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等见刘畅忽然驻马不行,脸上神情忽而阴沉、忽而沉重、忽而愁苦、忽而喜悦,都知道他正在苦苦思索。
众人策马上前,把刘畅护卫在中央,警惕地观察四周环境。
黄皓殷勤地跳下马,拿出一把团扇,为刘畅驱赶蚊虫,把赵云等人看得又好笑又感动,对黄皓的忠心也是暗暗点头。
董允不是武将,不会武功,他随众挡住靠大路的一侧,必要时可以将刘畅隔在较为安全的地方。
他默默地注视着刘畅,以他对太子多年的了解,刘畅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言行都让他吃惊不已。
太子是上个月得的病,头风之症持续了约有十来天,他每次进宫都看到太子抱头哀号,而太医在一旁束手无策。
变化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吧,董允心里计算,应该是的。
太子病愈之后,整个人就变了,完全不像他以前的样子,歌舞也不看了,也没有调戏宫女的恶行,吃喝玩乐都放弃了,整日背着人写写画画,神神秘秘,还宣布所有的人都不准进他收藏卷册的屋子,打扫房间的宫女都不准。
那个时候,太子的表情是颓废迷茫的,看上去有些自暴自弃。
可是,在陛下宣布要对东吴进行惩罚之后,一夜不见,太子就变得英姿勃发,说话行事也有主见了,这意味着什么呢,对大汉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诸葛丞相是个难得的贤相,有他的辅佐,陛下的大业也有希望。
要是太子登基,两个有主见的人能够相处融洽,还是和陛下一样如鱼得水吗?
董允不敢妄下评断,毕竟太子还年轻,陛下也还春秋鼎盛,未来的一切都还说不定,至少太子开始关心国事,了解百姓疾苦了,希望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众人闭声屏气,静静等候,忽听马鞭脆响,刘畅断声道:“好!就如此,就让我来改天换地!”
大家转头看去,刘畅一脸毅然的神情,凝神远望,似乎在看着不可预知的未来,一往无前!
刘畅收回目光,发现众人环绕四周,手按剑柄,显然是在护卫,心中感动。又见黄皓满头是汗,手执团扇,前后左右赶着蚊虫,心头一热,向黄皓道:“辛苦你了!”
刘畅一挺身,就在马上向身周一抱拳:“多谢各位将军护卫,孤刚才心中有所思虑,劳烦大家了!”
众人几时见过这个,都连称不敢,对太子的谦逊待人感动不已。
赵云连称“大汉有望,百姓有福”,拈须感慨不已。
CD虽然号称天府之国,千里沃野平原,膏腴之地,也有不少的浅丘。
这个时代,植被不像现代那么开发过度,平原之上也随处可见绿树成荫,有些地方树木连成一片,不时有鸟雀飞过,亦有野鸡野兔等探头探首,并不是很怕人,只在有人走近的时候才连蹦带跳的逃走。
刘畅等人于路谈笑,大家的感情也越加深厚,特别是几个年轻人,大家年纪都差不多,一路谈笑风生,相见恨晚。
刘畅特意讨好,他是见惯大场面的,笼络手下本是他的长处,做来更是游刃有余。
他时而向董允讨教治国之策,时而向关兴、赵统谈说武功兵阵之术,询问之余略加评点,都是恰到好处的点到众人痒处,还结合他的一些现代知识向众人提些“建议”,登时让众人都肃然起敬。
刘畅对每个人都面面俱到,让所有人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很快就让一众人等把他由对太子的尊敬升格为对兄长的爱戴,就连赵云,也是不时拈须微笑,点头不已。
赵统、赵广早就放开了起初的拘谨,虽然还是顾及上下有别,但也是谈笑不禁。
关兴对刘畅的学识赞不绝口,关索也时不时跳下马来演武几招,显示自己的武艺高超,以博刘畅一赞,就是董允,也时常有耳目一新之感,对刘畅越加刮目相看。
小将们说话越来越热烈,倒像不是护卫刘畅巡游,而是一群好朋友出外郊游一般,倒是赵云严守君臣身份,不时对小将们过于放肆的言行加以斥责规范。
刘畅也不想过于招摇,很多话都是点到为止,反而显得他知识渊博,高深莫测,为他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许多时候,适当的保持神秘感也是御下的一种手段,反正关兴等人对他是越来越尊重,而刘畅的赏识也让他们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一路行来,刘畅从学识和体贴下属这两个方面得到了赵云、关兴、董允等人的忠心。
赵云在刘畅的不断提问下兴致勃勃,一改严谨的作风,以多年征战的经验,就行军、扎营、警戒、排兵布阵、作战等等军事方面侃侃而谈,让刘畅于具体的古代军事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
而董允学识非凡,也让刘畅对蜀汉情况有了更加直接的了解。
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据董允所说,益州自西汉设郡县,共八郡五十六县。其中蜀郡、广汉、犍为、越西、巴五郡就有户七十六万,口三百五十万。
至东汉,有蜀、巴、犍为、越西、广汉、巴东、巴西、涪陵、汉嘉九郡,和广汉属国,另荆州巫县,有户一百一十七万,口四百七十万!
更让他意外的是,益州并非他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一直以来也是征战不断。
先是西汉末年,广汉郡郑躬率六十多人起义,迅速发展至万人,时间长达一年;
王莽时期,由于官吏歧视少数民族,氐族等少数民族起义,王莽先后调集二十万大军前往镇压,巴蜀大地民穷财尽;
东汉初年,公孙述据蜀,称“大成皇帝”,广结各少数民族酋帅,扩军达数十万众,与东汉征战十二年方平,其间“百姓困苦,不堪上命”;
东汉至灵帝,蜀地百姓安居一百五十年,“府盈西南之货,朝多华岷之士”。
所谓的太平盛世,其间仍然战乱不止:
汉安帝延平十二年,越西郡的夷人不堪官府沉重赋税起义,永昌、益州、蜀郡夷人纷纷响应,达十多万,波及二十余县;
汉顺帝年间,蜀地百姓再起而造反;汉质帝永嘉元年,巴郡女服直聚众千余,活动范围达千里;汉桓帝时,蜀地李**义;汉灵帝,巴蜀板楯蛮起义,官军屡次失利,疲于奔命,灵帝嘉平十一年,官军答应义军条件,战斗方告平息。
蜀地真正的浩劫还是起于黄巾之乱,中原黄巾失败后,蜀地绵竹爆发马相、赵柢领导的黄巾起义,黄巾军杀死绵竹县令,攻破广汉郡首府雒县,攻杀益州刺史郗俭,又破蜀郡、犍为郡,马相自称天子。其后攻下巴郡,控制了益州大部分地区,及至黄巾平定,益州已破败凋零。
前州牧刘焉相信占卜者的话,认为益州有“天子之气”,想尽办法跑到益州当了州牧。
州牧是朝廷监管地方的官员,只有六百石的俸禄,只是个小小的监察官,这同刘焉想要割据的想法大相径庭,为了获得实权,他向朝廷提出了一个无先例的奏章,要求改州牧执掌当地军、政大权,经过他的贿赂,朝廷居然准了。
刘焉大喜过望,为了割断与中央的联系,他让五斗米教的张鲁去袭杀汉中太守,然后奏称“米贼挡路”,于是堂而皇之的开始封闭割据,还置办天子仪仗。
待到刘焉病死,刘璋喑弱无能,张鲁真的开始翻脸,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事,益州愈发凋残。
及至刘备入蜀,收汉中,蜀中尚存四十七万户,口百八十万,丁一十六万,吏五万。
刘畅眉头紧皱,不发一言,他有些疑惑还没想通。
刘畅不是一个精通历史的人,但一部三国演义传遍华人世界,此起彼伏的英雄人物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一点点。
其中网上有个关于诸葛亮出祁山的争议,说到这种做法是否正确的时候,正反双方都引用的一个数据,说蜀汉投降的时候,献上户薄,蜀国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丁十万,吏四万。
怎么自己到了这个时代,蜀国还有接近二百万人?
是自己记错了,还是此历史非彼历史?
想想不会,西汉时蜀地有三百多万人,东汉时有四百多万,到灵帝的时候还称之为太平盛世,不可能经过黄巾之乱,人口就下降那么多,等于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不到了。
二百万人应该是准确的数字!
又或许,是因为蜀国诸葛亮、姜维年年北伐征战,士卒损折过多,抑或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逃亡,成为隐户?
也不会啊,诸葛亮、姜维的时候,蜀国还是很注意安抚老百姓的,要不然诸葛亮死的时候也不会蜀中处处戴孝了。
刘畅百思不得其解,忽然心头一跳,险些叫了出来。
他忽然想到,刘备伐吴,起举国大军,号七十五万,后在夷陵被陆逊大败,据说战死的士卒把江都给阻断了,这,这,这该不会是真的吧!
众人发觉刘畅突然脸色大变,忽青忽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得凝神警戒。
刘畅还不自觉,他想,夷陵之战被称为蜀汉帝国国运的转折点,必然有它的道理,刘备起举国之兵,失败后逃回来的寥寥无几,也许这一战真的彻底摧毁了蜀汉帝国的战争实力!
一定是这样的,此后诸葛亮领兵屡屡出祁山,稍遇挫折就退兵就很容易解释了——整个蜀汉帝国的精壮年一战而亡,可以说一两代人就这样没有了,那还打什么仗,能够自保就不错了!
想到这里,刘畅觉得心惊肉跳,如坐针毡,后悔这趟出巡了。
“我应该留在CD,再劝劝刘备。不,刘备是个百折不挠的人,他决定的事不会再改变。但是,我也能够再想象有什么方法拯救蜀汉未来的失败,几十万大军啊,这样的损失是蜀汉经受不起的!”
刘畅心急火燎,恨不能马上赶回CD,想出一条保全蜀中实力的锦囊妙计。
这时候他顾不得藏私,只要有可能,就是飞机大炮他也愿意拱手奉上,只要刘备不把蜀中的将士给死光了。
他从沉思中醒来,发现众人都关切地看着他,勉强一笑,欲待说要回CD,但转念一想,自己急切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自己强求也强求不来的,转来转去,历史还是会走在它的老路上,未来如何可以强行扭转?
刘畅心急如焚,仰望苍天,他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出来时的雄心万丈俱都化为泡影。
赵云看看他的脸色,拨马上前,低声问:“殿下,您没事吧?”
刘畅茫然地看看赵云,干涩地说道:“没事,我没事!可大汉,大汉啊……”
赵云见他意兴阑珊,不知如何劝解,求救地看看董允。
董允记忆力很好,也称得上是个聪明人,但不以思维敏捷见长,他生性就是个严肃的人,性格沉稳,猜不到刘畅为什么会突然意志消沉,这样的局面他也无能为力。
他看看黄皓,想要张口,又不愿向这个他一向鄙视的弄臣低头。
赵云忠心耿耿,他一生也给人小瞧惯了,倒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看董允的意思,可能还是黄皓有办法,便悄悄对黄皓道:“你去看看殿下这是怎么了。”
黄皓得到老将军的重视,又骄傲又为难,要说以前的太子,他不说有绝对把握,也大致能猜到刘禅的心思,但这个主子爷一夜之间变了个性格,智虑深沉,自己还真的猜不到他在想什么。
他小心翼翼地凑到刘畅坐骑旁边,低声下气地问道:“殿下可是累了,要不下马歇会?小人带了些酒水点心,殿下将就用点如何?”
按刘畅原来的计划,本次是看看CD周边的郡县,了解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力。
第一站就是里CD最近的农业大县郫县,可是因为察看蜀锦制造和与关兴等人结拜耽误了时辰,出城的时候已近中午,于陆又是谈谈说说,走走停停,此时离郫县还有数里之遥。
好在CD乃是西南重镇,周边人户众多,路边不乏农家客栈。
刘畅知道自己让大家担心了,看看天色,强打精神道:“好吧,天色也不早了,大家就歇会儿,看看附近有没有歇息的地方。”
骑了半天的马,刘畅也的确有些累了,屁股也硌得痛。
看看同样文弱的董允,反倒神色自若,没有疲倦地神情,刘畅瞧瞧自己蠢笨的身形,大是气沮。
是该好好锻炼一下了,瞧这幅肥胖的身子,难怪刘备不让自己出征,就这身体,打仗时明显是个箭靶子,要是打了败仗逃都逃不掉,一个老头都可以俘虏自己。
他继承自刘禅的身体,因长于深宫,除了欣赏歌舞很少运动,身体缺乏运动,圆滚滚的身上都是脂肪。
刘禅略通马术,不过和他马上打天下的父亲相比就相形见拙了,刘畅结合来自刘禅的记忆略加改良,可是娇生惯养的肌肤受不了马鞍的摩擦,早已火烧火燎般疼痛了。
黄皓殷勤地扶刘畅下马,从马背上取出一块黄绢铺在地上,又垫上一块坐垫,请刘畅坐下。
刘畅屁股痛得厉害,再让他正坐也没法坐得了,勉强侧靠在垫上,只敢落半个屁股。
他看见赵云等人东张西望,假装没看见他狼狈的样子,自嘲道:“孤自幼娇生惯养,肌肤娇嫩,让诸位将军见笑了。”
赵云等躬身道:“殿下身负大汉江山,原本和我等粗鲁武人不同。”
赵云踞马观望,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客栈说:“殿下,我去看看那家客栈如何。”
赵广自告奋勇:“父亲,我去看看!”
说完打马便走,他很快回来,道:“客栈很小,本是农家改建,看上去也还干净,只是没有什么可口的菜肴,只怕殿下饮食不惯。”
刘畅提气道:“有劳五弟了,我们就在此处歇息一晚。父皇一生颠沛,我也不可太过骄奢,略略用些便餐即可。”
蜀郡诸城以CD为中心分布,CD、广都、新都三足鼎立,成为CD平原乃至益州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辐射全蜀。
农业发达的广都、郫、繁、江原等也夹居其间,相隔甚近,商队、行人往来便给。
故此在这CD经济圈内的道路之上,沿途供行客饮食休息的路边小店很多,但提供住宿的客栈着实不多。
说来也是,要不是遇上刘畅这等身娇肉贵的纨绔子弟,普通行商一天走个三四遭也视作等闲。
店主人是一对乡下农妇,老头老妇人身穿粗布麻衣,面容枯槁,匍匐于地,不敢抬头。
赵广道:“这两人都是哑巴,动作粗鄙不文,不会说话,却也听话。”
刘畅抬头看处,小小的店面只有两张座席,几根竹竿撑个窝棚,简单的家什,后面同样由竹篾搭了个蓬,围上几张竹席摆张卧榻就算是就寝的地方。
棚外数步,依着路旁树林,就是关鸡、鸭、兔等家禽家畜的篮筐,鸡鸭粪便的腥臭阵阵传来。
风吹过树梢,枝叶在风中发出“哗哗”声响,浓绿的树荫遮挡了灼热的阳光,要不是禽畜粪便,也还是个不错的歇脚之处。
“打死我也不住这种地方!”刘畅脱口而出。
他尴尬地看看身周众人,那句脱口而出的话不是他说的,而是极度愤怒的刘禅的意识来了个总爆发。
刘禅委屈极了,属于他的身体被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家伙给占据了,还冒充了自己的身份,花言巧语骗得了父皇的认同,而自己的灵魂却被赶到意识深处,孤苦伶仃。
后来他从两人共有的记忆里得到了这个窃据身体的家伙的底细,知道他来自一千多年以后,吃了一惊。
得知三国最后的历史,刘禅又是庆幸又是生气。
他生气的是刘畅不告而取,强行夺走了身体的控制权,让他无法随心所欲的享受生活。
但是他又庆幸自己不用再做亡国之君,从属于刘畅的记忆里他为自己的名字成为白痴代名词愤怒不已。
“扶不起的阿斗!”
这个歇后语太让他丢脸了。
想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都没办法恢复汉室,他相信自己也没办法做到,即便他从刘畅的记忆里知道了后世拥有那么多威力无敌的武器,他也没办法。
因为,他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这些知识超过了他的理解力,这不是他这种智力水平的人能够学得会的!
刘禅暂时性的死心塌地了。
他在积累力量,等待时机,这叫什么来着,对了,“韬光养晦”!
他在等待,他在忍耐。
可是他现在忍耐不了了,这是什么狗屎地方,是他这种高贵身份能够待的吗?
他很生气,极其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