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8900000022

第22章 中编2011年高考古诗词鉴赏(10)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更深”承继上片的“向暝”,时间已经由傍晚推移到了深夜,“照壁孤灯”又与上片的“一庭凄冷”形成呼应,这两点说明本词是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为线索来写的;“人去”照应上片的“伫听”,写出词人伫立之久,也可见诗人郁积之深;“寂静”是人去后的环境描写,更加烘托出时间之晚,与上片的寒声相衬,虫都不鸣,雁又不见,人也就无法再伫立下去,于是回屋,由室外转入室内,而室内是否有点人气,温暖一点呢?“但照壁孤灯相映”,但,只有;除了孤灯投射在墙壁上的自己的影子外,更无他物,即使回到了屋中,也只能形影相吊。如此孤寂,情何以堪?于是周邦彦像所有诗人词人一样,想起了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虽然“一醉曾将万事齐”(赵嘏),但“一醉一百年”(何梦桂)却只是个虚无的梦,梦和醉都总有醒来的时候,一旦酒醒,其后果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李白),正如抽刀断水一样,徒劳而已。酒醒而夜未尽,这才是最难熬的时候,“如何消夜永”,词人最后以一句无奈的发问将孤独之情推向极致,此类表达很多,如冯延巳“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戴复古的“酒醒愁难醒,春归客未归”,均困于无奈的孤独愁思中不得解脱,而东坡独能学渔夫之洒脱,“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饮酒品醉趣,醒后赏美景,无论醒醉,都一笑置之。

本词以时间的推移(由向暝至更深)和空间的转换(从室外到室内)为线索,上片先写景营造出一片凄冷的环境,再从听觉和视觉方面写寒声阵阵云遮雁影,将凄冷孤寂推进一步,下片则写词人形影相吊借酒浇愁的情景和酒醒无聊的孤独无栖的情态,更将思家不能归、盼信又不至的愁苦孤寂推向了极致。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每点1分,共3分)

(2)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4分)

5.趣味链接——周邦彦的词与官运升沉

话说周邦彦某次正在李师师家一边饮酒,一边谈论着歌词和声律等问题,徽宗恰巧也来到李家,周只得躲到床下。徽宗回宫去后,周邦彦据徽宗与李的事填成一首《少年游》词,谁知,徽宗因此龙颜大怒,以“职事废弛”的罪名,下令将周邦彦贬离京城。

过了几天,李师师又把周邦彦的新作《兰陵王》唱给徽宗听:“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惜,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萤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这首一共有着三叠的长调慢词经李师师一唱,音节和声容都达到了极致,徽宗当即不由大喜起来,连忙命人把周召回来,并任命他为大晟乐正,后来周还官至大晟乐府待制,也就是说,周已进入专管国家音乐机关的最高领导层里去了。

十七、课标全国卷

1.入选理由

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为咏史怀古题材,其写法化用自祖咏的《望蓟门》。本诗运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望字统领全诗,先写荒郊泾水绕远村的大环境,继而写牛马啮草尽、耕田见古碑的近景,以及云和积雪、烟伴残阳的远景,通过这一幕幕哀景,表达出诗人满腹的哀情,想秦国昔日的强盛,看唐王朝今日的衰退,“不堪回首”之情便油然而生。咏史怀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大体不外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怀三种,表现手法主要是融情于景,以景传情。而命题人也多从这两个角度设题考查。

2.真题再现

春日秦国怀古

唐·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③。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④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④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试题解析】考查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态度。在解答这道题时,关注诗歌的题目,本诗属于怀古诗,怀古诗在课本中多次接触,一般是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伤怀等,再要看诗人生活的时代,从注解中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在晚唐,当时唐王朝逐渐衰落,怀古为伤今。还要看诗中能传达情感的关键词“消魂”,在抒发一种哀情,再从景物的特点荒凉、暗淡中也可以体味出表达的情,诗中春草的若有若无,被犁过的田地里只看到古碑而没有长出庄稼,傍晚积雪的苍山、残阳、黄沙路,都很荒凉,给人悲凉之感。想到秦国当时如何强盛,现在却只留残碑,必然想到唐朝的衰败,分析时要结合这几方面展开。

【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试题解析】考查诗歌表达技巧中情景关系的分析。问题中要求分析情景关系,要理清用的什么样的景,如何表达出情,“一望欲消魂”,一望的是眼前的景,消魂是触动的情,因此就属触景生情,情由“望”字引起,由景触动。二联三联着重描绘眼前之景,“春草尽”、田地荒凉、“古碑破”、“苍山晚”、“绿树昏”等景都寄寓着诗人的感情,属于寓情于景。而景描绘得苍凉,属于哀景,从消魂中可知情的哀伤,因此是写哀景抒哀情。

【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3.深度赏析

人世几回伤往事

——周朴《春日秦国怀古》赏析

解题:从诗题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借以抒发感慨或抱负的诗。这类诗的主题一般都比较严肃沉重,思想情感则以苍劲悲凉为主。春日点明季节,应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秦国则是要凭吊的古迹,给人的印象如贾谊《过秦论》中描述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虎狼之秦,而非“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秦朝。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首联所写景象与“春日秦国”给人的印象大相径庭,“荒郊”常与野外一词连用,考古专家探访人文古迹称为野外作业,可见古迹通常所处的环境背景,“荒郊”一词不仅勾勒出了诗人所见的秦国故地所处的大的环境背景,而且还交代了诗人“欲断魂”的原因,为下文写景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望”在诗词中有特殊的意蕴,其所望境界一般都比较阔大浑厚,诗人的情感则多以苍劲悲壮为主,尤其首联中的望字更在结构上起统领全诗的作用,例如******《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的望,祖咏的“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望蓟门》)一句与本诗的用法简直如出一辙,也许周朴的首联正化用自祖咏。全诗从“望”字着笔,一二句是望的背景,三四五六句是望中所见,三四句为近景,五六句写远景,极有层次感,最后两句是望中所生发出的感慨。“泾水”一词在注释中已经注明,最重要的信息是泾水古属秦国,我们大体可以猜测,泾水与秦国的关系,就相当于黄河与华夏民族的关系,是秦国起源和兴盛的重要保障,虽然泾水依旧旋绕曲折,但滋养的已不是赫赫的秦国,而只是依傍在一个无名而荒僻的小村庄,这种今昔对比的巨大反差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消魂”情绪。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春草”若有若无,但并非韩愈所感受到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意生机,而是牛马多在此放牧,将一片生机消尽,进一步渲染“荒郊”的环境氛围,“原田耕破古碑存”与杜牧“铁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样,意在点出古迹的一种标示和见证,这样才能打通古今,思接千载,抒发借古伤今的感慨。颔联近写古迹遗址的荒芜,昔日的车水马龙变作了今日的牛马放牧,曾经的辉煌宫殿化为目前的原田古碑,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使诗人顿生一种兴亡无定的感慨,诗人此联虽只是对秦国遗址景色的客观描绘,但上承首联的“消魂”,又向下暗示尾联的“不堪”,情寓景中,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萋萋青草的意象反衬古迹的荒凉冷落是怀古诗常用的手法,如温庭筠的“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过陈琳墓》),如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都是以丽景写哀情,是反衬,而周朴却是以哀景写哀情,用春草的生机消尽暗示秦国的辉煌不再,是正衬。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颈联将视野由近处推向远方,“和”与“伴”意思相近,都有相依的含义,但各自又有不同的意思。“云和积雪”的“和”有相互辉映之意,积雪生寒,与云相映,更增寒意;“烟伴残阳”的“伴”则有遮掩之意,残阳本身就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模糊感觉,加上晚烟的遮挡,更加重了这种昏暗感,“苍山晚”、“绿树昏”的视觉感受是“云和积雪”与“烟伴残阳”共同造成的,“和”、“伴”二字运用得新颖而传神,可见诗人炼字的功力。颈联虽然描写的是古迹的远景,但却将笔调伸向了现实,“晚”、“昏”都是对现实政治的某种象征,注释中的878年极其关键,诗人生在晚唐,此时的盛唐气象已荡然无存,昔日强大的唐王朝也已经气息奄奄,大有日薄西山之势,这一转非常巧妙,为下文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行客”照应首句的“一望”,“数里黄沙”不仅写古迹的荒凉,也暗示出诗人生存之路的艰难,国势日颓,个人的命运又怎能安顺?“不堪”呼应首联的“消魂”,“思秦原”最后点出“秦国怀古”的主题,使整首诗完美地合上,而其中蕴涵的怀古伤今的情怀却缭绕于读者的脑际,令人叹惋深思。

本诗运用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望字统领全诗,先写荒郊泾水绕远村的大环境,继而写牛马啮草尽耕田见古碑的近景,以及云和积雪烟伴残阳的远景,通过这一幕幕哀景,表达出诗人满腹的哀情,想秦国昔日的强盛,看唐王朝今日的衰退,“不堪回首”之情便油然而生。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塞山怀古①

唐·刘禹锡

王濬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③,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④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濬,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③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④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1)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实,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结尾一句写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1)运用了对比手法,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写出了吴国的“金陵王气”,在王濬大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不堪一击的这段历史。诗人借用典故,怀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统、四海一家是历史的必然这一主题思想。

(2)诗人以景衬情,感慨不尽之意寄于言外。往日的军事堡垒西塞山,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破败荒凉的西塞山恰似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最终逃脱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5.相关链接——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一、咏史诗的概念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班固的《咏史》是我国是诗歌史上第一首以咏史为题的诗,真正奠定咏史怀古诗传统的是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这组诗借咏史来反映寒门知识分子和世族门阀之间的矛盾。这种叙述历史与抒发情怀的结合,成为咏史怀古诗词的传统,被后世诗人传承沿袭。

二、怀古诗的特点

方回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同类推荐
  • 永远的课堂

    永远的课堂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包含如下几个因素:自觉主动的学习积极性;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成功.除了他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取决于他们在点滴之间培养起来的智慧和能力。本书汲取百年哈佛培养优等生的经典智慧,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和归纳。旨在为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读本。
  • 化石:生命演化的传奇

    化石:生命演化的传奇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们成为了生命岩画的记录仪……
  • 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本书利用与学生交流的形式,娓娓动听地向学生讲述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使学生伴随着心潮的涌动,产生思想、情感、美感和良知,从而达到有话要说、要倾诉,要宣泄,要呼喊,要笼万物于笔端,以展现自我和实现自我,从而意到笔随地挥洒笔墨,体现创造性写作的欢愉。
  • 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热门推荐
  • 寂寞空庭春欲晚之王俊凯

    寂寞空庭春欲晚之王俊凯

    “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的,永不分离!”“嗯!”……
  • 轻轻的蒲公英

    轻轻的蒲公英

    蔚蓝天空中蒲公英的种子是天使的羽翼,白色的绒毛注定要飘向另一个幸福世界,死亡的黑暗终究掩盖不了黎明的光芒。这是一部有欢笑,泪水的作品。在这里边也许有你们的影子,也许有你们的经历,正是这么多也许,我希望能和你们产生共鸣!
  • 心有篮球梦

    心有篮球梦

    想了很久,还是提起笔写了,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吧。青春校园篮球故事,毕竟小说非现实,可以yy,可以把许多不肯能变成可能...至于宗旨还是那句:致篮球,致老友,致青春。本人非常喜欢井上的《灌篮高手》和大秦的《校园篮球风云》,可能会出现一些里面的影子,可以说我是因为《灌篮》爱上篮球,因为《校园》爱上写篮球小说。至于主人公的名字叫林夕,哈哈著名作词人,很喜欢这个名字,“梦”字的分解体,所以小说名定为《心有篮球梦》,林夕与篮球还有他的小伙伴们的故事。爱篮球的希多支持!
  • 择日再亡

    择日再亡

    苏晨意外来到二十年之后,却发现这个时代的地球已处于末世废土。上海和东京等大型都市都已沉入海底,人们依靠打捞海底废弃的物资为生,真正主宰着地球的变成了那些变异怪物。更令他意外的是自己昔日的诸多同学已成了一方霸主,连以前温柔胆小的妹妹也成了绝世高手。“二十年后的我……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 天影传奇

    天影传奇

    逆天之战带来的腥风血雨。
  • 曾经存在的故事

    曾经存在的故事

    从前有只妖怪,她有一个梦想,她想把那个世界变成这个世界。可是那个世界就是那个世界啊,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佛陀普渡,众神威严,群魔乱舞……那个世界,毕竟不是这个世界……小妖啊,你是想多了。现在有个少年,他也有一个梦想,他想把这个世界变成那个世界。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个世界啊,宇宙浩瀚,物种起源,生老病死,金钱万能,人心险恶……这个世界,毕竟不是那个世界……少年啊,你是多想了。但他们,还真是,都挺傻逼的。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啊。反正我挺佩服他们的。就这样,那就开始吧,这曾经存在的故事……
  • 半月劫

    半月劫

    有人说爱只是一念之间,一己之私,谁还不是为了消遣时间?到时候却又嫌烦而不要了人家。
  • 给我一个再爱你的理由

    给我一个再爱你的理由

    如果有来世我宁愿和你做陌生人,如果有来世我宁愿和你做同学,如果有来世我宁愿不要爱上你,这样多好我们不会彼此的伤害对方。【IfthereisanafterlifeIwouldprefer...】本文之前在陌上香坊发布,可因账号原因在本网重发!本文原名为TFBOYS之在爱我一次作者原名为蓝兮
  • 永乐记

    永乐记

    一个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太宗朱棣,一个是朱元璋第七子齐王,一个是富可敌国沈万三的孙子沈通。而她因为雾霾不小心穿越到明朝,一心励志只想当个不劳而获的酒楼老板,在古代也要抱得美男归,贪财又好色的她,将前男友卖入青楼,喜欢偷看活春宫,喜欢逛妓院,喜欢喝酒揩油美男,这样说来好像这样的女主角也没什么好爱好写的,所以此文全剧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魂

    武魂

    他只是武皇世家的小铁匠,然而命运抉择,家族末路之日,国家衰亡之时,他都被推到了保家卫国的最前沿!一个只会打铁的庶子,如何成为家族之首,左拥右抱尽享温软?一个不会武功的废柴,如何控制国家命运,九州强者奉为共主?一切,都发生在血脉觉醒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