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8400000002

第2章 序言(2)

如果单以三国史籍立论,后世有关关羽的种种传说故事,自然是赝品,不劳分证。但“关羽崇拜”偏偏就是在这种情势下历代相沿,积微见着,蔚成大观的。其中传说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变异,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陈寅恪在评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时,对于中国思想史曾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议论,对我启发颇大。他以为:

“以中国今日之考据学,已足辨别古书之真伪。然而真伪者,不过是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迳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中国古代史之材料,如儒家及诸子等经典,皆非一时代一作者之产物。昔人笼统认为一人一时之作,其误固不俟论。今人能知其非一人一时之所作,而不知以纵贯之眼光,视为一种学术之丛书,或一宗传灯之语录,而龂龂致辩于其横切方面,此亦缺乏史学之通识所致。”

本书即秉此宗旨,取法乎上。文学研究过去涉及这一课题,主要是从三国戏曲小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或者是以民间叙事角度,从传说入手探其流变。这当然都是必要的,但也只能反映出近现代关羽传说的形态,而不能体现出历史的传承和曲折。作为一个长期的,影响广泛的“活”信仰,关羽的形象从来没有封闭凝固在文字或传说中,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将各个不同时代的关羽形象,恰如其分地放置在具体生成的背景之中,凸现其变化的因果联系,以及与同时代其他宗教、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影响,然后又如何展现在文学艺术之中,才是更富于挑战性的课题。钱锺书曾精辟剖析言:

“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映发,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穿着不同的学科。由于人类生命和智力的严峻局限,我们为方便起见,只能把研究领域圈得愈来愈窄,把专门学科分得愈来愈细。此外没有办法。所以,成为某一门学问的专家,虽在主观愿望上是得意的事,而在客观上是不得已的事。”

我自知资质愚鲁,属于“生命和智力严峻局限”者,故须得另辟蹊径,广纳百家,努力突破“圈得愈来愈窄”的研究范围,也从不以某一学科的“专家”来标榜自己。盖因关羽崇拜民间自有其传承的渠道,包括千百年来口传心授的法则秘诀,从未载诸高文典册者。本书引用的历代方志,即是这一类饶有兴味的证据。我的尝试是在梳理材料,妥贴归置的同时,进行“长时段”追踪式描述,并注重从典籍记载和民间资料(包括寺观供奉和民俗崇拜方式)两方面夹击,并重视典籍之外的多重证据,突出关键时期的关键性的细节,力图以多重证据求解这个隐藏着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密码”。

我所利用的“文本”也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典籍”,而是抱着对于历史“了解之同情”,将地域民俗、历代碑刻、造像艺术等亦作为历史“文本”不可分割的部分,分别置于各自的时代地域环境之中,以便使上层“精英”的论述回复到当年的文化大语境中,复原其本来面目。也许可以说,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的“重构”(Reconstruc)。这里主要借鉴了历史学“年鉴学派”提出问题的方式,以便从关羽信仰的生成发展作为特定视角,在纵向上探索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一如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横向解剖晚明政治和财政遭遇到的困境。

这种剖析不免关涉到一些历史和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中国社会分期、唐宋及明代的几次社会转型、江湖社会、神道设教、儒学与“********”、中华各民族纷争融合中的汉民族意识形成和发展、晚明商业社会的形成、满族入关前崇拜关公的秘密等等问题,都无由回避。故笔者也冒昧涉险,从关羽崇拜的形成发展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的只是从特定视角剖析这一问题的症结,或者试图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并非擅作专业性结论。

这种研究必须建立在丰富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其中中国独有的地方志资料和历代碑刻,构成了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述说的另一条经纬线,提供了许多丰富生动的细节,足以弥补官修断代史的缺失。而社会学提倡的“田野调查”,即通过实地考察,在民间发现典籍失落的传统,更是可遇难求的新奇体验。比如1999年在香港《岭南学报》发表的文章中,我曾揣测关羽后世的部分神力,可能是从毗沙门天王的传说中转移过来的,或者说关公才是唐代毗沙门天王的真正传承者,而不仅仅是道教神话中的“托塔天王李靖”,但苦无实证。2001年9月在河北蔚县单堠村清代关庙的前檐上,却赫然发现了清代民间匠人“托塔关公”的造像,证实了当初推断不误。人事天机,偶然凑泊,妙不可言。

厘清关羽崇拜的发展演变,曲折细微,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怀古思幽话题,而正是一个关涉“现代性”的大问题。中国曾在近代饱受凌辱,于艰难竭蹶之中开始了漫长的“现代化”历程,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反躬自省,当然是必要步骤。进入20世纪,尤其是经历了西方文明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学者开始以相对平和的心态目光审视人类的过去,提出了超越19世纪盛行“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四大文明中心说”和“轴心时代”理论,并且发现中华文明所以有别,是由于西方经历过多次文明“断裂”,而中华文明则为连续性质的缘故。哈佛大学张光直教授曾有文论及与此。“断裂”和“连续”固然各有优长,但是上一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响应此说,炒作得最热烈的却是两个观点,一个是“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说,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铨释西方18世纪提出的“中国停滞论”,还曾通过权势运作和电视媒体的陡然放大,成为学术界一时占据要津的声浪;另一个是近年有论者提出的“暴君暴民交相乱”说,以此替代50年代盛行的“阶级斗争”和“农民起义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说。两说的立论角度虽有不同,但均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中国不幸之大因由。我与他们在学术立场上的最大区别,就是着眼于“连续性”的合理成分,变“后现代”大批判开路之“解构”,为对历史持“同情之理解”的“重构”。目的当然是为21世纪重建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寻找可资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

历史经验证实,“现代化”的国家过程,总是伴随着国族(nation-state)凝聚力的增强而非消解,即便是在今日全球技术竞争和贸易开放的时代。而凝聚力则端赖整个民族对于历史传统的共同记忆和核心价值的整体认同来达到的。用美国学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话来说,就是:

“即使每个人都承认国族国家是个‘崭新的’、‘历史的’现象……国族却总是从一个无从追忆的‘过去’中浮现出来。”

由于民国初立一度曾把关羽、岳飞列入国家武圣祀典,在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再次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抵抗外侮,驱逐强寇的精神象征。联系到日人此刻何以会在华北进行的大规模田野调查,日本学者何以会在同一时期集中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不啻一场学术文化战线的无形争斗。其于现代中国的意义,也还需要今人重新审视和定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华民族百余年前走上“近代化”道路时,就被误导引入一个“反历史”的文化盲区,这就是其缺少对于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和英雄榜样的资源整合。欧洲中世纪“********”,共同以《圣经》所载“六日创世”、“亚当夏娃”和“诺亚方舟”等传说作为共同起源,本无所谓“民族/国家”概念。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各民族历史也端赖口头流传,形成历史与文学的特殊复合体“史诗”(epicpoetry),包括古希腊创世神话和历史的《伊利亚特》(ΙΛΙΑΣ)、《奥德赛》(ΟΔΥΣΣΕΙΑ),统称为“荷马史诗”(Homerspoem)。在建立近代独立的民族/国家理念(nation-state)的过程中,欧洲不同民族谋求独立自强,形成凝聚,就亟需建构自己民族“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而史诗作为各个民族的文化重要源头,也受到特殊重视,所以才出现了“经典文学”(Classical Literature,后与当代创作区分,称为古典文学)的名词。当19世纪用科技手段发掘出特洛伊城,被证实“荷马史诗”包含着古希腊信史以后,欧洲纷纷动手在民间独立采集、整理本民族的史诗,作为共同记忆的源头。如英格兰《贝尔武甫》(Beowulf)、法兰西《罗兰之歌》(La Chansondc Roland)、西班牙《熙德之歌》(El Cantardel Mio Cid)、日尔曼《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和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СловоополкуИгореве)等。研究证实,这些“史诗”反映的历史时段大多为8~12世纪,其中表现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英雄榜样,至今仍被视为具有凝聚力量的根本。

回顾18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会发现不仅“先发国家”强化了民族意识,“后发国家”如德国、日本也无不竭力发掘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新兴国家如美国缺乏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却强调历史人物榜样,树立“爱国主义”典范。而价值观念及其体系正是任何宗教、学术都注重的核心论题,也是形成民族凝聚力不可动摇的基石。可惜与此同时,中国“精英”们却在诅咒历史,辱骂祖先,自谓“一盘散沙”。恐怕这也是我们百年以来的步伐,竟然走得如此艰难的原因之一吧。

今天重提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culturelink)”,不能不正视并厘清历史传统的共同记忆,在分疏整理传统价值体系中归纳总结,提炼出有益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华,作为走向“现代化”国家民族的伦理资源。而“关羽成神”的漫长过程,正好就提供着前贤构建价值体系的线索。

经过二十年断断续续的努力,我的研究所得,曾经析为《伽蓝天尊》、《超凡入圣》、《多元一统》、《护国佑民》和《燮理阴阳》五部文集自费在香港少量出版,以征询海内外同道的意见。山东大学路遥教授得闻信息,趁来京之便数度约谈,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正式邀请我参与他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宗教与中国社会》(04JZD00030),以《关公信仰与大中华文化》为题列在其中。

2008年7月应山西卫视之邀,在太原录制《精彩山西》系列节目时,又夤缘结识了胡晓青先生,蒙他盛意邀约出版一部简约的国内版本。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士感知己,义不容辞。遂将一得之虑,敷衍成章,并将近两年来思虑所得,增补成文,添入本书,以进一步就教海内外同道。

从现在掌握的史料研究看来,一千多年关公信仰的发展,呈现着“米”字型态,融会前此种种,包含后来种种。其中至为重要的“十”字型的交叉点应集中在宋元之际,高潮在晚明,顶峰则在清末。本文叙述限于篇幅,不得不删去一些相关背景的考探论述,刈除枝蔓,保留主干的同时,也尽量以时间顺序为经,民族、社会阶层及信众群体为纬,交织相生。

略述主旨,以为自序。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四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四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

    《和一座城市谈一场恋爱》一书涉猎美食、散文、游记、小品文等。无论写景、状物、抒情或随笔皆是真实情感的表达。人生的起承转合都在文字中透着禅意。文字的脉络充实着真、善、美的人性的光泽,浸透着女性的柔美与理性。
  • 非牛非马集

    非牛非马集

    所收入诗词为作者退休后所写诗词作品中精选二百首而成。按文体分为六辑,有诗词、对韵,有唱和、歌谣,有杂体、古诗。大多是作者退休后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内容上贴近现实,长于针砭时弊;手法上偏于讽喻,富有幽默感。
  •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50年来,石嘴山市的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新型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迅速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石嘴山市的文学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门类到多门类共同发展繁荣的光荣历程。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热门推荐
  • 茶末浅笙

    茶末浅笙

    这部作品男主为TFBOYS的三小只,主要是王俊凯,但是这里面的身份以及故事和现实完全无关,你会看见一只自称帅比高冷少女杀手女神和女神经随意切换的女主茶允笙于三位少年的兜兜转转。哎哟我去,在遇上他之前其实我是纯洁高冷帅气的少女杀手,至于遇上他以后,OMG,我什么也不想说。——茶允笙
  • 帅气警官酷人生

    帅气警官酷人生

    你想知道什么是恐怖吗?你想知道最为诡异的事件吗?你想跟着主角一起去寻找事件真相吗,你想去看看每个凶手背后的故事吗?那么请一起来跟着主角进入吧。
  • 网游之逆天召唤师

    网游之逆天召唤师

    来自未来的一封信,让张逊进入了幻彩缤纷的《幻仙》游戏世界成为了一位法师。本想按照未来记忆成为‘放风筝流’全敏法师的张逊,却因游戏中一个无法预料的机遇,让他下定决心否决未来,重新开始!一手卡牌,召唤你不敢想象的存在,灭掉你心中无敌的军团!逆天改命,唯我独魔!仙?全部碾压!神?全部轰杀!----------------------------------------------网游总是难以驾驭,总是转到玄幻之上。对不起,以后文笔纯熟绝对会续完这本书。请支持《焚苍天》,看一个处事霸气张狂的男人,一个对女人柔情似水的男人,如何三千离火焚苍天!
  • 橡子熟了

    橡子熟了

    贫寒学子苗伟业在妻子乔翠叶的帮助下完成学业,任职省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经济大潮冲击,他毅然下海经商,辗转于南方城市,几经沉浮,成为房地产大亨和资本大鳄。本书以他人生历程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和情感波折为主线展开,反映商业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迷失与回归。……书中情节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实性。
  • 炼天成神

    炼天成神

    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且看一个从小镇走出的少年,在这风气云涌的大陆上谱写一段成神之路!(求收藏点击推荐!)谢谢!
  • 安如年少初如梦

    安如年少初如梦

    安如少年初如梦,肆似流年终若雨。窗外是熟悉而陌生的冷漠城市,只是梦一场。
  • 江湖特工

    江湖特工

    这是一群江湖儿女,也是一群秘密特工,男儿侠肝义胆,女子飒爽柔情。叱咤于江湖之上,杀人于无形之中,远在千米,取人性命只弹指之间;近在咫尺,夺人魂魄于细语之际。杀人者手必沾血,但所沾的是仇敌之血,敌人,乃侵我国土的日寇;仇人,是辱我中华的倭贼。他们行动隐秘,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姓名却人人知晓,那几个字振聋发聩,感天动地——姓为抗日,名曰英雄。
  • 异世星君

    异世星君

    众人之中必有人杰,非池中之物;众星之中必有星耀,乃众星之首。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将世间的人杰与天上的星耀相匹配。更有甚者,言紫微星乃帝王之相,得此命格便可封疆扩土、立国安邦成为九五至尊,而杀破狼三星齐聚则天下大乱,他日江山必易其主。
  • 不知道飞的鸟

    不知道飞的鸟

    我不会写玄幻,我打字很慢,我中学写小学的傻事,高中怀念初中的伙伴,我是一个不合群的笨小孩,可若真有一天我变了摸样,不爱我的人不知道,爱我的人离我爱去
  • 林间拾韵

    林间拾韵

    本书收录作者2006年以来所创作的古典诗词近400首。从内容看,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思想深刻。从形式上看,体裁多样,手法得当,语言精美,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看,意境深远,风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