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40700000003

第3章 一项错误的军事命令(3)

老葛气不打一处来,翻身上马要走。士兵又上前拦住,劝主将要三思而后行。按照他们的意思不能回镇戎,太危险了,夏军没准儿在镇戎等着,去不等于送死嘛!还是找个消停地方躲起来,等夏军退了,咱们再安全回去。

老葛怒道:“滚开,一群御敌无方扰民有术的废物。你们怕死,老子不怕!”士兵再劝,老葛抽剑就砍。其他诸将见状,翻身上马,追随葛怀敏向东南镇戎军方向突围。

望着十几位将领孤单离去,定川寨一万余士兵无动于衷。没有人跟随,没有人动弹,甚至连一句“保重”的话也没有说,这是宋军纪律的悲哀,更是帝国政策的失败。

老葛等人驰行二里许,早已埋伏好的夏军忽然出现,然后管杀不管埋,一个没剩。留下一连串阵亡名单:葛怀敏、曹英、李知和、赵珣、王保、王文、刘贺、李岳、赵麟、许思纯……

士兵无斗志,一个准哗变葬送了葛怀敏等将领。他何尝不知突围镇戎的危险,可是他身披曹玮的甲胄,即便大宋所有军士怯于战斗,但他必须挺身而出。一旦突围成功,他还可以收拾其他军队力量,组织反击,也无愧于先辈在天之灵。诚然,老葛水平有限,然而哪个军官没想过建功立业成为名将,总得有那个历史机缘。更何况在大宋操蛋的军事制度下,其实他们都是受害者。

夏军灭掉前线葛怀敏等将领,并未对定川寨内的九千四百余宋军斩尽杀绝,因为那里多是蕃兵,同宗同源。此外,刘湛、向进部一直在向家峡堡消停眯着,既不增援,也不撤退。定川寨内老葛儿子葛宗晟、郭京、王昭明、赵政等将领,竟然神奇地活着回到了后方。

这场诡异的定川寨之战,最后以十六名宋军将领战死结束。

夏军缴获战马六百,乘胜南下,长驱直抵渭州,幅员六七百里,焚荡庐舍……

王沿就在渭州。

·空城计的背后玄机·

王沿接到战报称夏军距离渭州非常近,冷汗顿时下来,坏了!他不清楚前线战况如何,但他清楚老葛玩完了,未能达到阻击敌人的战略目标。王沿深深失望,老葛怎么就那么不堪一击?如果按照他的指示,原地固守,敌人也不可能突然杀到。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葛怀敏擅自行动把领导的话当个屁放了。王沿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如果派泾原路都监赵珣领兵前去阻击,会是什么效果?

大敌当前,马后炮已无关紧要,要命的是渭州防守空虚。距离渭州最近的泾原路有七万兵马驻守,两地直线距离66公里。坐等援军赶来,估计王沿的坟头都长庄稼了。经过短暂的慌乱,王沿很快镇定下来,下令传檄诸部前来救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这是战略。让夏军到渭州为止,宋夏在此决战,避免让敌人继续深入,那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传令官带着王沿的命令,飞马传信。目前等待援军等于坐以待毙,只有自救了。王沿命州内老百姓全部登城,只要有口气的都上去,每人手里发大旗一面。副官们不禁发出了质疑:这能行吗?王沿心里捏了把冷汗,他也不知这招空城计管不管用,是英雄是狗熊只有赌一把。没有后退的机会了,因为夏军已经到了城下。

王沿命令道:“摇旗呐喊,锣鼓助威。”

城下夏军黑压压一片,不知有多少人,能把葛怀敏近一个师编制的人马吃掉,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就在城墙上的王沿心怀忐忑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来势汹汹的夏军绕着渭州城转了两圈,没有进攻的意思,竟然非常有秩序地撤军了。

副官们见夏军走远,纷纷向王沿投以惊叹赞许的目光,不由得佩服王大人技高一筹。随随便便摇旗呐喊就把李元昊气势如虹的骑兵吓跑了,实在是高。王沿也很纳闷,夏军远道而来难道只是为了一瞻渭州领导新颜?再进一步,完全可以参观遗容。

王沿冷静地分析后尤感后怕,不是夏军被他吓跑,是他捡了一条命。

西夏那面的情况是这样的:宋军前线战略要地镇戎军与西夏军事要地天都山距离很近,百里之遥,双方形成对峙局面,谁也无法鲸吞。西夏国师看到宋军关中地区防备松懈,可派一支劲旅奇袭关中,直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如果拿下了关中地区,守住潼关,整盘棋就活了。李元昊采纳国师建议,发兵十万,分兵两路。一路从刘璠堡出,另一路从彭阳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绕过镇戎军,直取渭州。

第一路军遭遇了宋军葛怀敏,于是有了那么一场诡异的定川寨之战。另一路夏军遭遇原州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死伤较大。此外,宋境鄜延路屯兵六万八千、环庆路五万、泾原路七万、秦凤路二万七千,共计二十余万。范仲淹等前线领导得到消息后已率军来援。名将李元昊见阻力很大,真要与宋军死磕,家底容易打光,于是烧杀抢掠,打完酱油回去了。

经过三次大规模战役,宋廷完败,被人家打怕了,其后在西夏与辽国交恶、夏国空虚的环境下,竟不敢主动出击。遂与西夏握手言和,史称庆历和议,即夏向宋称臣,宋给对方岁钱。从宋与其他邻国如辽、夏、金交战记录来看,宋人有记仇的本性。例如辽打宋,两国成世仇,后辽被金打的时候,宋联金灭辽。金打宋,两国又成世仇,后金被蒙古打的时候,又联蒙古灭金,正应了那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宋夏双方暂时言和,实际上大宋复仇战远没有结束。

此次,宋夏交兵有个人值得注意,他就是助纣为虐的大夏国师张元。

·自古以来,天朝第一漏洞·

夏军的征讨檄文上有一句“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读之豪气干云,出自于张元之笔。

张元,华阴布衣,另说许州人,不管他是哪儿的,他是汉人。他曾经在宋帝国奔走呼号,是科举漏洞千千万万受害者之一。

宋朝旧制,科举最后一关殿试,还要刷下一批举子,这就是漏洞。

宋代取解试相对明清乡试门槛较低,但全国性礼部试,考生来自全国各地,通常一万多人,录取比例百比一,有的年份录取比例比这个还低,所以科举变得非常残酷。以往有很多案例,殿试落榜的举子上吊的、跳河的、还有北漂一辈子回不去家的。按说经过各州取解试、全国性礼部试,考中的已经不容易了。不知道哪位大爷规定的,殿试还得淘汰一批。殿试落榜,的确有点儿冤。

布衣贫民张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读书科考是寒士的唯一途径。张元学习也不错,可以代表州县最高教育水平,但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中,给县里丢了脸,结果被县老爷揍了一顿。当时张元给时任陕西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的韩琦写了封求职信,希望能得到一个幕僚的工作,可惜被拒绝了。

张元和吴昊、姚嗣宗三个难兄难弟,求职无门,万念俱灰,三人在国境喝酒,各自写了首诗,然后一路哭着投奔西夏。事实证明他们才华横溢,如果留在宋朝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巡视边境的范仲淹见三人诗作大为惊叹,策马急追。范仲淹觉得的确冤枉,这三个怀才不遇的小伙子本朝弃用,若跑到敌国必成祸害。范仲淹预见到了,然而没追上。

张元到了西夏,李元昊封为国师,没过多久,宋夏爆发好水川之战。夏军完胜,宋军伤亡万余人。消息传到宋廷,朝野震恐,一打听才知道西夏的谋士是张元。群臣没人吱声,他就是那个当年殿试落第求职无门的穷小子。

定川寨之战后,张元写在边境上的诗狠狠地抽士大夫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诗曰:“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翻译过来意思说,前线永兴军的领导们,夏竦,你哪里耸人听闻?韩琦,你哪里出奇?宋廷士大夫们不过一群赶大车拍马屁的,妄谈军机大事,你们行吗?

仁宗天子历来被称为盛世之君,他统治时期史称“仁宗盛治”。《宋史》对他有极高的评价:“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性格比较好,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仁宗不忍心看到那么多十年寒窗苦的举子落第之后走上绝路,于是下诏废黜殿试落第的规定。后世明清沿袭,省试考中不再落第,殿试只是给考生一个政治出身。仁宗真可谓是明君!

其实,不是这样的!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词汇是我们发明的,旨在说明预防和长远计划的重要性。然而,宋代中国的决策层缺少战略眼光,缺少日本治理沙漠跑到中国种树的远见,更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句成语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应对,美其名曰“以静制动”,科举漏洞即是很好的证明。因为“张元叛宋”事件对宋帝国造成重大伤亡,有了这个血淋淋的教训,才有了“进士殿试皆不默落”的规定。并不是真的因为皇帝英明,体恤考生。

王夫之评价宋仁宗很准确,他说:“计此三十年间,人才之黜陟,国政之兴革,一彼一此,不能以终岁。吏无适守,民无适从,天下之若惊若骛,延颈举趾,不一其情者,不知其何似,而大概可思矣。”最后王老先生给宋仁宗下了三个字的概括总结——“无定志”。翻译过来意思说他是漂亮的草包,没长劲儿,即将发生的庆历新政也证明了王老先生的评价。

张元带着一股怨气叛宋,成了不折不扣的“汉奸”,以灭宋为志,他的经历颇像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只是张元远远没有伍子胥有杀伤力,那厮为了一己私仇灭了自己的祖国,竟然被后世颂扬。张元听说李元昊要与宋廷议和,第一个跳出来坚决反对。

宋廷士大夫对张元采取的态度非常值得玩味。

张元在西夏混得风生水起,打得大宋满地找牙彻底服了,不知道哪位大爷出了反制损招。张元不是走了嘛,但他的家人亲戚都在宋国境内,以钱粮养之。一方面安抚张元的愤怒,另一方面李元昊必对他起疑心。赐张元亲戚钱粮时,诏书上将张元的“元”改为了“源”,源头的意思,骂他虽然你吃里爬外,但我们大宋、你的祖国,对你的家人非常友好,所以你就别再挑唆李元昊打我们了。希冀通过“道德”的力量感化张元愤怒的心。宋廷士大夫喜欢把道德摆在前面,有种强迫别人服从道德的意味,然而常常事与愿违。有给张元亲戚的闲钱还不如雇个江湖高手干死他算了。主意不错很“高明”,“高明”之处在于招惹了张元的第三次打击,也就是定川寨之战。

在张元看来,你们他妈的早干啥去了,现在我强大才想起我来?我穷得要饭的时候朝廷干什么去了?哀莫大于心死,张元的心早已死寂,甭指望他念及故国,因为故国曾经把他抛弃过。张元的行为正好验证王安石的那句诗:“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可叹,留不住精英人才是天朝的第一漏洞,自古皆然。

同类推荐
  • 大明日不落

    大明日不落

    杨山梓穿越了,作为大明最后的一位权臣,他并不想篡位,不想篡位的权臣不是合格的权臣!但他却不以为意,因为他只想打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然后乘风归去,只羡鸳鸯不羡仙!前路坎坷,小杨同学对月长啸:“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我要大明日不落!”
  • 最强兵王在元末

    最强兵王在元末

    追随他的人说,他是一个忠义情三全的大好男人,对兄弟足够忠肝义胆,对女人足够化骨柔肠。他的对手却说他是一个阴谋家,做事不择手段,生性多疑。在这动乱的年代,他是否能问鼎天下逐鹿中原?成者王,败者寇,谁是谁过自有后人评说。新人新书请多指教、
  • 新兴帝国

    新兴帝国

    孤儿龙宇轩是公元4550年银河联邦新人类计划的唯一例成功者,在被装上智能芯片时意外穿越到了1885年的南洋。看龙宇轩如何在这个世界战乱分飞的世界打造一个远离战火的新兴帝国。本文故事人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三国征服者

    三国征服者

    游戏宅男刘邈玩一款三国游戏时,意外穿越到了汉末,更意外的是他不仅带去了游戏系统,还带去了自创新武将,并可以训练出中华历史上各种强大的特色兵种。燕云十八骑、玄甲军、背嵬军、白袍军、神臂弓卫等等历史特种兵尽数登场,与陷阵营、白马义从、虎豹骑、白耳兵、元戎弩兵等三国特种兵一决高下。主角能在这个群雄云集的大时代里大杀四方吗?他能弥补历史的遗憾吗?这里才是梦幻的三国,是英雄的三国,是你想看的三国!
  • 汉末无双吕布

    汉末无双吕布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幸运的香皂

    幸运的香皂

    《幸运的香皂》由邵宝健编著。 《幸运的香皂》讲述了:幸运者往往首先是热爱生活的人,即使他“摸奖”时只能摸到末等奖的香皂,依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候着他!青年装配工刘小憨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他在业余时间里喜欢“摸奖”,也喜欢疙里疙瘩的树桩盆景。一次,他在碧霞山上采集野生树桩时,救了一位跳崖寻短见的姑娘。他的勇敢与善良使姑娘走出阴霾,也赢得了她的芳心。而连接他俩的情缘,却是一块普通的香皂……
  • TFBOYS之星与星恋

    TFBOYS之星与星恋

    当当红少年偶像天团TFBOYS指导即将登上大荧幕的少女组合JEA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吧!
  • 御游星河

    御游星河

    无限的宇宙伴随着无限的机遇,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遨游星河的强大力量,挥手间星空暗淡,身影间斗转星移。当一个少年以羸弱之态进军无限的虚空时,又会发生怎样离奇的故事呢。
  • 原始分身

    原始分身

    世界末日之后韩亦醒来,朋友,父母,全都消失了,甚至挚爱的女友都在他的面前摔的四分五裂,白色的脑浆子和着碎肉溅到了他的身上的场景历历在目满地的岩浆岩,空旷的大地“瓦擦!什么!我不是人啊?还是他娘的你的一个分身?”
  • 重生之宠妻入局

    重生之宠妻入局

    “倾尽所有,让你爱我。”顾意带着两世记忆,披荆斩棘,浴火重生而来。这一世,他不会只做配角,默默的爱她。这一世,他只有一个愿望,让纪茹茜爱上他,然后给她幸福。而她在前世却是盗窃商业机密,挪用公款,净身出户,这一世他要让她成为世界的宠儿!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妖佛

    妖佛

    我本不屑你这经,你却迷我心性,让我千山万水苦苦相求我本不当你这佛,你却百般利诱,让我一步一磕拜上灵山今日且还我本性,从此与你再无瓜葛!-----------西游背景小说,书中隐线大揭秘懦弱只是虚像且看唐僧闹天宫,闯佛山纵欲花丛,人世风流走一遭
  • 狂兽逆天

    狂兽逆天

    一个基因值为零的废材,倍受同学凌辱,在一次拯救自己心爱的女孩,与暴徒争斗的情况下,激发了内心的愤怒,竟然开启了世人梦寐以求的基因锁链,从而迅速崛起,身化狂兽王者,踏上一条逆天之旅。
  • 特训王妃:艳冠天下

    特训王妃:艳冠天下

    莫名其妙穿越到不知名的国度,她就被送入地狱锤炼。九死一生,她却被推入了仇恨的深渊,众叛亲离。当濒临死亡边缘,他对她不离不弃,坚守他们真挚的情感。当她再度回归,却已经是不可动摇的王者。看一弱小女子,如何在异世开辟属于她自己的天空!
  • 大明之北洋称霸

    大明之北洋称霸

    大明!煌煌大明不赔款!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汉人王朝最后的辉煌,这么可爱而又伟大的王朝不应该那么短命,她!应该流传千古...且看一个现代海事大学的毕业学生是怎样玩转乾坤,延续大明的辉煌!!!
  • 最后的花香-花妖传奇

    最后的花香-花妖传奇

    本来只想采把野生的栀子花证明我的名字还是象花一样漂亮的,却倒霉地从山上摔了下来,掉进这深谷里,变成了这个样子。每天睡觉还要被蜜蜂骚扰.天啊!我不要做花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