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2100000011

第11章 第三讲(4)

抗日的时候,日本人把祖师像偷偷运到日本去,后来藏祖师像的那个人要死了,他的日记给人看到了,才发现原来那就是石头希迁祖师的像,就把像请到日本曹洞宗的总本山横滨总持寺保存、供养起来。

这些都是没有障碍的,要能性相圆融,由相而见性。真正见性的人又能不舍相上的一切六度万行。“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见性功夫很透彻,行持又非常平实。

《参同契》有很多种,道家里面还有一种《参同契》。有个修道的人叫白玉蟾,海南省人。他在福建武夷山修道的时候,当时宋朝有个朱熹,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也在讲学。

有一次讲学的时候,朱熹的学生来问老师:“老师,道观里那个道士白玉蟾,听说有先见之明。”朱熹就笑一笑说:“偶中尔。”是说他没有什么功夫,不过就是偶然被他说中而已。

隔了几天以后,白玉蟾就派一个弟子来邀请朱熹一起来游武夷山,走到半路的时候不巧就下雨了,朱熹和他的学生就赶着往树底下跑来避雨,但白玉蟾身体的周围都没有一滴雨,朱熹就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可以有这个功夫呢?”白玉蟾就微笑一下说:“偶中尔。”朱熹就真正明白了,他私底下跟学生讲的话白玉蟾都会知道。朱熹这个人很谦虚好学,就一直追,说白玉蟾到底是学什么?后来就知道他学的是《参同契》等等这些,总之我们要能性相圆融来修。

所以经典的断句很关键,有时断得好就让你豁然大悟。

比如有位禅师号为破楞严,他读《楞严经》跟常规的断法不同,常规的断法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他读的时候就把它断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然后豁然大悟。

这个也是如此,照江居士这么来分段,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就能真正地不住两边,不是堕到偏空里面去。如果单纯地把它连起来作一句:“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那就只是偏空,你只是见到性那一边,相这一边没有圆融,没有性相双融。性还是性,相还是相。你修行功夫还不到,如果把它分作两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这就非常圆满了,能双遮双照。

第五分还有最后一句: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前面只说身相,这里进一步展开来说。实际上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都是依他起性的缘生事相。八识所见所缘的种种相,种种事都是识所变现的,都属于相分。能见的是见分,所见的是相分,都是因缘所生,有相无体。种种相既不是实有,也不是空无。因为体性本空,所以它不是实有;因为幻相宛然,所以也不是空无。要能远离两边,才能见诸法一相无相的实相。诸法一相都是一真法界,才能见到自他不二,凡圣不二的法身如来。所以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所以《金刚经》里的每一句话都有无穷意味,都有无量法义,都能让我们在任何一个点上,时节因缘成熟,让我们豁然大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见如来就是见法身佛,法身佛的本体就是真如,不由缘生,住无为境。

这段经文其实有两重要义,把它归纳起来引到实修上来说,不是单单口念过就好,也不是要记住那些名相,而是要真正地通过听闻《金刚经》把凡夫知见里那些心结都打开,把我们种种的情绪波动都消除,以智慧观照就能把凡夫的妄情消融。

两重要义的第一重就是:欲见如来,要深达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念念无住不执著,才能亲见凡圣不二之如来,就是见法身。

《维摩诘经》中释迦佛问维摩诘居士:“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居士回答得很妙:“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观自己生灭身之中的实相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实质上就是开悟见法身佛了。

这一段就是说明不但世间如幻,出世间佛陀也是如幻。有些人知道世间是如幻的,都是染污的,但他会执著于佛的清净相,要执著于那种清净相还是不能解脱。前者世间如幻,是染污的因缘所生。出世间佛身相好庄严,是清净因缘所变现;前者是本性空寂,后者其实也是本性空寂,无有实体的。因为有众生得度的机缘,所以化身佛才示现出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上虽有差别,体性都是相同的,所谓“其相虽殊,体本同一”。

可见,世间、出世间都是平等不二、如如一体的妙理,这样来修,知道“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就能真正达到离分别,去执著,证实相。成正觉的目的,不单单是不执著于世间的染污相,对佛身相好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清净相,对自己修行境界上的清净相,也不可以执著。你要有执著,就还只是神秀禅师那个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状态,还是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开悟,因为你还执著于有一个清净相,所以要知道见诸相非相,是真正的见如来,见法身。

第二重要义就是:见如来即是成如来。见如来就是当下见实相,成法身佛。经上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释迦牟尼佛金口玉言,真实不虚。一切诸佛和诸佛的成佛之法都是从《金刚经》里面出生的,因为他就是当下见性,当下见实相,就是成法身佛。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凡夫众生往往看到一切相都容易生起执著心,即使事情过去了还是恋恋不舍。中国的那些诗歌大部分都是这样,不管文采多么好,都是凡夫迷的心态下写的。

比如李商隐有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有那些怀古的诗。与白居易同时代有一个叫元稹的人也写了很多这方面的诗,有一首是《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历史上的事情,唐玄宗都已经过世很久了,但那些老的宫女还在说起他,如此种种都是执著相。

还有古人的名句:“当时只是平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世间的凡夫就是这样,同学之间的相处,亲人之间有缘相处在一起的时候,当时觉得很平常,不珍惜,甚至吵架,但隔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回头再一想,过后追忆就会恋恋不舍,觉得那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

凡夫就是这样,总是活在一个虚妄境界、活在一个错觉里,不肯活在真实境界里,不肯当下活在智慧里,而愿意活在悲伤、愤怒、贪欲等种种的情绪里,就不肯回头,不肯当下觉知自己的身心状态,所以就流转生死难以出离,这些都是由于不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每天都活在情绪之中,不断地向外看,向外去追寻,然后有比较,有分别,有看不顺眼。

所以六祖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见世间过,你就是被情绪主宰。不见世间过,你就是被智慧主宰。一直向外去追寻的时候,你当然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快乐。世间一切人都想找快乐,无论他是要找好工作,还是要找好的婚姻,无论他做什么都是为了追寻快乐,但他找错了方向,一直向外去找永远不可能得到,得到的只是烦恼、痛苦、怨恨等等。

有一位哲人说:“世界是我们神智不清的投影。”我们大脑里面不清晰,是众生共业投射出来这么一个世界,真正要改变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自己的心。真正要空掉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空掉对世界的错误认识,这是向内看。

所以学习《金刚经》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懂得向内省察,向内觉照。注意力的方向由外转向内,这是一个分水岭,你一直向外求,不管学多少年佛,你还是门外汉。听了《金刚经》懂得向内了,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来所赞叹。

因为凡夫的欲望很狡猾,那种欲望会让你自己还误认为你很有道心,一直向外去求:念什么经,每天读多少,念多少佛,做多少大礼拜,到哪里受灌顶,到哪里去打坐,从来就不肯向内心去清净自己的心,不肯去降伏自己的妄心。那样你诵很多经也不是修行,不是真正求解脱,但你误认为你在求解脱,实际上最多也就是一种祈福。

因为一直心在向外求,把修行也当做一个向外求的事情,看经典上讲得那么好,诵这个经有什么什么功德,久了以后好像觉得我也没有得到,动力就减弱,这都是自己用功用错了,所以要懂得把注意力由外在转向内在,内在心灵的力量才能被开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改变以后,一下子就能从困顿的状态之中跳出来,就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所以通过内省,向内觉照,你就可能忽然发现一个自己根深蒂固的制约,发现自己心智模式上的盲区,从惯性的固定思惟模式之中跳出来。你陷在那里面的时候觉得无可奈何,好像别无选择,如果你能跳出来当然就有无限的选择和自由,就能超越它,打破局限性,当然烦恼就当下息灭,转向一个更广阔的心灵空间,不会再因此而烦恼,真正拥有心灵的自由,心无挂碍,是证悟空性,是开悟的人。

所以说:如果心里烦恼很多,其实并不是事情繁杂,也不是处理困难,而是活着的原理不清楚,在用错误的方法来追求快乐,得到的只能是惑业苦,我们要能在生活之中学习无字的《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愿大家能因这个般若****而真正地见如来。

我们以此功德回向一切如母有情得遇明师,得闻正法,早成佛道。

同类推荐
  •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热门推荐
  • 嫡女三嫁鬼王爷

    嫡女三嫁鬼王爷

    一对一洛紫风知道自己现在唯一的解药就是‘男人’,虽然眼前这个男人可恶了点、阴险了点、还有那么一点点让自己害怕,可是此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那个谁——,你过来!”某女开始上下齐手。某男很淡定的看着这双在自己身上游弋的小手:“你不是打探过我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我——‘不能行人事’,你不知道吗?”“这你就不用操心了!”银针在某个穴道上一扎.吃干抹净——,某女要走人前抛下一句:“估计你也是个‘处’,咱俩算是扯平了,以后别说认识我!”某男看着远去的背影——“你想的美——!”【片段一】洛紫风看着脚下中了‘媚毒’的女子,冷笑一声:“还想给我下毒?仗着和我那‘夫君’是青梅竹马,又有公公婆婆当你是亲闺女,就处处和我作对,企图‘亲近’我那夫君,好——!我成全你!”候在一旁的九月一愣,什么时候自家小姐这么——好说话了!“去——,等她媚毒发作,就送到我‘公公’书房去,‘母子关系’,够亲近了吧!不——用——谢——我!”看着九月背着那个女子一跃而去。洛紫风不禁期待明天的太阳快点升起,想着明个一早的靖王府——,该是个如何‘振奋人心’的早晨呀——!【片段二】“这个给你!”如花郡主将手中的《仇人录》低了过去:“所有曾欺负过我的人,我都记录在上面了,你既然已经决定冒充我的身份了,就得替我讨回来!”“不是吧?洒你身上一杯茶水——你也记!”“你看清楚了!那是101杯,她丫的——是间歇性‘帕金森综合症’,见到我就犯病!”一群男子自‘如花郡主’身后讥笑的嚷嚷道:“‘花痴’郡主——!灵王世子在这呢!”正在熟读《仇人录》的某女回头。众男子诧异,原来那一直涂的五彩缤纷,看不出眉眼的脸下,竟然也是一副如花美貌!某女冷眼相对,朱唇轻启:“皇上已经解除了我与灵王世子的婚约,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今儿个起——,本郡主不陪你们玩了!谢谢各位前些日子的配合!”看着某女远去的背影,众男子齐呆!某男一愣!【片段三】某男暴怒:“我该叫你什么?洛紫风、还是如花郡主、还是其他什么我不知道的,你究竟是谁?是不是我娘子?”“我是谁关你什么事?”“好!好!好!”某男怒极反笑,片刻功夫将某女绑在了床上:“你什么时候确定我们有关系了,我什么时候放你下床!”随后,某男开始解开自己的衣结.无论你嫁几次人,新郎只能是我!
  • 西游挖坑人

    西游挖坑人

    “西游路太平我来加点坑!为什么没有背景的妖怪都要死?而有背景的都没死?是他们后台太硬么?是他们并没有遇到我!"没有背景的小青年刘军穿越了,穿越到了西游时代,什么叫有后台你就不死,错!!!!有后台的必须死,没后台的必须活。西游之路美女我收,黑锅么!?当然有人背了。哈哈!我的西游我做主!!
  • 机关干部实用词条读本

    机关干部实用词条读本

    每年开展的市直机关干部读书活动即将开始。过去的岁月里,机关干部集中学习了党建理论、社会管理、经济工作与理论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大家读书、思考、笔耕结合,形成了爱读书、多读书、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文以载道、书如智友,今年大家要学些什么?这确实给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同志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良好的品德决定一生。正因为我们有了对美德的盼望,探索的脚步才时刻充满力量;正因为有了美德的滋润,我们才永葆希望之源的常青;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牵引,我们才会在沧桑与风雨的日子里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积淀,生命才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样博大。
  • 《风云磬绫》

    《风云磬绫》

    应为一不小心触碰的古老羊皮卷轴,让风、云来了一个穿越,唉!可怜的风、云不得不暂时“借住”在风云府的五、六小姐的身体里,这可苦了风与云了!想知道她们的故事吗?来读一读吧!luc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
  • 天之火

    天之火

    一个即将破灭的家族,一个没有了希望的家族,却在一个少年偶然的机会,让家族还是复兴,让能量开始凝聚。踏破世界规则,让火焰焚烧了一切,让所有的变化,掌控手中。他一人独创龙潭虎穴,披荆斩棘,无所不能,无往不利,构建了一个有一个传说。
  • 射雕之剑行天下

    射雕之剑行天下

    一位疯狂科学家将自己改造成《黑客帝国》中的机械人,并且强行灌注了网络上所有能找到的武功,但是实验失败导致死亡,却成功穿越到了《射雕英雄传》的世界……
  • 桃花债得还

    桃花债得还

    她在遭遇家破人亡后,竟意外重生……只是,却从堂堂嫡女千金变成了个小叫花子?!最后,还不慎被人贩卖到“醉心楼”换酒喝?!更更不幸的是,在第N次逃跑时撞倒将门千金,由此,她踏上了作为一个贴身丫鬟的不归之路。腹黑少爷、霸道太子、温雅神医、妖孽质子……这些看似桃花,实则是债,得还!国仇家恨,是非曲直,千帆过尽她终于明白——那些看得见的是表象,埋在坑里的才是真心。
  • 特战兵王

    特战兵王

    单兵最强特战王,纵横都市真狂龙。为公道、为情义、为承诺,华夏“青焰”特战队队长秦天重回华夏。用最强的实力,打败所有的敌人。用绝对的智慧,粉碎所有的阴谋。恩,还有各路美女,都来哥的怀里体验各种温暖!
  • 末世之至高进化

    末世之至高进化

    末世出,进化现。是进化还是倒退!是时间还是瞬间!是瞬间亦或梦幻!进化的顶端是什么?是永无止境还是无法踏足!从未有人了解!小磊携手至高进化新章节带大家进入一个了解进化终点的小说,这次小磊有全新构思,有大后期伏笔,有细节化和全面化为大家展示我心中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