学之至极;虽降志辱身,而言诚能中伦,行诚能中虑,而无至于卑,其于人己之分尤豫辨,所以处之尤素审,一于恕而已矣。裁成群圣贤之道而制行定,率性尽习而教法明;用则自我而行可也,不用则敛藏以待也。此孔氏之所以学,而颜、孟皆传之,古今之义理准焉,虽更燔灭坏乱,而传注终不能汨,异说终不能迷也。

然则后之学孔氏何当哉?敬其所传,可与、言学之方欤?简传注,辟异说,可与言道之序欤?若夫人已之分未豫辨,而以敬其所传者貌加之;所以处之未素审,而以简传注、辟异说者众建之;成己不忠而成物不恕,是故高则伤物而卑则丧己,此非孔氏之学使然也。

奉议郎李魆知金坛县,改旧弃陋,大为学宫,请前襄阳司理参军路芾主教后学,又请余记其大意。

昔太伯、季札蓄德于己,不较于物。物纷然就之不足,己冲然自靖有余也。澹台灭明行不由径,非公事不出户,言偃以为得人。古人之行虽殊,学虽有浅深高下,然未有不辨人己之分而审其所以处之者矣。史称子游吴人也,而澹台子羽盖尝从弟子南游至江。方吴与越遁与,至汉、魏以后,京口常为江南必争之地,其人以智诈勇力擅名于时,而古人之遗风余教无闻焉,何也?今将因其地俗而教之以禄利,则所学者固科举之华藻尔。若将教之以道,则必自敬其所传始,必自简传注、辟异说始。嗟夫!去古远而师友不明,余上考太伯、夷、惠,下参季札、子游、子羽,析之于孔氏,以为人己之分当豫辨,所以处之当素审也,盖庶几云尔。

庆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叶适集,卷九,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版。

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纪

初,新安先生朱公为同安县主薄,今知县事毛君当时祀公学宫。

昔孔子既修述尧、舜、三代纪法垂后世,而黄、老、申、韩之流亦各自为书,学者荡析畔离,苟私所受,未有博探详考,务合本统也。及董仲舒稍推明之,与人主意合,则杂家异学始绌,而归一于孔氏矣。姑设禄利锽縻使从,岂道德果尽信哉!故经师句生无有知者,徒为短狭,蔽大义而已。独司马迁采论语,发明孟子不言利,为传世家;孔安国解古文论语;杨雄数称颜渊,笃好孟轲;小戴集记大学,中庸,郑玄并注之;孟子有赵岐,论语又有何晏;韩愈、李翱,文人也,愈本曾参,翱尊子思矣。

噫!二千年间,萌蘖泛滥,若存若亡,而大义之难明如此!则其博探详考,知本统所由,而后能标颜、曾、孟子为之传,揭大学、中庸为之教,语学者必曰:“不如是,不足达孔子之道也”。然后序次不差而道德几尽信矣,非程、张暨朱、吕数君子之力欤!

今夫笺传衰竭,而士之聪明亦益以放恣,夷夏同指,科举冒没,浇识而深守,正说而伪受,交背于一室之内,而不以是心为残贼无几矣。余每见朱公极辨于毫厘之微,尤激切而殷勤,未尝不为之叹息也。夫学莫熟于好,道莫成于乐,颜、曾、孟子所以潜其心也;行莫如诚,止莫如善,大学、中庸所以致其义也。夷佛、疾鑁也;科举,痒也:公所甚惧也。

毛君尝与余学,去而宰同安,有惠政。夫政之得民速,不如教之及民远也。

同前书,卷十。

瑞安县重修县学记

者刘君龟从宰瑞安,颇修学。前记云:“糜镪二百万”,不薄矣。未久已浸敝,颓障堕级,栋扶梁柱,岌岌摇动,如坐漏舟中,邑人以为大惭。顷岁谋于余,将自治之。余曰:

“止。政在有司,非乡民所敢干也。此岂佛,老氏室庐耶,又可醵而就乎?”

嘉定四年,黄君葵初领县,贯无赢铢,叹曰:“吾其舍旃!”士之职于学者郑炎,陈观大趣赞曰:“愿尽力。”费比昔十四,而学复壮好,如新成焉。

凡吏之品有三:上者以学为吏,其次本于吏而学以饰之,下者苟吏,无饰也。君始至即修学,视一邑之政,无先于学,斯知以学为史欤!世之论吏亦有三:上者学成而能教,其次虽未能教而以政养民,下者无养,豕饲兽扰之尔。君知以学为吏,固不鄙慢其民,教与养斯勉而进欤!

世之论,常曰“吏必设学,而教且养人最急”。不知吏当先自教且自养,急顾有甚于人者。何也?彼虽知以学为吏,烛物之智浅,察己之功不深,意则以教且养者厚民,实则以教且养者病民矣,鸟得勉而进哉!且自一令长以上,所关于民,杀活成败,不可预测。若但竖数十屋而宫,群数十土而饭,而曰教养尽是矣,何其易也!故明恕而多通,吏之所以自教;节廉而少欲,吏之所以自养。少欲****有余力,多通则民有馀倩。然后推其所以自养者亦养人廉,推其所以自教者亦教人恕,此忠信礼义之俗所由起,而学之道所由明也,余既嘉君能重学于先,故乐为君系其勉于学者于后。

同前书。

温州新修学记

学立于绍兴初,积久蠹毁。嘉定七年,留公茂潜来守,既修崇之,食增田焉。告诸生曰:

“峙饰庐廪苟厚其养而已;若夫本原师友,必纳诸道德,太守职也。”

昔周恭叔首闻程、吕氏微言,始放新经,黜旧疏,挈其俦伦,退而自求,视千载之已绝,俨然如醉忽醒,梦方觉也。颇益衰竭,而郑景望出,明见天理,神畅气怡,笃信固守,言与行应,而后知今人之心可即于古人之心矣。故永嘉之学,必兢省以御物欲者,周作于前而郑承于后也。

薛士隆愤发昭旷,独究体统,与王远大之制,叔未寡陋之术,不随毁誉,必摭故实,如有用我,疗复之方安在!至陈君举尤号精密,民病某政,国厌某法,铢称镒数,各到根穴,而后知古人之治可措于今人之治矣。故永嘉之学,必弥纶以通世变者,薛经其始而陈纬其终也。四人,邦之****也,诸生得无景行哉!

夫学不自身始而曰推之天下,可乎?虽曰推之天下而不足以反其身可乎?然则妄相融会者零落而不存,外为驰骤者粗鄙而不近矣。虽然,未至于圣人,未有不滞于所先得而以偏受为患者。孔子进参与赐示之道,皆曰“吾一以贯之”,岂非无本末之辨,而欲合门人同异之趋哉!今观曾子最后之传,终以笾豆有司之事为可略,是则唯而不悟者自若也;子贡平日之愧,终以性与天道为不可得而闻,是则疑而未达者犹在也。且道无贵而苟欲忽其所贱,学无浅而方自病其不能深乎!

诸生侧听,转相语,自学官及其父兄,皆请余笔受。

嘉定八年五月

同前书。

信州重修学记

同类推荐
  • 我与祖国共奋进:北京工商大学参加首都国庆60周年活动纪实

    我与祖国共奋进:北京工商大学参加首都国庆60周年活动纪实

    本书记录了2009年北京工商大学参与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的人和事。全书以“游行方阵”、“广场合唱”、“晚会联欢”三支队伍为载体,回顾训练历程、聚焦可爱师生、畅谈国庆感言,意在展现训练全景、展示工商师生的别样风采、讲述国庆盛典背后的故事。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总是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相互间的竞争的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唯一可供取之不竭”的一项战略资源。“过去,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尤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已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通过教育发掘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潮流。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热门推荐
  • 重生农家女:龙凤宝宝腹黑爹

    重生农家女:龙凤宝宝腹黑爹

    本书不再在创世发表,想看的亲们,去起点搜《将军求放过》江雪茹重生回到架空时代,温馨的农家生活让她沉醉,但麻烦却不时来找她,忙得团团转的她不小心收获了帅气相公一枚和可爱的龙凤胎一对。
  • 校园物语:高冷校花的恋爱史

    校园物语:高冷校花的恋爱史

    五大公主的回归,会带来怎样的轰动?什么玩意,竟然是长成这样的女生,我也真是…当她们脱下脸上的‘面具’,又会有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呢?五大校草又该如何行动。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古荒之盘

    古荒之盘

    他是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何存在的蜀山废弃弟子何不归;他是一心执剑仗天的李今生;她是骄蛮无忧的谷家千金谷忆北;他是一身剧毒随风流的唐初之;她是温婉优雅的千年九尾狐秋青易;仙魔人妖一路风流,只为到达传说中的仙界,讲那心中执念向那至尊问个明白,江湖旧事,红尘爱恋,是生死相依或又是天人相隔,千年一瞬世事难料,个中风云,烟起风散。不归不归,为何不归。
  • 三公主的嗜血复仇

    三公主的嗜血复仇

    她,冷若冰霜;她,妖娆妩媚;她,可爱温柔,九年前的意外使她们三个相遇,九年所受的痛苦与折磨只为了复仇。当她们遇上自己的真命天子,她们的复仇会就此打断吗???她们的会发生什么呢?·??......偶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
  • 游侠传

    游侠传

    这里既有单兵出动,更有集体作战。既有古风古韵,又有近代世风。既有轻松搞笑,又有泪洒襟衫。人名皆取自网名和你所熟知的现代强人。将游戏写成江湖,效果如何,请各位看来指教。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巴桐幽默小说

    巴桐幽默小说

    本书收有《雾》、《金缸客外传》、《天上人间》等二十个长短不一的小说。他摈弃那种卿卿我我的情爱故事,同时走出悲悯的情怀,用豁达不羁的目光对人生和人性作出冷峻的审视。 他的小说文字灵动洒脱,富有幽默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泪微笑,在微笑中喟然叹息,引领读者走过昨天与今天,走过悲伤与彷徨,走近苦苦寻觅的精神家园。
  • 俏厨娘,秀色田园

    俏厨娘,秀色田园

    文艺版简介:他说:等着我,我会回来娶你。守着这句话,她等待了三年。三年过后,良人骑白马而来,而她已嫁作人妇,笑问一声:客从何来?==抽筋版简介:夏帆同学,因为加班过劳,一睡之下,居然穿越了,而且很惨痛的穿越到了被抛弃的四岁寄养女夏小鱼的身上。寄养在楚家十年,一朝被推还夏家,夏小鱼的生活不得不重新开始。继母骄横,继妹刁蛮,可是夏小鱼姑娘也不是随便任人捏的软柿子!斗继母,治刁妹,惩恶少,弱小女子也能生存自立。开起了饭馆酒楼,打羸了擂台,混成了小镇第一食府。
  • 穿二代的平凡人生

    穿二代的平凡人生

    当王小明觉得已经没救的时候,总有萧忘书恰到时机的出现在他面前救他一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王小明是穿越者富二代的好朋友,简称穿二代友。
  • 冰魄海洋

    冰魄海洋

    一个娇生惯养的女孩为什么会变得冷若冰霜?从坠机之后得知自己不属于已在这个生活了整整17年人类世界,养了她整整17年的“妈妈”,竟然不是她的亲妈吗,她的妈妈究竟在何方?叫什么?无人得知……从此便踏上了一段惊心胆战的“旅程”;一是为了找到她真正的妈妈,其次是想问清楚,为何17年都没现身,为何她会在人类史界?所有问题,只有找到“她”!雪颜!!问题才会破解!(心儿:大家有没有看过心儿写的另一章文文——守护甜心之凄凉的梦,没看过的孩纸还不去看?!推荐木有?没推荐的孩纸还不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