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200000003

第3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上(1)

——二○○六年十二月八日讲于香港红磡体育馆

人间佛教的戒学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居士,大家好!

很高兴一年一度我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的佛学讲座,今天起又将在这里和大家共结第二十年的法缘。在这三天的讲座里,我将以“人间佛教的戒学”、“人间佛教的定学”、“人间佛教的慧学”,分别将佛教的根本教理“戒定慧”三学提出说明,请大家指教。

在此以前,我与香港佛教的信徒结缘,至少已有三十年以上的历史。回顾往事,自从在沙田大会堂及油麻地梁显利中心讲演以后,就固定每年在红磡体育馆举行为期三天的佛学讲座,到今年正好届满二十年。这二十年来,我在这里讲过《阿含经》、《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八识规矩颂》等佛教的经论大义。也从佛教的“禅修法门”、“净修法门”、“律修法门”,讲到“身与心”、“空与有”、“教与用”。这些讲题所探讨的都是佛教各个宗派的义理主张与实践修行法;甚至透过“禅师与禅诗”、“禅心与人心”、“禅道与佛法”,进一步参究禅的妙谛。另外,我也曾经提出“佛教的财富之道”、“佛教的长寿之道”、“佛教的人我之道”,乃至“佛教看素食”、“佛教看管理”、“佛教看环保”等主题,提供人间佛教对现实人生各种问题的看法与解决之道。

二十年来,每次的讲座很感谢大家热忱参与,每年都有不少人远从世界各地回港,大家闻法的热忱,足证香港佛教信众的信仰虔诚。尤其大家十分热心,总在听闻佛法后,当天回家马上就把闻法的欢喜,通过电话分享给全世界的亲朋好友。因此我走遍世界各地,在五大洲建寺弘法,香港移民最热忱,无数的香港人在世界各地跟着闻法、护持,出钱、出力,却从来不居功。所以我常说,如果今天我在世界各地推动佛法能有一些成就,应该感谢香港信众们的因缘,真的很谢谢大家。

此外,这么多年来也承蒙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校的邀请,让我有因缘多次到各个大学结缘,尤其香港中文大学更在二○○五年四月,与佛光山合作,共同成立“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使佛教研究更上一层楼,更是意义重大。

今年七月,我在佛光山举行的供僧****中,曾经宣布要“封人”。过去佛教有所谓“闭关”,现在我提出“封人”,意义有点相似。我的意思是,我在红磡体育馆讲了二十年,台北中山纪念馆也讲了三十年,这种每年例行的讲座,从明年开始都将停止举办,因为岁月不待人,我终究是年老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从今以后不再和大家见面,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出家人就必然和信徒有关系,所以今后大家仍然是道友,一样随时随地可以和大家结缘。

中国香港是一块宝地,人民很有法治观念;因为香港是个法治的社会,有法治才有秩序。就好像佛教有戒律一样,佛教有“戒住则法住”之说,所以佛教也讲法治。佛教的戒律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乃至在家信众也需要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六重四十八轻戒,以及各种清规等等。你们各位会恐惧被佛教的戒律所束缚吗?其实“戒”是“自由”的意思,不守法、不守戒才会失去自由,守法、守戒的人,多么逍遥自在啊!

谈到佛教的戒律,在中国佛教里,“禅净密”是基本的修行法门,但是无论参禅打坐、诵经念佛,或是持咒修密,都必须以“戒”来规范自己,让自己的起心动念能够不断净化,所以我曾经把“禅净律”三修法门,定位为:禅,是“佛心”,也就是我们的真心;净,是“佛土”,也就是我们的世界;律,是“佛行”,也就是我们的行为。

戒律是吾人行为的规范,要达到成佛作祖的目标,行为最为重要。尤其人间佛教认为,在佛化世间的过程中,必须讲究方法,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并将佛法分为五个层次,称为“五乘佛法”,包括修学三皈五戒的“人乘”,相当于儒家;修习十善禅定的“天乘”,相当于基督教;修习四重圣谛的“声闻乘”,以及修习缘起中道的“缘觉乘”,相当于道教。人天乘修学的是世间法,声闻、缘觉乘修学的是出世间法;佛教把入世的精神(就是人天乘)和出世的思想(就是声闻、缘觉乘)结合起来,以修习六度万行的“菩萨乘”为依归,也就是所谓的“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佛教的六度万行德目虽然很多,但总括而言,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戒、定、慧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是学佛者所必修的课目,如《翻译名义集》说:“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戒定慧三学可以对治贪嗔痴三毒,能克制人类自私的念头,例如:持戒就不会自私,不自私,贪念就不会生起;禅定就不会损人,不损人,嗔恚就不会生起;修慧就不会无明,不无明,愚痴就不会存在。

戒是对治大恶病的良药,在大恐怖当中,戒可以作为我们的守护;定是我们身心安定的力量,在危难当中,定可以给予我们安稳;慧是我们前途的明灯,在愚昧的时候,慧可以作为我们的指引。戒、定、慧三学是佛法的根本,佛教虽有“三藏十二部”经典,汗牛充栋,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

戒、定、慧三学中,戒学居首,但其实彼此互有密切的关联,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慧是定的用,定是慧的体,戒、定、慧是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今天首先我就针对“人间佛教的戒学”,提出以下四点看法:

一、戒的制订——因时制宜,时开时遮

二、戒的精神——止恶行善,饶益有情

三、戒的实践——服务奉献,自他两利

四、戒的终极——人格完成,菩提圆满

一、戒的制订——因时制宜,时开时遮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住世弘化四十九年后,在临人涅柴时曾嘱咐弟子要“以戒为师”;佛陀入灭至今,佛弟子仍能见闻佛法,正是由于佛陀“制戒摄僧”的缘故,此即所谓“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所以后来中国佛教依照传承,凡是经过披剃出家者,必须登坛受戒才能成为正式的出家人。

佛陀制戒的本意,虽是专为摄僧而令正法久住,但是戒律并非只有出家众才须要受持,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就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所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佛教的戒律,依在家、出家、男女之别而有: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出家沙弥、沙弥尼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以上为七众弟子所各别受持的戒律,称为“别戒”,大乘佛教指为“声闻戒”(又称“小乘戒”),因而又另订“菩萨戒”(又作“大乘戒”),其内容为“三聚净戒”,也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是所有发菩提心的僧俗二众都应受持,所以称为“通戒”。另外,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是通于僧俗二众的禁戒,故为“通戒”。

根据《四分律》记载,佛陀制订戒法,始于成道后第十二年,当时因为须提那比丘犯了淫邪之行,佛陀因此制订“不淫戒”。佛陀制戒都是“随犯随制”,例如南传佛教有“过午不食”的戒法,规定出家人必须在早晨到中午时间进食,凡超过中午以后的时限进食者,称为“非时食”。佛陀之所以制订此戒,根据《五分律》记载,是因为迦留陀夷比丘在傍晚时进入罗阅城乞食,由于光线昏暗,有一名孕妇乍见迦留陀夷,以为是鬼魅,一时惊吓过度而流产。佛陀觉得比丘午后到民宅托钵乞食,多所不便,因此才制订比丘“过午不食”之戒。

从佛陀制戒的因缘,可见佛教的“戒律”,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佛教徒邪行非法,也就是所谓的“防非止恶”,如《百论疏》卷上之下所说:“问制戒意,本取不恼众生。”另一方面更有积极“利益众生”之意,所以《摄大乘论释》卷十一说:“如来制戒有二种意:一为声闻自度故制戒;二为菩萨自度度他故制戒。”

所谓“戒律”,有说“戒”是以自发之心持守规律;“律”则含有他律规范之意义。因为佛教教团的确立,必须仰赖僧伽秩序的建立,所以有分别制成的规律条文,以及违反时的罚则,凡此都称为律;如果是由内心自发遵守一切律文,则称为戒。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戒”原是佛陀住世时,举外道所作之非行来教诫佛教徒者,适用于僧、信二众,并非如律之“随犯随制”,所以在犯戒时不伴以处罚的规定,而是由自发之努力为其特征。照此说法,则戒与律本应有所区分,但后人往往将此二者混用。

其实不管“戒律”的定义为何,佛教所以制订戒律,旨在维持僧团的清净和乐,是僧团的生活规范,这是毫无疑义的,所以《四分律》卷二十二说,制戒有十利: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令信,五、已信令增长,六、难调者调顺,七、惭愧者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久住。

此十种利益,前九种“以法摄僧”是确保僧团清净和乐的方便,最后的“正法久住”才是佛陀制律的最究竟目的,因为“佛法弘扬本在憎”(太虚大师语),是以相较于为伸张正义和维持社会秩序而存在的世法,佛教戒律的制订,更富含宗教的使命感与如来利生的慈悲。

谈到佛教戒律的制订,有人感到不解,为何佛教有在家“五戒”、“菩萨戒”、“八关斋戒”等,出家则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等,佛教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戒条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学生读书,有小学、中学、大学等课程不一样,佛教的戒律当中,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菩萨戒是实践“上弘下化”的菩萨道,八关斋戒则是提供在家信众学习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方便……。

也有人问:佛教把“不喝酒”列为五戒的根本大戒之一,喝酒有这么严重吗?这就说到佛陀所制订的戒,如果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称为“性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在伦理的本质和秩序上,都为天理所不容,都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属于性戒。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只是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因此列为四根本大戒之后。

遮戒又称“息世讥嫌戒”,简称为“讥嫌戒”,是属于佛制的轻罪戒,目的在于制止世间人对佛教无谓的诽谤,一般泛指“四重禁戒”以外的戒。所谓“四重禁戒”,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性戒中罪特别重者,是为四重禁戒。

遮戒系佛陀因事、因地所制之戒,通常较性戒为轻,也就是一般社会不认为罪恶,但佛教为防止世人讥嫌,避免由此引发其他犯罪,故而制订此戒。除了饮酒戒以外,轻秤贩卖、掘地伤生等都属“遮戒”。此中尤以饮酒多有过失,能犯诸戒,所以佛陀特意遮止,令不毁犯,如此才能守护其他的律仪。

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十分圆融。尤其佛教的戒律并非只有消极的“遮止”,另外还有“开许”的一面,例如安住净戒律仪的菩萨,若是见有盗贼想要杀害众生,为了不忍此恶贼造作无间罪业,死后受大苦报,因此以慈愍心断彼性命,这就是“开杀戒”。

从大乘戒律“时开时遮”的积极利他性,可以看出佛教的戒律与世间的法律相比,虽有若干相似之处,例如:犯了刑法上的非告诉乃论,如杀人、伤害、偷盗、侵占、强暴、妨害家庭、造谣、诈欺、醉酒、贪污、贩毒等,都是触犯五戒的行为;法律的三读立法、三审定谳、判决确定,正如佛门的三番羯磨;在法律上犯罪行为人只要有悔意,即可酌情予以减刑,佛门则认为罪业透过诚心发露忏悔,便可以获得清净,更符合更生保护法。

佛法与世法在精神意义上,仍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法律上,犯意不一定有罪,犯刑才会定罪;在佛门则只要有了犯意,就属于犯戒。尤其佛教非常重视心意犯罪的轻重,所以每一条戒相之中部有开、遮、持、犯的分别,犯同一条戒,因为动机、方法、结果等的不同,导致犯罪的轻重与忏悔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佛教的戒律论刑更为彻底。

另一方面,有些行为从世俗法来看是恶事,可是从佛法上推敲却是善事,譬如杀生本来是犯罪的,但是为了救生而杀生,以杀生为救生,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便曾“杀一救百”,这就是菩萨的慈悲方便权智。这种本着大乘佛教慈悲愿行,以及活用戒法的精神而“时或开许,时或遮止”,正是大乘戒律的特征,也是人间佛教所强调的持戒的意义。而佛陀这种有“开”有“遮”的制戒精神,也可证明戒律并非不可改变,事实上是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的。例如佛陀曾为了让阿那律尊者到南方调解纷争,因此规定比丘可以多拥有一件僧衣,也曾为了信徒供养阿难一个钵,而放宽“蓄钵”的规矩,可见在生活细节上的小小戒,即使在佛陀时代就已经“随遮随开”了。

可是时至今日,常有一些守旧人士以“佛已制戒,不可更改;佛未戒制,不可增加”为理由,阻碍佛教的创新发展,甚至因为对戒律问题的看法不同,坚持不同,而把佛教分裂了。

讲到这里,我一直很佩服百丈禅师“避开戒律,另订丛林清规”的智慧,因此我在开山之初,也恪遵佛制,根据六和敬、戒律和丛林清规,着手为佛光山订定各项组织章程,建立各种制度,例如人事管理订定:“序列有等级、奖惩有制度、职务有调动”;以及“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等寺务运作的准则。

另外,我为佛光山立下十二条门规:“不违期剃染,不夜宿俗家,不共财往来,不染污僧伦,不私收徒众,不私蓄金钱,不私建道场,不私交信者,不私自募缘,不私自请托,不私置产业,不私造饮食。”作为徒众行事的依循,并且随着佛光山的发展陆续制订师姑制度、教士制度、员工制度、亲属制度等。

今年值逢佛光山开山四十周年,我更把历年来订定的组织章程、制度办法、宗风思想,集结成为《佛光山徒众手册》,作为大家行事的规则。内容包括:佛光山宗门清规、佛光山宗史、佛光山宗风等。

所谓“宗门清规”,主要为明订佛光山宗委会组织章程及各种办法,包括:剃度办法、入道办法、调职交接办法、升等考核办法、奖惩办法、申诉办法、请假办法、休假办法、留学办法、游学办法、进修办法、医疗办法、出国旅游办法、徒众回乡省亲暨家济办法、徒众亲属往生安葬暨佛事办法、车辆进出管理办法、文物联合采购办法、员工聘雇办法等。

有关“佛光宗风”则包括

(一)佛光山的宗风

1.八宗兼弘,僧信共有。 2.集体创作,尊重包容。

3.学行弘修,民主行事。 4.六和教团,四众平等。

5.政教世法,和而不流。 6.传统现代,相互融和。

7.国际交流,同体共生。 8.人间佛教,佛光净土。

(二)佛光山的宗旨

1.以文化弘扬佛法 2.以教育培养人才

3.以慈善福利社会 4.以共修净化人心

(三)佛光山的目标

弘扬人间佛教,开创佛光净土;

建设四众教团,促进普世和慈。

(四)佛光山的性格

1.人间的喜乐性格 2.大众的融和性格

3.艺文的教化性格 4.菩萨的发心性格

5.慈悲的根本性格 6.方便的行事性格

7.国际的共尊性格 8.普世的平等性格

(五)佛光人的精神

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众第一、自己第二;

信徒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六)佛光人的理念

同类推荐
  • 超级阅读力训练

    超级阅读力训练

    人生有许多乐趣来自于阅读。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多彩,然而,我们亲自经历的事情却是有限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无限丰富的知识,这就是阅读的魅力。阅读是人生的最大享受之一。通过阅读所体现的幸福主要体现在独处和索居时:通过阅读所养成的斯文主要体现在谈吐上;通过阅读所发展的才能主要表现在办事的决断和处理上。因为,经验丰富的人固然能做事,也许还能洞察细枝末节,但总体上的统领和运筹帷幄上的才干,则惟有出自于那些博学阅读的人士。
  • 出秀高招

    出秀高招

    本书介绍了如何在最短时间赢得人们的赞赏,如何给自己创造发展机会,如何获得社交成功的方法。
  •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20几岁,积攒成功能量的智慧读本,为你指点迷津,破解生存困惑,为你启迪心智,增长处世智慧,最现实的人生哲学,最实用的成功宝典。
  • 这种事不必向老板请示

    这种事不必向老板请示

    优秀的员工,肯定善于处理和老板的关系。优秀的员工懂得“不必请示”的精髓。对于优秀员工来说,“不必请示”是一种理念,一种和老板形成最佳关系的理念。“不必请示”的关键在于员工要积极主动,在于员工要读懂老板,知道怎么管理老板。
  •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2

    我为什么总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妈妈为什么总爱唠叨?初恋为什么是美好的?为什么第一印象很重要?怎么样才能看懂别人的身体语言?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总是知而不言?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这些都是与心理相关的常识。余苗编着的《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告诉中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战胜困难、如何获取成功、如何摆脱心理困惑等等。这本书就是苗苗姐送给初中生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能让我们打开心灵之锁。《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中引用了大量心理学理论、原理、效应和案例等,不仅让内容具有一定深度,更是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热门推荐
  • 测试作品,主站.del

    测试作品,主站.del

    测试主站作品测试主站作品测试主站作品测试主站作品测试主站作品
  • 玄屋战记

    玄屋战记

    直骜的都市少年遭遇萌哒哒的外星少女,竟然擦出匪夷所思的别样火花!
  • 妖孽倾天下:凤动九重天

    妖孽倾天下:凤动九重天

    “迷失恨我的吧,因为我,迷失失去家人,都是因为我。”平原上的女子喃喃自语。“罚!你这么不去死!你是个祸害!迷含的死,都是因为你!”一面容愤怒的女子朝平原上的女子吼着。平原上的女子双目失神,嘴中喃喃着,拿着一把匕首,缓缓举起。“罚!不要!”从平原的另一侧冲进蓝发女子,“我不恨你!真的!”平原女子冲她一笑,还是把匕首插进自己的胸膛。“判,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补偿你……”“不!我不要来世,我有你现在就起来!”蓝发女子抱着平原女子,斯吼着。“呜呜,罚,不要离开我……”
  • 王牌公主霸道爱

    王牌公主霸道爱

    他们是七神,华丽,尊贵,高傲!无奈之下来到某高中,遇到被他们1坑惨了的她,成为朋友。普罗旺斯的鬼魂,七神历练地的爱恨纠缠,当年的真相被揭开……七神苦逼地发现,他们就是来给那受了十七年苦的小姑娘还债的!不过,嘘,这可不能让她知道哟!告白小片段:绝:“我喜欢你。”幽:“……”“敢拒绝就吻你。”“……TAT”败了!灵:“我喜欢你。”芸:“开玩笑的吧?”“……”咬牙,吻!夜:“我喜欢你。”雪:“……哦!”“……嗯。”无:“我喜欢你。”梦:“你喜欢我什么我改!”“我就喜欢你不喜欢我你改呀你改呀!”“我改……个鬼啊!你当我傻啊!”到底事态会如何发展,知道真相的她何去何从?嘘,秘密!
  • 四月爱的奇迹

    四月爱的奇迹

    一次恶作剧酿成的惨剧,为了补偿他决定让他成为自己伴奏者,成为最佳组合。“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不许你下次再说这种话,不是你的错儿是我的错。”“恭喜这位小姐和先生,这架钢琴是你们的了。”“也不告诉我订婚的对象,我才不同意那!”“你怎么也在这呀!”
  • 贵女高门

    贵女高门

    穿越了,年轻二十岁,爽吧?但,继母是个公主。出身高门大族,还是个嫡女,爽吧?但,继母是皇帝最宠爱的公主。长得漂亮爹爹疼惜,祖母慈爱外家给力,爽吧?但,继母是有个未来皇帝做哥哥的公主。求问:干掉有皇帝当靠山的后妈的方法是什么?答曰:有个靠谱的爹,和一个凶残的郎。
  • 末世炮灰生存记

    末世炮灰生存记

    傅瑾末世前就是一小老百姓,家庭简单,可是想不到末世都来了还给她来那么狗血的一下子,简单点来说就是男朋友和闺蜜在一起了,而她却不知道,文艺点儿来说就是他们两个发现彼此的真爱了,而她傅瑾却不知道自己就是那个惹人嫌的配角兼任绊脚石,理所当然的就是被和谐炮灰掉了。可是、可是傅瑾表示炮灰也是有生存权的,好死还不如赖活着呢,再说没看到前男友和前闺蜜“幸福”的生活,怎么能这么快就被炮灰掉呢,所以末世啦,怎么也得想办法生存下去才是王道。简单的来说就是看重生女如何踹掉渣男,虐“闺蜜”之后,手携自家大boss过上末世后的小日子!
  • 星尘旋

    星尘旋

    谜一样的上古大陆亚特兰蒂斯,这个大秘密,到底是什么?亚瑟、星夜、蒂诺……在艰难的命运面前,屈服还是战斗?
  • 异灵师之暗黑墓地

    异灵师之暗黑墓地

    五星占星师卡尔达诺,在一个曾经文明被湮没的帝国土地上被杀!为了调查事情的原委,一个身份不明的矮个老头来到暗黑墓地,请求异灵师的帮助。请注意:这不是升级系统,虽然里面设置了这套体系。这不是爽文系统,只是一个女大学生穿越异界的吐糟故事。异灵师在遥远的未知世界,是一个专门探秘悬疑的职业。这,是一个充满悬疑的异世界。
  • 体育生的回忆

    体育生的回忆

    那年今日,我还在为一个八百米而发愁,心里对“上道”一词有着莫名的恐惧。而今那些时光再也回不去了,老师说过的那些话,却久留于心中,难以忘怀,影响着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