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8100000002

第2章 姓名的由来(2)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化,字被看做是人名的“蛇足”,把取字视为文人的迂腐。名字自然越简化越好,省去字,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事了。

■ 号,名字之外的自况美称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是在人的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号的出现,使我国人名具备了完整的体系。

取号一般是自号,既不像帝王的年号、尊号及帝王将相的赐号那样刻板单调,也不像民间的诨号那样浅显和直白。

号和名之间在内容上不一定要有某些联系,而更多的是涉及人生。它总是在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之后,才以自况的目的出现。

特殊的时代,酝酿着特殊的情绪;特殊的处境,也决定着特殊的处世态度。号的出现,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

早期,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东汉以后,特别是两晋时期,司马氏实行高压政策,许多分子的人深感愤懑和压抑,他们或著文以宣泄,或隐逸求超脱,或取号而托情寄志。

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曾为彭泽令,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便解甲归田。他自号“五柳先生”,并以此作为书名,书中表达了自己毫无红尘杂念,安贫潇洒、清韵飘逸之志。

葛洪自号“抱朴子”,这种号是颇具匠心的。“抱朴”语出《老子》“见素抱朴,少而寡欲”。其立此号以自勉,意在做一个守道笃行、不为物欲所惑的人。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

至宋代,取号之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各个都有别号,便代表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靖康之变以后,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等沉重打击,这一切都使她进一步看破了尘世的混沌。为寄托自己的情怀,她将自己在临安的寓所取名“易安室”,并自号“易安居士”。易安者,狭小的住处亦易安身也。她把这个号作为安慰心灵的药剂。

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清人凌杨藻的《蠡勺编》中记载:

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丁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则弟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

也就是说,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有号,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盗窃案时,申斥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一问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基本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二字号,也有三字、四字号,甚至还有十余字、二十余字的别号。

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十二字,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号为“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其别号竟然用了近三十个字,可谓一大奇观。

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取别号来表现自己。

大多数文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却有很多。元代末年著名诗人、画家王冕,字元章,号梅叟、老龙、老村、饭牛翁、竹斋生、煮石山农、闲散大夫、会稽外史、会稽山农、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等等。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是一个自号和别号极多的人,有出处可考的就达28个,如大苏、苏子、苏二、坡仙、文星、奎宿、大坡、苏长公、苏贤良、苏使君、苏学士、苏端明、眉山公、长帽公、笑履翁、王局翁、雪浪翁、西湖长、秃鬓翁、白发兄、眉山学士、峨眉先生、东坡居士、老泉山人、东坡道人、毗陵先生、妙善老人、苏文忠公等。

奋争的艰辛,成功的欣慰,无奈的幽默……苦辣酸甜,人生百味,尽在这一长串的雅号之中!

■ 小名,幼时的非正式名字

小名,又称乳名、奶名、幼名、定魂名或小字,它是人们小时候的非正式名字,是长大成人之前家人和友人对他的爱称或昵称。古往今来,人们都习惯在取正式名字之前取个小名。

取小名的习惯古已有之。上古时期,人们都是在出生后不久取小名,其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而且也简单好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人的小名会被搁置不用,有的只在与亲友交往时使用。

在中国古代,许多称孤道寡的帝王都有小名,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狒佛伐或佛貍;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獭;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据说刘禅在刚出生时,天上的北斗星异常明亮,故取其名。

至于一些圣贤名士,其小名也各有情趣。如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

古时候的中国人取小名,常用贬抑之词,欧阳修给自己的孩子取小名叫僧哥,他认为将不雅之名、贱物之名作为人的小名,能求得孩子平安成长。

在偏远的乡村,如今还有很多孩子取“狗剩”、“铜锁”之类的贱名,著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据说它的创始人小名就叫狗儿。

那么,人们为何用贱名作为小名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由于劳动者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死亡、伤残等不幸常常降临到他们头上,无奈之余,只好贱人起贱名,虽遭受苦累,但求能平安度日。

其二,因为一些迷信思想在作怪,人们认为人的病、死、凶、灾多为鬼怪所为,而鬼怪喜欢好听的名字,厌恶丑陋的名字。因此,他们便以贱取名,希望鬼怪闻而避之,少来光顾,让孩子们少凶多吉,健康成长。

取小名经常用动物的名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猪、狗、牛、驴、羊、鸡、猫、兔等加上孩子的性格和体形特点,便成了小名。常见的如小虎子、二狗子、二豹、狗蛋、牛子、牛牛等。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能像那些狗、猫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恶劣困苦的条件下能健康地贱生贱长。

以祝福消灾为内容的小名也非常普遍,主要内容有健康、长寿、发财、福气等等,像阿壮、阿福、发仔之类的。

在农村,很多人都相信,人死了是因为阎王派小鬼勾了魂去,所以起小名常取“留住”的意思,用一些锁、门闩之类的东西作为象征。比如锁柱、小栓、大门闩、铁栓等。

在取小名的具体方法上,古今各地大同小异。取小名的方法很多,每一类小名在各地都可见到。以下简要介绍几种。

◎生日取名。

这是根据生日的特点或生年、生肖来取小名的方法。如老舍生于腊月二十三,农历这一天是小年,所以小名就是“双喜”。

◎排行取名。

这种方法是用孩子的排行作为小名,是最简单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方法。如小二、小三、幺妹等只使用排行的,也有大栓儿、二石头、三愣子这样在排行后再加上正字的。

这种取名方法自古就有,像唐朝善舞剑器的公孙大娘、清朝女侠吕四娘、壮族歌手刘三姐,还有《水浒传》里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都是广为人知的人物,至于熊二、周三、刘十二之类的名字更是俯拾即是。这些姓名去掉姓,其实就是些小名。

◎昵称取名。

很多父母因为非常珍爱孩子,所以给孩子取一个非常亲切的小名,如在特定的字前加“小”为小名。如:小花、小兰、小芳、小羊等。

这些小名,有的后来直接用做本名或学名,变为黄小花、张小兰、李小芳、赵小阳等。有的化“小”为“晓”,成为张晓兰、赵晓阳等。

再例如,在特定的字后面加“子”为小名。如:柱子、铁子、兰子、小华子等。这些小名,也可能深化成学名、本名,如赵柱、李铁、张兰、王华,或者为赵铁柱、张玉兰、王玉华等。像我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穆铁柱就是一例。

有以重字为小名的,如晶晶、蕾蕾、芳芳、圆圆、平平等,通常单名者,小名就是双名,重叠称呼以示亲昵、喜爱之情。

◎期望取名。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在小名里面也可以反映出来。如我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小名和儿,父母希望他长大了为人和气,和气发财,家和万事兴。

尽管小名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不及正式的名字及字号大,但从古至今,人皆有之,且贯穿其童年,因此,也是取名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 笔名,文人学者的作品署名

笔名大多是文人、学者发表作品时采用的署名,这种署名有的和原姓名有关系,有的和原姓名没有关系,又称著作名或假名。

由于笔名常见于报刊书籍上,人们经常接触的是书报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就使作者的笔名产生了广泛影响,其真正的名字反而鲜为人知。

比如,提起巴金、茅盾、曹禺、鲁迅、老舍、郭沫若、冰心等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但要提起李尧堂、沈德鸿、万家宝、周树人、舒庆春、郭开贞、谢婉莹等名字,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后面的这些名字才是作家的原名,但他们都是以笔名闻名于世的。

如果考察一下中国现代文坛,绝大多数作家都曾使用过笔名。其中,一些最知名的人物,如郭沫若用过30多个笔名,茅盾取过90多个笔名,鲁迅的笔名更达140多个。

笔名大致分两类,一种是以姓名方式出现的笔名,如吴熙成,笔名吴伯萧;郭恩大,笔名郭小川;陈光美,笔名陈荒煤等。一种是以非姓名方式出现的笔名,如闻一多,笔名夕夕;钱钟书,笔名中书君等。

另外,有的笔名是为了纪念某件事情,或为了怀念故土而取的。如近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由于出生在沫水、若水流域,为纪念故土,便以“郭沫若”为笔名发表作品。

笔名不仅中国人有,在西方也可以见到。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就以“威廉·莎士比亚”的笔名发表文学作品,并以此成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

一些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发表作品时都喜欢使用笔名。如美籍华人聂华苓的笔名为远思,英籍女作家周月宾的笔名是韩素音,香港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笔名金庸,散文作家陈平的笔名是三毛,等等。

取笔名的好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万一作品发生什么不良影响,可以对自己发表的意见大胆负责。二是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更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于发表某些批评和商讨的文章。

现在,文坛的作家都疏于用笔名,他们的笔名即原名。即使偶尔用别名,也不是为了“隐”,只是为了就事论事,有意识地把文与人分开。

■ 绰号,幽默戏谑的诨名

绰号是根据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大都是以比喻的方式,在本名以外另取的名号,也叫诨号或诨名,一般带有幽默、戏谑和讽刺的色彩。

绰号起于何时难以确定,但有史可考的第一个有绰号的人,大概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史书记载他身材魁梧,膀粗腰圆,力大无穷,能把鹿角折断,把铁钩扳直,把高墙推倒,能赤手与虎豹搏斗,把牺牛推动,所以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移大牺”。

绰号主要是“他取”。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就讲了“好好先生”这个绰号的来历:东汉末的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言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以相告,何谓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故人称“好好先生”。

同类推荐
  • 黄陵文典·民俗卷

    黄陵文典·民俗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7卷
  • 中华典故(上)

    中华典故(上)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热门推荐
  • 痛灵

    痛灵

    神曰:想要得到力量先交出你的灵魂。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可想要成为通灵师就又要痛又要通。为了治好家中妹妹无人能治的怪病,来自北方的少年立志成为一名通灵师,为了这个简单而纯粹的愿望,他可以人挡杀人神挡杀神。
  • 从彼岸来的声音

    从彼岸来的声音

    小时候总希望能把天空彼岸的云海装在瓶子里带回家里,然而即使是小时候的我也明白那是不应该的,云,只有在他该在的地方,才是美丽的。
  • 默默侠骨情

    默默侠骨情

    明末红丸迷案,万千诡奇疑云。时局波澜壮阔,江湖暗流涌动。痴情梁上君子,苦恋暴走魔头。妖女面具之下,匿藏倾世容颜少年巧得神功,斗破乱世群雄。执念天下苍生,不料人心无常。爱别离,伤心头,难为一笑泯恩仇。守情谊,逆天行,尽在脉脉侠骨情。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前夫,别来无恙

    前夫,别来无恙

    他是权利滔天,手腕狠辣的新北太子爷。她是他的童养媳。秦洛了解这个男人的一切,知道他爱什么,不爱什么。男人挑眉:“你说我爱什么?不爱什么?”“你爱沈曼凝,不爱我。”他爱那个女人,全世界都知道!
  • 皇上万岁万万岁:太监公公有喜了

    皇上万岁万万岁:太监公公有喜了

    前世,人善被欺就算了,反正她换地满血复活了,可为毛?这世,她还被欺?穿成公主,才享几天福,国就被灭了,父兄都惨死了,艾玛,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helloKitty?女扮太监溜到那高高在上的帝王身边,等一个契合的时机然后······
  • 关中灵异鬼尸(上)

    关中灵异鬼尸(上)

    关中灵异鬼尸(上)内容简介:陕西关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作为十六朝古都,一些诡异的事件跟它厚重的历史一样,成为陕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五叔”、“五爷”是阴阳世家“任家”的后人,在祖传的职业之下,我们在《任氏家言》的指导下,成为阴阳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灵异之旅……
  • 极品御弟

    极品御弟

    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而且是最没有用的那种男人。无意中来到一个陌生的古朝,还变身为王爷。胆小怕事的他,该如何改变自己以前的人生,用这个全新的身份去过上一段崭新的生活?还是个处男的他,又该如何去讨取古代美女的欢心?若是心爱的女人爱上了别人,他又是如何征服那少女的芳心的?且看一个小人物的自白,一个没有武功,没有异能,没有文才,只知道耍无赖的混混,是如何混的风生水起,美女投怀的。----------------------------------------如果你觉得本书还有点意思,请大力收藏。看了一段时间,觉得本书还值得,请推荐。
  • 观星者

    观星者

    汇集一个个短片故事在这里,每一篇故事如同星星一般,最终会成为繁星密布的一本书。
  • 第九天尊

    第九天尊

    小蚂蚁一步步往上爬,或许成为不了天龙,但有机会踩在天龙的肩膀上俯瞰这个世界。叶虚俯瞰整个大陆修炼文明史的河流,探手如龙,轻轻卷起了麻衣袖口,从这条滔天历史大河中挨个摸出了古代一尊尊神明与圣贤,笑道:“在我回到自己的时代之前,请你们安静。”通俗简介:一位教书先生的异世修炼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