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一章看起来很不重要,但却是极为重要的伏笔!
Ps自己吐槽,熹郡王=细菌王!写完才发现,懒得改了……)
一个店小二凑了过去,说:“几位都别吵了,怕是都着了那个偷儿的道了。”
“偷儿?”百晓生问道:“可是那个城中议论纷纷的白衣鬼盗?小生还正想问问,怎么江湖中突然多了个这样的人物。上一个在江湖中扬名的偷界人物,已经是前朝的事情了。”
店小二将汗巾搭在肩膀上,虚手一抬,说:“找个角落先坐吧,毕竟这话说出来可就长了。”
三人狐疑地在店小二的带领下来到了角落中刚刚百晓生坐的位置上,落座,倒茶,便等着店小二开口。
店小二也不卖关子,轻咳一声,说:“话说这个偷儿本就是街边长大的乞丐,生活所迫,没有办法才干起了那个勾当。城中的人看他可怜,经常接济他些银子,他也就知恩图报,从不对城中的人下手,看上的都是城外来客。掌柜的也是没办法,大半来的客官都会被偷银子,本店也就有了个规定,无论欠多少银子,在店里干上两天就行。月末的时候,那位总会送上一笔不小的银子,掌柜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没必要为难你们外乡人了。”
百晓生听了两眼放光,追问道:“想不到小生落魄一次,居然还遇到这么个人物。可照小二所言,那个偷儿不过就是个无人管教的孤儿,武功必然也是不高的,可他又是怎么连我们这些江湖人的银子也偷了去的?”
店小二压低了声音,说::“看几位是大人物才说的。听说,几年前他遇到了一个狠角色,偷东西不成反而被打断了手。可他偏就不服气,天天上门寻衅,却得了那人欣赏,指点了他几天功夫。也就在那之后没多久,城中才有了‘白衣鬼盗’这个称呼。”
百晓生已经拿出小册子写了起来,口中继续问道:“那可有人知道,那个指点他功夫的是谁?”
店小二摇摇头,说:“那就不清楚了。几位慢坐,上工明早开始,自会有人叫你们起床。”说完,便走了。
明白撑着下巴,看向了端木玉,说:“玉哥哥,我们今晚上去找那个什么偷儿吧。”
端木玉
端木玉看着她亮闪闪的双眸,好笑地问道:“怎么突然对他感兴趣了?”
明白嘟起了嘴,说:“能够在光天化日下偷走百晓生东西的人,身手一定不错。”
端木玉弹了弹明白的额头,说:“想玩就别找那么多借口,我看你只是想看看那个让百晓生吃瘪的家伙究竟长什么样吧。”
明白伸出了舌头,笑道:“还是玉哥哥最懂我。玉哥哥,反正我们这两天是肯定走不了了,就去玩玩吧。”
端木玉实在不忍心拒绝难得这么积极的明白,说:“那就去看看吧。虽然这个偷儿身手好,可惜眼光不怎么好。若是将百晓生手上的小册子,整个江湖都是他的了。”
百晓生终于停下了笔,没好气地说:“敢情两位这是一搭一唱埋汰小生呢。既然两位这么有兴致,小生也自当奉陪,就去看看这个传言中的‘白衣鬼盗’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不如让本王也掺和一脚如何?”坐在他们后桌的人插嘴道。
“小王”这个称呼让三人同时皱起了眉头。特别是明白,已经摸上了腰间的剑。
那人赶紧一拱手,站了起来,说:“千万别误会,小王也是因为荷包被那个偷儿拿走了,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呢。小王熹郡王,不知三位可是百晓生、端木玉与明白?”
端木玉立刻端起了九华派掌门的架子,慢慢站了起来,也是一拱手,不卑不亢地说:“不知熹郡王再次,草民惊扰了尊驾,实在该死。草民端木玉,这位便是百晓生,而这位是草民未过门的妻子明白。不知熹郡王是从何得知我等的身份?”
熹郡王呵呵一笑,说:“虽然几位压低了声音,可三位都是如今江湖中的**人物,小王幸得一见,真是荣幸。说来惭愧,小王曾在衡阳见过明姑娘的身手,再看看两位的打扮也就能猜得七七八八了。”
chen.yu:
端木玉一时摸不清他的来意,试探道:“衡阳?那已经是武林大会前的事情了,想不到王爷也在那儿。如今一见是草民的荣幸,得沐天颜,这可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殊荣。只是像王爷一样身份尊贵的人,怎会在此荒郊野店盘亘?”
熹郡王端着茶杯来到了三人的桌边,捡了空位坐下,说:“小王贪玩,便离开京城一路游玩,谁知在这儿遇见了偷儿,不止是银两,就连证明小王身份的金牌也被拿了去。小王也实在拉不下面子去见太守,万一要是被皇兄知道,可就不是闭门思过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刚好听到三位在谈论,其中一位又是小王认识的明姑娘,便来凑个热闹。”
端木玉与百晓生对视一眼,都不知该如何回答。一个被偷了东西的皇天贵胄,因为不想没面子,所以就向萍水相逢的江湖人求救?这未免也太过荒谬了一些,可又如何在不得罪他的前提下拒绝他,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明白可没有那么多顾虑,不满地说:“一看你就知道你不会武功,就不要跟着我们凑热闹了。”
熹郡王的笑容苦了一些,问道:“小王似乎没有惹到明姑娘,明姑娘缘何对小王如此有敌意?”
明白把头撇到了一边,说:“爷爷说过,见到朝堂里的人,能躲就躲,天知道他们肚子里有多少花花肠子。反正如果我们抓到那个偷儿,会把你被偷的东西拿回来的,你就乖乖在这里等着吧。”
熹郡王伸出了自己的手臂,说:“别看小王弱不禁风,小王也是练武之人,轻功尤其好,一定会对各位有所裨益的。”
眼前之人都说到这个份上,拒绝似乎真的不好。
端木玉看向百晓生,百晓生看向明白,明白又看向端木玉。三人同时点点头,算是答应带着这位玩他想玩的捕快游戏了。
端木玉郑重地走到熹郡王面前,说:“还请王爷一切以自身安危为重。”
熹郡王点点头,说:“那是自然,小王是不会拖各位的后腿的。”
没由来地,端木玉听完这话反而有了不详的预感。甩甩头,但愿是自己的错觉,便开始商量起晚上行动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找个人扮成外地来人,再稍稍露富,引得那个白衣鬼盗上钩。可扮外地来人的人选却出了问题。已经被偷过的百晓生与熹郡王自是不能,剩下的便是明白与端木玉。
明白觉得应该自己去,也是她那位爷爷说的,单身女子夜晚在街上走比较容易被人偷窃。
端木玉却觉得应该是自己,还真的也不是担心明白的安危。只是大晚上在路上走的女子,又不是**贼,那个偷儿不见得会上钩。
两人谁都没有让步,眼瞅着就要天黑了。
熹郡王在一旁偷笑,小声道:“这二位感情真好。”
百晓生忍不住要瞪他,可一想到那人尊贵的身份,还是忍住了,说:“依小生看,还是二位一起吧。这夜深人静的,无论是哪一位夜深人静的时候单独走在街上都太扎眼了,还不如装成赶路的外地夫妇来的可信。其实小生想问的是,我们几个已经身无分文了,又有什么能吸引那个偷儿来偷?难道用端木掌门包袱里的那副棋子?”
端木玉拉过了明白的手,问道:“既然是你要插手这件事的,你说吧。”
明白无所谓地说:“就用吧,有我和玉哥哥一起看着,不会让他得手的。”
熹郡王心下听了奇怪,问道:“难道端木掌门没有被偷东西,只是没有钱付账?”
端木玉脸色一红,点点头,说:“武当山上发生了些事情,这钱也就都送出去了。本以为回来花不了多少银子,却真正是掏空了荷包,回去还不知道要被三师弟怎么埋怨呢。事情既然已经商量好了,那就准备出发吧。”
百晓生在一旁憋笑,凑到了熹郡王耳边佯装小声,实则大声地说:“明姑娘在武当山上好不威风,差点将整个武当山都砸了。端木掌门为了自己未过门的媳妇,就算梵青道长不计较,也只能捐了一大笔香火钱,免得两派结仇。端木掌门的荷包里那厚厚一叠银票就那么成了香火钱,连小生在一旁看了都心疼。明姑娘,可真是给自己找了个好夫婿,好得连梵青道长珍藏多年的‘玉子骨’都弄来当聘礼了。”
熹郡王这次着实被吓到了,说:“那副‘玉子骨’可是稀世珍宝,梵青道长居然这么轻易割爱,还是送到了差点毁了武当派人的手中。真真不愧是端木掌门,小王佩服。”
端木玉这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只得打了个哈哈,希望这个话题赶紧过去。
偏生天不遂人愿,百晓生将武当山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了熹郡王,总算还记得瞒住了明白与梵青之间的纠葛。
熹郡王笑得开怀,转头看向了端木玉,问道:“不知端木掌门与明姑娘,可有兴趣为本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