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06300000033

第33章 我入地狱,舍己助人(3)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看到不远处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打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

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一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想跟您一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问道:“哦!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没有责任的牵绊,我就可以出家寻找自己的出路了。”

无相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说道:“水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漫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中走;同样的,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车上水来。”

无相禅师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说明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不会被物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假如纯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抽身旁观,也不投身粉碎。”

出家光看破红尘还是不够的,更要发广度众生的宏愿才好。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的正确态度。

10.禅心以助人为本

有兄弟3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特别喜好参禅打坐,还曾经跟随佛光禅师学禅。后来,兄弟3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约出外行脚云游。

有一天,在日落时兄弟3人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刚去世不久,妇人带了7个子女生活,生活非常艰难。

第二天一早,到了3兄弟该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突然对两位哥哥说:“两位哥哥继续参学去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弟弟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了,出外参学,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于是劝也懒得劝,拂袖而去。

这位寡妇要独自抚育7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看到这位行者自愿留下来帮助她,当然求之不得。又看到三弟一表人才,妇人表示愿意以身相许。三弟没有直言拒绝,只是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3年再谈婚事。”妇人一听,对三弟更加敬重。

3年以后,妇人再次提出结婚的要求,三弟又道:“如果现在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3年吧!”妇人觉得三弟说得在理,没有强求。

3年后,妇人又提出要结婚,三弟再度婉拒道:“为了我们将来更加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3年再结婚吧!”

如此3年、3年再3年,岁月如梭,一晃9年就过去了,这一家的小儿小女都已长大。三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愿已完成,就向妇人说明自己矢志求佛的决心和当年留下来的初衷,然后与这一家人道别,独自踏上了继续求佛的漫漫长路。

有些人虽然对参禅悟道狠下工夫,但他们都永远参不透禅的真谛,因为他们缺乏一颗度人之心,只是一味地寻求自己的解脱。其实,帮助别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帮助你自己。

陀思妥耶夫斯基20多岁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穷人》,学工程专业的他怯生生地把稿子投给《祖国纪事》编辑部。

编辑格利罗维奇和涅克拉索夫在这天傍晚时分开始看这篇稿子,他们看了十多页后,打算再看10多页,然后又打算再看10多页,一个人读累了,另一个人接着读,就这样一直到晨光微露。

他们再也无法抑制住激动的心情,顾不得休息,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住所,扑过去把他紧紧抱住并流出泪来。涅克拉索夫性格孤僻内向,此刻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感情。他们告诉这个年轻人,这部作品是那么出色,让他不要放弃文学创作。

之后,涅克拉索夫和格利罗维奇又把《穷人》拿给著名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看,并叫喊着:“新的果戈理出现了!”别林斯基开始不以为然:“你以为果戈理会像蘑菇一样长得那么快呀!”但他读完这部小说以后也激动得语无伦次,眼睛瞪着陌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你写的是什么,你了解自己吗?”平静下来以后他对年轻人说:“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出了反应:“我一定要无愧于这种赞扬,多么好的人!多么好的人!这是些了不起的人,我要勤奋,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高尚而有才华的人!”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成为19世纪俄国经典作家,被西方现代派奉为鼻祖。

格利罗维奇、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因各自的成就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但同样令人们尊敬的是,他们“腾出一只手”,托举一个陌生人的行动。而且从最初,他们就预料到这个年轻人的光芒将盖过自己,但圣洁的他们连想也没有想就伸出了自己的手。

“腾出一只手”给别人肯定会牺牲自己的利益,然而别林斯基他们却因陀氏的成功而使自己的人格举世皆知。生活中更多的“腾出一只手”者则是默默无闻的,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陀氏那样成为“不再重放的花朵”。然而“腾出一只手”给别人,重要的是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无论被托举者最后是否平凡,无论能否得到回报,都不影响爱的价值,这价值胜过万两黄金。

真正的禅心不只是坚忍不拔,刻苦修行,更要“腾出一只手”救度别人。“腾出一只手”给卑微者——赞扬他们;“腾出一只手”给狂妄者——规劝他们;“腾出一只手”给忧伤者——安慰他们;“腾出一只手”给绝望者——点拨鼓励他们……这样,你不花一分钱,便可以帮助别人,甚至可以改变别人的一生,何乐而不为呢?

11.分一缕阳光给别人

有一个富人,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富人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利益吗?”

无相禅师照实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度,如日光遍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富人不满意道:“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娇弱的,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就好,不要给其他的众生。”

先相禅师慨叹富人的自私,但仍慈悲的开导道:“回转自己的功德以趋向他人,使每一众生均沾法益,是个很讨巧的修持法门。‘回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内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众,就如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不仅光亮增加百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富人仍是顽固的说道:“这个教义很好,但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赵,他总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富人茫然,若有所失。

给他人一缕阳光,不仅要给你的亲人,还要给你的敌人;不仅要给你的熟人,还要给陌生人。下面有两个关于陌生人的小故事,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帮助别人的意义。

一个在越南打仗的士兵,有一天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自己快退伍回家了。父母当然非常高兴,在电话中表示希望他回家越快越好。士兵又告诉父母,他有一个战友也要和他一起回家,父母当然表示欢迎。同时,孩子告诉他父母,这位战友在战争中失掉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臂,而且要和他们一起住。孩子的爸爸一听就告诉孩子,这绝不可以。他说只剩下一条腿和一只手臂的人,将造成家人的沉重负担,他不欢迎这种残疾的人和他们长住,他建议这位残疾的战友自己设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孩子听了这些话以后就挂了电话。几天后,警察通知父母,他们的孩子自杀了。父母去认尸,令他们大为震惊的是:他们的孩子只有一条腿和一只手臂。

美国有一位女士在海边散步,发现海上有一艘私人帆船情况很危急,便立刻和救难人员联络。等大家将船安全救上岸,这位女士才发现,船上居然有她的丈夫。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私心,这些私心阻碍着我们去帮助别人。所以,参禅的目的就是将这些私心换成博爱之心,以普度众生、济世救人的心态生活。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的更美好。

12.爱的“借口”

小和尚问老和尚道:“菩萨还杀生吗?”心中却在想:“师父一定回答不杀,哪有菩萨破戒杀生之理!”不料老和尚郑重地回答:“杀!菩萨常常杀生,不知疲倦!”

“什么!”小和尚瞪大了眼睛,支起了耳朵,好像听到了天外之音,“菩萨怎么会杀生,还常常杀生呢?”

“为救度众生,为降妖除魔!”老和尚淡然地说。

“那么,菩萨岂不是犯了大戒吗?”小和尚不解地问。

“犯戒又不犯戒。”老和尚耐心地解释,“犯戒是因为有杀生之相,破了戒的形式;不犯戒是因为菩萨心中没有丝毫杀念,所以符合戒的精神。”

“那么,菩萨于杀生之时,心中当作何念呢?”小和尚好奇地问。

“菩萨杀生时,当作此念:救助被害众生使其免于水深火热,拯救害人恶魔使其免于万劫沉沦!”

“菩萨杀生,还入地狱吗?”小和尚追问。

“菩萨常入地狱。”老和尚答。

“为什么?”小和尚不解。

“菩萨救助众生永不休息,所以降妖除魔也永不停止,又怎能不常下地狱呢?”

“菩萨明知会下地狱,为什么还要杀生呢?”小和尚更是不解。

“这正是菩萨的精神所在。”老和尚庄严地说,“为救度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我们遇到事情总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比如上课迟到说是堵车,下班早退说是父母来了。这些都是反面的,然而正面的也有,菩萨入地狱就给了我们舍己助人的“借口”,相信下面这则真实的故事也会给你一个爱的“借口”。

在土耳其旅游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趁此说了一个感人却也感伤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地震后的第二天……

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难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不可置信的画面——

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难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

她七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难人员大惊,卖力地搬移在上面、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旁。

媒体到这儿拍下画面,救难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一面苦撑等待着……

透过电视、透过报纸,土耳其人都心酸的掉下泪来。

更多的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难人员够着了小女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

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的唯一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难人员终于受不了,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

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意志,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母亲疲累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这就是母爱”。

长得壮硕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篇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其实不只他哭了,在车上的所有人,也哭了……

多为别人想想,不要只是一味的自私自利;尽一己之力又何妨呢,多做点善事也很好。这个世界只有多一点温暖,多一点体谅,才会有更多美好的事物。每当你因为别人的事而感到厌烦的时候,就要想想那位用身体撑起千斤重担的母亲,世间有如此的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抱怨的呢?这就是爱的借口。

13.助人即助己

怀德大师带着小和尚云游四方。

这天,师徒二人沿着一个山间小路往前走,感觉又困又累。突然,怀德大师发现前面一个老人,背着一个看起来非常沉重的包袱在走。

怀德大师忙拉着徒弟赶过去说:“老人家,我们帮你拿一会儿东西吧!”然而,小和尚却不乐意,心想我们已经这么累了,师傅还要硬充好人。心里虽这么想,小和尚却不敢违背师傅,极不情愿的帮老人拿起包袱。

怀德大师和徒弟帮老人拿了一段距离的包袱,恰巧老人的儿子赶车来迎接自己的父亲,就让他们师徒搭上了顺路车。

小和尚的脸这才由阴转晴。

怀德大师开导他说:“有因才有果。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比如你帮助别人提了东西,你耗费了自己的体力,耽误自己的时间。但是,你现在就不用自己赶路了。”

看着徒弟似懂非懂的样子,怀德大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却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瘦得皮包骨。这个人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长的把手,使它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食物、刀、叉与那些四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困,惑了,他怀疑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最后,他终于知道了答案:地狱里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四尺长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天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结果帮助了自己。”

最后,怀德大师说:“这个启示很明白。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做人应该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行善济世、关心社会,而不只是一味独善其身,应随俗而不为外物所染。

14.把别人的灯点亮

有一个小和尚怕麻烦师父,所以迟迟不敢再问问题。他对虚尘大师说:“师父,您知道吗?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想我已经麻烦您许多次了,不敢再去打扰您!”

虚尘大师对他说:“先去点燃一盏油灯。”小和尚照做了。

虚尘大师接着又说:“再多取几盏油灯来,用第一盏灯去点燃它们。”

小和尚也照着做了。

虚尘大师便对他说:“其他的灯都由第一盏灯点燃,第一盏灯的光芒有损失吗?”

“没有啊!”小和尚回答。

同类推荐
  • 思维:人人都可以像天才一样思考

    思维:人人都可以像天才一样思考

    传统的守旧观念来自传统社会。“传统”是与“现代化”相对而言的,是指现代化之前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农业为主、手工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不存在世界市场。
  • 偎雪听心

    偎雪听心

    本书是一册有关人生哲学的通俗故事读本,汇集40余个精短的小故事,由《读者》重点签约作家鲍尔吉·原野专门撰写。全书文字隽永,哲理深蕴,图文互动,时尚可人。符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趣味。
  • 提高工作效率有技巧

    提高工作效率有技巧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从利用好时间、加强执行力、提升自身能力、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等八个方面,全方位地为职场人士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一个立体式的可行方案。
  • 人脉的气场

    人脉的气场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条潜在的财脉。表面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获得财富。即使你拥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还具有雄辨的口才,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地促成一次商谈。但如果有一位关键人物协助你,那么你的出击一定会完美无缺,百发百中!两百年前,胡雪岩因为擅于经营人脉,而得以从一个倒夜壶的小差,翻身成为清朝的红顶商人。三百年后的今天,检视商界成功人物的成长轨迹,也都因为拥有一本雄厚的“人脉存折”,才有之后辉煌的“成就存折”。
  • 大公司跟对人,小公司做对事

    大公司跟对人,小公司做对事

    把事做对是一种技巧,一种能力;做对事是一种选择,一种方向。从前,有个年轻人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呢?”智者告诉他:“有三个秘诀:第一个是帮成功者做事;第二个与成功者共事;第三个是请成功者为你做事。”很显然,这三个秘诀里,最现实也最容易实现的还是第一个一一帮成功者做事,即跟对人,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在大公司这一点尤为重要。跟对人,就等于搭上了成功的顺风车,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绕开致命的失败。也就是说,只有跟对人.才能做对事;跟错了人,整个世界也就跟着错了。
热门推荐
  • 舰艇基础科技知识(上)

    舰艇基础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传奇系列混沌

    传奇系列混沌

    暗藏的毁灭计划!传奇系列第一部!改变世界的两种方式!以日记的形式开始每一天的生活!
  • 一树一相思

    一树一相思

    四个人的爱恋,最终,谁会伤心离去?谁又能如愿娶到她呢?相思树下,谁与谁携手共度一生?
  • 我不是天后

    我不是天后

    本书是潘晓婷的第一本自传,文中展示了她从一个普通少女到世界冠军的成长历程,同时,还记录了她作为一个美女的时尚感悟。书中从她天赋初显露、成为美院落榜生,曾被认为“不良少女”等多个侧面展示了她多彩的少年时代。
  • 幸福缓流

    幸福缓流

    其实,这只是一个人简单生活的简单经历,因为有所选择,所以努力。生活里很多人和事,是我珍惜的回忆,虽然可能已经来不及,但是,仍要说出:我有空的时候,以某种方式,想念你。
  • 遥远时空中的恋人

    遥远时空中的恋人

    居然还在朝下,不可能想让跟一个小雨点那样的坠落到外面的时空里面去吗?他想他或许在到外时空的时候或许就会狠狠摔死吧?意外的坠入马车,被帅男靓女的相貌所震惊,是穿时代的艳遇还是上天对他特有的照顾?子这美女如云的年代里他风流成性,处处留情,结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年劫之倾夜

    千年劫之倾夜

    初见时,他避世千年、俊逸若仙,她对他嫣然一笑;十四年后,他依旧如斯,她痴心以对!他们之间守一年之约,一年后,她如约归来,他却不知所踪。面对与他长相一模一样的另一个人,她越来越好奇、越来越怀疑,终究真相如何,是否真如她的猜测?命运的推动下她的身世一步步呈现,生而带劫之人,又将会给身边人带来什么样的遭遇?是世人太过执着,还是命运如此安排?千年之劫,身在其中又该如何面对?
  • 继承守护者

    继承守护者

    “开灵”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拥有了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能力。金钱,美女,地位,权利,随着他的能力变强而变的随手可得。他有仇必报,有恩必还,他有情有义,为兄弟可以两内插刀,为爱人家人可以放弃一切,他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一个霸气热血有情的男人。
  • Lyrical Poems

    Lyrical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