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那边的来人一定没这么简单。”杨峰肯定地对几个部将说道。申仪端详着桌上的地图,点头同意:“不错,按照马贩子的说法;他从颍川邓氏的马场内将三千匹上好军马一路驱来上庸与我们交割。”说着话,申仪招呼周歆也来到地图之前:“周歆,你来看。从颍川到上庸,期间路途何止一日;颍川靠近许昌,这三千匹马的阵势一出,恐怕连曹丕都知道了,更何况要来上庸,途中必经宛城一线。咱们仔细想想,那颍川邓氏能耐再大,这三千匹马怕是也没这么容易就能运来吧。”周歆还存侥幸之心,问道:“如果他们分批运出马匹,再到一处集中前来上庸;似乎也无不可罢。”申仪摇头:“很难。一来军马本是军资,绝不是普通商货,曹魏明令马匹越境三匹以上就需通关文牒。颍川来此,路上关隘何止数十,如若按你说的办法,光是拿到这么多的文牒就要用去大半年时间。二来颍川邓氏虽是当地望族,但从来没听说过他们有经营马匹,这三千匹马……他们会从哪里来?”“只有一种可能。”杨峰插话道:“这三千匹马是宛城虎豹骑的现役军马!”此言一出,周歆大惊:“这颍川邓氏竟有如此本事,连虎豹骑的军马都弄得来!”众人相视苦笑,张凉做痛心疾首状对周歆说道:“你还不明白啊?!这哪里是马贩子送来的生意,根本就是曹军借机要来偷袭上庸!”周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曹军见我们买马心切,于是假借买卖之名派骑兵来夺上庸。”杨峰笑道:“现在才明白?”周歆十分愧疚的对杨峰说道:“太守,我……”杨峰举手不让周歆说下去:“不必说了,犯错的事谁都会有。倒是这三千匹虎豹骑的良驹,既然送上门来了,我们也不好不要啊!”
胡廉气喘吁吁的跑进内室,卫翮关切地问道:“怎么样,有什么消息吗?”胡廉连连点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都打听清楚了,宛城的三千虎豹骑将于五日后出发。”卫翮霍然站起来:“好!告诉卫璜,准备五日后大闹上庸城!杨峰啊杨峰,你可快活不了几天了。”
上庸府衙。不大的议事厅里聚集了大小将佐十余人,杨峰一一打量自己的这些部下:上庸的新军前些日子已经编练完成,申仪、申耽、周歆、张凉、李辑担任五个军的军长;今天的议事他们还带来了自己手下的团长们。杨峰知道,从人数上来说上庸的军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由于新兵太多,这些部队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整体战斗力。魏军的虎豹骑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说实话,杨峰还没有狂妄到以为一帮几乎称得上乌合之众的新兵蛋子能够对抗百战余生的虎狼之师。这一场仗,可不是那么好打的。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看,申耽就信心满满:“杨太守,六个打一个,这仗还需要考虑什么。”此言一出,大多数人点头称是;只有申仪和李辑沉默不语。杨峰点名问道:“申仪将军,你有何看法?”申仪沉吟道:“我觉得此战必须谨慎。”申耽道:“谨慎?大哥,打这种仗还要谨慎?你这么多年的战都白打了!太守,你让我带一个军去,我保证全歼那三千虎豹骑。”李辑说道:“申耽将军,可没有这么简单。”申耽不屑道:“你懂个屁!老子带兵打仗的时候你还是个新兵蛋子呢!别以为太守赏识你让你当了个军长就了不起了。”张凉、周歆等人闻言不由变色,倒是李辑不动声色,平和的对申耽说道:“申将军常年领军,李辑也曾在将军帐下效力,对将军十分崇敬。只是,这次将军恐怕真是错了。”申耽大怒,站起身来正要发作,却被申仪狠狠瞪了一眼,只好气鼓鼓地坐了回去。杨峰似乎很有兴趣的看着众人争执,对李辑示意道:“李辑,你继续说吧。”李辑微一躬身,说道:“太守在和我们讲兵时常常说:兵贵精而不贵多;如今我上庸确实有五万士卒,兵器甲胄更是十分精良,依我之见,但从装备上讲上庸兵甲可以说得上甲于天下。”申耽哼了一声,小声道:“那还不是一样畏畏缩缩得象个婆娘。”李辑假作不闻:“可是我上庸兵士多为新兵,一没上过战场、二没经过完整的训练。说得不好听点,吓唬吓唬老百姓可能可以,对付虎豹骑,别说六个打一个,就是六十个打一个也未必有胜算。”申耽还要反驳,却见申仪站起身来道:“李辑所言极是。虎豹骑是曹魏最强的骑兵部队,据说每个士卒放到一般部队里至少都可以当个校尉,战力非同一般。何况,我们上庸新军以步卒为主,马匹奇缺;加上兵士还未经训练,一旦交战起来,在三千虎豹骑的冲击之下,势必产生大量临阵溃逃的现象。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敢领一个军去全歼虎豹骑。”申耽听大哥这一说,脸上涨得通红,却再也不敢说话了。申仪、李辑一番言语,其他将佐也没有了适才的豪情壮志,一时偌大的议事厅里静悄悄的。
杨峰笑着站起来走到中央,问张凉:“你说,这步兵为什么打不过骑兵?”张凉不知道杨峰怎么问了个众所周知的问题,但仍然认真回答道:“骑兵冲击力极强,且长于机动。与步兵交战时,骑兵只需来回冲击几次就可以打量杀伤步兵,并冲散步兵的阵型。”杨峰点着头,又问:“那如果骑兵无法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呢?”张凉道:“只有用刺马钉或者铁蒺藜布成拒马阵让地方军马不能跑出速度来,同时还可以让敌人的马匹丧失战斗力。又或者直接用密集弓弩射杀”杨峰摇头:“我可是又想要全歼虎豹骑,又想要这三千匹战马啊。”众人面面相觑,心道:这杨太守好大的胃口。杨峰见众人困惑,展颜一笑道:“这也不难。只是我一直在想另一个问题。”李辑奇道:“太守所虑何事?”杨峰说道:“三千骑兵千里奇袭,这是一着险棋;我想得是,曹魏方面为什么能下这个决心?”申仪道:“太守的意思是,上庸城内有人接应?”李辑沉思道:“会是谁呢?”杨峰冷然道:“卫家!”申仪赞同:“对!只有卫家。卫翮与曹魏各大望族均有联系,太守在上庸分地屯田大大伤害了他卫家的利益;以此推测,定是卫家与曹魏暗通曲款。”杨峰冷笑道:“他卫翮也忒小瞧了我。也好,就借这个机会了却卫家这个麻烦吧。”
卫翮这两天来简直是在扳着手指头数日子。胡廉带回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好:先是颍川邓氏说动了宛城守军以三千虎豹骑假扮马队来袭上庸;接着又是宛城的魏国大司马曹仁传来消息,如果卫家能里应外合帮助魏国收复上庸,就由卫家的人出任上庸太守。卫翮的心里都乐开了花,杨峰啊杨峰,等大魏的精骑一到,我要叫你知道知道,谁才是上庸真正的主人。正想得意气风发时,只见卫璜满脸惊恐的飞奔进来,口中高喊:“家主!不好、不好了;杨峰派兵围了咱们的庄子!”卫翮急忙站起,道:“快,点齐家兵,把庄子给我守住。”
杨峰倒提点钢枪,胯下骑着从卫翮手上赢回的白马,静静地看着卫家庄园。身后是一千前锋营的精壮少年。庄园的门缓缓打开,卫翮带着一干卫家人众策马而出,隔着老远,卫翮就扯着嗓子喊道:“杨太守~~不知何事动用这么大的阵势啊?”杨峰冷笑道:“卫家主难道真的不知是何事吗?”卫翮一脸的无辜:“杨太守,老朽这些日子来一直尽力约束手下,丝毫不敢有任何扰乱地方。杨太守今日兴师动众,实在有师出无名之嫌。”杨峰道:“好一个师出无名,卫家主,你身为大汉子民却私结曹魏意图不轨。这就是你的不敢扰乱地方吗?”卫翮闻言心中“咯噔”一下,细细想来不知哪里出了纰漏;于是继续抵赖道:“杨太守,这话从何说起?你可千万不要误信谣言。”杨峰笑道:“卫家主,你看这人是谁?”说着把马往边上一带,一个卫家家丁打扮的人走了出来。杨峰对那家丁说道:“你且当卫家主之面把你跟我说的再讲一边。”那家丁也不害怕,大声说道:“回太守,卫家勾结曹魏宛城守军,意图暗袭上庸。这是前些日子卫璜告诉我们所有家兵的,他还交代我们近日不得在外滋事,免得走漏消息。”杨峰对卫翮道:“卫家主,你还有何话可说?”卫翮急道:“杨太守,这、这必是有人诬陷老朽,”他怒视那家丁道:“说!你到底拿了什么人的好处,倒来这里编排老夫!”那家丁面无惧色,大声道:“我何必要编排什么,倒是问问你身后的弟兄们,我说的可是实话!?”不等卫翮问话,只见身后家兵之中早有人喊出声来:“不错,卫家确实勾结外敌要对上庸不利!”卫翮转过身去,只见身后家丁们大多神情不忿,卫璜、卫滕等人尽力约束却也弹压不下。卫翮大声叫道:“我平素待你等不薄,今日你们为何要叛我?”
“够了,卫家主。”杨峰开口了:“你一定在想,平日里吃着你,用着你的这些家兵怎么一夜之间就背叛了你?你一定还在怀疑,是不是我暗中使坏教唆吧。”卫翮满眼通红盯着杨峰:“难道不是吗?”杨峰摇头道:“卫家主,你到现在还不明白;你手下的弟兄们之所以叛你,实在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曹魏来管这上庸郡啊。”卫翮哼道:“我不信!当今天下纷乱,只要能吃饱肚子,谁管他是汉是魏。这些升斗小民又怎会因此叛我?”杨峰道:“不错!卫家主所言极是。对卫家主来说,无论汉魏,只要能保障你卫家的一切,那就是你的天子。可卫家主想过没有,对于所有的天下人来说,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谁才是他们的皇上。”卫翮道:“我日日供他们饱食,到头来……”杨峰道:“卫家主又错了!你的家兵们也有父母,也有家人。你虽然供得他们饱食,可你能供他们的父母家人日日饱食吗?我来问你,你明明zhan有大片肥田,却宁愿撂荒也不肯给农户耕种;你明明衣食无忧,却宁可穷奢极欲也不肯哪怕少收半点田租。你可知道,你的家兵中有多少是因为交不起租子才委身其中的?你的家兵中又有多少父母妻儿在忍饥挨饿的?”卫翮被杨峰一番话问得无语。杨峰继续说道:“如今,我们在上庸屯田,与民休息。今年大获丰收,军民尽皆欢喜。你说,又有谁会愿意随你一同勾结曹魏?”卫翮闻言长叹:“罢、罢、罢。数十年经营今朝毁于一旦,老夫斗不过你杨太守,如今就任你处置罢。”言讫,下马就缚。杨峰微笑走上前来,拉起卫翮的手说道:“卫家主,你无非想维持卫家势力;只要你能答应我几件事,我不但不追究你暗结曹魏之事,还可以保证你一家大小平安。你看如何?”卫翮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杨太守此话当真?”杨峰笑道:“千真万确。来来来,我们进去说……”
杨峰和卫翮正在卫家前厅说话,只见申仪兴冲冲跑了进来:“太守,依照你的计划,三千虎豹骑全部拿下了。”杨峰哈哈大笑,拖起卫翮边走边说道:“走,咱们去看看。”原来,在收服卫家之后,杨峰让上庸军士穿着卫家家兵服饰入住上庸,并遣人前往接应那三千魏军;待三千魏军进入上庸后,趁夜尽皆捉拿。如此一来,兵不血刃取得了那三千匹骏马。
杨峰站在高岗之上,眼望山下众军操练。魏军的三千匹马已经装备各军,卫家也贡献出了一千余匹好马再加上庸原有的军马两千余匹,上庸现有的五个军都成立了骑兵营,而杨峰直辖的前锋营更是清一色的骑兵。看着军队操练的热火朝天,杨峰第一次生出了“大丈夫在世理当如此”的豪情壮志。申仪在一旁看着宏大的军队阵容,由衷的对杨峰说道:“杨太守,上庸还是第一次拥有这么精良的大军;要我说,今天的你真的算是上庸之主了。”杨峰重复道:“上庸之主?”申仪道:“不错,你屯田养军,分田与民;收服了卫家,夺了他们的大部分农田又不赶尽杀绝;智取三千虎豹骑又礼送出境,曹仁也深服太守。这样的功绩,我在上庸多年从不曾见过。你若担不起这上庸之主的称号,又有谁能担得起。”杨峰把目光投向远方的田野,那里有许多定居上庸的流民在耕作着。杨峰指着那里对申仪说道:“申将军,上庸之主不是我,也不是其他什么人。真正的上庸之主是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百姓。”见申仪不解,杨峰悠然说道:“任何人在上庸,如果不能让这些平凡百姓安居乐业,他都无法立足;百姓虽然看起来弱小,但民心可畏,民意可畏啊。没有百姓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如此容易的扳倒卫家;没有百姓的支持,便有五十万大军也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百姓,才是上庸真正的主人,才是上庸永远的主人。”言罢,不再关心申仪是否明白,杨峰转身走下了高岗。
“报!CD诸葛丞相急信!”山脚下飞奔而来一个传令兵。杨峰略一思索,脸色突然大变,疾步迎了上去。
CD来信到底是何内容?杨峰的名将之路会如何展开?请看下一章《鱼腹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