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400000004

第4章 法国与上帝的差异(1)

在过去二十五年中,圣女贞德名声大盛,其中包含了不健康的因素;它成了遗忘法国与上帝之间存在差异的捷径。

——西蒙娜·薇依

在卡萨布兰卡,也就是汉弗莱·鲍嘉的取水处,薇依一家与另外900人(主要是犹太人)在艾-因赛巴难民营度过了十七天。难民营的椅子不多,薇依抢了其中一把,坐下来不停地写作。夜里她睡在地板上,这次大家都睡地板。黎明时分,她在花园里看到波兰犹太祭司在晨祷,那些在祷告中前后摇晃的披肩和经文护符匣,她从来没有见过,立刻被吸引了。她抽空给佩林写了封信说,出于友谊她得温和地批评他几句,因为他“对教会过度执着,就像钟情于世俗家庭一样”。至于她自己,她透露说,她做基督徒的方式对他来说将永远是新颖的;因为她“喜爱明显不属于基督教的事物”而被“留在教会之外”,这些事物包括古希腊、印度,以及不属于任何教会的人心里深藏着的“对上帝隐含的爱”。

1942年6月7日,他们终于搭上葡萄牙的赛帕·平托号海轮启程前往美国。在海上航行的一个月,西蒙娜用黑色斗篷将全身从头到脚遮住,像只黑色大鸟,远离房舱乘客。那些人可以尽情享受那些在统舱乘客不能享受的待遇。她唯独对一个有精神障碍的小孩(对这类儿童她从来都怀有特殊的情感)和一个叫雅克·卡普兰的小伙子(“我的小雅克”)不同。这个小伙子自愿照顾船上的难民小孩。他发现她“非常和蔼,非常体贴,非常尖刻”。赛帕·平托号于7月8日到达纽约港。西蒙娜从来没有喜欢过美国,在纽约城所作的短暂停留也不大可能改变她的看法。她认为这个国家缺乏历史感。她后来写道:“我们只需看看美国,就知道缺乏时间维度的民族是什么样了。”早些时候她在马赛给哥哥写的信中,谈到了美国人的好客“纯粹就是慈善,我很厌恶充当慈善的对象”。她以她特有的方式宣布,“能成为迫害的对象……那会更让人受宠若惊”。她的同胞波德莱尔如果听到此言,一定会附和。

她很快意识到离开马赛是个错误,这加剧了她对这个她刚到达的国家的不信任感。她原以为从纽约到伦敦,然后再去法国参加抵抗运动的这条线路会比较容易。现在看来不是并不容易,而是几乎不可能。她彻底崩溃了。“我觉得自己像个逃兵。”绝望中她给一个从广播中听到的,但觉得有可能帮她的人写信说:“只要巴黎仍在德国控制下……我的生命对我来说就毫无价值。”她还给朋友莫里斯·舒曼写信,他们曾是阿兰课堂上的同桌,此刻他在英国参加了“自由法国”运动。她在信中说:“我求求你设法让我到英国去。别让我在这里伤心而死。”除了给他写信,她还给此刻也在美国的哲学家雅克·马利坦写信,给任何她能想到的其他人写信,恳请给她机会实施自己早已酝酿的计划,这个计划是派送护士自杀式地到前线提供急救护理,更重要的是为士兵提供精神支持(无疑还有提醒他们是在为谁而战)。然而正如安德烈在给她的信中所说,当时乘船渡过大西洋绝非易事,很危险,因为德国潜艇很多。安德烈写信时正在哈弗福德学院,因为没有被聘用,处境不是很好。法国公民哪怕是要获准登船都不容易,要有美国、英国和“自由法国”的批准才行。西蒙娜就像一只老鼠被困在了自己布下的陷阱之中。

在位于费城边缘的哈弗福德学院,她哥哥陷入了另一种陷阱。到达美国后,安德烈这位对数学作出了杰出贡献、蜚声国际的人,却接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通知,说他“缺乏在美国的教学经验”,建议他先在哈弗福德学院以类似讲师的身份工作一年,工资由基金会支付。第二年,1942至1943年的情况更糟,他到了“伯利恒钢铁公司一个二流附属工程学校”任教。他申请过中西部的工作,却被告知没有可能,因为“你是犹太人,是外国人,而且对那些人来说是个太优秀的数学家”。不久他写信给他在普林斯顿高研院的朋友赫尔曼·维尔,道出心中的困惑:“****意味着出于金钱目的,而将高价值之物移作卑俗之用;两年来我干的就是这样的事。”

在他的个人问题上却传来了好消息,几年前他结了婚,妻子是他母亲很不喜欢的艾维琳,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但美貌动人。她是天主教徒,与前夫育有一子,叫阿兰。现在她给安德烈生了个女儿,起名西尔维。安德烈说,虽说他们居住在伯利恒,幸好女儿不是出生在那儿,而是出生在附近的方廷希尔。“如果出生在伯利恒,薇依(指西尔维)会太抢眼。如果是个男孩,那就会更抢眼了。”不过他们仍从拿撒勒雇了一个叫玛利的好人……来帮着照顾艾维琳,薇依也来给他们帮忙,至少她自己这么认为,例如给西尔维递瓶子(动作出乎意料地灵巧),还敦促这对年轻父母给孩子洗礼。西蒙娜的侄女西尔维·薇依近年的照片

“洗礼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在婴儿头上洒几滴水而已,”安德烈写道,“所以,未经她大加规劝我就同意了。”至于艾维琳,一直“遵循着儿时开始的宗教信仰……经常由丈夫陪着去参加弥撒”,对女儿受洗也无异议。似乎谁都不曾想过以后西尔维自己也许会不同意。她还真不同意。

在她的回忆录中,西尔维·薇依谈到她姑姑的一次来信,她在信中说,“根据多少有点反犹太的立法……这样对西尔维会有些好处,同时又不至于使她表现出怯懦”。薇依若知道她这句话导致的反应一定会大为震惊:她这位侄女写道,“这句话激怒了我,这对我姑姑和我都是耻辱……没错,她在某个方面显然有点懦弱,却毫不犹豫地栽到我的头上来。她自己拒绝的洗礼,却扔给了我,于是她保持了圣洁”。接下来得出结论:“英雄主义留给了她自己。”确实如此。英雄难道不都是如此吗?扑身压住要爆炸的手榴弹保护战友的士兵,难道不是阻止了战友成为英雄吗?还有各各他的牺牲不也是一样?薇依说她“嫉妒”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此言流露的心声与西尔维的怨声又是何等相近。可惜这份工作在她之前就完成了。

且不论英雄或懦夫,薇依是否想过她的侄女今后有可能回归先辈的信仰呢?“她对我的未来真是估计得大错特错了,”西尔维写道,“我很认真地学了好几年希伯来语,沉浸于犹太教……这是薇依顽固拒绝的……我对拉西(犹太人伟大的法典编著家)产生了狂热的兴趣。”然而就薇依而言,即便她熟悉十字架上的圣约翰。不如她熟悉拉西,她不是沉浸在西尔维“顽固地拒绝沾边”的基督教中吗?如果可以指责薇依“忽略”了祖先的宗教,不是也可以指责西尔维“忽略”了姑姑研究的宗教吗?而且也忽略了她母亲艾维琳从小信奉的天主教,还有艾维琳第一次婚姻生育的儿子薇依的护照照片。

1942年1011月纽约阿兰信奉的多明我会。在薇依的协助下,阿兰由著名的法国多明我会修士古特利尔(Father Couturier)主持领受了首次圣餐。不过西蒙娜与西尔维仍存在亲缘关系。就像薇依致力于朗格多克地区清洁派的中世纪文明,西尔维选择了关注拉西,关注的时代也是中世纪,都是12世纪,正是她姑姑兴趣所在的时代。毕竟都是一棵树上掉下来的苹果。

回到纽约市,薇依并不觉得自己像个英雄,倒觉得像只老鼠。她躲进的洞穴是位于上西区的一座公寓,河边大道549号,在123与124街之间。她在黑人居住区哈莱姆区做了一番考察,每天参加位于柯柏斯·克里斯提121街弗兰西斯科教堂的弥撒。弥撒用英语,这一点她很喜欢,认为拉丁语传统是罗马另一个不好的遗产。偶尔她还去一个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的犹太小教堂,每个星期天她都参加哈莱姆区浸礼教堂的礼拜,成为前来做礼拜的人中唯一的白人。她尤其喜欢那儿牧师的狂热和礼拜之后的舞蹈。她将之描写为“对信仰真实而感人的表达”。“她与黑人女孩有接触,”佩林修士说,“还邀她们到自己家里做客。”看来如她一位朋友所说,“如果她继续留在纽约,她也会成为一个黑人”。

她继续研究前基督教神话,这一次探讨美洲土著的民间故事。在公共图书馆她查阅探讨了爱尔兰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间是否有关系的问题。只要遇到修士,她就拿些教义问题来烦他们。她从来没有放弃过有点堂吉诃德式的追问,试图发现一种途径使她既可以坚持她的“邪说”,又可以加入到羊群中来。最后,她给古特利尔修士写了一封长信,信在她去世后以小册子形式出版,题名为《致一位修士的信》,原稿是32页的大张手稿纸,用她那娟细的字体写成。信中她宣布了35条“异端主张”,虽然她不是十分肯定这些主张就是真理,同时认为,“要绝对否定它们……也不合适”21。这些看法包括,基督教有上帝,基督教前的神话中同样有上帝,还包括教堂驱逐异端分子所依据的诅咒信条与纳粹的行为之间有可比之处。她还再次谴责了她所理解的教堂关于未洗礼婴儿的教义。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她挑出了一条基本公理,即:“关于上帝有一条基本真理:他是善的。”由此紧接着产生一条关键的法则:“如果相信上帝可以命令人类犯下不公正和穷凶极恶的残酷罪行,那就是在上帝问题上可能犯下的最大错误。”她再次发现了她所喜爱的柏拉图在《游叙弗伦篇》对话中早已得出的结论。为了检测《游叙弗伦篇》对虔诚的定义就是所有神(实际上就是上帝)所认同的、喜爱的或要求的定义,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千百年以来一直引起共鸣的问题:某件事是善的,是因为上帝要求做所以它善,还是因为它善所以上帝才要求做呢?薇依和苏格拉底一样,肯定了后者。然而如果后者正确,那又如何解释《圣经》中,尤其是希伯来《圣经》中,那些似乎是上帝命令的只能说是屠杀的行为呢?

对薇依来说,答案很明显:我们必须反对这种行为。与她持同样看法的也不是普通人物。在一次关于如何阐释《圣经》的讨论中,伊曼努尔·康德考虑到一个比较棘手的文本:“例如《诗篇》59:116,是一篇复仇祈祷文,简直令人恐怖。米夏埃利斯。赞同这种祈祷,并补充说:‘《诗篇》是受了神启示的;如果是为复仇而祈祷,那就不会错。我们应该以《圣经》为最圣洁的道德。’(《论道德》,第II部分,第202页)我读到最后这一句不禁停下来要问,究竟是道德必须以《圣经》为标准来衡量,抑或反过来《圣经》必须按道德来理解?”。康德认为后者才能接受,所以他与《游叙弗伦篇》是一致的。

但是另一面的观点也不乏支持者。在与莫里茨·石里克(Moritz Schlick)讨论伦理的本质时,维特根斯坦不赞同他这位同事选择柏拉图的观点:“我认为下面(关于善的本质)的观点更深刻:善就是上帝的要求。因为这就消除了对善作任何解释的努力以及对为何它是善的所作的任何解释。而第二个见解肯定是肤浅的,理性主义的。”当代犹太哲学家迈克尔·威西格拉德(Michael Wyschogrod)也许不同意维特根斯坦的推理,但同意他的结论。他断然宣称“(犹太伦理)不是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篇》的伦理”。然而应该注意,他与伟大的中世纪犹太哲学家萨迪阿·高恩(Saadia Gaon)观点相左:“上帝做理性或公正的事,因为该事先验地是理性或公正的;并不是因为上帝做了它,所以它才是理性或公正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德川家康(青少版)

    德川家康(青少版)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作为送给青少年的青春厚礼,这本《德川家康青少版》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之道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热门推荐
  • 夏天许的诺言

    夏天许的诺言

    时间把我们带到这个年少青春的天堂,不知不觉你的脸孔就印在了我心海。那些不经意的笑声我曾经每天眺望,现在熟悉的脚步你们要去哪个方向?*离别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你哭泣的模样,这就是我猜了又猜问了又问的那个答案。离别的时候我终于鼓起勇气把你抱入胸怀,就算分别天涯海角我们还是最好的伙伴。
  • 《教主,爱上了吗》

    《教主,爱上了吗》

    (本故事纯属虚幻)权利相争,她变成了权利斗争中的牺牲品,十几年来她一直为了喜欢的人活着,她从来没有去选择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身边重要的人一个一个离开,她终于看懂她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她要为自己活下去。
  • 敛天入幕

    敛天入幕

    少年国破,被虏至以女子为尊的大仱。初见她时,她是大仱尊贵的皇女,而他,不过是一介落魄贵胄,他无颜倾诉对她的情愫。五年后,少年战场归来,立下赫赫站功,已是女尊国度唯一的男将军。搬师回朝的那日,强行令士兵冲入皇女府,落下聘礼,将她原本的主夫赶出府邸,放言三日后便来迎亲。他说:“千舒白,我会让自己变得强大,强大到足以敛这苍天入幕,强大到足以与你并肩。”
  • 青梅竹马:我可以陪你去看星星

    青梅竹马:我可以陪你去看星星

    青梅,她是仆人的孙女,有的是平凡的外表善良的心。竹马,他是富家子弟,有着俊俏的外表。他是她从小暗恋的对象,她是他一辈子想要珍惜的冤家……
  • 通灵者传

    通灵者传

    以凡间界为基础,阴魂聚集衍生出了幽冥界,众生信仰造就了天界,还有至高的真灵界,永恒存在,万劫不灭。李元生来通灵,且看他在这世间红尘里如何求得,自在如意,真灵不灭
  • 我的小可人儿

    我的小可人儿

    这本书是本人的处女座,也不知道写得怎么样,请大家多多支持吧!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豪门的大少爷,爱上了一个家境一般的女生。
  • 倾城花痴:大叔求扑倒

    倾城花痴:大叔求扑倒

    花家姑娘怪癖多、难养活……花家的血脉跟她一起GAVMOVER了。可为么要穿越?为么要把花家的各种苦逼属性全都带来?她不要行不行?她想长大,想试试大姨妈的痛,想要36D……要扑到一个酷美男!为么就这么难?大叔,萝莉很好推咩,求扑倒!另外,不许叫花姑娘,不许叫花痴,她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灵山不如归

    灵山不如归

    灵山不如归为满观法师依止星云大师出家后对出家生活的点滴记录,包括对一些人事物的看法、感受,用一双清明之眼,观察着红尘滚滚的芸芸众生;同时也记录了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她的过往,她的家人,她的体悟,娓娓道出一个出家人对人生、人情、人性的独特理解,并传达出“云卷云舒随它去,忘了归来,怎道春将暮。拨草寻花疑无路,灵山却在本来去”的人生意境。文笔自在书卷,灵秀通透,读来身心皆定,如沐法音。
  • 炼脉世界

    炼脉世界

    天才,恣肆,桀骜,神秘!当统治开始腐败之际,暴动的漩涡由他引发,当秩序出现动荡之时,时代的旗帜由他易革。成圣封王,举世无双,古今往来,仅此一人!
  • 琼心醉

    琼心醉

    仗剑一笑醉红尘,这纷繁尘世,只你一人心足矣。帝姬琼函,娇艳如花,妩媚不可方物。身为皇后独女,深得皇上宠爱。公主未必是草包美人,驸马切莫自以为是,缘份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