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0700000013

第13章 婚嫁·丧葬(3)

一般认为,“结发夫妻”的说法源于古代婚俗中的“结发”仪式。所谓的“结发”,其实就是“束发”的意思。而在古代婚俗中,“束发”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在婚礼上将新郎、新娘的头发依男左女右扎在一起(因为古代男女的头发都很长,所以可以取一束扎在一起);二是把新郎左前额的头发剪下一绺扎在新娘的头发之中;三是把新郎、新娘的头发各剪下一绺打成同心结,放在火里烧成灰,然后搅在一起。

这种“结发”仪式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爱情巫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所以古人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不可以随意毁损;另外,受迷信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头发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而且里面还藏有人的灵魂,假若对它施以法术,就能控制它的主人,让他(或她)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正是因为头发如此重要,所以“结发”在古代婚礼上是一件很庄严的事。“结发”变成了一个无声的爱情契约。

现在,虽然在婚礼上已不再有“结发”仪式了,但人们仍然用“结发夫妻”来比喻夫妻之间的患难与共和互助互爱。

趣味链接:“结发”也可用以表示忠贞不二

唐太宗时,一位名叫贾直言的官员因为犯了错误被贬官海南。贾直言不忍心与妻子分别,想着这一去便是山高路远,再难活着回家,于是在临别时就伤心地对妻子说:“这一去死活难测,你还是投嫁好人家去吧。”妻子泣不成声,泪水涟涟。

过了一会儿,只见妻子拿出木梳和铜镜,对贾直言说道:“夫君爱我多年,这一别相逢无期,妾只盼夫君能为我梳理一下头发。”贾直言便照办,梳理完头发后,他还用头绳扎了个结,又取出绸帕包住。

在他临走时,妻子跪地发誓:“妾发为夫君所结,非夫君亲手,发结永远不散!”20年后,贾直言被赦回家,见到妻子的头发未散,感动得热泪盈眶。

013“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封建传统

“多年媳妇熬成婆”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后来经过演变,人们又多用这句话来比喻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耐心地经过时间的磨炼,方可取得成功。的确,大道成河是多年才走出来的,媳妇成婆也是多年才熬出来的。

旧时女子在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下,要严守妇道,遵循三从四德,这使得古代妇女没有一点地位和自由,无论是在出嫁前,还是在出嫁后。尤其是出嫁以后,做了人家的媳妇,就更要讲品格,要有温良恭俭的言行表现,要孝敬并奉养好公婆长辈,侍候好丈夫的饮食起居,照顾与抚育好自己的子女成长,在兄弟姊妹之间,更要处理好融洽和睦的关系。除此之外,无论受了多大的委屈都得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一切的一切都要忍着、熬着。

随着时光流逝,子女长大成人,也都该成家立业了,这时在自己年老力衰之时,才有幸当上了婆婆,轮到别人侍候自己了。能有这样的结果全是经过多年熬出来的,所以才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说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大多是大家庭制,即一家人有四世同堂的,也有五世同堂的,往往是由公婆来管家。比如《红楼梦》中的贾母,由于婆婆都是多年煎熬过来的,自然会把以前受过的不公、挫折和苦难全都发泄到媳妇身上,所以对媳妇要求也就特别苛刻。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难处,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现代早已不存在煎熬不煎熬的问题,这句俗语如今更多地被引申来用于经过多年耐心的等待,终于达成了目标,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表达了一种终于从底层脱颖而出后的释然的心情。

趣味链接:老丈人为何又称为“泰山”、“岳父”?

日常生活中,常常称“岳父”为“泰山”,这典故出于何处呢?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语资》中讲了岳父称泰山的来历,书中说将妻父称为泰山与唐明皇“封禅”有关。

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祀天地山川,显示帝王的威仪,史称“封禅”。唐明皇李隆基封禅泰山时,宰相张说(音“悦”)任封禅大使。正式举行祭典时,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许上山。按照惯例,还要封赏公侯百官。一般是三公以下的所有官员皆可升迁一级。

张说有个女婿叫郑镒,是个九品官。主持大典之前,张说的女儿老是替郑镒说好话,要求父亲把女婿也带上山,张说抵不过女儿的纠缠,只好借口郑镒办事有功,把他从九品破格提升为五品,带上了泰山。

“封禅”之后李隆基大宴群臣,郑镒穿着绯红的五品官服来了,李隆基看了觉得很是奇怪,就问郑镒,郑镒一下子懵了,支支吾吾不好回答。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旛绰把话接过来说:“此泰山之力也!”唐玄宗听后,心照不宣,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

但另有考证说泰山是“五岳之首”,据文献记载,自宋代开始就把妻父称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连带着称妻母为“岳母”或“泰水”。

014说说“门当户对”

所谓门当户对,是指缔结婚姻的双方应该具有大致相同的社会地位。

婚姻关系中讲究门当户对的形式,早在周朝时就已经出现。特别是在统治阶级内部,通婚范围都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国语·越语上》记载,吴、越争霸战争中,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吴国俘虏。越国大夫文种带了大批财宝和许多姑娘去吴国求和,“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但即使是在这种俯仰由人的不对等谈判中,他依然强调必须按门当户对的原则来安排这些越国女子的婚姻,即越王的女儿应该嫁给吴王;越大夫的女儿应该嫁给吴大夫;而越士的女儿也应该以吴士为丈夫。

这种王室配王室、大夫配大夫的原则,有时候还根据地位的高低之分而实行换算,即大国上卿相当于小国诸侯;小国的王室只能与大国的卿大夫联姻。比如陈国的公子陈完侨居齐国时,能娶齐大夫懿仲的女儿为妻已感到满足。相反,齐僖公欲把女儿嫁给郑国的公子姬忽,郑国又不敢高攀了,说是婚姻要门当户对。齐国大,郑国小,不在一个等级上。这就是成语“齐大非偶”的由来。

后来,这种“鱼找鱼,虾配虾,乌龟王八攀亲家”的择婚观念继续流传下来。民间的谈婚论嫁也大体相似,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都有约定俗成的通婚范围。所谓“凤凰要把高枝占”、“做官人不攀草鞋亲”,直到近代仍旧是许多为父母者未能摆脱的择偶标准。

趣味链接:陪嫁溯源

嫁妆,古时称为“妆奁”,原指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后则泛指女家陪送出嫁女儿的一切兼备实用性和礼仪性的物品,故又叫“陪奁”或“陪嫁”。

关于陪嫁的缘起,民间有不少解释性的传说。有一种说法称,嫁女办陪奁是文成公主出嫁时兴起的。

唐朝贞观年间,吐蕃王派使臣带上黄金珍宝为聘礼来到长安,请求娶公主为妻。吐蕃使臣能说会道,唐太宗无法推却,于是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公主听说皇上要将自己嫁到几千里远的地方去,非常不愿意,终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

这可把唐太宗急坏了,便找大臣魏征商量。魏征建议皇帝将公主平时使唤的丫环、奶娘一齐陪嫁,再把她喜爱的家具用品、珠宝玩器也一同送给她。唐太宗将此计划对公主一说,公主也不好再说什么,就答应了下来。

唐太宗十分高兴,立即命匠人根据公主平时的喜好,做了龙凤床、鸿雁柜、孔雀屏、八仙桌、象脚凳、锦缎被、彩虹镜。镜子背面还嵌进了唐太宗夫妇的画像,好让公主思念父母时见像如见面。到公主远嫁启程那天,唐太宗亲扶公主上车,又选了一位王子率领300名亲兵护送,凡公主使唤的丫环、奶娘及其他珍宝器玩、经典书籍、琴棋书画、梳妆器具等,一概陪送入藏。

此后,唐太宗嫁女陪嫁物品的礼节传到民间,人们便把这些物品称为陪奁,而送陪奁的礼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015传统的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是人结束了一生后,由家属、邻里、友人等进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仪式,同时也是殓殡、祭奠、安葬的仪式。

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包括居丧礼仪和安葬礼仪,居丧礼仪还可分为丧礼、丧服礼制以及“谥”礼。

居丧礼仪中的“丧礼”,民间俗称“办丧事”,古代视其为五礼中的“凶礼”之一。它是从死者初死至埋葬过程中,生者对死者所施行的各种礼节、仪式、祭奠等。《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丧礼哀死亡”。以汉族为代表的丧礼,都是从周礼演变而来的。通行的“办丧事”名目繁杂,择其大的仪式就有招魂、停尸、报丧、吊孝、入殓、送葬、葬后祭祀与扫墓等,无数繁文缛节杂陈其间。随着各代风俗的变化,丧礼在细节上也有所增改。至于各民族的丧礼更是显得复杂多样。

丧服礼制是有关死者亲属吊丧时所穿衣服、服丧期限等的规定。中国传统丧服制度中着名的“五服”制度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它清楚地显示了父系母系有别、男女有别、亲疏有别、嫡庶有别的特点。

“谥”制是人死后获得“谥号”的规定,也就是获得一个褒贬善恶的“评价”称号。能够获得这种“身后名”的妇女仅仅是皇后、妃嫔、公主、命妇们。作为一种礼制,谥的内容、赐谥的仪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葬”是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因而安葬礼仪是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安葬方法与形式五花八门,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崖葬、塔葬、荒葬等区别。

趣味链接:古代的“五服”制

五服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统治阶段的五等服饰,即天子之服、诸侯之服、卿之服、大夫之服和士之服。二是天子直接管辖的地区以外的地方,以五百里为率,视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依次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三是指丧葬中用的五种服饰,五服由重至轻的名称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一般说的五服,即丧葬中用的五服。

丧服又叫孝服,或叫“成服”,按“五服制度”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一般说来,服制越重,其丧服形式也就越复杂,以示不同程度的哀痛之情,而一般是关系越近服制越重。

最重的孝服是“斩衰”。这种孝服上身曰“衰”,下身曰“裳”。所谓“斩”,就是孝服不缉边。斩衰裳并非贴身而穿,内衬白色的孝衣,后来有的直接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故有“披麻戴孝”的说法。斩衰之服的居丧期是三年(一说是25个月,一说是27个月)。

次于斩衰的孝服是“齐衰”。齐衰又分为四等,即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五月、齐衰三月,这四等连同斩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八等”。齐衰丧服用较斩衰略细的粗麻布做,齐谓衣边缝缉而显齐整。齐衰三年,丧期名为三年,实际上25个月(一说或27个月)而毕。

同类推荐
  •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对于没有去过美国的中国人,往往容易心存好奇和诸多想像。因为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人们对美国的深层关注和更多联想。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多次出访美国,而让我记得最清晰的是2001年的5月下旬去美国参加“纽约经济周的论坛”活动。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本书分为哲学类、史学类、宗教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自然科学类六大类,并于每类之前介绍该类的“读书经”。全书在各种国学名著中都介绍该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现实意义以及阅读该书的方法。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星海长歌

    星海长歌

    写一个程序要流程图,追一个女孩也需要流程,看上一个女孩是开始。首先……然后……最后退出。无奈只是眼缘罢,皮囊相像又如何?“别像狗皮膏药似得粘着我!该报答的我都报答了。”“听说你的前女友和我长得很像?”“世上长得像的人多了去了,难道长得像的都是我老婆?”“当然不是,我是你老公~”“……滚犊子!”
  • 五行之王者归来

    五行之王者归来

    手执五行之力,异兽狴犴追随,前世的恩怨,今生的纠缠,一棒在手,天下我有,千年的布局百年的阴谋,追杀不断却奇遇不止,看黎尘如何逃脱一个个伸向他的魔手,脚踏日月星辰,怀抱风花雪月,王者归来,一切随之精彩。
  • 杀胡儿

    杀胡儿

    公元311年,一个现代人转生到西晋末年一个瘾君子身上,而这年正是五胡乱华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他喜欢魏晋的风度,但作为一个汉人他痛恨魏晋的清谈。在这个儒家崩溃、中华文明差点断绝、胡儿肆虐的时代!看主角怎样一步步征战,拯救让人扼腕叹息的华夏,从此不为奴性的历程!本书将一一讲述,中国最黑暗时代发生的故事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我。国庆、中秋来临,祝愿国圆家圆,家和国兴!台湾,祖国妈妈喊你回家团圆!起点编辑一组签约,绝不太监!有票的赏个票,没票的赏个收藏,连收藏也没有的,赏个点击呗!拜谢!努力冲架,奋力更新,希望书友大大们支持一把,收藏本书!
  • 烽火天榜

    烽火天榜

    一个道士踏步武林与军事之间,究竟是为了自身的荣耀还是为了天下与阴阳之间的太平,神秘的孔明车,神秘的小孩唱着童谣。这个小孩又是何方神圣,错身正义与情义之间的张天智又该扭转局面。
  •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基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墨夜天使

    墨夜天使

    世界很大又很小,或许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一角。平行空间,吸血鬼和specialgirl的故事。
  •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青舒醒来,发现自己魂穿了,魂穿到了架空王朝大安国落魄古府的小姐古青舒身上。爹是将军,五年前战死疆场。娘是出身名门的菟丝花,自爹死后躲在文澜院中发霉不肯迈出一步,对一双儿女不闻不问。五年来,没有爹娘疼惜的小正太瘦弱苍白,五年来没有爹娘教导的古青舒变成任性而爱幕虚荣的少女。继承古青舒记忆的青舒微笑,只因她远离了现代的爱恨,珍惜这难能可贵的重生。她是个简单而害怕麻烦的人,喜欢低调而无拘无束的生活,趟不了京城的混水,于是断了该断的关系,携家带眷地远离天子脚下,回归故里,带着一群残兵妇孺,展开一段惬意的田园生活。只是,有人看不得她好过,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轮番上阵,搅得她不得安生,气得她拿起扁担喊打喊杀。自此,她的悍名再起,名震乡里,成为古代版的剩女。只是,出现一个意外的他。花絮1:准夫家上门要验青舒女儿身,简直欺人太甚。青舒暗恨,带着府中残兵来一句“关门、打狗”,把事情闹到满京城皆知,向世人宣告:将门之女不可欺。花絮2:青舒摔下墙头,被他抱个满怀。他皱眉训斥:姑娘家的爬什么墙头,成何体统!青舒白了他一眼,脸不红气不喘地道:大叔,你才爬墙,我这是在练轻功,轻功,懂不懂?花絮3:前未婚夫上门,一脸高傲地道:“古青舒,念在故去的古将军的份儿上,我不追究你以前的过错,十日后抬你过门。”青舒先是磨牙,然后微笑,对正太小弟耳语一句。正太小弟笑得露出小虎牙,“管家伯伯,关门,放狗。”前未婚夫狼狈逃出,来不及整理情绪,便让人揪了领子进树林毒打一顿。打够了,风度翩翩的某人弹了弹衣角:我的人,不是谁都能惦记的。花絮4:某日青舒慨叹:做女人难,做古女人难,做低调的古女人更难某男闻言轻拍她的头:嫁给我,一点都不难在此,带您领略青青式的温暖穿越之旅。欢迎喜欢的读者们戳进来。
  • 教化天下

    教化天下

    方道穿越后,发现自己竟不能修炼,只能当个教书先生,教书育人,以此谋生。但,却让他走出了另外一条路……男儿自当——教化天下!为人师,立道庭,一朝顿悟成传奇。教数徒,化三身,天下群雄我独尊。
  • 青春恋曲的红色交响:寒春和我们的故事

    青春恋曲的红色交响:寒春和我们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描写当代青年与一位世纪老人寒春进行思想对话的文学作品,以写实的手法描写了一位女大学生同四位男校友在奶牛场参加社会实践的11天经历,在此期间,与传奇人物寒春进行交流,让当代年轻人感受到老人为理想、信仰奋斗的一生。
  • 翠花养成记

    翠花养成记

    【翠花养成记】传说,丁翠花是个美人,传说,丁翠花很单纯,传说,丁翠花不是人,传说,丁翠花三岁嫁人。可爱?呆萌?实际是腹黑的小妞。慕深,作为丁翠花的相公,表面看起来冷冷酷酷拽拽的,其实人家是个傲娇小哥哥啦!腹黑小妞VS傲娇小哥,谁会赢?【本文超萌欢,笑点低着勿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