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8900000005

第5章 上编2010高考古诗词鉴赏(4)

“湓口放船归”之“湓口”就是“浔阳江头夜送客”(白居易《琵琶行》)之“浔阳江头”,在今天的江西九江。“放船”之“放”颇似“青天欲放江流去”(郭麟《菩萨蛮·北固题壁》)之“放”,“放”字暗含挣脱解脱之意,恰如“放翁”之“放”,有一种恣意放达的感觉。陆游因为抗金主张不被听用,因此寄傲诗酒山水,被同僚认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而陆游干脆以“放翁”为号,以示藐视。“薄暮散花洲宿”,“薄暮”点明时间,早发湓口,夕至散花洲,速度很快,颇有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和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感觉,然而心情却没那么轻快喜悦,李白是流放遇赦,杜甫是回家心切,而陆游却是报国无门无奈回家。“散花洲”是位于湖北武昌江水中的一个小岛,武昌这个地方不仅在南北对峙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还是东西交通枢纽,入蜀出蜀必经之路,陆游入蜀时曾经过散花洲,并在其《入蜀记》中写道:“抛江泊散花洲,洲与西塞相直。前一夕,月犹未极圆,盖望正在是夕。空江万顷,月如紫金盘,自水中涌出,平生无此中秋也。”那时的陆游踌躇满志地入蜀,希望实现恢复中原的梦想,因此发出“平生无此中秋也”的赞叹。这里的古迹名胜也特多,许多文人墨客过此都不免要感叹题咏,“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看来这里的鱼确实好吃,千古同调,难得!

陆游对武昌一代的形胜和历史应该有所感怀,然而没有,只是竭力刻画眼前景色,“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白、红、绿,三种色彩对比极为鲜明,深浅互映,冷暖交融,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引人神游的图画。更精彩处在于一个“蓑”,“蓑”字《汉典》解释为“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应该是名词,这里却用作量词,极为新颖。本来,量词一般都源自名词,比如“两岸白苹红蓼”中的“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铸)中的“川”和“城”等,刚开始也很新颖,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用多了用久了就失去了新鲜感,变得俗和滥。因此诗人们常常通过炼字来求新求奇,以产生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其中炼量词就是途径之一,苏轼也曾用蓑做量词,如其名句“一蓑烟雨任平生”,陆游还曾化用此句为“一竿风月,一蓑烟雨”,“一蓑烟雨”是直接照抄,而“一竿风月”却是独创。

我们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学习和独创之间密切的关系,而陆游正是转益多师自成一家的最好例子。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陆游终于超越了东坡“一蓑烟雨”的束缚,创造出“一蓑新绿”,“蓑”字勾连“新绿”,使一片绿色顿时拥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性,逗出人们的无限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新奇而生动。因为量词多来自名词,所以天然具有一种绘形功能,将抽象之物变得具体可感,例子很多,比如张炎的“谩留一掬相思,待题红叶,奈红叶更无题处”,相思本为抽象的情感,没有形状感,因此难言多少,而词人却用“掬”字修饰,仿佛神明的一口仙气,吹得相思变成了可捧于手中的“一掬”,量词的这种绘形功能极为神奇,使得诗人词人们不得不花大力气于量词的锻炼上。

另外,“蓑”字还有更深刻的文化蕴涵,提到蓑衣自然会想起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东坡也曾化用为“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陆游更有一首借蓑衣表达自己情志的诗《小艇》:“放翁小艇轻如叶,只载蓑衣不载家。清晓长歌何处去,武陵溪上看桃花。”把本词暗露的心迹显露无遗,诗人词人们戴着青箬笠披上绿蓑衣并不为遮风挡雨,因此即使风急雨骤也不须归,他们扮作钓翁却不是垂涎肥美的鳜鱼,而在于武陵溪的桃花,那是陶渊明发现或者说是臆造的一个世界,到那里去自然是寻求一种归隐的清净和洒脱了。

“有沽酒处便为家”,紧承上片首句的“放”字而来,酒是诗人寄傲的触媒,有酒处便为家,也正体现了放翁旷达纵放的精神。“菱芡四时足”,有点小菜下酒就知足了,看来放翁的恢复之志被现实打击得不轻,简直近于绝望了。“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这里的“乘风”与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同,而与东坡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颇似,陆游在另一首回忆此时的诗中写道:“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任也好,纵也罢,听也可,传达就是一个意思,从此放手。放弃一直以来的恢复壮志,做一个四处为家率意飘荡的钓翁,愁来时饮点小酒,再来一小碟菱芡,足矣!

诗人当然不可能真正放手,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放翁,即使临终前还惦记着“王师北定中原日”,然而,既然不能兼济天下,那就只好独善其身,在个人的天空中,寻找精神的自由了。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表面上看,这首词是“咏梅”,实际上是。

(2)上阕写出梅花所处的艰难环境,这种环境特点是。

(3)从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出陆游什么样的品格?

【参考答案】(1)写人。(2)受到排斥打击,孤独寂寞。(3)孤芳自赏,不同流合污,坚持自己的信念。

5.相关链接——陆游自号“放翁”的原因

陆游认为恢复中原一定要先收复长安,建议王炎在汉中积蓄军粮,训练队伍,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进攻。但是,当时临安的南宋朝廷并没有北伐的打算,川陕一带的将领大多骄横腐败,王炎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更谈不上按照陆游的意见出兵。陆游满怀希望落空了。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却并不讲究一般的官场礼节。陆游的抗金志愿得不到实现,心里气闷,就常常喝酒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但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

2010年——浙江卷

七、浙江卷

1.入选理由

王安石是高考诗歌鉴赏题选取的热门诗人,2005—2011年共入选五首,与李杜并驾齐驱。王安石晚年的诗歌以抒发闲恬情趣为主,虽然题材狭窄,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王荆公体”,其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而这些艺术特点恰是高考诗歌鉴赏的考点所在,因此王安石后期的诗歌入选率很高,尤其是绝句。本年虽然选择的是王安石的律诗,以后选考他绝句的几率可能会很高。

2.真题再现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试题解析】此题拟人手法比较好判断,但我们需注意根据要求与赋分作答。要求简析,就要说明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试题解析】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解诗时首先要把握的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外在环境的美好与否,已经不再由环境决定,则是由人的心情决定的。解此诗要联系注释中诗人写诗时的背景,整个心境。此句极富理趣,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2)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3.深度赏析

钟山定林寺:王安石最后的精神归宿

——王安石《定林》赏析

王安石与南京钟山定林寺的渊源极深。为了更好地理解本诗,我们得先说说王安石与定林寺的关系。“罢相归来再读书,定林庵内守清虚”(罗必元《定林寺》),说的就是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的事情。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寺休息。后来,他就在寺内建了一个供自己休息和写字读书的书斋,取名“昭文斋”。正因为王安石与定林的关系,后人便称其为“定林翁”,“兴亡不可诘,太息定林翁”(陈杰《登钟山憩定林》)。这次归隐,对于王安石自己的影响自不待言,他写了很多与定林寺有关的诗词,如《游山示蔡天启秘校》“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题定林璧》“定林自有主,我为林下客”,及另一首以“定林”为题的绝句“定林青木老参天,横贯东南一道泉。六月杖藜寻石路,午阴多处弄潺湲”等,而律诗《定林》是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一首,对于当时的政治以及后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及后代诗人在游览南京定林寺时都绕不开王安石,或褒或贬,都难免感慨一番。“试觅定林依旧在,只无当日读书人”(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诗人于此所要寻觅的读书人正是王安石。杨万里《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其一“一个青童一蹇驴,九年来往定林居。

经纶枉被周公误,罢相归来始读书”,这是对王安石改革的评价;其二“蹈月敲门访病夫,问来还是雪堂苏。不知把烛高谈许,曾举乌台诗帐无”说的则是王安石与苏东坡的一段过节;其三“钟山已在万山深,更过钟山入定林。穿尽松杉行尽石,一庵犹隔白云岑”,其四“半破僧庵半补篱,旧题无复壁间诗。只余手植双桐在,此外仍兼洗砚池”,从这两首我们又可看出王安石对杨万里诗歌艺术的影响。王安石与杨万里的诗歌极富个性,后人以半山体来概括王安石的诗歌特点,以诚斋体来标举杨万里诗歌的特性,但这两体之间有一种神似,那就是以趣味胜。这趣味正是理解王安石律诗《定林》的一把钥匙。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病”与“烦”是首联的关键词。“病”是王安石一直以来的身体状况,他的诗中提到患病的有四十多首,有腰疾、眼疾,晕眩等,此次患的则是齿病。“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疾虽没有致命的危险,但疼痛来时却足以影响人的心情,尤其在一个人不得意的时候。儿时因为嗜吃甜食,因此常常牙疼,缓解的唯一办法则是噙一口冷水。王安石的“漱甘”就是噙一口冷水,“甘”可以理解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指甘甜的泉水,也可看作是借代,以泉水甘甜的性质代指泉水。“烦”则为王安石写此诗时心理的情绪状态,是贬谪与齿病共同作用的结果。“旷”与“甘”的用法相同,是身心感受到的大自然的气息,与人身世道的病与烦形成鲜明对比。凉与息是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可以视作同义词,是自然对人的身心疗治。“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这正是王安石钟情钟山的原因,定居定林的动机。这一联可与曾巩《凝香斋》的颈联“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互相参看。“漱甘”、“漱寒流”同出于《世说》孙楚“枕石漱流”的典故。醒、清、凉、息四字均有使人于人事中解脱之意,也是古代诗人们寄情山水的共同心理动机。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因”与“就”都有一种顺势自娱随物赋形的悠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别样表达。水边岩上代指诗人面对的整个人格化的自然,可以是刘长卿的“日暮苍山”,也可以是李白“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可以是司空曙的“芦花浅水边”,也可以是白居易的“莺声引诱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总之,山水既是古代诗人的人格象征,也是他们情感的寄托,更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归宿。屐和屦都是鞋,前者是笨重的木鞋,后者是轻便的草鞋,都是游山玩水时的装备,而不是在朝廷时穿的朝靴。从某种程度上说,屐和屦是诗人们归隐山林的象征和无意功名的声明。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云和月是古人最钟情的两个意象,层积了丰富的情感意蕴。而且,云月往往是联袂出现。如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苏轼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杜甫的“云来气结巫峡长,月出寒同雪山白”,二者的有机相配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诗歌审美意境。与云对宿,如知己,彻夜长谈,又逢明月相寻,更助谈兴,诗人将云月人格化,使情境戏剧化趣味化,化静为动,由身心的病烦转入留恋的喜悦,为尾联写“真乐”做足了铺垫。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云在王安石的诗中有不同的寄托,如身处高位时,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浮云是小人的象征;而遭遇挫折时,便是“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浮云又是圣者的化身;当对仕途完全绝望时,则是“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通过云来寄托留恋美景的情怀。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真乐”一词,见于《列子·仲尼》“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晋张湛注:“都无所乐,都无所知,则能乐天下之乐,知天下之知,而我无心者也”。尾联中的真乐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真意”同。而要参悟真意,获得真乐,就必须无功名之心。诗人第二次罢官后,对仕途已完全绝望,摆脱了功名心的干扰,不仅是寄情于自然山水,更融入了山水之中,成为山水的一分子,进入超凡脱尘的境界,触眼皆为景,无论好山恶水,入眼耳总成乐。因此,即使听到“悲虫”之音亦感到愉悦。

贺裳《载酒园诗话》赞此诗道:“作闲适诗,又复如此,真无所不妙。”刘辰翁评:“有辋川幽澹之趣。”(《须溪批点李壁注王荆公诗》卷二十二)陈衍则说:“颇有王右丞‘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意境。”总括各家评论,此诗表现的是被贬之后,王安石着意于山水之中发现愉悦并寻求解脱的心境。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如将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1分)

(2)诗中的画线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又蕴涵着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1)不好。因为“足”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意思对即可)(2)答案示例: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陷入困境时,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眼前出现一线光亮,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五、趣味链接——苏东坡错改王安石诗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于是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八、江西卷

1.入选理由

同类推荐
  • 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收录了部分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作品。
  • 战地情节

    战地情节

    《读·品·悟文学新观赏·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战地情节》收录实力作家邢庆杰小小说作品数十篇。   《读·品·悟文学新观赏·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战地情节》文字典雅秀丽,语言畅达明快,蕴藉着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味。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悠长,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解读,无不透出智慧与机敏。品读本书,让读者在轻松中领略到一种精神的愉悦,一种心空被洗涤和陶冶后的清亮。对提高文学素养和提升写作能力将大有裨益。
  •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本书中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文字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它关照社会语文现象,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幽默诙谐,富有人文气息,是引人人胜的文字魔方,凭借巧妙智慧的形式。叙事、讲理传神,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所以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 科技档案管理学

    科技档案管理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科技档案事业创建与发展的过程,对科技档案的概念、科技档案超前管理、科技档案资源管理、科技档案信息管理以及科技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作了深入的阐述。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科书或各类档案业务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科技档案工作者、业务指导人员及档案学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航空航天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航空航天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热门推荐
  • 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

    孩子就像一本难以读懂的“无字书”。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诸多问题面前常常不知所措,困惑不已。其实,只要做父母的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不难明白孩子的一些行为与问题。也就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了。用一句更为贴切的话来说就是,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因此。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够做到全面了解孩子的各种状态。认真体会孩子的各种心态,仔细考虑孩子的各种要求。并且能够总结孩子的过去。把握孩子的现在,规划孩子的未来,就有助于父母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从而更好地成就孩子。
  •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本书就是本着赋予你理财的能力,赋予你改变命运的力量的宗旨而做的!让你由内而外,从观念到身份,实现最神奇的转变。它不是高深莫测的空谈,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理财“挖井”指南。同时,本书对所有理财工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其中提供的理财方法拿来就能用。书中穿插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同时,本书也摒除了一般理财类图书中生涩的理财术语,你读到的将是最贴近生活的言语,而它博大的内容,可以满足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理财需求。可以说,它就是一本专门为理财人士打造的超级理财指南。
  • 赋尽纤尘

    赋尽纤尘

    云净悠不是圣女,是她的,她绝不放手,不是她的,耍尽一切心机也要抢过来。藤梓烨是皇朝二皇子,一次闹剧般失忆,让他们有了开始的契机。他对她百般纵容,还时不时的在她眼前晃晃。“你看,你卑鄙,我无耻,最般配不过了。”一枚铁莲花破空而至,得,又要躺上半个月了。
  • 青天变

    青天变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若真上了青天,又能如何?笑看红尘滚滚,人世浮沉?淡看时光流转,生离死别?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绝不!“登上青天的第一件的事情,就是荡尽世间一切丑恶,杀尽世上所有恶人!即便成为了世人的神仙,总要让世间更加美好不是?否则,我上青天干嘛来了?”贺光远如是说。————————————————————————书群:455415986
  • 中枪的婚姻

    中枪的婚姻

    一步地狱一步天堂,叶童定定地站在那里,如同失了魂魄的木偶,看着白色的路虎上下起伏,想跑过去撕咬一番,却觉得双腿灌铅般沉重......婚姻究竟是两个人的?还是两个家庭的?还是孩子的.......她该如何取舍?
  • 仙道何求

    仙道何求

    一个不学无术的书生,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天下第一佛寺的一名僧人,整日里浑浑噩噩不知何求。可笑可叹的法雷寺,法力高深的道家六帝,阴险狡诈的北海双魔,只求一婿的黑山熊怪,且看林峰如何一步步踏上修仙大道!——————————————新手作品,走过路过,请随便看看!
  • 憋宝:玉儿逐宝记

    憋宝:玉儿逐宝记

    憋宝在古代不属正经营生之列,不在三百六十行之内,不属工农兵学商之属。我们当代人极少听说过,但是它的确存在于世。在旧社会,南方称之为憋宝,北方唤作相灵……时代变迁,憋宝一脉,人丁凋零,在当今这个时代,更是人至罕见。陈小玉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她的人生轨迹之中,竟然有一天,会和憋宝道人打上交道。更加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人,在此时此刻,已经闯进了她圈子外的圈子之中……
  • TFBOYS之拐角的相遇

    TFBOYS之拐角的相遇

    tfboys与三个女孩的相遇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呢?请期待。。。
  • 饿狼哥哥,悠着点

    饿狼哥哥,悠着点

    “呜……好可怕,我又坐到虫子了,上次也这样子!”身上男人的摇晃,终于唤回了她神智。“影儿乖,这不是虫子!”一样的场景,相似的情况,销魂蚀骨血脉喷张,就如同当年,他没想到,她原来潜意识里还记得那天晚上的激情床戏……“不是虫子,影儿它是你的好朋友,可以让你快乐的东西,你忘记了吗?”身下不断的动作,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如今,他选择再诱骗一次。心情不好,酒吧买醉,群狼环视,一把抱住了他,却被他吃干抹净……她躲,他追,没脸没皮百般纠缠。凤若影憋屈的半死,小时候冷酷的欧阳哥哥什么时候成为无赖了?循循善诱、死皮赖脸、霸王硬上弓只为了让她成为他身下的俘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其实,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为人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身与心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的。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怎样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势必会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相信,人们若是掌握了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就会有助于排除内心的干扰,避免心理冲突,从而有效地去解决困难,顺利地度过挫折和战胜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