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8700000020

第20章 顿悟禅——心如明镜(6)

49.师姑是女人

智通禅师在归宗禅师处参禅时,有一天晚上巡堂,大叫道:“我开悟了!我开悟了!”

三更半夜地众多僧人听了吓一跳。第二天上堂,归宗禅师集合大众问道:“昨夜是谁自称已开悟了,请站出来!”

智通走出来,直接地说道:“是我!”

归宗以为他悟到了什么高深的禅旨,问道:“你是悟了什么呢?”

智通答道:“我悟的道不能说。”归宗道:“如来降世,为示教利喜,总可方便一说。”

智通低声细语地说道:“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结果自然是众多僧人哄堂大笑,只有归宗禅师惊异地看着这个和尚说:“是的,你果真悟道了。”

师姑,是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师姑是女人的问题,自古就没有人怀疑过,但智通经过千辛万苦,才懂得这问题。

智通说:“师父,现在我要告辞了,我要下山去云游。”

众僧又吃了一惊,这个和尚悟到了“师姑是女人做的”,本来没有什么稀奇的,可是他居然因此就下山云游,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

可是归宗禅师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这个和尚是到了下山的时候了,于是不再挽留他,提着斗笠率领众僧送他出寺。到了寺门外,智通和尚接过斗笠,大步而去,再也没有留恋之意。

众僧向归宗禅师问道:“他真的悟道了吗?”

禅师感叹道:“这个和尚实在是前途无量啊,连‘师姑是女人做的’都参透了,还有什么禅道悟不出来呢?”

[禅中智慧]

“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这个道理众人皆知,可是有谁能从中悟到佛理呢?这句话从智通的嘴里说出来,却蕴涵着另一种特殊的意义——世间的事理,一通百通。”

50.修行

慧能禅师之后的禅师们,沿着慧能的“但行直心、不着法相”的禅修之路,日益将禅的意味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了一种随缘任运的态度。

有个弟子问慧海禅师道:“师父,您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够活得如此潇洒自在呢?”

慧海回答说:“也没什么啊。如果说一定要有,那我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困了睡觉,饿了吃饭。”

弟子大吃一惊地反问道:“这算什么与众不同?每个人都这样子的呀。”

慧海听了呵呵一笑,说:“我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什么其他的也不想,吃得安心舒坦。睡觉的时候就睡觉,所以也从来不做噩梦,睡得轻松自在。”

慧海禅师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而世间的芸芸众生,吃饭的时候盘算着如何防备别人掠夺自己的财产,食不甘味。睡觉的时候又寻思着如何去掠夺别人的东西,浮想联翩。这样子看来怎么会每个人都一样呢?”

弟子听了大有感悟,说:“如此看来,我们平常做事,还是要多多保留一份平常心,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呀!”

“嗯,有些意思,”老禅师高兴地说,“你能够拥有平常心,就说明你开始入门了。等你能做到不。留平常心,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才是真正悟道了。”

[禅中智慧]

禅宗强调本心不是空洞的,日常的行住坐卧、见闻觉知都是本心的流露、表现、作用。随顺自然的平常行为,既是禅修的方法,也是禅修的境界。

51.打破酱坛

百丈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徒弟。一天,马祖派侍者送了三坛酱给他。当百丈禅师收到三坛酱后,立刻鸣钟集众上堂,指着坛酱对大众说道:“这是道一派人送来的盐酱,你们如果有人悟道就不打破它,如果全体都不能悟道就打破它!”

一寺学僧们面面相觑,无人回答。

百丈禅师见大众无语,“嘭”的一声,便用拄杖把三坛酱缸都打破了。

侍者从大雄山回到马祖禅师那里,马祖禅师便问道:“你把酱送到了吗?”

侍者答道:“送到了。”

马祖禅师再问道:“百丈收到我的盐酱以后,有什么表示?说了些什么?”

侍者回答道:“百丈禅师收到盐酱后,就集合大众上堂,因没有人悟道,就用拄杖把酱缸都打破了。”

马祖听后,哈哈大笑,非常高兴地赞美道:“这小子不错!”

后来马祖带了口信给百丈禅师,希望他将修行的近况不时地写信回来报告。

百丈禅师在回函上诚恳地写报告说道:“老师!谢谢您的关心,自从将酱缸打破以后,30年来,弟子从来不曾缺少过盐酱。”

百丈禅师打破了酱坛,意即我们的禅道,什么都不缺,就不用老师烦心了。马祖道一禅师非常满意,特意写了八个字送给百丈禅师,此八字为“既不缺少,分些给人”。

后来马祖创了禅林,百丈就立了清规,从此中国供给青年学者参学的禅林就繁衍不绝了。

[禅中智慧]

禅师们彼此来往,看似平常,但他们都另有一番含意;盐酱是生活中不可缺的食用东西,将盐酱送给百丈禅师,意即要他照顾生活中的禅道,不可离开了生活而去盲目修炼。

52.禅师送金箔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有一个乞丐来求助荣西禅师,哭诉道:“禅师,我的妻儿已经多日未进粒米。我尽可能地想给他们温饱,始终不能办到。连日来的霜雪使我旧病复发,现在我实在是精疲力竭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妻小们都会饿死。禅师,请您帮帮我们吧!”

荣西禅师听后颇为同情,但是身边既无钱财,又无食物,如何帮他呢?不得已只好拿出准备装饰佛像的金箔说道:“把这些金箔拿去换钱应急吧。”

听到这话,座下的许多弟子都很惊讶,纷纷不满地抗议道:“老师,那些金箔是替佛装金的,您怎么能轻易地送给别人?”

荣西禅师非常平静地对弟子说:“也许你们无法理解,可是我实在是为尊敬佛陀才这样做的。”

弟子们一时无法领会老师的深意,愤愤地说道:“老师,您说是为了尊敬佛陀才这么做的,那么我们将佛陀圣像变卖以后用来布施,这种不重信仰的行为也是尊敬佛陀吗?”

荣西禅师不再辩解,只是说:“我重视信仰,我尊敬佛陀,即使下地狱,我也要为佛陀这么做。”

弟子们仍然不服,还是嘀咕个没完。荣西禅师于是大声斥责道:“佛陀修道,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在所不惜。佛陀是怎么对待众生的?你们真的认识佛陀吗?”

[禅中智慧]

佛讲求行善,它是一种精神,决不受外物干扰。

53.真正的佛法

有心禅师穗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来此向他问道的人非常多。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从未对客说法。

一天,有一禅僧来寺参访,希望能当面请求开示。有心禅师刚好出门,有得师弟只好硬着头皮以“无言对答“的方法来接见这位禅僧。

两人对面而坐,都不发一言,只是用手指比划,不久之后,禅僧非常欣喜地向有得礼拜告辞。

禅僧路上遇到有心禅师,连夸有得实在是个了不起的禅师,并滔滔地述说着他向有得请益的经过:“首先,我竖一指,表示大觉世尊,人天无二;他就竖起两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是二而一。之后,我竖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宝,和合而住,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捏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至此,我已技穷,只得向他礼拜而出。”

有心禅师一回来,有得就非常气愤地向他报告道:“刚才有一个禅僧非常无礼,他一进门向我瞧了一眼,接着就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睛!我因他是来参访的禅僧,对他客气,所以我就竖起两指,表示他有两只眼睛,非常幸运。谁知道这个人非常无礼,竟然举起三只指头,暗示他和我两个人只有三只眼睛,你说气不气人?因此我举起拳头,正要好好揍他一顿,他却急忙磕个头跑掉了。”

有心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有得,你会吗?”

有得茫然无对。

[禅中智慧]

真理是朴素的,不需要任何装饰。

54.伎俩

卧轮禅师认为自己已成正果,为此曾作了一首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六祖慧能禅师听到这首偈后,对徒弟说:“这首偈还未真正明白佛法真义。如果依据这首偈来修行,就死掉了。对境心不起,认为这是功夫好,是错误的。我们修道成佛是成活佛,绝不是死在那里,变成金木土石,那还成什么佛呢?那样不能起作用,不能度生,一点价值都没有。”

于是,六祖也作了个偈子:“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徒弟请禅师开示。

六祖禅师说:“所谓有伎俩,即是有功夫,心有所住,不空荡,着在功夫上了,这就是法执,是不行的。思想用不着断,断了就不能起作用了,假如断除了思想,像一块木头、石头,那还有什么用呢?凡事一念不生,同样也不能起作用,所以我说,对境心数起。譬如我们说法,也要起心,也要动念呵!听法也不能不起心动念,虽起心动念而不着相,等于没有起心动念。菩提是妙明真心,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即使修成果地佛,也没增加一分,怎么会有所增长呢?”

徒弟们言下有悟。

[禅中智慧]

禅认为,只要内心纯真,外物就不会侵害它。

同类推荐
  • 用幽默的方法表达你的看法

    用幽默的方法表达你的看法

    幽默是一种语言表述方式,它融技巧性和轻松感于一体,让人们在诙谐与笑声中解决问题。当对方出言不逊时,我们不一定要针锋相对,用一句幽默而颇含深意的话以巧盖强,既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好,又巧妙的给对方以回击,让其不能发作又有苦难辩;当别人有意挑衅时,用幽默的方式合理回避,一场毫无意义的争执便止于萌芽……在工作与生活中,幽默的表达方式还有着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但很多人并非生来就具备幽默的天赋,这需要后天的积累和培养,多看一些范例,多了解一些幽默的语言,把控好适当的环境,合理运用这些语言,这样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能增添自身的魅力。学会用幽默的方法表达你的看法,还可以帮你减少麻烦、积累人脉、获得成功。
  • 踏着荆棘轻松前行:不惧挫折

    踏着荆棘轻松前行:不惧挫折

    本书的内容是以教育学、事理学为准绳,以实验数据、凋查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书中的实用方法切实可行,让孩子如何更好的处理困难,积极面对挫折。适用于各种人群学习各种知识。
  • 你就是自己的公司

    你就是自己的公司

    本书从工作、思想、责任、竞争力、品牌、客户资源、财务等方面告诉我们,公司经营的这几个要素正是人生规划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只有这些方面做到位了,公司的经营才正常,人生的发展才更有前景。
  • 成功源于思考(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成功源于思考(人生高起点:卓越人生素质培养文库)

    正向人类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伴随着潜在利润的诱惑,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与旧社会阶层的逐步消亡,每一个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适应时代的变迁和需要,调整自己,响应新时代的召唤。知识经济时代召唤新一代的潜在利润发现者和实现者,使社会在迈向更加丰裕的进程中拓展更为广阔的人类生存空间。
  • 高考状元经验谈(感悟与求知书坊)

    高考状元经验谈(感悟与求知书坊)

    本书稿辑录了高考状元的相关资料,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她庄周梦蝶般而来,却已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这是,谁的孩子?向晚:这位公子,若你要劫财,我没有,若你要劫色,我更没有,我们无怨无仇,为什么你要……西临锦:真啰嗦。向晚:你是不是有个胞胎兄弟?西绮玉:这又是你新的勾引手段?装疯卖傻,欲拒还迎?向晚:我想要的,不是被折断的羽翼。莲陌:你若敢飞,我便让这天下,都是我的!
  • 漫漫求仙道

    漫漫求仙道

    漫漫求仙之途,充满坎坷崎岖。在这个残酷异常的修仙界,谁也不会完全相信除自己外的任何人。穷苦人家弃儿易冷,心智坚毅,巧合之下走上不归途修行路,步履维艰,斗智斗勇,终成大器。
  • 天葬

    天葬

    民国年间,川中军阀混战,刘文辉的二十四军两个连队上百号人误入人迹罕至的西南藏地林区,不到一天时间,两个连队伤亡殆尽,只有四人存活。误入藏区的二十四军连长王威和军师赵二麻子在林区一处神秘的天葬台旁,意外发现十多年前阿坝藏区一位大军阀的死亡真相,被淡忘多年一段神秘而诡异的天葬谜团逐渐浮出水面,传说与一千多年前迷失的拉格日王朝遗迹有关……
  •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如妃说道:“好啊,一个小丫头也敢跟本宫指手画脚了,慕容晴帆,你不要得意了,不要以为皇上现在宠幸你,以后你就是皇上的心头肉了,告诉你,别做梦了。就凭你那样儿,我等着看你死在冷宫没有人给你收尸。”说着就又要来打小怜,但这次她伸手过来的时候,慕容晴帆突然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还反转了一下。看无颜皇后如何管理后宫,教训痴情皇帝。
  • 大破灭世代

    大破灭世代

    当黑云笼罩了天空,大地渐渐腐朽。灰羽落苍原,这是无限的悲哀。那么,你有没有想过?用手中的利刃,为这世界,带来曙光!
  • 穿越十大恐怖片

    穿越十大恐怖片

    陈锋是山里的孩子,他考上了向往已久的名牌电影学院,本该是件高兴的事,但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个与名牌电影学院仅仅相差一横的山寨“大学”,似乎只有“恐怖专业”,而陈锋就身在其中。“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电影事业“真实化”建设服务,必须与“对应电影”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电影人。“你相信爱因斯坦、死神、超人......以前都是这里的学生吗?”“上完十堂课,你就可以像他们一样毕业!十堂课,不多,真不多......”******书友群:225665014(期待您的加入)
  • 人间万象顺口溜

    人间万象顺口溜

    本书收集有文字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顺口溜段子500余个(笔者创作的小部分),分作“社会百态”、“世人万相”、“官场调侃”、“话说吃喝”、“爱情婚姻”、“健康益寿”等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健康益寿歌诀”80则。以供读者品味欣赏,并从中了解百姓的风趣幽默及智慧。书中的语言活泼、文字灰谐,雅俗共赏,给人启迪。
  • 有个傻瓜爱着你

    有个傻瓜爱着你

    分手那天,他问她:“你恨我吗?”她说:“一份不被双方珍惜的感情,直到死的那一刻也不会让人感到可惜!”…………一朝穿越,她打算不再涉入爱情,可是丫的老天爷似乎并不想让她好过,一会儿来了个什么西凉国的太子、一会儿又来了什么东陵国的摄政王……到底还不要让人活啊!直到有一天,越天宸实在受不了了,本宝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 佛说阿难四事经

    佛说阿难四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马登代表作的选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此也成就了这本中文版的励志精品。美国的马尔滕博士,著书极多,内容都是激励和兴奋青年人的文字,为文鞭辟入理,剀切详明,令人百读不厌。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博士亲自选编翻译了这两本著作,并结集在国内出版,书名定为《成功之路》,给当时的青年以巨大的影响和激励,一扫当时消极、悲观、烦闷、颓唐的气氛。本书努力于有系统地介绍充满生机的新生活,即使不是绝无,至少可称仅有。这是译者不揣浅薄,翻译这本书的最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