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0700000014

第14章 婚嫁·丧葬(4)

大功丧期为九个月。丧服用熟麻布做。小功丧期为五个月,丧服以较细的熟麻布做。缌麻丧期为三个月,丧服以细麻布做。

以上“五服”根据服孝人与死者血缘关系及其他具体情况,还有所谓“正服”、“义服”、“加服”、“降服”的说法。此外,还有“殇服”的规定。对尚未举行冠笄礼就死去的男女的服丧规定,叫殇服,“殇”之丧轻于成人,一律从大功开始。

016古代的殉葬制度

在古代,所谓“殉葬”也叫“人殉”,是以活人从葬,它是中国自原始社会末期至整个奴隶社会广泛流行的一种古代葬俗。在古人心中,鬼魂观念产生以前,人死后可以随意处置尸体。但在鬼魂观念出现以后,对尸体的处置便有了一整套的讲究。

从考古资料上看,人殉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2000年前。人殉最为盛行的时候是在我国商代。其实这些都是我国古代鬼魂崇拜的最为典型的例子。进入阶级社会后,崇拜鬼魂在葬礼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其仪式有招魂、报丧、哭灵、礼葬、水葬、天葬等等。

《墨子·节葬篇》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说明野蛮的殉葬已成为一种制度,当时用于殉葬的人都是直接被活活杀死的。这些人中女子占大多数,可以是奴隶,可以是俘虏,也可能是妾奴。

不过在春秋时期,“人殉”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非议。《礼记·檀弓下》记载:齐大夫子车死后,其妻和总管商定用人殉葬。子车的弟弟子亢却对他们说:“如果哥哥在阴间需人侍候的话,没有比他的妻子和总管更合适的了。这件事要不就算了,如果一定要坚持,我就准备用你们二位生殉。”子车的妻子和总管不愿去死,只好同意取消人殉。

到了秦朝,秦始皇死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二世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后宫妇女殉葬者达数千人。

由于“用人殉葬”制度一直遭到人民的反对,随着社会的进步,汉朝至元朝期间,人殉制已基本不复存在。到了明朝,“人殉”又一度死灰复燃。

据《甘二史札记》记载,人殉制废止于明天顺八年正月,即1464年。时值英宗病危,他下遗诏表示:“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也。”野蛮的“人殉”制度这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趣味链接:参加葬礼时为什么要送花圈?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有亲友去世了,或是去参加某个葬礼时,几乎都要送花圈寄托哀思,为什么要送花圈呢?

据说这种习俗是从欧美传过来的,但花圈最初并不是为葬礼专用的。花圈的“发源地”在希腊,古希腊把花圈称为“斯吉芳诺斯”,是装饰神像的圣物。

后来,在罗马及其他地区,花圈也被用做奖品,颁发给凯旋的战士和运动场上的优胜者。

在古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中的《神圣法》第七条说:“假如有人或者亲身,或者由于自己的马或奴隶在竞赛中获胜而得到花圈,那么在他死时,无论在他家里或在战场,都不禁止把花圈置于死者身上。同样,也允许他的亲属带花圈参加葬礼。”

在印度和缅甸,至今还保留着用蔷薇花做成花圈给贵宾戴上以表敬意的习惯。

据说送花圈是有一定含义的。在早期说是一个人临死时带上花圈,天使就会把他的灵魂带到天堂。而现在送花圈其通行的含义是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017古代的火葬

火葬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在原始社会时,火葬就已出现;先秦时期,关于火葬的记载开始见诸于文献。《墨子·节葬下》记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仪渠国,在今甘肃省境内。

此外,许多古代民族如羌族、氐族都采用火葬的方式。东汉时,这种葬俗也开始在汉族民间流传,《东都事略》记载,北宋初,“遵用夷法,率多火葬”。《金史》记载:女真族人施行火葬,骨灰投入水中,称为“烧饭”,金人一般都行“烧饭”之俗。

元朝时,江南水乡居民火葬时要衣麻、奏乐、取甲胄金锦等物与尸并焚。处理骨灰时,浙东水乡常把骨灰“散弃荒野外”,有的地方则用金瓮把骨灰保存起来。

明、清时,统治者认为火葬“有失人伦”,于是下令禁止火葬,因此火葬制渐趋势微,但仍有一些地方实行火葬。清代虽也严禁火葬,但同治年间苏松太三府火葬仍很盛行。

趣味链接:树葬的习俗

树葬是指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树下,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里,上面种上一棵树作为纪念的新的骨灰处理方式。树葬没有墓穴,没有或者使用可降解的特制骨灰坛。它只作标记,如:仅在树下放一块石头,石头上钉一块铜板,写上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即可,或者在树上悬挂死者的纪念牌。不留坟头,不立墓碑,只占很少的土地。

树葬是彝族古老的一种葬俗。云南彝区流传着一则关于“树葬”的传说:“在汉代,诸葛亮在世的那个年代,彝族先祖孟获大将军的妾死了。孟获让属下用帛缎裹尸,葬之在青松树丫上。人们围在树下唱歌、跳舞,悼念这位美丽的妾”。当地人们还传说,树葬之后,骨头从树上掉下来,不好处理,于是用桶把裹着帛缎的骨头装起业,或放之于树洞,有说放之于灵房,称为“鬼桶”。

018出殡送盘缠,上坟烧纸钱

民间风俗认为,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怎么去?自然需要路费,所以亲人要为死者准备“盘缠”,算是送他进入另一个世界。而且还认为,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会像现实中的人一样生活,他们要生存,也要结交朋友,所以安葬一段时间后,亲人还要定期到坟前焚烧纸钱和纸扎,以示给死去的亲人送去钱财和物品。

“送盘缠”又称“发盘缠”或“发纸马”。是在死者下葬前一天的晚上,在村头路口(过去多建有“土地庙”)举行一个送行仪式,将纸扎的轿车子、羊马、童男童女、小牛、元宝等焚烧掉,以示给死者准备了到另一个世界去的交通工具和路费。

死者下葬后每隔七天,儿女们都要到坟前去烧纸送钱,民间称之为“烧七”,一直持续七七四十九天。焚烧的物品除纸钱外,还有“聚宝盆”、“摇钱树”、“宝柜”、“元宝”、“长钱”等纸扎品。大多数地区重烧“三七”和“五七”。“烧七七”,民间也称“断七”,烧完七七后丧期便算结束了。

灵魂存在的观念,是“送盘缠”、“烧纸钱”习俗在民间长期存在并流传的根源。这种观念大约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相信人的死亡就是灵魂离开了身体变成了鬼魂。所以“送盘缠”和“烧纸钱”也全都是为了能让“鬼魂”生活得更好。人们自然也就很看重这些事,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还想象着为鬼魂找到了安息之地“幽都”。

两汉之际随着佛教的传入,阎罗王(多简称阎王)是冥界幽都最高主宰的说法也为人们所接受了。后来道教又结合灵魂说法和佛教的地狱说法,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冥间鬼域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但有鬼域的主宰丰都大帝(阎王爷),还有判官鬼卒、牛头马面、无常勾魂。

晋代葛洪《枕中书》中曾说有五方鬼帝,其中北方鬼帝的治地是罗丰山,后代人们将罗丰山讹传成四川的丰都县。于是从宋代开始,人们在丰都县按想象修建了阴曹地府,使这里成了阎王爷的办公机构所在地。人死了都要到阎王爷这里报到,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或转生投胎,阎王爷要根据死者生前的表现进行发落,于是丰都成了人们想象中亡魂所趋的鬼域。

古人认为生死两界,阴阳有别,人死后鬼魂要到另一个世界,那个未知的陌生世界是遥远、幽冥、神秘莫测的,于是他们按照现实生活经验,为去那遥远阴间的亲人准备“盘缠”和“交通工具”,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这便是“出殡送盘缠”的由来。

趣味链接:中国人对死亡的讳称

人从来就没有长生不老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死亡是古人的最大忌讳,从古到今都很忌讳直称死亡,一般是出于情感上的需要和对死者的一种尊重。关于死亡的讳称有很多委婉的词汇。

在封建社会讳称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官方的,一种是民间的。皇帝死了叫“驾崩”,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都要这样称呼。意思是皇帝的死就好像是高山崩塌了一样,是非常严重的事。普通官员死了称“卒”,就是终了的意思。书生死了则讳称“不禄”。

在民间也有直接称“某人死了”的,但这种情况大多是两家关系不善或是有仇的。至于民间对于“死”的讳称,更是五花八门,如:过去了、过世了、老了、走了、上西天了等等。

未成年人死亡一般叫做“夭折”、“夭逝”;高龄老人死去一般称“寿终正寝”。“逝世”和“去世”常用来指称敬爱的或亲近的人;对于发生意外而死的常称“遇难”;保家卫国、浴血沙场的人死了一般称牺牲、捐躯、殉国、殉职。

在宗教世界里把“死”看做是一种轮回,也有一些特殊的称呼,当然佛教和道教是各有不同的,如佛教的老方丈、和尚、尼姑死了都叫“圆寂”或“涅盘”;道教的道长、道士、道姑死了都叫“羽化”或“登仙”。

019什么是墓志铭

墓志,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在古代,置墓志是我国的一种民俗礼制,其作用相当于立于土表的墓碑。但不同的是,墓志因下放棺前埋于墓中,比墓碑更易保存。

我国最初的墓志没有固定的形式,有的上圆下方,类似墓碑,但多数是方形的。我国现已出土的墓志石刻中,最早的是东汉延平元年(106年)的《贾武仲妻马姜墓志》。

隋代以后,墓志的形制、文体逐渐定型。一般由两块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石板组成,上石叫志盖,下石称志底。志盖上刻有死者的姓氏、籍贯和官衔等等,志底则刻其生平事迹。“志”多用散文体叙死者生平事迹,‘铭”多用韵文,是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也有二者兼用的,称墓志铭。

墓志是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可以作为历史资料,以补史书之不足,对研究我国的历史、地理、文字演变和书法艺术以及死者墓葬年代都有重要的价值。

趣味链接:坟墓周围植柏树的由来

我国北方野外的墓地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簇簇柏树,民间俗称“坟柏”。每当严冬,荒芜的原野上点缀着星罗棋布的坟柏,颇有肃穆庄严的感觉。

据说坟周围种柏树的习俗,源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公元234年,蜀国军师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水对峙时,病死军中。诸葛亮以身殉职后,遗体葬在定军山。刘禅亲自下诏,在墓地种了54株柏树,象征诸葛亮享年54岁,以表彰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杜甫的《蜀相》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那些坟柏,至今仍有22株尚存。后人仿效此法,于是坟柏相继在民间流传开来。

同类推荐
  •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典故(中)

    中华典故(中)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 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热门推荐
  • 阴婚不散

    阴婚不散

    老公和闺蜜搞在一起,骗我说他不育,要和我离婚。我竟傻傻的以为他是为了不耽误我,才要和我离婚,所以坚决不同意。半夜睡醒,发现身边空空如也,客房传来异样的声响。推开客房的门,目睹老公和闺蜜滚在一起。我撞破他们的奸情,他们联手杀害我。结果我命大不死,还是被当做尸体卖了,给人配冥婚,红绳缚手脚,与一具腐烂的尸体躺在棺材里。漆黑的空间,一只冰凉的手伸进了我的衣服,“娘子,我们洞房吧!”
  • 虫群降临

    虫群降临

    有人说百慕大是地球这颗星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在那里发生的事情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一个又一个的传说。有人说百慕大有着神奇的魔力,也有人说百慕大有着时空隧道,有人说那里有些外星人存在。总之,那是一片神秘的地域。有一天,恶魔,出现了!!!那是人类的灾难日,不,整个地球母亲的灾难日。2023年6月12日
  • tfboys之校草校花的爱恋

    tfboys之校草校花的爱恋

    tfboys于女主的校园恋爱生活,定过娃娃亲,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表建议。可能会有些不真实,表建议。
  • 天地之女:绝世二小姐

    天地之女:绝世二小姐

    自从穿越之后,我便开始了炮灰逆袭记:什么?不能修炼的废物?睁大你的钛合金狗眼看看,什么叫做全系灵根!怎么?被退婚很可惜吗?我告诉你,幸好他退的快,不然连当炮灰的机会都没有了。等等,这两个妖孽是怎么回事?一个强横霸道,说要收她为徒:一个百依百顺,说要娶她为妻,这到底是要闹哪样?我以为我可以无悔的,却是悔得非常彻底......从我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注定了这一生的命运。无论我怎么选择,怎样挣扎,都逃不开命运的枷锁,都逃不开这个局!是的,我把曾经忘记了,如果可以,我宁愿永远这样下去。独候苍龙,是万年孤寂;血染水晶宫,是一世决绝;菩提开花,是诚心祈祷......我走过这么多路,却不曾明白——我是谁
  •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良王爷的败家丑妃

    无良王爷的败家丑妃

    沧栗国宰相老来得女,宰相千金自小娇纵,饮食无度,肥胖无比,且胸无点墨,目中无人,经常把府里的人和老爹折腾的死去活来。与京城三大美女打赌,势必要嫁给沧栗第一美男当朝七王爷——白锦玉。娘家势力强大,又深得龙心,终如愿以偿...然后嘿嘿,败家女摊上无良王爷,肥女大战腹黑男!什么!你居然还给老娘找小三,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我要跟你离婚!
  • 傲焰

    傲焰

    艳,一个冷若冰霜却又艳绝天下的女子,冷艳这个词似乎就是为了形容她的存在。从江湖顶尖的杀手到护卫一国的将军,她不是多变的女子,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有人畏她如蛇蝎,有人敬她若神明,也有人为她痛彻心。她不是一个迷,而是一个神话,带着现实的酸甜苦辣,却终究达到了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站在深情的帝王身旁,她是被天下尊称的“焰将”,长剑所指,血红一片。美貌,身姿,气质,这都不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她的冰冷与炙热带着一种奇异的吸引力,让人不可自拔的陷入,然后愈陷愈深,最终迷失了自己。武功,才情,谋略,这都不是她自傲的地方,她最让人惊叹的是那种洞悉一切的观察力,冷冷的看着世事,用一颗明悟的心,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堕落也好,辉煌也罢,她终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美女的超级高手

    美女的超级高手

    他曾是华夏第一兵王,代号幽冥之语,因为不为人知的原因回到故乡,原本想安静的当个快递员却不想成为冰山美女董事长的丈夫。当华夏处于危机之时,他再次戴上“蛟龙”戒挺身而出,所过之处龙啸九天,无人可挡,他是狂神,更是屠神榜第一名。
  • 哎,师兄在哪里

    哎,师兄在哪里

    自小她与他是师兄妹,亲密无比,更是青梅竹马,有着一纸婚书。她狂妄不羁,颖悟绝伦,却在他面前乖巧迷糊。他温和谦虚,博古通今,自小便宠溺着她。长大后。他是众人眼中推崇、温雅、不食人间烟火的玲珑少年,洛绝尘。她更是众人眼中闻风丧胆,又爱又恨的一代毒医,沐澜清。成婚之日,他消失不见,她恍如疯癫,从此便踏上了寻夫之路。再次相逢,他如同废人,武功尽失,记忆丧失,开口第一句便是“姑娘,你是谁”而她泪流满面,似欣喜,似伤痛,最终只能汇成满满爱恋,在相处中发现他的另一面,不离不弃。为了他,她努力寻找五年前的真相。为了她,他努力恢复记忆,只愿还她一个完整的爱恋。不定期更新!
  • 返梦轮回

    返梦轮回

    花开花落花满天,梦回三生奈何前。孟婆汤尽情如烟,奈何过,再生缘。也许惊世的情缘不在于地久天长,长久的哀伤只为不舍的眷恋。前尘已逝不因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只因结局写在三生石上。不想往事化为回忆,不愿过往遗失荒原;不想曾经变为时光的轨迹,不愿美好变成魔鬼的血印。只是,可惜,时光是断不了的长线不断穿移。心滴血,眼落雨,冰封不了的记忆何曾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