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400000037

第37章 邹韬奋:“宝塔式”读书法

名人简介

邹韬奋(1895~1944),1920年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任中华职业学校英语教员,职教社编辑部主任,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曾主编职业教育丛书多种。1926年主编《生活》周刊、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救亡运动,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并担任救国会领导工作。1936年与沈钧儒等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史称“七君子狱”。抗日战争开始后获释,先后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并担任民参政员,皖南事变后被迫流亡香港、重新刊行《大众生活》。1942年到苏北解放区。1944年逝世。

心法探源

现代著名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读书时总是先测览一遍,对其中特别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一遍,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遍,最最喜欢的便一有时间就看。这样,他读过的书籍就形成了一座宝塔,基础最大,是广泛浏览的,然后越往上数量越少,读得越精。邹韬奋把这种读书方法形象地总结为“宝塔式读书法”。宝塔式读书法在读一本书时,把浏览和精读结合起来,在读的过程中选优汰劣,避免了平均用力、浪费不必要的阅读时间。

宝塔式阅读法,使邹韬奋在写作上受益匪浅。他在《经历》中回顾说:“我所看的书,当然不能都背诵得出的,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手,彼此好像都忘掉,但是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于我的脑标,效驰驱于我的腕下。”他认为,“要想增进自己的写的技术,便要注意多看自己所喜欢看的书。”下面详细地为读者摘录韬奋先生在《经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论说,想必对每个人都有所启发:

常有青年朋友写信问起写作的秘诀,其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新闻记者,写的不过是平凡的新闻记者所写的很平凡的东西,说不上什么作家,所以对于这种问句,很感到惭愧。不过就我很平凡的一点经验说,觉得在初学方面最重要的不外两点:一是写的技术,二是写的内容。简单说起来,所谓写的技术,是能够写得出自己所要说的话,也就是能够达意。所谓写的内容是有话说,也就是有什么意思或意见要说出来。

我上次和诸君谈过在小学和中学里得到良师教授国文的情形。但教师尽管教得好,实际的领略和运用,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去干,从干的当中得到要诀。这好像游泳一样,只是听了是无用的,必须钻到水里去游泳,才有所得。我当时在学校里所学的国文还是文言文,读的是古文。只靠教师在课堂上教的几篇是不够的,所以对于什么《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所谓八大家的各个专集(尤其是《韩昌黎全集》)、《王阳明全集》、《曾文正全集》以及《明儒学案》等等),在课外都完全看了一下。

觉得其中特别为自己所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最喜欢的,一遇着可以偷闲的时候,就常常看。此外如《新民丛报》,梁任公和汪精卫笔战的文字,在当时也是我看得津津有味的东西。还有一部书也是我在当时很喜欢看的,说来很奇特,是所谓《三名臣书牍》,共有四册,是曾涤生、胡林翼和曾纪泽的奏折和信札。我却不是崇拜什么“名臣”,只觉得这里面的文字都很精悍通达,对于他们处理事务的精明强干,尤其是物色人材和运用人材方面,感到很深的兴趣。据说他们的这些文字不一定是完全自己写的,有好些是当时幕府中的能手代做的。我有一天在旧书摊上无意中碰到这部旧书,偶然翻看了几页,觉得越看越有趣,便把它买回来,居然在我的书堆里面占了很“得宠”的位置。

当然,这是当时研究文言文做了的一点点工夫,现在注意的是白话文,研究的人不一定要走这条路,而且时代也更前进了,内容方面相去也更远。所以我和诸君随便谈到这里,并不是要开什么书目供参考,只是表示我们在初学的时候,要想增进自己的写的技术,便要注意多看自己所喜欢看的书。

我当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我所看的书,当然不能都背诵得出的,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手彼此好像都忘掉,但是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于我的脑际,效驰驱于我的腕下。我所以觉得奇怪的是:我用不着它的时候,它在我脑子里毫无影踪,一到用得着它的时候,它好像自己就跑了出来。我后来读到了心理学,觉得这大概就是所谓潜意识的作用吧。无论如何,我在当时自己暗中发现了这个事实,对于课外的阅读格外感觉到兴奋,因为我知道不是白读白看的,知道这在事实上的确是有益于我的写的技术的。

我觉得我们在阅读里既有着这样潜意识的作用,对于所选择的书籍的文字(这仅就写的技术方面说,内容当然也很重要),要特别注意。例如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写得佶屈聱牙,几十个字一停的长句,看得多了,也要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一个人的写作的技术,写出来的东西也使人看了不懂,或似懂非懂,使人感觉头痛!

当然,看书有人指导是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耗费。现在的青年在这方面已有比较的便利,因为有好些杂志对读书指导都是很热诚的。我在当时却是自己在暗中摸索着,但是我自己却也有一点选择的“策略”,虽简单得可笑,但在当时确受到不少的好处。我每到书店或旧书摊上去东张西望着,看到书目引我注意时,先在那里看它几页,称心才买,否则就要和它永诀。有些所谓作家,你虽然东看到他的大名,西也看到他的大名,但是也许买到他的大作来看看,却不免感觉到硬着头皮看下去也看不懂,或是味同嚼蜡,看着就想睡觉!

从上面的文字里,我们不难发现,韬奋先生的课外阅读生活充实而有效。大量的课外阅读为他的知识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时看似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关键之时却能如泉涌出。看来,读书时若是一味地寻求有所得,而忽视潜意识作用,未必全然是好事。这可能也是“宝塔式”读书法的玄奥所在吧。

同类推荐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
  • 纸上还乡

    纸上还乡

    30余篇约14万字精美的散文作品,凡是有乡村生活经历和体验的人,都可在其中找到过去的青春记忆和无法消释的故土情怀——以乡村为经,以情感为纬,在喧嚣的现代语境中,以一颗对故乡、亲人、生命的感恩之心,描绘出一个“80后”作家疼痛、细腻、诗意的生活图景,并以此完成了一代人“纸上还乡”的精神历程。
  •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 匆匆:朱自清散文

    匆匆: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本书收录了他《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等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
  • 她心境: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她心境: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女人的漂亮,必须从她的眼睛中去看,因为那是她心灵的窗户和爱居住的地方。还生活一个微笑、爱一转身就是痛、感悟幸福,感悟爱、女人,很特别、天使在人间、妇人的幸福……本书为您讲述女人的心境,探微新女性的精神世界,追索新女性的幸福法则。
热门推荐
  • 请叫我龙虎武师

    请叫我龙虎武师

    青年回到80年代类似香港的平行世界,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龙虎武师,但是道路却一直不是顺利的,各种的磨难接踵而来,如何才能够从一个武师爬起来?如何才能够保证武师们的权益?成为了陈生最大的课题...ps:谨以此作品献给一直为电影事业奉献了很多,但却一直被埋在幕后的龙虎武师们,并对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 同居大作战:傲娇男神,靠边站

    同居大作战:傲娇男神,靠边站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为毛到了钱米朵这里,就成了欠债还身?第一次交手,钱米朵拿着菜刀,把穆煜霆当成了小偷砍了。第二次交手,钱米朵拿着菜刀,把穆煜霆家的冰箱洗劫了。可是,为什么欠条变样了?穆煜霆傲娇脸:活太无趣,需要调味剂,而你钱米朵,就是我的调味剂,要什么味,有什么味。身穿女仆装的米朵,大呼:“农奴翻身把歌唱,求上诉。”穆煜霆邪魅挑眉:“晚了,进了我家的门,就是我人。”喜欢是拥有,而爱却是付出,同住屋檐下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 古之魔帝

    古之魔帝

    万年前的阴谋,使我获得重生,我魔帝必定噬天以证我道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华严法界观门注

    华严法界观门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企业战略计划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购买行为、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国际市场营销等。
  • 火影之佐井的新术

    火影之佐井的新术

    既然成为了一名忍者,就只能一条路走到底,永远也不能回头——团藏注:这两天重新看了一下前面的章节,顿时感到阅读艰难,多次犹豫后,还是决定从头开始修改。特此告知各位新读者:本书自2016年4月开始修改,所以前面的章节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建议大家从第十六章开始看。老书友不受影响,我会抽空余的时间来进行修改,尽量不影响更新。
  • 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本书以较近的距离、严谨的态度、丰富的史实和新颖的观点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热月政变、督政府时期、执政府时期和第一帝国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书中,作者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了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巨变,明确指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他颂扬法国革命摧毁了旧社会,也认为恐怖统治与拿破仑一世专政都是法国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预言复辟王朝必将为资产阶级政权所代替。
  • 明星闪亮

    明星闪亮

    失去亲人的痛苦,恨自己的任性,收起了光辉,不再任性,做个呆萌痴傻的乖宝宝,3岁的智商也能收桃花,1朵2朵3朵4朵。。。。。嗯,重来123.。。。仆人1∶小姐你该吃药了,药都凉了。叶希希∶不要,偶要数桃花,123....仆人2∶小姐如果你乖乖吃药,小姐就可以当明星了,好不好?叶希希∶偶已经是明星了,还想骗偶,没猫~仆人1∶小姐。。。你叶希希∶偶不听偶不听,王八念经~仆人们∶“小姐的病越来越重了,虽说桃花是多,但小姐要是永远不好,那不是就要打光棍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宠文,美男多多,类型:校园+明星,不过作者很懒,要非常久才会更一次,如果有什么提议的话,可以给作者留言。)
  • 花样年华青春无悔

    花样年华青春无悔

    张峰在大二的时候选择了退学,他至今都觉得他的高中像梦一样如晴天,似雨天,他尝试着忘记所有能够让他想起陶杰和吕嘉的任何事情,但记忆却在不停的闪回,直到他选择离开,他渴望不那么孤独无助,然而事情远非他想象的那样,他踏进了社会,走出了乌托邦的围城,身后只有再也回不去的逝水年华,而他,注定活在追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