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200000016

第16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1)

第九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1)

烘云托月,让第一义飘拂在若隐若现间

有弟子问文益禅师:“什么是第一义?”

禅师说:“如果我对你说了,就是第二义了。”

这跟道家的思想很想通,《老子》第一章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明知第一义不可说,禅师们却依然说个不休。不过禅师们认为这种启发性言说是间接的,这就苦了许多小和尚。在许多语录里可以看到,弟子问师傅第一义是什么,要么得到诸如“白菜三文钱”之类的回答,要么遭到师傅一顿打。目的在于让弟子知道,他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

有一天一个哲学家来找佛陀,向他请教:“不用语言,也不用非语言,你告诉我什么是真理好吗?”

佛陀保持沉默。

那个哲学家向佛陀鞠了个躬,感谢佛陀,说:“你的慈悲使我清除了妄念,进入了真理之道。”

哲学家走后,阿难陀问佛陀,哲学家得到了什么真理。

佛陀答道:“一匹好马即使只是在鞭子的影子下也能跑。”

认识事物不一定要透过文字语言,超越语言、以一种“默观”的方式来认识事物,丢开滔滔雄辩,在静默中也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真正的奥妙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即使一个人非常明确自己的心意,且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语言,他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也是“第二义”,是残缺不全的。

菩提达磨祖师觉得自己快要去世了,便集齐让门下弟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得。

弟子道副说道:“我的见解是不执著文字,也不离弃文字,而是把文字作为求道的工具。”达磨对他说:“你只得到了我的皮。”

接下来尼总持说:“我的见解就如同阿难陀见到阿閦佛国,一见便不再见。”达磨说:“你只得到了我的肉。”

道育接着说:“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依我所见,并无一法可得。”达磨说:“你得到了我的骨。”

最后轮到慧可了,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向达磨行了个礼,然后站到了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达磨见了,称赞说:“你得到我的髓。”于是慧可继承了达摩广度众生的事业。

这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义,就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对第一义有所说,有所表达的,是启示和指点性的,如果把这些表达说明白了,就成了死语。

冯友兰先生用“烘云托月”来形容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中国人画月亮的两种方法来,一是直接把月亮的轮廓勾勒出来,另外一种是在纸上画出云彩,在云彩中露出一个白色的圆块。第二种显然比第一种巧妙,不说它是什么,让你自己去领悟。悟不出来就罢了,悟出来了仍然不能说。

在日本的北方,有兄弟俩掌管着一座寺院。哥哥非常有学问,而弟弟比较笨,并且只有一只眼睛。

一天晚上,一个流浪的和尚来请求住宿,哥哥学了很久,感到非常累,就吩咐他的弟弟去辩论,哥哥说:“要在沉默中进行对话。”

过了一小会儿,那个流浪者来见哥哥,并且说:“你弟弟真是个厉害的家伙,他非常机智地赢了这场辩论,所以我要走了,晚安。”

“在你走之前,”哥哥说,“请告诉我这场对话。”

“好,”流浪者说,“首先我伸出一个手指代表佛陀,接着,你的弟弟伸出两个手指,表示佛陀和他的教导;为此我伸出三个手指,代表佛陀、他的教导和他的门徒,接着,你聪明的弟弟在我面前挥动着他紧握的拳头,表示那三个都是来自一个整体的领悟。”随后,流浪者走了。

过了一会儿,弟弟带着一副痛苦的样子跑进来。

“我知道你赢了那场辩论。”哥哥说。

“没什么赢的,”弟弟说,“那个流浪者是个非常粗鲁无礼的人。”

“噢?”哥哥说,“告诉我那场辩论的主题。”

“嗨,”弟弟说,“当他看见我时,他伸出一个手指头侮辱我只有一只眼睛,但因为他是一个新来的人,我想还是礼貌些,所以我伸出两个手指,祝贺他有两只眼睛。这时,这个无礼的坏蛋伸出了三个手指,表示在我们中间只有三只眼睛,所以我气疯了,威胁地用拳头打了他的鼻子——所以他走了。”

哥哥笑了。

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别人怎么能替你讲出领悟呢?这就如赵州禅师的一句回答。有人问赵州禅师道:“怎样参禅才能悟道?”赵州禅师听后,站起来说:“我现在不能告诉你,我要去厕所小便。”禅师走了两步,停下来,又说道:“你看,我被人称为古佛,可是即使这么一点小事,也得我自己去,无法找人代替!”

禅的境界与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你诉说的,这样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能够传递的,只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微妙。会心会意,禅意就如盛开的花朵。

文化拾遗

会不得:一个和尚问云门文偃禅师:“怎样才是一个出家人的真正修行之处呢?”

云门禅师说:“那是没有任何人懂得的。”

这个和尚又问:“为什么不能使人懂得呢?”

云门禅师说:“那你就必须去意会那个不能让人懂得的‘会不得’。”

道不可修:做事以无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是禅宗相传时惠能所做的一首揭:揭的前两句讲的是,第一义不可言说。后两句是说,要想知道第一义,不必修行。

照禅宗的说法,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不修行为修行,也就是“无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也就是有为。禅宗认为既然有心,就要经受生死轮回。无心修为,则是一种超脱。

宋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边遇到学士曾会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

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地招待你。”

可是学到禅师到了灵隐寺,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是寺里僧人都没有听过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云水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为什么你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你写的介绍信弄丢了?”

雪窦说:“不敢,不敢,因为我是一个雪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

随即从衣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将雪窦引荐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非常赏识他的才智,之后苏州翠峰寺缺住持的时候,就推荐雪窦担任住持。

好一个一无所求!心外无物,自然无求。保持一个空灵无欲的心境,把种种考虑都抛开,做事以无心。如无门和尚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处处都有佛,事事皆是修。不刻意成佛,却能成佛;刻意成佛的,因为不能无心为之,反而不能成佛。

惠能的大弟子怀让《语录》记载,马祖整天只修习坐禅,有一天,怀让问他:“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的是什么?”

马祖回答:“我想成佛。”

怀让就拿起一块砖,在马祖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马祖耐不住好奇心,就问怀让:“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

怀让说:“我磨砖做镜子啊。”

马祖说:“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让说:“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成佛呢?”

马祖又问:“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

怀让说:“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

马祖回答不上来。

坏让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做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做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做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着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冯友兰先生说,禅宗不是教人不修行,而是说,不必把修行当作目的,在日常生活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真正的修行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无修之修。只有无心而为,毫无执着,才能修行出结果。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回族创世神话故事

    回族创世神话故事

    本丛书收集整理了广泛流传于我国回族聚居密集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一组组有关回族的创世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以及回族风物传说、回族机智人物、爱情传说、生活风情和回族民间动物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表述真切感人,故事主题单纯素朴,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众理求真、意求善、性求美、身求洁、心求圣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心灵。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本书旁征博引,为你讲解近300条国人误用至今的文史常识,分析易错的文史常识的来龙去脉,辨析易错的礼仪知识、容易混淆的词语用法、讲述有特定含义的历史典故、揭秘丰富多彩的民俗……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让你恍悟文史知识的真正用法,避免误用的尴尬,增加国学知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是编辑、记者等文化工作者及学生的案头工具书,也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历史枕边书。打开本书,带你进行一场充满奇趣的文化旅行,让你轻松掌握近300条文史常识的准确用法。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商界帝皇

    重生之商界帝皇

    一名军官因为一次执行任务是发生的意外,他得到了重生,重生在九十年代的他又会开启一段什么样的精彩人生呢。
  • 访美见闻

    访美见闻

    两年前,带着访学任务,装着家庭、单位的嘱托,飞越太平洋,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国度——美国访学。作为地理学者,尽管已经对美国的自然地理和风土民情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初到美国,中美之间的对抗和较量便开始展开,从思想到行动。
  • 庶女才是狠绝色

    庶女才是狠绝色

    她满腔柔情痴恋一人,却容颜尽毁一剑穿心,谋逆大罪加身,亲儿惨死眼前。重生一世,她心坚如冰,情难再起,却被前世枉死的他一次次舍命相救,热血柔情,当冰封的心再起波澜,命运却开起了玩笑。她的出身竟成了他至尊之路最大的阻碍……这一生,她终将重蹈覆辙吗?他吻着她的泪眼,“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既然如此,那么与天争、与人斗,又何妨?
  • 指间沙

    指间沙

    以高中生活为主线的校园爱情系列,讲述女主角和颜与男主角柳哲铭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跋扈女生白雪屡屡插足,失望之余找来残疾女生张心怡,精心安排她转入和颜所在班级,但随着她与柳哲铭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作为柳哲铭好朋友的齐豫曾与他同时爱上和颜……
  • 神子荡苍穹

    神子荡苍穹

    龙铭作为一个神二代,拥有无上资质。修行天赋冠绝天下,读书万卷过目不忘。但却无奈遭遇强敌,虽成功逃命,却又耗尽了所有修为,来到了远离地球的陌生外域。于是,一个神子从外域开始了他的重修生活。
  • 炎龙破晓

    炎龙破晓

    很久很久以前,在龙之谷中生活着一位少年(龙炎)。可幸福的生活还没过上,家乡与学院被毁,连母亲也被害死。龙炎抱着灭乡杀母之仇,寻找这一切的主谋,在寻找中与团队和自己的战宠慢慢变强,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主谋竟然是??
  • 邪不剩正

    邪不剩正

    问世间,邪恶,谁来主宰!与人斗乐趣无穷,与天斗乐趣无穷,与万物斗乐趣无穷......念力十重,师级控人,圣级控物,天级控仙。念力十重等级制度:成师、小师、中师、大师、小圣、中圣、大圣、小天、中天、大天。念力十重逐级争强,成师刚入门属一重,小师属二重,……小天属八重,中天属九重,大天属十重。《邪恶法典》,重现人间,有缘之人,自会得见。见者无不痴迷,打破一切常律,成无数奇闻异事。著法典者,千古封印。法典被判邪恶,不知去向,千年之后,阴差阳错,法典重现人间。这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成长为邪恶主宰者的故事。跟他走吧,带你走一段不寻常的歪路……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熏腊味食谱

    熏腊味食谱

    《熏腊味食谱》主要介绍了熏制品、腊制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过程详尽,原料取材容易。《熏腊味食谱》行文简洁,通俗易懂,一学就能做出符合自己口味的熏腊品,是学习制作熏腊品的极好参考书。
  • 紫霄之魂

    紫霄之魂

    九天神主,谓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绛霄、黅霄、紫霄、练霄、缙霄也。自古天道分两极,正为神,逆为魔。神掌天道,邪帝不从,自此拉开天道之战。天道之战,天地几欲崩碎,无数神魔陨落,邪帝败归,一缕魂魄困于人间……紫霄已残,为免爱人神形俱灭,以烟消云散之代价保得爱人一缕魂识以重聚躯体,而己唯留一魂一魄熔于剑身,谓紫霄神剑。岁经千万载,世间赵梁两国交兵,轮回再现……而我们的主角秦道生,就在这次轮回中,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紫霄剑魂融于体内,从此开启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路。自强和自立,铁血和温情,将是本书力图展现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