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100000008

第8章 黎明前的分离(2)

“难道我真的和日夜思念的丈夫永远分离了吗?我可怜的孩子从此失去了爸爸?为什么我觉得一切力量都从身上失去,我将孤零零地过那种永无终结、永无希望的寂寞生活?”

梅芬还抱有一丝幻想:“侃非常爱我,也许离婚会刺激他立即回国,挽回婚姻。”

不料事与愿违。收到离婚通知后,王林侃极为悲痛,精神几乎崩溃。朋友不忍看他寂寞孤独,为他介绍了一位女友。1954年,他寄信给梅芬的母亲说,他已与一位姓周的女士相爱,请母亲证明他和梅芬已经离婚,以便他再次结婚。

这封信犹如晴天霹雳!梅芬顿感天旋地转,眼前金星乱冒。她闭上眼睛,茫然躺在床上。泪珠从眼角溢出来,淌过鬓角,流到耳边,冰凉冰凉的。

梅芬心想:这怎能怪侃呢?离婚是自己提出来的。以前他太爱我,太迁就我,我在他面前很任性,为所欲为,这次我也以为提出离婚会刺激他早日回国。早知道结果如此,即使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离婚了。唉,真是自食其果。

梅芬又想,既然彼此不能相见,他决定跟别人结婚,那他一定认为这样才是幸福的,只要他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我也就放心了。爱,应该是牺牲奉献,而不应该自私占有。于是梅芬劝妈妈写证明,让林侃能够顺利结婚。

此前一年,也就是1953年,陈梅芬已从合并的H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了W市医专担任语文教师,实现了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人生愿望。

而梅芬的母亲因为拉扯照顾两个外孙女,受了很多苦。在1954年经历了女儿女婿离婚此一事件后,一病不起,不久便故去。又得亏陈梅芬的小妹,继续担起了照顾珞珞、珈珈的重担。小妹知道:姐姐刚刚在大城市参加工作,不可能成天看孩子,只好自己一边上学,一边照管两个外甥女的生活。

陈梅芬参加工作以后,为了珞珞和珈珈,也为解除小妹的沉重负担,她也想给自己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庭,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把两个孩子培养成人。她身边优秀的男老师不少,而且大多是单身,其中也有个别志趣相投、愿意和她白头偕老的追求者,可是一涉及孩子,人家就望而却步了。

生活已让陈梅芬成熟起来,她知道自己已不能像少女那样自由地选择伴侣。必须从家庭实际情况出发,找寻政治条件好、对自己及孩子都好的人组成家庭才符合实际。

一天,校长找她谈话说:“我给你介绍一位男朋友,好吗?”

陈梅芬含笑不语。

校长接着说:“你们七班的班主任、政治教师胡中柱,虽然是地主家庭出身,可个人成分是学生,又是转业军人。历史上很清白,没有任何政治问题。他高中毕业,力求上进,学习深入钻研,已达到大学毕业水准。教学效果好,工作能力强,师生关系密切,在我校每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或先进工作者,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好青年。他一贯乐于助人,我想他会爱护、关心和接受你的两个孩子的。他比你大3岁,你觉得怎样?”

“谢谢校长的好意。我的困难很多,你是了解的。我们互相了解一段时间再说吧!”陈梅芬既感激又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校长笑盈盈地说:“好哇,好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你们多接触接触再说吧!”

回到宿舍,陈梅芬躺在床上思量这件事:胡老师中等身材,方方面庞,额角较高,浓眉下,两眼炯炯有神。他思想深邃,为人干练而温和,是个淳朴敦厚的男子汉。他可是医专的红人,在工作上和自己配合得也不错。记得自己刚进校时,还常常向他请教学习为人处世方面的知识呢。

想不到第二天下班后,胡老师主动到宿舍来看她,他俩微笑着对望一眼,心照不宣。

“胡老师,我来医专后,您在各方面帮助我,非常感谢,今后更多仰仗您了。”陈梅芬边倒水边感激地对胡老师说。

“不用客气嘛,我们尽量互相帮助就好了。你的两个孩子怎么样?”胡老师靠近梅芬温和地说。

“她俩在A市,我母亲去世后,由我妹妹照顾,妹妹还在读书哩!”她的眉毛拧在一起,忧愁地回答道。

胡老师关切地说:“你妹妹在读书,怎么能很好地照顾两个孩子呢?要早点把孩子接到你身边来才好。能给我看看孩子的照片吗?”

这句亲切的关怀之语,顿时把两人的距离拉近了。母女能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正是日日夜夜萦绕在陈梅芬心头的大事。

她连忙拿出女儿的相册给胡中柱看。胡老师边看边赞叹不已地说:“你的双胞胎女儿长得甜美可爱,这可真是你的福气,我一看就喜欢她们了。什么时候把她们接到W市来,让我亲眼看看她们,好吗?”

他不介意陈梅芬的过去,而且爱珞珞和珈珈。这是胡中柱给陈梅芬的第一个美好的印象。

胡中柱文学基础好,能诗能文,在业务上他们互相支持,业余时间又常在一起谈心,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为了孩子的幸福,他们也想早日有个温暖的家庭。于是,陈梅芬与胡中柱在1956年的元旦结婚了。

同年9月,陈梅芬把珞珞和珈珈接到W市,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胡中柱第一次见到珞珞、珈珈,就牵着她们的手去商店,为她们各买了一套新衣裙和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她俩回家后,穿上新衣裙跳起舞来,快活得脸上绽开了笑容,笑得像两朵盛开的玫瑰。

很快,姐妹俩就被胡中柱的宽厚和慈爱打动,亲热地叫他“爸爸”。一家人终于打破隔阂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一天,胡中柱和两姐妹一起玩,姐妹俩被胡中柱逗得哈哈大笑,扑到他的怀里。眼前的情景,陈梅芬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接着,胡中柱用正宗的长沙话问:“珞珞、珈珈,你们喜不喜欢你们的爸爸罗?”

“喜欢,喜欢,非常喜欢。”姐妹俩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喜欢呢?”

“因为爸爸曾经是解放军叔叔哇!”她们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对解放军叔叔非常崇敬,非常钦佩。

“哈哈……”爸爸高兴得开怀大笑,亲吻着这两个可爱的宝贝女儿,顺势用胡子摩挲着她们娇嫩的脸颊,扎得姐妹俩“咯咯”直笑。

胡中柱学生时代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在单位喜爱学习,知识渊博,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和好文章,是有名的笔杆子。珞珞和珈珈接回来后,经常得到他的辅导。姐妹俩最喜欢听他讲有趣的故事,故事里天文、地理、历史各种知识无所不包,她俩由此学到很多知识。

就在胡中柱和陈梅芬组成家庭后不久,围绕着珞珞、珈珈这对双生姐妹到底应该属谁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远在美国的王林侃,闻知前妻陈梅芬和胡中柱成婚后,担心他的两个宝贝女儿可能会更名改姓为胡家的人。他可不情愿把自己的骨肉让给他人。经过与在美国再婚的夫人商量,他们决定,要从W市的胡家把珞珞和珈珈接到上海林侃再婚夫人的娘家抚养。这样,一则可以让胡中柱和陈梅芬过上属于他们的甜蜜生活一一他们还可以再养儿育女,无所挂牵;二则可以拉近两个女儿和王家生父、后母家的关系,以便在珞珞和珈珈小学毕业后,把两个女儿接到美国去上学读书。王林侃的第二任夫人,之所以同意接纳丈夫前妻所生的珞珞和珈珈,还有一层意思是:她不愿意让自己的丈夫为抚养大陆的亲生女儿,分心太多,又因女儿之事与前妻联系甚密。

胡中柱为珞珞、珈珈的前途着想,认为这倒也是一个让孩子们日后赴美受教的良策,于是就同意了。

珞珞和珈珈天真活泼,只知道上海大城市好玩,所以巴不得早一点乘船到上海去!

举棋不定的是陈梅芬,她害怕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俗话说:母女心连心。珞珞、珈珈一旦离开,无疑是日日夜夜、牵肠挂肚的思念!这种情感上的难舍难分,让她难以决断。可是,周围的亲人都主张这么做,她也实在不好执意坚持不让女儿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她心想,万一孩子们住不惯,或者由于其他什么原因,她还可以接孩子们回武汉来,反正去上海也不是去美国,不用担心回不来。

1956年岁末,由王林侃第二任夫人的小妹妹,乘江轮来到武汉接珞珞和珈珈去上海。

陈梅芬这一辈子有着太多的送别。当她在W市码头向珞珞和珈珈挥手的时候,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种种滋味涌上心头。当时她的潜意识中,就预感会在不久的将来,再从这个码头上把两个孩子接回自己家中来。

果然,不出陈梅芬所料。上海王林侃的后妻家是一个大家族,家庭关系复杂,而且等级观念甚重。珞珞和珈珈在那里寄人篱下,无人疼爱,常常吃的是最差的饭菜。家里被宠坏的不懂事的小少爷还常常骂她们姐妹是“拖油瓶”。

两姐妹去上海后不久,后母娘家为了显示对珞珞、珈珈很疼爱、很关心,特意给武汉的陈梅芬寄来一张姐妹俩穿着新棉衣的合影。细心的母亲一看,就看出了女儿们的眼中含着委屈,两个女儿已经没有那种在自己身边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神态了。于是她急切地给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一个侄儿文胜写信,请他务必抽空去详细了解一下珞珞、珈珈的生活状况,并且尽快把真实情况写信告诉自己。这个侄儿了解情况后,及时回信告知了珞珞、珈珈寄人篱下的痛苦和急切要回到母亲身边的强烈愿望。

1957年岁末严冬的上午,狂风卷着大雪。两个女孩子牵着手,战战兢兢地走在上海的马路上。妹妹滑倒了,在结冰的地上哭了起来,姐姐使劲将她拉起来说:“妹妹别哭,我俩爬也要爬到上海交通大学,找到文胜哥哥。”文胜哥哥就是珞珞和珈珈亲舅舅的儿子,当时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就是他前不久去探望了姐妹俩,又写信告诉了梅芬姐妹俩的情况。

姐妹俩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终于站在了上海交大的门前。看着浑身泥泞、饥寒交迫的姐妹俩,文胜表哥流泪了。次日他即给陈梅芬写信说:“珞珞、珈珈已经到我这里来了。昨天,珞珞说珈珈生病在家,不能起床吃饭,自己见她饿得慌,就从厨房盛了一碗饭给她吃。谁知家里的大太太说:‘病了还吃什么饭!’所以,她俩商量好,要回W市。昨天一早,她俩不惊动家里的人,溜出来找我。昨晚,我安排她们在我们的学生宿舍住下。姐妹俩坚决表示不再回到后母娘家去了,你看怎么办?”

陈梅芬见信心如刀绞,发誓说:“我的心肝宝贝女儿需要我啊!

我再也不能让她们离开我了!”于是,她毫不犹豫拍电报给文胜,请他即刻代购船票,将姐妹俩送回W市。

终于盼来了两姐妹回来的那一天,陈梅芬早早地便等在了W市码头。当女儿疲惫娇弱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时,陈梅芬悲喜交加。母女三人紧紧拥抱,满腹的委屈,日夜的思念,重逢的欣喜,顷刻间都化作泪水,在她们脸上流淌。

继父胡中柱听到姐妹俩逃跑的事后,坚决支持妈妈接回两个孩子的决定。姐妹俩在爸爸妈妈身边读完了小学。小学毕业那年,她们的亲生爸爸王林侃按照预定计划要接她俩去美国,她俩因上海的那段经历,坚决不愿离开妈妈,仍然选择在W市和继父、妈妈一起生活。

1964年暑假,夏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无数个知了躲在树叶底下,欢快地低叫,高唱。在W市青少年宫门前,人们只见一队少男少女,身着深咖啡色翻领运动服,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雄壮的歌曲走来。

“这些伢是哪个学校的呀?好威武哦!”路过的人们好奇地望着他们说。

“哎,你看!他们运动衣胸前绣着‘H大附中’几个字哩!”一个中年妇女说。

“喔!这是H大附中伞塔跳伞队的队员,他们是去跳伞的!暑假一开始,我就天天看到他们哩。”旁边一位白发老人乐呵呵地说。

到了伞塔的大操场,带队的体育老师黄崇明对大家说: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两位新增加的队员。这位叫周宁,是高三(3)班同学。”

周宁瘦高的个子,白白净净,一头自然卷的黑头发剪得整整齐齐,大大的眼睛闪闪发亮,高高的鼻子,戴着一副黑宽边近视眼镜,面部轮廓清晰,他向大家点头微笑说:“请老师和各位老队员多多指教。”

“这位新同学叫王玲,是你们初三(1)班的。”

她用浓重的山东口音大声说:“向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学习。”大伙都开心地笑起来了。

“这位是副队长王珈珈。”

黄崇明老师指着剪着短发,五官端正,秀气动人,含着十分甜蜜微笑的王珈珈说。

“欢迎新队员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老队员一定毫无保留地将我们的经验,还有教训全都教给你们,让你们取得比我们更好的成绩。”王珈珈走出队列笑着说。

同类推荐
  • 珠玉在侧,总裁在上

    珠玉在侧,总裁在上

    神秘的古董珠玉,揭开的是藏宝隐秘,家族诅咒,映照的是诡谲人心,古董局中局,收藏谜中谜,当人人机关算尽,只她赤诚天真放爱入局,用一块南红坠子撬动了所有人的命运齿轮。传说中的四枚古董珠玉,揭开的究竟是什么隐秘?家族诅咒,死亡迷局,究竟如何破解?珠宝局中局,收藏谜中谜,映照的是诡谲人心,当人人机关算尽,只她赤诚天真放爱入局,用一块南红坠子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齿轮。
  • 烂醉于鱼头火锅店

    烂醉于鱼头火锅店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琴腔

    琴腔

    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京剧团,琴技高超而为人清高的琴师秦学忠和同为琴师、善于钻营的岳少坤,都对团里的顶梁柱、名角儿云盛兰心有爱慕,但阴差阳错,云盛兰这朵人人觊觎的花终被岳少坤摘去。光阴流转,秦学忠、岳少坤们的下一代在院里逐渐长大,他们被上一代寄予传承的厚望,却在京剧团日渐惨淡的光景中,各奔歧路。而云盛兰和秦、岳的感情纠葛,亦在多年后随形势变化而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波折。京剧团的明争暗斗,时代大潮的变幻,两代人的情感与命运皆裹挟其中,半点不由人……
  • 末日的爱情

    末日的爱情

    譬如说,我们从不需要寻找爱情,我们也不追求。爱情到处都是,像草和阳光一样。你可以今天在这个女人家里,明天到那个女人家里,后天你就不再记得她们了。爱情就和走路一样容易,你迈出一步,爱情就在那儿。有时候我和朋友们交换伴侣,有时候我们被伴侣交换。没有人会嫉妒、责怪,这种爱情再自然不过了。我们都处在这样的爱情里。
  • 痴娘

    痴娘

    艾玛的叙述像一只外冷内热的暖水瓶,她的小说因此老到沉静,更容易沉潜到真实而丰富的人性层面去。《痴娘》用少年的眼睛审视和回忆小镇的寻常日月,看似轻松平常,却在结尾,酝酿出残酷又浓烈的情绪。小说将人性置于顽固痴傻与谙熟世道的两端,拂去小镇人自作聪明式的浅薄,在看似畸形的人物身上喷薄出巨大的力量。半痴女人王小荷与大头儿这对母子仿佛过的是一种“没有语言的生活”,却饱含着比任何语言都更浓烈的情感。这样至善至美的母爱,却是在痴人身上得以展现,小说借残缺书写完美,几许残酷,几许温情,令人震撼。
热门推荐
  • 发财完全靠做梦

    发财完全靠做梦

    一个八手笔记本电脑,电脑上的QQ版本竟然是QQ2080控梦版。可以控制QQ好友的梦,让对方梦到你想让他梦到的东西。不过,对方的意志力坚定的话,你就暂时无法控制他的梦,只有一点点升级。控制别人的梦,对自己的精力消耗也是很大,一般人只能入梦五分钟。当你的精神力得到不断的提高,能够控制别人的梦达到十分钟,那你就是真正的控梦者。能够控制半个小时,是控梦师,到这个级别,就可以做一些特殊的事情,比如将植物人在梦中唤醒。一个小时,控梦宗师,可以达到让人梦游的效果,包括拿菜刀自杀,至于做其他事,这个你懂的。两个小时,控梦大宗师,可以让人在梦中变得精神分裂,甚至成为植物人,永远生活在梦里。三个小时,梦魔,达到这个境界,可以在梦中直接将人杀死,做到不留痕迹,或者抹掉对方的记忆。张闯得到这个软件,他的人生会有什么转变呢?
  •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

    乔布斯,这位亲手打造苹果帝国的男人,创造了IT历史上最辉煌的商业奇迹。今天的苹果公司在全世界已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也许乔布斯是不可复制的,我们也无需去复制别人。因为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中,乔布斯已经告诉大家收获成功的秘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将乔布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精彩地呈现给读者,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通过阅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你会认识到,你和乔布斯之间唯一的差距在于专注和付出。所有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并努力付出的人都可以收获了不起的成功。
  • 重生之我的大牌人生

    重生之我的大牌人生

    【本文纯属虚构,不喜误入】我与你,不曾后悔。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白梓辰你是恶魔,且为我所有。------陆笙原来我还有你------墨一珞
  • EXO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EXO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此文为王道文,关于灿白,繁星,勋鹿,开度,城堡,桃绵。想看有女主的妹子,别进来了。这是乖贝的第一本书开头很渣希望看文的妹子坚持一下后面就好了。
  • 末世之苍穹之主

    末世之苍穹之主

    末世来临,必有鼎天之人!屌丝大学生张震在混乱无序,丧尸横行的世界中,偶的史前文明的帮助,战天战地战丧尸,横扫各种势力,最终成长为一代苍穹之主,留下无尽的传说……群QQ:12925687
  • 中国包工头

    中国包工头

    30岁那年,刘国伟入股拣宝,他说了一句话:“我家穷人丑,小学文化,农村户口。”引得满堂大笑,刘国伟皱眉:“这些都是真的!”40岁那年,刘国伟收购千度,他又说了一句话:“我摆过地摊,睡过桥头;捡过剩菜,偷过井盖。”满堂哗然!50岁那年,刘国伟重组百姓汽车公司,他还说了一句话:“这辈子,我有三件最引以为傲的事,一,我是个河南人;二,我是个农民;三,我是个包工头。”66岁那年,刘国伟病逝,在他给总理的那封信里如是写道:总理,今天我把我手中的60万平方千米土地归还给国家,中国,已无房可建,我衷心的希望,人民幸福!
  • 生死都是黑色的

    生死都是黑色的

    可以黑成洞,只是你那一眼的亮光将我沦陷。
  •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

    死亡,是绚丽的。鲜血,是火热的。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血一定得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路要走。活,就要像二月的花,多姿多彩。死,也要像深秋的霜叶,红于二月的花!
  • 浴焰九莲

    浴焰九莲

    新书《开荒》已发表。详情加161447585皇室更名为舞文墨客
  • Maitre Cornelius

    Maitre Corneli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