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500000006

第6章 飙涨,谁在幕后充当推手(5)

众所周知,许多城市居民都有两套甚至多套房产。其中之一是福利分房年代的产物,面积偏小而设施陈旧,基本用于出租;另一套则是全款或是按揭方式购置的,这既满足了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居住环境的品质要求,同时也兼顾了不动产相对保值的特性。这显然是最常规的居民房地产投资行为。而这出租固定资产获取租赁性收益的投资,也恰恰解决了许多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

房地产投资热背后的现实,是不少国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在面临一个不够安全的未来,人们往往会选择最具保值性的投资项目。人们购买第二套房屋,可以赚取一些租金弥补现在收入的不足,万一人老后缺乏社会保障的支持,起码可以卖掉其中一套房屋或者出租以供养老。

伴随城市化的日益深入,房价的大幅攀升,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房屋通过交易的获利,要远远大于租金的“洒洒水”。在银行按揭审查不严格的年代,只需很少一部分首付就可以成为房主,而房屋按揭可以由房客来承担,更可以选择价格高点时转手大赚一笔!于是,一批先知先觉的市民开始了买来卖去的积极尝试,并且在不菲的市场回报中得到了极大的快感。受“成功经验”的感召,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携带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投身于“炒房”的洪流。而房价也在这种“越来越”的模式中日益走高。

亚里士多德曾经告诫大家:比平衡财富更重要的是平衡人们的欲望。当投资的选择演化成投机的刻意,那些疯狂举债跑到房地产领域中期待好运从天而降的人,已经与赌徒何异?的确,他们对价格有着超常的敏感,对楼盘也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却忽略了对经济学原理的运用和国家政策的解读,颇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味道。《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2008》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深圳有超过30%的置业在取得房产证的半年之内转手,投机之严重可见一斑。而据深圳香地咨询公司调查,目前,深圳大约有6000名炒房者被套牢,被套房产大约70万平方米。

前文提到了房子具有居住和投资这两大属性,眼下房价如此之高,压力如此之大,风险如此之多,仍然坚定不移地要买房甚至还不止一套,这无疑是过度的投资行为。这时候的房子,显然已经同预期收益捆绑在一起了。钢筋混凝土的实物建筑,居然为了满足某种期望值,难怪有人说“房价本来就是一种期货”。

焦点博客上曾流传过一个段子,模仿黑土与白云的口吻,表达了人们对房地产投资或是投机的一些看法,戏谑中不乏卓见:

白云:天也不好了,房也不少了,还没抛的要趁早了,小心别让房子给套了。

黑土:结婚的要翻倍,生娃的不能受罪,奥运过了还有世博会,我看买房啊,还得排队!白云:买房不是自住,总想一夜暴富,按说赚点就该止步,奈何贪心总是无度,小心崩盘了藏身无处,本钱赔光了要先走一步。

黑土: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赔了自住的,赚了恶炒的,哪怕你伤天害理无恶不作,给俩钱,就有给你叫好的,炒房让我挺直腰……此外,房地产的持有成本低也是许多投资客有恃无恐的理由。只可惜相关物业税的征收,千呼万唤也没出来。利润巨大、风险甚小,又或者即便顺利征收,其数额与“爆炒”的获利相比也是九牛一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投机心理的迅速蔓延。

在投资领域,有个很著名的“博傻理论”,揭示了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一只要找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没有“下家”现身的话,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事实上,许多自诩精明的投机客,早已是房地产投资领域的“后知后觉”者。当他们喜洋洋地踩着高房价进入市场之后,才逐渐意识到获利空间非常小,而且民众的购买力被极度压抑,等待他们的是“降价才是硬道理”这只“灰太狼”!更何况,畸高的房价事关政治、经济、民生等一系列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重大社会命题,国家已经将“鼓励消费、控制投资、抑制投机”作为调控房价的基调。到那时,只怕“从钞票变砖头容易,从砖瓦头变钞票难”就成为炒房客最由衷的感慨!

20世纪80年代初,在商业活动屡受限制的中国,“投机倒把”还是一个颇为严重的罪名。2008年1月23日,这道法令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投机者的冲动,注定要交给市场去惩罚。

民众追涨雪上加霜

小说《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常念叨一句劝诫世人不要利欲熏心的民谣,“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上银钱是催命鬼”。时至今日,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老百姓,似乎都习惯了跟这句颇有哲理的话对着干。尤其是当看到比自己早买房的人赚了大钱,难免有种“再回首是百年身”的懊丧。

也难怪,从最近几年的走势来看,无论是买房还是“炒房”都是一个英明伟大的选择。尤其是那些在2006年之前,尚处于懵懂状态中的购房者,在一千零一夜之后就实现了从一小居到百万户的华丽转身一一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早买房子的人们好喜欢!的确,他们有理由陶醉在此刻房价“日行一千,夜走八百”的飙涨之中。反观际遇截然相反的那群“倒霉蛋儿”,一失足成千古恨,错过了入市的最好时机,只好一路苦苦追赶着高房价的脚步,从日出到日暮,苦水满腹……所以,当2009年地价再次上涨,城头变幻“地”王旗的消息被各大媒体爆炒之后,社会上很多人的心理防线被迅速击垮一一今日天价地,明日天价房!这道理显然与“父母的后代是儿女”一样直白。趁着还能购得着,莫待暴涨当白痴。

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11月北京市存量住宅网签总量超过32万套,差不多每一分半钟就会签订一单二手房买卖合同。有观点认为,在北京购房者中“恐慌性”购房占据40%比例,而这其中又有接近60%的人属于投机型增持。而这种“楼疯”不仅出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热点城市,还迅速蔓延到一些二、三线城市。

一群羊在草地上左冲右撞,一旦有一头羊向前奔去,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有狼埋伏的危险。聪明的牧民就会训练一头羊,有意识地指引它奔向有水有草的地方,避开那些野狼出没之地或沼泽地,牧民叫它“头羊”。在楼市交易中,中国老百姓的这种“羊群效应”愈发明显。他们很容易为环境所影响,勇往直前不甘人后,还“由衷地”相互传递房价上涨的预测。

从表象上看,2009年岁末“楼市疯狂”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契税优惠政策年底到期,让之前一度持币观望的购房者按捺不住刺激,进而集体性地选择追涨。然而,透过表象我们看到,其实优惠政策终结只是引发抢购的一个导火索,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恶性通胀的担忧和投资方式的匮乏。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发展,那种涨价传闻刚刚出炉就哄抢酱油肥皂的年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广大居民对通货膨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把钱存在银行里吗?太OUT了!可大众化的理财途径无非就是那几种一一莫名其妙被套的股票,屡有“禽流感”爆发的“基金”,获利周期缓慢的债券,以及又专业又辛苦又风险重重的炒汇等,也就剩下买房置地看上去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更为可怕的是,不断攀升的房价在刺激投资热情“井喷”的同时,也正逼迫着众多普通工薪阶层开始铤而走险。赚钱的速度永远也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要是现在不砸锅卖铁的话,恐怕日后卖血割肾也凑不够首付了!心理防线的崩溃,进一步引发更多的投资热情和购买需求,当房价走高的时候,会带动更多的人买房,导致房价继续增高;而房价增高,又会导致更多的人买房,而后来者势必接受更高的价格。所以“房价还会涨”这个“预言”就在自我实现中诞生了。随着恶性循环的往复,房价也被我们亲手推向了新高!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到,“当信心失效的时候,恐惧将会成为生产力。”面对楼市,这句话似乎可以调整为:“当理性不再的时候,恐慌将成为购买力”。

过去的这10余年,是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同样也是房价单边上涨的偏执时期,甚至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房价也是以拒绝调整的姿态小幅度回落,随即又在政策的刺激下报复性上涨。据统计局2009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北京第三季度购房人群中,购房人主要是用来投资保值或自住兼投资的比例达到了65%,而在第二季度这一比例仅为32%。短短三个月时间,炒房就从“少数派”行为上升到几乎“全民”的程度。畸高的房价已然是百姓心头永远的痛,恐慌性的追涨无异于在伤口撒上盐巴。

洛克菲勒与擦鞋童的故事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当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溃前夕,洛克菲勒在上班的路上,让一个街边擦鞋童帮自己擦鞋。没想到这个小童居然和他讲起股票来,买哪只好、哪只能多赚钱说得头头是道。他听过之后心中暗想,连一个普普通通的擦鞋童都满口的股票经,那股市一定要出大麻烦了。洛克菲勒随即将股票兑现,此举令其得以保存了财富。“擦鞋童”这个真实的案例告诉大家,资产投资的手法固然可以千变万化,但必须遵循基本定律--当越来越多的人以越来越疯狂的姿态参与到某个投资品的时候,也正是其进入泡沫的典型征兆。还记得“郁金香热”吗?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起大规模的投机泡沫事件告诉我们:公众的追风心理会最终导致具有严重破坏力的投机浪潮。此刻的房价愈高,看似收益愈丰,实则是泡沫愈多,整个市场崩溃的几率自然愈大。

买房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就是一生之中最大的一笔投资,当然也是一次最大胆的冒险。

同类推荐
  • 给大忙人看的经济学

    给大忙人看的经济学

    你是否觉得,经济学是学校里那些戴眼镜的教授和学生才能弄懂的学问?觉得经济学太难懂了?觉得“不知道这些,生活照样不成问题”呢?大错特错!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处处都有经济学的身影。小到菜市场的菜价涨跌,大到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变化,无不与经济学息息相关。无论你是学生、公务员、店面老板,还是打着领带的上班族,都可以从生活点滴中,发现不错的经济话题。
  • 产业组织经济学

    产业组织经济学

    产业组织经济学是基础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向产业经济领域的延伸。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学科中,产业组织经济学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对于我国的产业经济学及其各分支学科来说,产业组织经济学是最重要的主干学科和专业基础课。而且,产业组织经济学本身也成为一门发展前景广阔的经济学专业学科。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西部区域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

    西部区域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

    本书内容包括:西藏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甘肃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甘肃省民勤县生态移民规划研究、西部干旱贫困县教育移民调查报告等。
  • 国富论中文珍藏版(上)

    国富论中文珍藏版(上)

    本书继承了19世纪初以来英国庸俗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完全竞争”为前提和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热门推荐
  • 王爷勾勾缠:俏妃别想逃

    王爷勾勾缠:俏妃别想逃

    刚穿越就要成亲?怎、么、可、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婚??既然女主都逃了,那他安凌王不逃的话。太没面子吧,那就一起出逃吧。逃婚路上遇美男,纠纠缠不放。非但可以拜师修炼,升级打怪。还俘虏到了一个绝色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唯神

    重生唯神

    上帝说,欲望,是七宗罪,无尽的欲望才导致了世界末日的到来!解放史前生物,结合外星科技,当阿正将这宇宙的角落打造得无比繁荣后他嘴巴一撇,说:你错了,无尽的欲望是人们千万年后进化成主宰的动力,欲望的正面是创造,而不是毁灭!再没人敢反驳,因为此时阿正已是站在神话顶端俯瞰芸芸众生的神明——唯一的神!
  • 总裁的小萌物

    总裁的小萌物

    “唔......好困哦......”早起的小甜蜜,小丫头懒懒的,像极了一只萌萌的小猫咪。“困那就再多睡一会儿,恩?”“他宠溺的亲了亲她的额头,清晨的阳光照在她光洁如玉的肌肤上。”“那你陪我一起好不好?”她睡眼惺忪,在…
  • 兄弟的另一种诠释

    兄弟的另一种诠释

    嗨,我有个故事,讲给你,要听吗?一个默默奉献一生都给弟弟的“弱智”哥哥,到生命最后还想着弟弟。。。。
  • 最强武神

    最强武神

    叶重醒来发现自己成了豪门叶家废物,被换婚的苦逼,不能修炼的废人,还有无数人想要他的小命。若欲逆天改命,只能强势崛起,唯有只手遮天,方为最强武神!
  • 三国杀传奇之战火的重燃

    三国杀传奇之战火的重燃

    这可能会是一个看上去有些乱七八糟的故事。不过晓会保证,每一个字都是用心写出来的。这会是一个充满着少年幻想的故事,也会是一个让人感到热血的故事。这也是三国杀传奇的参赛作品。
  • 远歌战记

    远歌战记

    一场莫名心悸的遭遇,一次诡异莫测的穿越被一个古老的故事所吸引来到这片充满奇幻色彩世界的他是随遇而安,还是越战越勇他能否一步步解析出这遥远故事的全貌且请看...《远歌战记》
  • 飞騨内岛氏物语

    飞騨内岛氏物语

    本文从1548年开始,主角是飞騨国一隅的小势力,通过合并江马氏,降服照莲寺、消灭高山氏,在2年后击败国内最大的势力三木氏,之后将国内诸如小岛、古川、牛丸、田边、神冈、白川、鹫见、中山等豪族一一收拢麾下。至此完全统一飞騨国。而此时,飞騨国东面是即将统一信浓的武田信玄、北有长尾氏的臣从大名、南有美浓的蝮蛇斋藤道三,西有朝仓、浅井,周边均是战国大名,下一步该如何走出,内岛氏理依然毫无头绪。。。。。。。。。
  • 王者血途

    王者血途

    王者荣耀英雄同人!以英雄李白为主线,从盛唐到秦汉三国的冒险故事。
  • 命运传说之守护

    命运传说之守护

    我不想君临天下、不想天下无敌、不想荣华富贵、不想妻妾成群……那你想要什么?我只想守护头顶的天、脚下的地、身边的人、心中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