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童年的成长(上)
“东儿,东儿。东儿。这小子又跑哪去了?到吃饭的时候就不见人了,这孩子。”一个穿着花布衫的中年妇女正站在一个四合院的门口,面朝马路的方向看了看;边搓着一双面手边摇了摇头唠叨了一句,脸上充满了慈祥的微笑。
这个妇女是马村杨明的老婆,名叫李兰;而她口中的东儿就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名叫杨东,因为生杨东的时候是在东边的田地里;所以取名叫杨东,同时也希望他能像早起的东边太阳一样照耀四方。
李兰又等了会还是没见杨东的影子,但却看到从马路东面来了个人,正是她的妯娌。也就是杨东的婶子,名叫王香。是村里有名的辣妇,村里很多人都不愿和她往来。杨东的母亲原先因为是妯娌,所以倒是和她走的很近。直到有一次因为菜园的事两人闹得很厉害,这才渐渐地疏远了。
杨东的母亲见来的是王香,转身就准备回家。但王香隔老远就看到了杨东的母亲,看到杨东的母亲要回家;嘴上附上了一丝冷笑,上次因为菜园的事。村里面的人都帮杨东的母亲,让自己在村里面丢尽了人。这次怎么也要好好说她一下,以解心头的那口恶气。
想到这脚下不禁加快了步伐,笑道:“吆,这不是李兰吗?怎么找杨东啊?”本来脚已经迈进院门的杨东母亲,听到王兰的话。不禁停了下来,心里想道虽然杨东的婶子不讲理;说话也不好听。但毕竟是妯娌,又是杨东的婶子。低头不见抬头见,往后还需要相处。总不能一直不说话吧,想到这迈进院门的身子又转了回来。笑道:“他婶子啊,你怎么在这?刚从地里回来啊?”王香听到杨东母亲的话,心里不禁哼了一声。心道“要不是为了损你一下,我才懒得和你答话”
心里虽然这样想的,但是脸上还是充满了微笑。说道:“是啊李兰,我不能和你比啊。你家有杨东帮忙,地里活轻快;我们家那口子自从有了厂子整天忙着赚钱,而我儿子晓峰还要学习考大学呢;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不干没人干啊。怎么你家杨东没在家啊?又出去玩了?不是我说你,杨东都多大了;要好好干点地里活,别整天游手好闲跟个混混是的。”杨东的母亲听道王香说的这些,本来微笑的脸不禁僵住了。
王香看到杨东的母亲这样,内心不禁乐开了花。“小样,姑奶奶今天可算出了一口恶气。”杨东的母亲嘴张了张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自己好心想和她解开疙瘩。处个妯娌和和气气的,没想到自己还没有说什么;杨东的婶子就这样不留情面的来了一顿。杨东的学习自己知道确实不如晓峰,但是不管怎样杨东都是自己的儿子。再说谁说学习好将来就一定有出息了,每个人的道德素质才是最关键的。
晓峰是学习好,但是教养和素质方面却不如杨东。就比如说碰到村中老人或长辈,杨东总是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的叫着;而晓峰不但不会叫,还会因为母亲和村中长辈的关系不好而去骂他们。所以说村里人并不喜欢晓峰,同时村里人也认为;晓峰的这种待人处事和王香教育脱不了关系。但因为杨东的二叔杨天,也就是晓峰的爸爸王香的老公;在村里开了一家食品厂,很多村里人或者亲戚在里面干活;所以碍于杨东的二叔,村里人也没有过多去说什么。杨东的二叔对王香的所作所为也是很生气,但是杨东的二叔是个怕老婆的人。在说了几次被王香顶了回去之后,也就不管了;借厂子忙直接搬到工厂住了。
杨东的母亲看到杨东二婶的得意样,干笑了两声,没有再说什么。笑道:“他二审,我会看住东儿的,东儿虽然贪玩点;不过却孝顺、懂事。”
杨东的二审听到杨东的母亲这样说,笑容的脸突然僵住;大声道:“吆,你这话说的。你的意思是我家晓峰就不孝顺、懂事了?”
杨东的母亲听到王香这样说连忙说道“他二审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晓峰这孩子挺好的,学习好又懂事。”
杨东的二婶听道杨东的母亲夸自己的儿子脸上充满了笑容,刚刚有点的不愉快也消失了。菜园的事受得气也出的差不多了,今天的目的也达到了;想到这再看看杨东母亲吃瘪的脸色,笑道:“李兰啊,那你继续找杨东吧?干了一早上活了,我还要回家休息下;给晓峰做饭呢。”说完转身就准备往家走,也没在理杨东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