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1100000021

第21章 明清时期(3)

这以后,陈子龙对夏完淳刮目相看,再也不敢轻视,并以能做他的老师而自豪。夏允彝的几社朋友们更是惊奇万分,敬称夏完淳为“小友”,视之为同道中人。在夏完淳六七岁时,这个“总角小童”便可洋洋洒洒写出数万言的诗赋古文来,而且“下笔立就”“奇丽可观”,于是,惊叹不已的人们又送他一个美号“圣童”。

夏完淳9岁的时候,父亲夏允彝曾把他写得比较好的诗歌收集起来,为其印了第一本诗集《代乳集》。亲戚朋友争相阅读,夸奖他是少年奇才。

老师陈子龙欣赏夏完淳的才华,在和朋友编当代名人诗歌选集时,特意把夏完淳的几首诗也搁在后面,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一时间,夏完淳的才名风行江南,又一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面对耀人眼目的名声,9岁的夏完淳不免有些得意。父亲夏允彝发现了儿子的变化,于是在一时的兴奋后也渐渐平静下来,不再夸赞儿子,而是又开始督促他刻苦攻读。夏完淳的奶奶顾氏惟恐孙子会被早来的荣誉冲昏头脑,立刻来信谆谆叮嘱他要戒骄戒躁。老师陈子龙也不时写信来教育他要继续学习。在大家的帮助下,夏完淳很快就渡过了这一关,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怎样帮助父亲处理政务,造福百姓上。

其实,夏允彝的仕途很短暂,“真官”只作过福建长乐县令,时间约五年左右。在官期间,他治绩优秀,成为当年由吏部点名表扬的全国政绩突出的七位优秀知县之一,并受崇祯皇帝亲自接见。可惜,由于母亲病逝,他只能回老家守丧。

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夏允彝急忙拜谒史可法,商议恢复大计,由于南明弘光政权的迅速崩溃,夏允彝才不获展,在林野乡间仍旧想有所作为。当时满清在江南的统治还不稳固,义师纷起,明朝残余军事力量散落其间。于是,夏允彝暗中写信给自己从前的学生、明朝江南副总兵吴志葵,商量准备合兵攻取苏州,然后收复杭州,再进兵南京,以图保有明朝江南半壁河山。也就是在那时,年仅15岁的夏完淳匆匆完婚后,马上和父亲一道加入戒旅军中。可惜,吴志葵无长远谋略,军将多懈怠贰心,苏州城不仅未被攻下,这些残明的乌合之众,也大败四溃。

这个时候,夏允彝反而变得愈加平静,他决定要自杀殉国。乡人劝他可以趁乱渡海去他曾任地方官的福建,招纳兵马,再图恢复。夏允彝考虑再三,没有同意,怕举事再败以至于蒙羞万世。松江清军主将早闻夏允彝大名,表示只要他出山,一定封为大官。

清将还表示,即使夏先生不愿新朝为官,出来见一面也行。夏允彝以“贞妇”自比,明白无误表达了自己不事二朝的决心。

他给好友陈子龙等人写信交代后事,然后平静与家人言辊,并特意把未完成的文集《幸存录》交予儿子夏完淳手中,叮嘱他毁家饷军,精忠报国,代父完成恢复志愿。之后,夏允彝投松江塘自杀。在遗书中,父亲写道:“少受父训,长荷国恩,以身殉国,无愧忠贞……人谁无死,不泯者心。修身俟命,敬励后人。”夏完淳看到父亲刚烈死状,肝胆欲裂,更加坚定了他必死报国的决心。夏完淳深受父亲爱国精神的熏陶。

于是,夏完淳上书鲁王政权,要求予父亲以赠谥。鲁王爱惜夏完淳如此年轻又如此对大明忠心,立授他“中书舍人”一职,赠夏允彝“右春坊右中允”,谥“文忠”。这一切,均极大鼓舞了身在江南的夏完淳抗清复明的勃勃斗志。可惜的是,1647年,九月秋决,夏完淳等三十多名抗清义士在南京西市慷慨就义,年仅16岁。

王氏教育顾炎武“润物无声”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其诗沉郁苍凉,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他在《日知录》中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观点。这句名言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顾炎武从小过继叔叔家,嗣母王氏为太学生王逑的女儿,出自书香门第,年轻时便失去了丈夫。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和精力都放在教育嗣子顾炎武身上。这位颇有远见和学识的旧时知识分子,不仪注重对孩子文化知识的灌输,更重视对孩子道德情操的培养。

顾家有田四五十亩,收入可达小康。但嗣母从不私蓄,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资助贫困的乡邻,自己和儿子过着相当俭朴的生活,有意用生活的清贫来磨炼顾炎武的意志。她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排忧解难的美德,对幼小的顾炎武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顾炎武很小的时候,嗣母便开始对他进行爱国思想的教育。嗣母教其读书识字,特别注意选择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内容的教材。为了不断更新内容,每当夜幕降临夜深人静的时候,操持家务劳累了一天的嗣母仍拖着疲惫的身躯秉烛夜读,悉心翻阅《史记》《资治通鉴》等书,将其中精心选出的故事讲给儿子听。

嗣母经常给幼年的顾炎武讲各种爱国的故事,讲屈原怒沉汨罗江;讲文天祥、于谦为了坚持民族气节而宁死不屈。讲到志士名言,她常常再三重复,让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母亲辛勤的汗水,使顾炎武幼小的心灵中有了爱国思想的种子,为他爱国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645年5月,清军占领南京,并分兵南下,占领了杭嘉湖广大地区。

由于满清贵族实行民族压迫,不堪压迫的江南各地汉族人民,纷纷揭竿而起,举行反清起义,顾炎武也毅然参加了义军。义军失败后,他又返回故乡参加昆山保卫战。昆山陷落,顾炎武生母何氏被砍断右臂,两个弟弟均遭不幸。嗣母听到这些,悲痛欲绝,她不愿做异族统治下的顺民,便绝食殉国。在弥留之际,她再三叮嘱顾炎武“我虽妇人,与国俱亡……汝无为异国臣子……”要他“无负人,与国思,无忘先祖遗训”“勿更出仕”,告诫儿子要坚持民族气节,不做清朝的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生命完成了教育孩子的最辉煌的一笔。

国破、家亡、母死的惨景在顾炎武心里留下了难以平复的创伤,母亲的临终嘱咐,使他永世难忘。他拒绝和清政府合作,对那些为个人荣华富贵、媚侍清廷,毫无民族气节的明朝降臣降将痛加指斥。清政府多次请他去北京入仕,都被他严辞拒绝。在清朝做了大官的外甥要在昆山老家给他置田养老,也被他拒绝了。他坚持民族气节的品格,对世人影响很大,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后来又成为清末的维新志士和千百万爱国者的口号,影响深远。

王夫之嫁女赠手稿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1650年,潜身湘两石船山土屋中,著书40年,学者称船山先生。王夫之博通经史,思想深邃,志节文章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立。他的所作所为总是与世俗不同,就连教育儿女的方法也让人叹为观止。

有一年,王夫之的大女儿要出嫁,当时社会上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给女儿。

嫁妆贵重的话能显出自己家庭的高贵,嫁妆少了的话就会有人看不起。预定的婚期一天天临近了,王夫之却不慌不忙。女儿心里着急,但又不好意思问父亲。后来几位热心的邻居来到王家,问嫁妆准备的情况,有什么事需要帮忙。

王夫之拱起手来,笑呵呵地向大伙说:“多谢各位费心,我为女儿的嫁妆早就准备了。”

“那嫁妆在哪儿呀,我们看看?”

有的邻居一听,不由睁大眼睛四下寻找了起来。可是屋子里空荡荡的,没见什么显眼的东西。看到客人们不明白的神色,王夫之摸了摸花白的胡须告诉大家:“不急,不急,等我女儿出嫁的那天,你们再来看吧!”

很快女儿的婚期就到了。天刚蒙蒙亮,附近的大人小孩都来看热闹,把王家围了个严严实实,还有些人索性进到王夫之的屋里左右察看。

迎亲的花轿来到门口,热闹的鼓乐声一阵高过一阵。按规矩,新娘子应该离家上路了。这时候,王夫之不慌不忙地打开自己的书柜,从里面捧出一个涂着红漆的小木箱子,亲手交给女儿,郑重其事地说:“这就是我给你准备多年的嫁妆。”

“里面装着什么宝贵东西呀?”看热闹的、迎亲的都想弄个明白,连王夫之女儿的心里也不清楚父亲要送给自己的是什么。一位来迎亲的中年妇女实在憋不住了,借帮着拿东西的机会,悄悄地把木箱子的盖掀开一看——“里边原来是书和稿纸!”中年妇女吃惊的样子,引得周围的人都伸过脖子来。于是,有些人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王夫之的大女儿听到这些议论后,心里很委屈,她转身跑回自己的屋里,伏在床边低声地哭起来。王夫之还是那样不慌不忙地朝众人摆摆手,然后走到女儿床前,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好女儿,你平时勤奋好学,很对我的心意。为你的嫁妆我想了很多很多,可别小看箱子里的东西,那书册里有我一生研究的学问;那稿纸上,有我多年写作的成果。

它会教你怎样做一个有骨气、有出息的人。什么金银财宝也比不上有用的知识啊!”

听了父亲的这番话,女儿抹掉眼泪,露出笑容,让人抬着那个红漆木箱恭恭敬敬地和父亲告别上路了。后来,女儿在父亲的指导下,知书达理,聪明贤惠。

王夫之写信教侄子如何做人

王夫之不仅悉心教导自己的女儿,他对侄子的教育也颇具匠心。作为一个大思想家,他也留下十几封给子侄的书信,其中有一封是以诗体写的:

立志之始,在脱习气。

习气熏人,不醪而醉。

其始无端,其终无谓。

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

岂有丈夫,忍以身试?彼可怜悯。我实惭愧。

前有千古,后有百世。

广延九州,旁及四裔,何所羁络?何所拘执?焉有骐驹,随行逐队?无尽之财,岂我之积?目前之人,皆吾之治。

特不屑耳,岂为我累?潇洒安康,天君无系。

亭亭鼎鼎,风光月霁。

以之读书,得古人意。

以之立身,踞豪杰地。

以之事亲,所养惟志。

以之交友,所合惟义。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人在开始立志之时,首先要脱去庸俗的习气。

这种庸俗的习气会熏染人,就像闻到浓烈的酒香,不喝就醉了。这种习气不知不觉地就会沾染上来,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终结。沾上了这种习气,人们就会为了针尖大小的利益而挥拳斗殴,甚至会在片刻之间无名火起乱发脾气,九头牛也拉不住他。岂有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愿意自身成为如此鲁莽的俗物?想起他们的行为真是可怜,而我们也实在十分惭愧。想一想:从时间上看,前有千古,后有百代;从空间上看,中国有九州,九州旁边还有四方边远之地。一个人怎么能被一时一地所束缚,有什么力量能限制人的发展?只要是真正的骐驹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在大众之中随波逐流的。世上有无穷无尽的财宝,它们并不是因为我的追求而聚积的;看看眼前这些追名逐利之徒,都是我们的镜子。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只能不屑一顾,又怎能受他们的影响呢?做人应该潇潇洒洒,无牵无挂,堂堂正正,如光风霁月一般。用这种心态来读书,就能领会古人的意思;以这种心态来立身,就能成为英雄豪杰;以这种心态来服侍亲人,就能尽心尽意,毫无保留;以这种心态来交朋友,朋友之间就会由于正义而合在一起。

金圣叹刑场上不忘教子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名喟,苏州吴县人。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金圣叹博览群籍,好谈《易》,亦好讲佛,常以佛诠释儒、道,论文喜附会禅理。

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应科试,改称金人瑞考第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

顺治十七年(1660),苏州府吴县调来新县令任维初对欠税者用重刑又私盗公粮,顺治十八年(1661)崩,苏州设灵堂哭临三日,大官云集,百多名秀才于第三日往孔庙哭,后向巡抚朱国治呈揭帖告发县令。谁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结,逮捕了18名秀才,反向朝廷告秀才们抗纳兵饷,鸣钟击鼓,聚众倡乱,震惊先帝之灵,要求严惩,定于秋后处斩。这其中就有金圣叹。

行刑日,凄凉肃穆,方圆不大的一块阴森森空地,四周闪着刀光剑影,显得阴森恐怖。胸藏秀气,笔走龙蛇,蔑视朝廷的金圣叹披枷戴锁,岿然立于囚车之上。

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小名)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

他看到儿子哭得泪人似的,劝慰道:“别哭了,告诉我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哽咽着说:“8月15日,中秋。”听到“中秋”二字,金圣叹突然仰天大笑,高兴地说:“有了!有了!……”

超然世外,舞文弄墨了大半生的金圣叹,到此即将告别人世的临危之时,仍惦念着一段未了的文字缘。原来,三年前,刚刚批点完了《水浒传》《西厢记》的金圣叹,走进报国寺信步小憩。一天夜里,已批书成癖的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到了半夜仍毫无睡意。于是就披衣秉烛去见寺内方丈,想借佛经予以批点。鹤发童颜、长须飘飘的老方丈得知其来意后,慢条斯理地说道:“我有一条件在先,我出一上联,你如能对出下联,我即刻取出佛经让你批点,否则恕老僧不开面了。”当时正值半夜子时,忽听外面“笃笃”几声梆子响,老方丈灵机一动,脱口咏出“半夜二更半。”可金圣叹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只得抱憾而归,佛经自然没能到手。

今天,他在断头台上,看到城内张灯结彩,百姓喜度中秋。他突发奇想,灵感闪现,大呼一声:“有了,‘中秋八月中”’。并要儿子马上去寺院告诉老方丈,他对上了下联。

刑场上,刽子手磨刀霍霍,手执寒光闪闪的鬼头刀,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眼看行刑时刻即到,金圣叹虽心中难过,可他从容不迫,文思更如泉涌。为了安抚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道:“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上联是‘莲子心中苦’。”

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气咽喉干肝胆欲裂,悲痛欲绝,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下联可对‘梨儿腹内酸’。”

旁听者黯然神伤,不禁为之动容:

上联的“莲”与“怜”谐音,意为他看到儿子悲戚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谐音,意即离别儿子心中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字字珠玑,一语双关,对仗严谨,可谓出神人化,撼人心魄。

金圣叹死后不久,杀秀才的任维初因犯另案被斩,朱国治则被吴三桂兵杀并分食其肉,终获报应。

康熙教子严格要求

康熙皇帝玄烨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封建帝王,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玄烨在位近61年,居中国历代皇帝之首,有后妃上百人,仅附葬景陵的就有55人,其中31人生育了35个皇子,20个皇女。作为一代帝王,康熙对子女教育注意言传身教、以德为先,文功武略、全面发展,注重实践、因人施教的经验和做法,给后世人以很好的启发。

同类推荐
  • 优雅地生活

    优雅地生活

    幸福是什么滋味?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你尚未尝过,尚未感受到,或是你早已遗忘,请走进本书吧!本书收录了作者精心雕琢的作品,他以娴熟的笔墨,用人生的经历渲染,把生活里最直接、最至情、最让人温暖和感动的人和事,一滴滴洒满现代人渐行渐远的感情荒漠,触动人性深处最柔软的那一根神经,给我们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温暖。
  •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本书收录作者的诗歌作品有:《船与帆》、《笛声》、《心中的花》、《种子》、《一句话》等,及部分古典诗歌创作。
  •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书里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那个忍辱负重,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光辉无私的母亲的形象,而是一个善良正直,但聪明自私、控制欲强、有血有肉的母亲,以为只有自己给对方的才是爱与关怀,以为只有自己才最宽容,却永远不知道,女儿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光环和阴影之下,虽然爱母亲,但骨子里却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因此毅然离去,到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希望能向母亲证明,没有她的庇护,自己也能很好地生活,能骄傲地生活。在母亲的最后半年里,女儿心力交瘁,但她一边苦恼,一边仍在尽孝,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陪伴在母亲身边,直到最后一天。。
  • 关于女人和男人

    关于女人和男人

    本书集冰心《关于女人》与《关于男人》两书之篇目,记录了许多冰心的亲人、朋友、文字清丽淳和、情感细腻动人,让读者与她笔下人物话的同时将中国过去近一个世界里的历史及文坛事件一一浏览。
  • 晚风集(卷一)

    晚风集(卷一)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我们的爱不是童话

    我们的爱不是童话

    她本是舞台上最耀眼的芭蕾公主,但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父母和梦想;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子弟;他是平民家庭出生的草根帅哥……
  • 明朝第一国师

    明朝第一国师

    小道士?遗腹子?老爹居然还是那个传说中的正德帝?老娘则是刘凤姐?这乐子当真不小。不过这也是命中注定,不然咱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名字?朱同寿……且看,天才魔术师,穿越嘉靖朝!既来之,则安之,混迹官场是我所愿,玩转朝堂也不稀奇。考科举只是副业,扮神棍才是主流;忽悠皇帝是咱的特长,左右逢源那是业余爱好。杀鞑子,踩倭寇,白龙鱼服,无限荣光,尽属第一国师。
  • 源能

    源能

    你知道天然气,石油,煤炭的真正用途吗?一次矿难之后,张天源知道了他们的真正作用。。。。。一个来自异界的神格改变了他的人生天然气化魂石油塑经脉煤炭铸身躯这样的修练方式你们见过吗?本人申明,书中故事发生在异度平行空间,书中一切内容,均于现实无关。QQ群:364279245,欢迎大家
  • 全能大村医

    全能大村医

    山村少年无意间获得上古异宝,从此看病种田两不耽误。他种菜,养鱼,卖人参,供不应求;开工厂,建大棚,行医治病,发展乡村,成就美名;且看小村医如何疯狂崛起,自在逍遥……
  • 豪门重生:腹黑老公极致宠

    豪门重生:腹黑老公极致宠

    被所谓的家人迫害重生,韩逸逸发誓要讨回自己的一切,所以她和人称“冷面冰山”实则腹黑的厉少定下约定。前一秒刚办完结婚证,后脚就签了离婚协议。厉少脸黑的拿过协议书,继而又腹黑的笑到:“既然都是夫妻了,那就履行完夫妻义务再签吧。”韩逸逸:“……”
  •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是一部心理小说,主人公为年轻的实习心理医生——托马斯·霍顿。作者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病人及同事的交往经验,用诙谐幽默的文笔,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以及东方哲学的暗示,生动刻画了一名实习心理医生的心理活动,表露出精神病治疗实践中的荒谬和唯心主义。在治疗新病人——一个无名氏“约翰·杜伊”的偏执行为时,霍顿终于精神枯竭,身心受创,陷入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这一人生思考中。
  • 狂邪公子

    狂邪公子

    夜雪舞月非轻薄,奈何尘烟过。傲家公子风流多,谁知缘数脱。聚首淡谈三巡后,折扇随手破。怀拥星辰志随月,天下又如何?曾经?谁不曾拥有过曾经!但是对于今天而言,那些只会是过去!并起世家我唯尊,群雄乱世我为王!今天,我要让你看到,什么才是现实!
  • 未央琉璃

    未央琉璃

    爱情,一直都是男女讨论的话题,纯洁的爱恋更是让人动心。他和她在这俗世相遇,纯洁如雪,爱恋如风。或许这追寻如此之久的宿命就是为了与她相恋。在两人之间,在两人内心最底处都有着淡淡的爱恋流动。
  • 冰与火的幻域

    冰与火的幻域

    冰臻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应该是冰雪之城王殿里那幅巨大的雪锦地图,淼焱湖像一颗红蓝相间的宝石一样镶钳在大陆中央,一岸是冰雪之域,另一岸是火焰大荒。而他,随着晦涩的命运洪流,步履蹒跚地走向烈焰之城……
  • 大精机

    大精机

    精机的含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故事简介:杨首本来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周围的世界竟然发展了十年,他以为自己穿越了呢,可是医生告诉他,是他失忆了。于是杨首开始,努力的找寻自己这十年内的记忆。但是随着一步步的追查,杨首发现自己的失忆竟然隐藏着重大的秘密。于是.......(前面的故事发展,可能有些让人害怕,不过不要担心,因为到后面的情节里......会更让人害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