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100000007

第7章 黎明前的分离(1)

医生惊喜地对王林侃说:“恭喜你呀王教授,你夫人怀的可是双胞胎啊!”

他俩喜出望外,欢天喜地回到家。梅芬说:“林侃,我真想生一对女儿,把她们打扮成一个样子,那该是多么有趣啊。”

王林侃用手指点着妻子的肚皮说:“宝贝,你们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乖乖的哟!千万不要用脚踢妈妈的肚子哟!妈妈痛,爸爸更心痛哟!等你们长好了就快出来,爸爸妈妈好想好想亲亲你们那可爱的脸蛋,摸摸你们的小手小脚,还要带你们到公园里去游玩哩!”王林侃迫不及待地渴望小生命的降临。他即将要做爸爸了,家庭的责任感更加强了,教学之余还挤时间写文章,赚稿费,为妻子分娩做好充分的经济准备。

梅芬比林侃小十多岁,林侃把她当小妹妹,总是迁就她,宠爱她。在梅芬怀孕期间更是宠爱备至。

怀胎足月,王林侃送妻子到市里最好的医院待产。8月20日,陈梅芬顺利生下两个女儿,夫妻俩激动不已。

陈梅芬抱着两个娇弱的、散发着奇香的小宝贝,内心充满了慈爱和温情。她深情地说:“这可是我们永远不可分离的血肉啊!”

这对姐妹花都有一张小巧玲珑的脸蛋儿,一双明亮活泼的眸子,笑起来甜甜的,可爱极了。

看着一双可爱的女儿,梅芬问王林侃:“侃,孩子的名字你想好了吗?”

林侃说:“梅,我想好了,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我想大女儿叫珞珞,小女儿叫珈珈。因为我和你都是武汉大学的学友,现在我们又住在珞珈山,这样取名很有意义的,你看可以吗?”

陈梅芬笑着说:“侃,你想得太好了。珞珈山--珞珞、珈珈,这可是珞珈山的女儿啊,我完全同意。”

很快,两个可爱的安琪儿满月了,化学系的教授及其他同事都来祝贺。两个小婴儿穿着一样的粉红色的连衣裙,可爱极了。王林侃、陈梅芬抱出两个心肝宝贝,大伙儿争着抱过来抱过去,赞美的话语让他们夫妻听着心醉。两个女儿是他们夫妻的骄傲,他们感到人生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王林侃白天讲课,每天夜晚竭尽全力照顾两个宝贝女儿,为的是让忙碌了一天的妻子睡个安稳觉。爱女儿、疼妻子的王林侃在武大校园的住宅区有口皆碑。

一天,邻居蔡老太太赞赏地对梅芬说:“王夫人,你真是有福气啊!有这么一位疼爱你的丈夫,出了月子,你恢复得像没结婚的大小姐,可王教授却瘦得变了形啊。”

王林侃温和地对蔡老太太说:“蔡太太,梅芬是个年轻的妈妈,怀孕生小孩很不容易,尤其是双胞胎,更是吃苦受累。我做爸爸的,应该分担辛劳才是啊。”

梅芬听后很受感动,觉得生活中再难忍的折磨,也应该承担。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一家四口在一起,生活是那么幸福。夫妻二人感到平静而快乐,常常发自内心地相互宽慰:但愿花常开,月常圆,人长久。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少有志青年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和抱负,纷纷奔赴欧美等国家留学,期望学成归国振兴中华,建设一个自由、平等、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王林侃也报名参加了留学深造的考试。

一天,王林侃兴奋地告诉梅芬:“梅,告诉你一个特大的好消息,我考取赴美国的公费留学生了!”

陈梅芬一听,思潮翻滚,又喜又忧。喜的是丈夫能出国深造,忧的是孤零零地剩下她一个人,还要承担哺育双胞胎女儿的重任。是支持丈夫远渡重洋赴美,还是把他留在身边?抉择的痛苦使她彻夜难眠。她想:出国留学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好事,我怎能为了暂时的安逸而妨碍他的前程呢?为国为家,陈梅芬坚定地选择了支持丈夫去留学。

1948年初,王林侃即将离开武汉大学赴美留学。为安置好母女生活,他让梅芬带着珞珞和珈珈先回老家,让家里人来协助梅芬照料一双女儿,往后的事只能再从长计议。离开武汉市前,王林侃亲吻着两个还不到半岁的女儿,仔细地端详着她们熟睡的模样,轻声细语地说:“珞珞、珈珈,我心爱的好女儿啊,爸爸要到美国留学去了,过几年后才能见到你们,妈妈一个人带你们很辛苦,你们要乖乖地长大啊!”他边说边流泪,伤感不已。

陈梅芬一人默默地送丈夫走出家门,先住进江边的小旅店。陈梅芬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交给丈夫,轻轻地对他说:“这些钱你带在路上用吧。”

王林侃把钱推给她说:“不……不,不,你和我们的孩子珞珞、珈珈也是要用钱的,这些钱我不能拿,你留着慢慢用吧。”

陈梅芬把钱再次放进他的口袋里说:“侃,我们在家里过艰苦生活不要紧,你在国外缺钱可是寸步难行啊!”

王林侃拥抱亲吻梅芬说:“你真是我的好妻子,你为我考虑得很周到。可惜我只能一个人去美国。你太年轻,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很辛苦,真是为难你了。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生活不可能都是风平浪静,阳光灿烂。你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在生活中增长才干啊。”

陈梅芬说:“放心吧,我会带好孩子的,困难再多也怕有心人,你说是不是?”

王林侃乐观地说:“我相信你能克服一切困难,但愿老天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为难你。现在我们暂时分别,我会尽可能多存钱,等我获得硕士学位后,我立即寄路费接你们母子三人赴美团聚。等我拿到博士学位后,我们再一起回国,我回武大任教,以我的学识报效国家。享受美好人生,抚育孩子成人,那时我们一家该是多么幸福啊。”这时,陈梅芬脑海里呈现出了一幅幅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画面。是夜,天气寒冷,狂风呼啸。他俩紧紧拥抱,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次日清晨,他俩匆匆赶到码头。天上挂着一轮淡白月亮,东方出现一片银红。江面上烟雾迷茫,长江水浩浩荡荡,滚滚滔滔,浪花相接,万里奔腾,“江兴”大轮拉响了起航的汽笛声。

陈梅芬送王林侃上船,船上响起了催促送客的人下船的钟声,钟声铛--铛--铛,一声紧似一声,敲碎了他俩的心。陈梅芬下船时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夺眶而出,泪湿衣襟。

“江兴”轮船逐渐离岸,顺流东去。王林侃站在船舷,一直不停地向站在岸上的妻子招手挥帽。陈梅芬流着眼泪,轻轻地挥舞着手,丈夫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渐渐看不见了,她的眼睛还一眨不眨地紧紧盯望着他消失的地方。

陈梅芬这位年仅18岁的母亲,含泪送别夫婿王林侃时,还抱着一家团聚的热烈憧憬。她没有想到,她们母女三人的命运,正是因为王林侃的赴美留学,发生了巨大逆转。

离开家乡的王林侃心情是沉重的,他求学美国,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这副担子一头挑着国,一头挑着家,于国于家他都得付出全身心的努力。他异常勤奋地学习,盼望着早日学成归来,报国报家。在美期间,他省吃俭用,省下自己的奖学金寄往老家,供养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一双女儿。

陈梅芬出身书香门第,养成了坚毅的性格,她在精心照顾两个爱女的同时,考入了A市崇文高中坚持学习。她立志一定要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再去社会上找工作,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和女儿。

她在崇文高中三年级仅仅学习了一个学期,就被校方发现她已结婚生女,不允许她继续读下去。这位坚强的女性,又求助武汉大学的朋友,经他们帮忙,东湖中学同意接纳她转入高三下学期继续攻读。她喜出望外,决定立即从A市去武汉。可让她犯难的是孩子怎么办?如果带着两个刚刚满周岁的女儿去读高中,自己吃苦受累且不说,最可怕的是,A市崇文高中拒绝她上学的尴尬场面将会重演。陈梅芬毅然决定,把两个孩子暂时交由妈妈抚养,自己只身到武汉读书。

离开A市时,她看着两个女儿,心如刀绞一般。她默默地告诉女儿说:“孩子,为了这个家的明天更美好,妈妈只能暂时舍你们而去陈梅芬就这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A市,奔往武汉,再次来到了珞珈山下,就读于东湖中学,成为该校高三班一名特殊的插班生。”

1949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在东中读书的陈梅芬请教王林侃的一位好友林君,询问自己该怎么办?林君果断地说:“你是应届毕业的高中生,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你都能上大学的。”

陈梅芬想:如果能上大学,自己的前途就有希望,于是,就安心留在了武汉,一心准备报考大学。能够读书上大学,是陈梅芬当时唯一的追求和心愿。

这一年,陈梅芬顺利地考入了美国教会办的H大学。该大学的前身是文华书院。该校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于1871年10月,期间,又几经更迁,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1951年,教育部进行院校调整,将武昌几所民办大学合并组成了新的H大学。陈梅芬当时天真地认为,她只有就读美国教会办的大学,才能和留美的丈夫王林侃在文化理念等方面更接近一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正像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宣言那样振奋人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是一个激情时代的开始,激情激荡着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的男男女女。陈梅芬便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年轻女性。此时,她虽已结婚,是有两个孩子的妈妈,可她仅仅19岁。她在H大学学习勤奋,还积极参加学生会组织的业余文化活动一一文艺队和歌咏团都留下了她活泼的身影。她的生活新鲜、充实、有趣。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抗美援朝”。电台和报纸天天都有反美口号:美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头号敌人!

群情激昂,同学们纷纷捐献财物支持抗美援朝。

班干部问陈梅芬:“你的丈夫在美国,你是跟他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跟他划清界限走社会主义道路?何去何从,你要当机立断。”爱国和革命的激情鼓舞着梅芬,她立即站起来发言:“我捐献结婚戒指一枚,并动员母亲将父亲用一生积蓄在A市盖的几幢房子,除留下自己住的几间外,全部捐给国家,支持抗美援朝。我马上写信给我的丈夫,动员他回祖国,在科学方面作贡献。如果他不肯立即回国,我就和他离婚,划清界限。”

接着,她请香港一位朋友转信给王林侃,劝他立即回国为人民服务。

林侃很快回信:“我好不容易有机会来美学习,我立志拿到博士学位,绝不能半途而废。现在,即使我要回国也不行,美国不允许学理工科的学生回国。”

当时,人们都要把海外亲友的来往信件交给干部审阅。

班干部看完信说:“美国不让他回国,他不努力争取而心甘情愿地留在那里,这就说明他站在美帝国主义的立场上去了。”

“他想得博士学位,这充分表现出他有资产阶级名利思想,你要坚决与这种腐朽没落的思想划清界限,才能树立革命思想,不破不立嘛。”

“你是知识分子,要认清自己的缺点,努力改造自己成为新人。你应该抛弃不健康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毫不犹豫地忍痛割爱,与他断绝一切关系,以免受他的不良影响。世界上只有‘阶级爱’,没有‘人性爱。’”

梅芬年方二十,正是充满着绮丽遐想的年龄。她要争取入团,还想在学校里有所作为,于是她到武昌区人民法院,以应该解除封建包办婚姻为理由,申请与王林侃离婚。

梅芬写信给林侃:“……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英明的。你的大哥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全家四人义无反顾地从美国回国服务。党对他委以重任。现在你大哥在大学任校长,嫂子是化学系主任。他们各得其所,发挥特长,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我劝你回国为人民服务,你不采纳我的合理建议,我已向法院申请离婚了。”王林侃回信说:“你是支持我来美学习的,怎么突然要我回国工作?我认为是否继续学习是关系到国家、家庭和我前途的大事,不能随便更改。你也不应该为此而和我离婚。我俩是相爱而结婚,情投意合,共同生活时多么融洽。我俩还有可爱的女儿珞珞和珈珈,若我俩离婚,她们是很可怜的。我坚决不同意离婚!”

尽管林侃不同意,但法院仍按陈梅芬的单方意见判决离婚。

1950年冬,梅芬收到离婚判决书。她痛苦极了,心灰意冷,躺在床上。窗外狂风怒吼,大雪纷飞。凝结在玻璃窗外的雪被室内的气温融化了,不断地往下流,仿佛流在她的心上。她好像摔到冰窟一样,浑身冷得发抖。

同类推荐
  • 隔世侦缉档案之红珠湖

    隔世侦缉档案之红珠湖

    导游杜润秋在红珠湖遇到主动向他搭讪的晓霜与丹朱,这两个神秘的女孩执意要住进当地盛传闹鬼的豪华酒店元帅楼203房间。她们,想见鬼。一系列灵异事件随即发生,无法解释的死亡现场、氤氲水雾中的神秘留言、惊慌失措的盲眼算命师、突然发狂的当地老人,众多线索指向一段模糊的恐怖传说……难道真有被金、木,水、火、土阵法禁锢的鬼魂.而复仇的怨念会伴随转世而来,生生不息……
  • 市委书记的两规日子

    市委书记的两规日子

    花季少女盘小琳在市委门口自杀,公安局长董为在自家门前遇刺,常务副市长石梓神秘失踪,汉州市这个两千多年前已经是郡级建制的小城,为何怪事接连不断?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详细描写党员领导干部被“两规”过程的长篇小说。作品刻画了一个深陷政治泥潭的市委书记形象,对特定时期的政治生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 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
  • 谎言或者嚎叫

    谎言或者嚎叫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福尔摩斯探案集3

    福尔摩斯探案集3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8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热门推荐
  • 刀狩剑猎

    刀狩剑猎

    故事说的是孤儿万俟持(后取名:林天涯)与养母林媛环刚走出森林便失散了,林天涯为寻娘亲而被卷入江湖和两国的纷争之中,其间他遇到了很多的武林高手和知道了很多武林中的秘密,却不知自己时时都在危险之中。因为自己的忠厚与侠肝义胆又陷入了爱情的纠纷与苦恼。当他寻到娘亲时另一个秘密又必须他再去奔波-他的身世之迷…此时爱情、友情、真情让他难以抉择。他该何去何从?
  • 魔法校园灵异事件薄

    魔法校园灵异事件薄

    关于魔法校园之中一个协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人性的裸露,爱情的期冀,友情的珍贵,真理的背叛......妖精和人类共存的世界,正义和邪恶交替的法则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走到这条路上,因为我不够勇敢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失去他们,因为他们如此强大当选择来临的时候,你是成神还是成魔一念之间,地狱和天堂
  • 死无再死

    死无再死

    你有绝世功法?小彭有万千爸爸。你有滔天神力?小彭有万千爸爸。你有手下遍地?小彭的爸爸遍地。你很能打?小彭马上要召唤他的爸爸们了。人不犯小彭,小彭不犯人,人若犯小彭,小彭就叫爸爸。就这样,汪小彭踏上了他奇幻的路程。
  • 重生之张珍珍

    重生之张珍珍

    重生,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姚珍珍脑海中的时候,她第一个感觉就是要为姥姥、妈妈、还有生病的姐姐讨回公道,在再次见到那个男人之前,她要变强,变的很强。面对修改过的重生路,她又要掀起怎么样的波澜?读心术,一个她从来没有想过能够拥有的能力,却让她成为了主宰一切的人。
  •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典藏版)》由徐帮学主编,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营造一个低碳的交通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低碳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 临症验舌法

    临症验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半路杀出个庶女来

    半路杀出个庶女来

    上官轻衣,从一市之长穿越成一个卑微丫鬟之女,遭到众位姨娘的暗害,她一步步化险为夷,将害她的人反置于死地。并与皇室众人拉上关系,成了皇室的权利最中心。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组

    重组

    这是中国首部直面婚姻状况对家庭资产深刻影响的小说。重组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它还同样适用于婚姻。男主人公宋杨第一个女人和他一起创业十多年,生活稳定后,他带走财产的三分之一,离开了妻子和儿子;第二个女人有心陪他把生意做起来,但因为和公婆关系难处,被迫离开;第三个女人比他小20岁,闪电般的结婚又离婚后,他的资产再次严重缩水;第四个女人说服他把剩下的钱投入股市……一对在婚姻重组中失败的怨偶会如何面对资产重组?本书首次从“重组”的角度,直面婚姻状况对家庭资产的深刻影响。引导读者正视婚姻状态对生存状态的多方面深刻影响。
  • The Paths of Inland Commerce

    The Paths of Inland Commer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