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7900000009

第9章 中国兵法的战略智慧(8)

小国强大的关键,一是内行仁政,二是吏选贤良,三是行事周正。对内执政,不要欺骗百姓,一次骗了,百姓自认倒霉;两次骗了,百姓开始怀疑;三次骗了,百姓彻底不再相信政府。没有了公信力的政府,只能是弱势政府,行政人员便坐在了火山口,唯恐民怨随时沸腾。对外交往,更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国际之间更重诚信。负责任的国家,既能保护自己的利益,也能承担必要的国际义务,若置国际公约于不顾,置承诺协议于不守,久而久之必丧失国家威信,如人之无赖,泼皮行径多了,便自绝于天下,看似高明的领袖,终有一天会在内忧外患之中垮掉。

权国是权衡国力,权政是权衡政府,权将是权衡将领,权战,则是对整个组织体系结合方式、运转效率和制约关系等进行权衡。尉缭子在《十二陵》中,讨论了权战中一些基本问题:

悔在于任疑;孽在于屠戮;偏在于多私;不详在于恶闻己过;不度在于竭民财;不明在于受间;不实在于轻发;固陋在于离贤;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亡在于无所守;危在于无号令。

这里的权战是战略问题,也就是说思考要不要打。那就需要对制约战争的要素进行分析。

军事作战,是不对称的博弈,不可避免带有冒险性质,要意识到,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有侥幸的因素,事后总结都难免出一身冷汗,而失败似乎是注定的,因而,很多兵法自然要谈如何取得成功,但更多的是告诫如何避免失败。

在尉缭子看来,影响战略执行的要素有很多,但这十二种却是最为致命的,会使好端端的战略谋划付诸东流,化为泡影。

一是“悔在于任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有顾虑,就暂缓任用或者不予任命,任命了就要鼎力支持,作战最忌讳临阵换将,准备不足,士气受挫。从军队组织学的角度来讲,军事、行政官吏系统之间的磨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将帅之间的信任,也是需要逐步建立。古代战争靠将士累年相处才能彼此信任,而当代军事制度,很难使将帅有相处数十年的磨合,这就需要建立信任机制,减少因用人疑虑造成的指挥不畅,因用人不当造成的战略执行乏力。二是“孽在于屠戮”。“屠戮”是屠城、杀戮。军队之仁,在于匡扶正义、铲除暴虐,因而军人战场作战,伤亡不可避免。不能因为己方受伤害而肆意屠城、虐杀手无寸铁的百姓和放下武器的俘虏。从战术层面来讲,屠戮太重,只会令对手众志成城或者负隅顽抗,让接下来的战争更为艰辛,为战后的治理播下仇恨的种子,埋下隐患。古今中外,舆论几乎压倒性地谴责战时屠杀和种族灭绝行径。

三是“偏在于多私”。私有两种,一是私心,即领兵打仗,发动战争,不是为了靖除国难,维护和平,而是为了满足决策者的好大喜功和个人权威,这种仗往往操之过急,劳民伤财,“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最终只能耗尽政府元气,让国家日暮途穷。二是私党,任人唯亲,因私损公,任用官吏完全出乎个人交往,罔顾公平、公正。这样组成的统帅机构,看似一团和气,颇有执行力,那只是在和平时相互提携,彼此糊弄,却因缺少正气,战时必然一击即溃。在战争中,自古绥靖多弄臣,从来割让皆权贵。弄臣和权贵也都知道自己打不了仗,也知道战争无情,一旦真刀实枪去干,首先剥落的是自己的画皮,因此往往采用绥靖政策,主动讲和妥协。

四是“不详在于恶闻己过”。作战失败,一是不能因情措法,这是情报的问题;二是不能充分估计战情,这是统帅个人的问题。古代中国有造神、造圣人的传统,军队习惯下级服从上级,承平日久便养成一切唯上,一切唯命的习惯。从政治保证上讲,从作战命令上讲,坚决服从是完全必要的。但在战略决策中,最高决策者能否包容不同的意见,能否避免因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和性情偏好造成战略误判,能否避免下级习惯性顺从而过分依赖决策者的意见,能否避免参谋人员的结构类同和倾向相近而缺少异议,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军事战略和作战计划的制定,更需要逆向思维进行反对性的测定,用“蓝军”检验方案的弊端,找出漏洞,才能保证作战预案的完善和完备。

五是“不度在于竭民财”。竭民财,一是指国防而言,一方面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另一方面也要使军费开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以不影响国计民生为度。就像冷战时苏联重点发展军工产业,重工业最终成为国家沉重的负担。二是指战时虽然以军备为主,但不能因此挥霍无度、压榨百姓,造成国力疲惫不堪。三是指军队内部的耗费过度。高适《燕歌行》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军费不是用在备战,而是用来吹拉弹唱,把大量歌姬舞女招入军中,压缩作战人员的编制,造成冗官冗伎,而能作战的士卒严重不足。唐朝中期军费开支居高不下,军队作战能力却日趋下降,可以说,为将者骄奢淫逸,最终导致军中苦乐不均,严重损伤军队士气、正气和勇气,才是其根本原因。

六是“不明在于受间”。“间”,大而言之,为反间或间谍;小而言之,为善于挑拨离间的小人。无论间谍还是小人,都能毁坏君臣信任,影响决策层的和谐关系。最高决策层若无顺畅的信息通道和交流渠道,就会阻塞下情上达,被周围参谋人员或者工作人员蒙蔽,战场反馈系统失灵或者不畅,对战场情形做出错误的判断。尤其是现代战争,情报欺骗、战场佯动和信息控制,不仅会诱导决策系统做出战略误判,也会令决策层之间产生战略分歧和意见冲突。因而,为将者需要从海量情报中去伪存真,做出准确判断,不被诱骗,要能够对决策成员保持足够的信任。

七是“不实在于轻发”。轻,在人性叫轻薄,在做事叫轻率,在作战叫轻发。主要是指不了解实情,又没有深思熟虑,就匆忙得出了结论,看似果决,实则草率鲁莽。战略决策最忌轻举妄动。在战争博弈的环境中,诱使对手进行战略误判,不仅是军方的行动,也可能是举国策略,甚至是国际权谋。因此站稳脚跟,沉着应对,冷静观察,是避免中圈套的基本素养。

八是“固陋在于离贤”。战略决策层最忌讳固陋浅薄。固为固执,不肯改变初衷。原则可以坚守,而看法需要调整。陋,指目光短浅,做事抓不住要害。固陋的人能够进入最高层,一般有两个渠道:一是坚决听话,二是只会跑腿,这样的人不思考,好用,因而在和平时期升得最快。固陋的人最忌恨贤才,贤良的人有操守,不会唯命是从;才华卓越的人有见地,很容易卓尔不群。固陋的人知道贤良和才士如果上位,自己便永无出头之日,因此会想尽办法打压贤才,会制定各种规定扼杀贤才。周围如果全是平庸的人,听话和跑腿就变成了为臣者最好的品质。但如果贤才压抑,精英远遁,军队自然丧失战斗力。

九是“祸在于好利”。岳飞曾说: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国家就能鼎盛。他也明白,武官也有贪财的,文官也有怕死的。这里理解为互文更贴切些。“好利”、“自私”是人性共有的弱点,若将领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不仅会惹出祸患,甚而要赔上身家性命。典型的例子就是吕布,这位“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的英雄,有万夫不当之勇,陈寿在《三国志》中言:“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吕布要不是因为好利好色,常被引诱而反叛,杀旧主而投新主,功名或许在关羽之上。

十是“害在于亲小人”。小人,一是道德败坏,二是格局狭小。因为格局狭小,在考虑问题时,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得势者阿谀奉承,对失意者不闻不问,目光短浅,唯利是图。小人能够容身,甚至侧身高位,一是能忍,低三下四,逢迎奉承,欲达目的,不择手段;二是能谄,身无好恶,人无原则,逢迎溜须,唯利是从。小人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在上位者的嗜好,为自己赢得更大私利。而功成名就者,常会因自信而自负,因位高而轻狂,习惯了逢迎之事,听顺了谄媚之言,视人不清,毁在了小人手里。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疏远易牙、竖刁。可管仲去世后,他就忍不住重用二人,最后落得了“身死不葬,虫流出户”的下场。

十一是“亡在于无所守”。无所守,一是指没有可以凭借的地理险阻,将战略腹地直接暴露给对手。二是指没有持国的大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很多,人才很少,关键时没有高明之见,也没有人站出来主持局面。三是国家内缺少战略支撑,外没有盟友声援,平时看似交好,战时反咬一口。四是国家一直没有明确的全局战略和区域战略,或者战略执行阻力过大,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政府仿佛消防或者应急队员,缝缝补补,最高管理层日理万机,夙兴夜寐,仍不能赢得民众理解和国际认同。一旦有事,远不能援之以手,近则趁火打劫,这类战略困境的致命性,在于缺乏清晰而准确的国家定位、道义坚持和地缘策略。

十二是“危在于无号令”。国家进入危亡的境地,不在于经济之贫,也不在于人数之寡,而在于不用法治。小国以礼,大国以法,一个国家没有必要的法令,必然纵容权力、富贵和强暴,这是丛林法则。而有了法令不遵守,或者法令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是徇私枉法的工具,是文过饰非的借口,掌权者可以因好恶而随意判罚,富贵者可以因财货而改变奖惩,这是潜规则。丛林法则尚可约定俗成,即所谓的盗亦有道;而潜规则不是规则,在于其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无处不在,毫无章法。当所有的法律、制度、号令变成文字资料和口号时,没有人会把纪律当回事时,人心涣散,军心动摇,所有的战略决策和战术行动,都会被视为默契的游戏,至于此地,危亡的境地不远了。

《尉缭子》列出的十二点,几乎囊括了所有导致战略失效的要素,信言不美,听起来确实刺耳,却是作战经验的总结,也为后世的兴衰成败所证明。这就使我们意识到:战争,不是先想着如何去打击别人,而是要思考如何不被别人打倒;作战,不是先想着如何取得胜利,而是要保证如何避免失败。毕竟,对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来说,守得住要比攻得下更现实、更必要、更有用。

同类推荐
  • 最后的部队之末日丧尸

    最后的部队之末日丧尸

    最后部队完成了一场神秘而艰难的任务,但是这场任务的完成却是代表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最后部队他们能拯救世界吗,还是他们能够存活多久?
  • 谍海寻踪

    谍海寻踪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可见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的孙武很早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认识到了“知”与“战”的内在联系和实施次序。即“知”与“战”二者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先“知彼知己”,然后方能“百战不殆”。
  • 佣兵归途

    佣兵归途

    荆浩亲眼看着父亲被杀,恨的种子就此埋下,当荆浩下跪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与贪狼不死不休。
  • 龙在天涯

    龙在天涯

    一个未来军人,在战争中不小心被吸入黑洞,转世来到现代变成一个婴儿,一切要从头开始。犯我者,诛之。
  • 我的爷爷是老兵

    我的爷爷是老兵

    在1937年的七月份,日本军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这是一个我爷爷告诉我,由我来转述并进行修改的一部作品,还原了当时真正的抗战,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抗日,怎么样才是一个老兵。我的爷爷现在95岁了,但是每次提起当年的抗日和内战经历,他依然津津乐道。这篇文章就是讲述他在参加八路军抗日和在刘邓大军引导下与国民党抗战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绝萌冷面妖妃

    绝萌冷面妖妃

    今晨夜,那个从小就站在神界权力的最高处成长,被包围在权力阴影中的冷面男子,血液里却对她有着疯狂的执著。陌瑶菲,本只是命运圣母用一滴眼泪捏造的倾世精灵,却沦落成了修罗帝王捉弄的小小妖精。修罗万年的追寻……于她,已是曾经万年的遗忘和舍弃;于他,却是两千年里至痛的自我冰封。冥王VS小妖妃。
  • 守护甜心之曼珠沙华

    守护甜心之曼珠沙华

    那一天,地狱的血色曼珠沙华盛开。她叫月雪·陌雪,恶魔注定了她此生的道路,只有---复仇!她活着也只有一个意义---复仇!
  • 想你是如此的痛

    想你是如此的痛

    快乐的白衣天使简洁,年轻貌美,聪明伶俐,出身高知之家,专业出众,与帅哥医师情意相投,却深陷友情爱情的痛苦抉择中,进退两难!历尽千辛万苦,总算与有情人两情相悦,偏半路横生事端......爱与情的纠结,恩与怨的痴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已深秋,物是人非,中年的简洁,又重新回到原点,面对爱情,亲情,友情,恩情,再一次的做出抉择。她会如何选择?是一步天堂?还是坠入深渊?
  • 财神三嫁

    财神三嫁

    崔智恩信了算命先生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一生轨迹。高富帅、穷小子、小萝莉、白骨精都给她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最后她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她又该如何面对?是离开人间,选择天界?还是义无反顾地留在人间,和千年前一样那个选择?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创世天

    创世天

    平凡少年奋斗史,逆天之路!!一生追道,一世迷情!!!
  • 南空血狼之逆天

    南空血狼之逆天

    八百年前的一场厮杀,这个世界的战神永远消失。新帝继位,天下终归太平,所有的一切都恢复美好,却隐隐约约感觉少了些什么。八百年后,有一人类闯入,他穿越而来,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又似乎只属于这个世界!一次契机,一次偶然,他发现了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之而来的是一次次暗杀,一个个阴谋......“如果给你一个选择,你会想回到最初吗?”“那能改变你要杀我的决定吗?大哥!”“我想,应该不会!”他步向黑暗,掩盖一身的伤:“大哥,从你和二哥杀我的那天起,血狼契就已经改写,我要的只是活着,一手掌控别人的性命,不再让自己受到威胁!所以,你的最初对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在这个世界,决定别人的生死才是王道!
  • 情网恢恢,男神别跑

    情网恢恢,男神别跑

    他,傲娇处女座。眉目如星,掌心温度适中。相信一见钟情,一旦认定一人就是生命中的唯一。想倾尽所有把拥有的一切赠与爱的人,专一深情。他有轻微的洁癖,不温柔,不谦和,不善交际,不喜饭局。害怕孤独,希望有人能静静的陪着他直到地老天荒。笑起来像个孩子,冷起来是个谜。
  • 小白猫的我与轮椅上的你

    小白猫的我与轮椅上的你

    这是一个落魄少年慢慢发奋图强的故事这是一个千金小姐背叛自己未婚夫的故事这是一个猫咪爱上人的故事你问为什么有三个故事?管那么多干嘛,看下去不就知道了(本书原名:这几年我两一起走过的路,由于很久以前吧账号忘了所以一直没有更新,现在重新更新,会有些许改动,希望大家可以支持)
  • 凄美诀

    凄美诀

    自由作家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