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03200000017

第17章 纵横奇策《长短经》(2)

荀卿似乎说过这样的话:“古代羿的治国方略并没有遗失,只不过羿在中年就死了,没有继续下去;大禹的治国方略都还存在,但因没有接班人,没有继承下来。”所以治国方略本身不能独立存在,而要靠人去运用,用得好就存在,用得不好就消亡。

《庄子》里《不龟之药》的寓言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动战争,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所以任何思想方略或制度,任何时代不是有没有,关键在于用与不用和会用与不会用。

权是非之理

【原文】

夫损益殊途,质文异政。或尚权以经纬,或敦道以镇俗。是故前志垂教,今皆可以理违。何以明之?

〔是曰〕《大雅》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非曰〕《语》曰:“士见危授命。”又曰:“君子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是曰〕管子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古语曰:“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行者,不可存也。”

〔非曰〕《吕氏春秋》曰:“夫人以食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矣;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矣;有以固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矣。”

杜恕曰:“夫奸臣贼子,自古及今,未尝不有。百岁一人,是为继踵,千里一人,是为比肩。而举以为戒,是犹一噎而禁人食也。噎者虽少,饿者必多。”

〔是曰〕孔子曰:“恶讦恶以为直。”

〔非曰〕管子曰:“恶隐恶以为仁者。”魏曹羲曰:“夫世人所谓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大义;保明同奸者,朋友之至交。斯言之作,盖闾阎之臼谈。所以收爱憎之相谤,非笃正之至理,折中之公议也。世士不料其数而系其言,故善恶不分,乱实由之,朋友雷同,败必从焉。谈论以当实为情,不以过难为贵;相知以等分为交,不以雷同为固。是以达者存其义,不察于文,识其心,不求于言。”

班固云:“昔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事主,好恶殊方,是以诸家之术,蜂起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令诸侯。其言虽殊,譬犹火水相灭,亦能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事虽相反,而皆相成也。”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此之谓也。

【译文】

废除和增订是变革法令制度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而仁义和礼乐是推行政治统治的两种不同的方针。有的人崇尚用权力谋略来治理国家,有的人推崇用道德教化来安定百姓。因此,前代思想政治的典籍中留下许多的理论观念,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不少正反相对的论述。如何来说明这一现象呢?下面就试以正反对照的方法来阐述:

〔肯定的〕《诗经·大雅·烝民》吟诵道:“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间最伟大的德行就是爱惜生命。”

〔否定的〕《论语》记载子张的话是:“有教养的人遇到危险应当舍身赴难,见义勇为。”孔子也教导我们:“君子只有勇于牺牲生命来成就仁,而没有因贪生怕死而伤害仁。”

〔肯定的〕《管子·形势》篇认为:

“如果现实生活使人困惑,就应看看古人;如果想预知未来,就应读读历史。”

《韩非子·孤愤》也认为:“与死去的人患同样的病,是不可能活命的;与灭亡的国家执行同样的政治路线,是不可不亡国的。”

〔否定的〕《吕氏春秋·荡兵》却认为:“见有人因吃东西噎死了,就禁止天下所有人吃东西,是乖谬的;见有人因乘船不小心淹死了,就禁止天下的人都不乘船,是乖谬的;见有人因战败而亡国,就取消天下所有的军队,是乖谬的。”三国时魏国的名臣杜恕也认为:

“奸臣贼子,从古到今,不是说没有,可是如果百年出一个,就认为是接踵而来;千里遇上一个人,就认为是比肩而至,并以此作为举荐人才的戒备,这就如同因为有人噎死就禁止大家吃东西一样,噎死的人虽然不多,但是饿死的人就多了。”

〔肯定的〕孔子的弟子子贡说:“敢憎恨那些揭发别人阴私的人,才是正直无私的人。”

〔否定的〕管子似乎说过相反的话:“敢憎恨那些隐瞒别人恶行的人,才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三国时魏国的大臣曹羲在《至公论》同样认为:“世人所说的替别人掩盖恶行、弘扬善举,是君子最高的行为准则;保护、宣传共同的爱好,是朋友之间最深挚的情谊。

这种说法,不过是市井俗人的胡说罢了。其实质是爱憎不同的人之间的互相毁誉。所以,这类集中起来的街谈巷议根本就不是诚实公正的道理。世上的读书人不琢磨其中的道理,只依据只言片语来下结论,因此善恶不分,是非不辨,世道人心的混乱其实就是这样造成的。朋友之间不分是非,什么事都一味地随声附和,这样一来,失败的种子就必定随之埋下了。当然,对任何事情,不管是发表看法,还是评论得失,都要以求实的精神为准则,大可不必相互苛求,相互指责。相知的朋友要以平等不欺的态度作为交往的前提,而不要把是非不分、随声附和当做是友情牢固的基础。因此豁达明智的人,只要大的道义保存,并不追求形式的一致;只要心灵相通,并不在乎随声附和。”

班固似乎说过:“从前王道衰微,诸侯各国竞相巩固自己的政权,由于当时各国的君主好恶不同,因而使诸子百家的学说蜂拥而起。他们各执己见,大力宣扬自己的理论观点,并且到处游说,争取让诸侯采纳。他们的学说虽然各不相同,但就像水与火的关系一样,相灭而又相生。仁和义,敬与和,虽然相反,然而它们却都相辅相成。”

《周易·系辞下》说:“天下人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而达到共同目标的途径却有各种各样;天下的真理是同一的,而人们思考、推究真理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却是千差万别的。”正是所说的这个意思。

权适变之理

【原文】

昔先王当时而立法度,临务而制事,法宜其时则理,事适其务故有功。

今时移而法不变,务易而事以古,是则法与时诡,而事与务易,是以法立而时益乱,务无而事益废。此圣人之理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当时而立功,在难而能免。

由是观之,故知治天下者,有王霸焉,有黄老焉,有孔墨焉,有申商焉,此所以异也,虽经纬殊制,救弊不同,然康济群生,皆有以矣。

今议者或引长代之法,诘救弊之言〔议曰:救弊为夏人尚忠,殷人尚敬,周人尚文者〕;或引帝王之风,讥霸者之政,不论时变,而务以饰说。故是非之论,纷然作矣。言伪而辩,顺非而泽,此罪人也。故君子禁之。

【译文】

从前先王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建立政治制度,根据当时的任务制订,制度和政策。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和任务相符合,国家才能治理好,事业才会有功效。

现在时间推移,但是制度和政策却没有改变,事务变异了,但是还在重复过去的老办法,这样一来,制度和政策就与时势背离,事务与目标变化了,制度和政策虽然制订了,可是现实社会更加混乱,目标无法实现,事业只能荒废。所以,圣人治国,一不效法古代,二不模仿他人。因时变法,只求实效。这样,遇到烦难也容易解决。

由此来看,便知道治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王霸的方法,有黄老的方法,有孔墨的方法,有申商的方法,他们之间不但有区别,而且理论根源也不一样,纠正前代政制流弊的方式也不同。然而他们都有振兴国家、普济众生的愿望。如今,有的人或者援引施行比较悠久的制度,非难今人拨乱反正的改革观念〔所谓“救弊”是指夏人崇尚忠诚,商人崇尚尊敬,周人崇尚文教礼乐〕;有的人以前代帝王的礼乐之风,讥讽成就霸业的政治措施,不顾时代的变迁,而用所谓不变之法、不易之理来为自己的学说辩护。因此,对变革赞同与反对的意见,纷纷出笼:有的措辞虚伪,还要诡辩;有的附会荒谬,还勉强自圆其说。凡持这些言论的人,都是历史的罪人啊!因此,有道德有头脑的人要起来制止这种做法。

正变之理

【原文】

论曰:范晔称:“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归乎宁固根柢,革易时弊也。而遭运无恒,意见偏杂,故是非之论,纷然乖当。

尝试论之:夫世非胥、庭,人乖饮,理迹万肇,化夡万肇,情故萌生。

虽周物之智,不能研其推变;山川之奥,未足况其纡险,则应俗适事,难以常条。何以言之?若夫玄圣御代,则大同极轨,施舍之道,宜无殊典。而损益迭运,文朴递行,用明居晦,回遹于曩时,兴戈陈俎,参差于上世。及至戴黄屋,服衣,丰薄不齐,而致治则一。亦有宥公族,黥国仇,宽躁已隔,而防非必同。此其分波而共源,百虑而一致者也。

若乃偏情矫用,则枉直必过。故葛屦履霜,弊由崇俭,楚楚衣裳,戒在穷奢。疏禁厚下,以尾大陵弱;敛威峻法,以苛薄分崩。斯曹魏之刺,所以明乎国风;周秦末轨,所以彰于微灭。故用舍之端,兴败资焉。

是以繁简唯时,宽猛相济,刑书镌鼎,事有可详,三章在令,取贵能约。

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悉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贵清净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或推前王之风,可行于当年,有引救弊之规,宜流于长世。稽之笃论,将为弊矣。”

由此言之,故知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非至精者,孰能通于变哉?

【译文】

我们认为:范晔说过:“诸子百家关于政治的学说,是很高尚的啊!其要点是从根本上巩固政治制度,革除弊端,顺应时代的变化。然而国家命运和政治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导致各种意见偏颇芜杂。所以对任何事情的是非评论,都会纷纷扬扬,互相矛盾。

现对此尝试性地作一些评论: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远古的赫胥氏、大庭氏的那个含哺而嬉、鼓服而游的时代了,而是各种道理千头万绪,人们千奇百怪的欲望和情感也在不断地萌生。即便有应付一切事物的智慧,也不可能去穷尽这世道人心的变迁;就是高山大川的险峻幽深,也无法用之比喻人心之难测。因而顺应时尚和世事之推移变化,就不能用常规的办法解决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至于那有大德而无爵位的圣人来治理天下,能达到的天下大同和最高典范。但是国家兴衰的法则,也不应该有什么不同的典制。然而法规、制度的增补或废除,文明的或古朴的交替施行,或者是发扬光明,或者是保守传统,也只能在过去的范围内回旋。大动干戈或礼尚往来,也在上世交错使用。即便是做君王,有的乘坐豪华的专车,有的穿着细葛布衣,奢华俭约虽然不同,但把国家治理好的宗旨却是一致的。也有的宽宥达官贵人,有的施行严刑酷罚,虽然宽松缓急有明显的区别,但是防犯为非作歹的目的必然是相同的。不同时代的政治制度虽然有流派的差异,但渊源却是相同的;思维方式虽然千差万别,但目标却是一致的。

至于偏激而矫情用事的,就会出现矫枉过正的弊端。比方说吧,穿着凉鞋过冬,就犯了过分俭朴的毛病;天天都要衣冠楚楚,就应当警戒穷奢极侈的作风。禁令不严,对下属过于宽容,就容易出现尾大不掉、欺凌弱小的情况;权力过于集中,刑罚过于严酷,又容易导致分崩离析的局面。《诗经》的《曹风》

和《魏风》极尽讥刺之能事,就可以明白《国风》的产生;周王朝末期和秦朝末年的政治衰败,在许多细小的事情上就已经表现出来了。所以采用或是舍弃什么样的制度,实在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兴盛还是衰败的先决条件啊!

因此,体制、政策是繁杂还是简约,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决定,宽松的政策与刚猛的政策要相互补充。刑书铸刻在鼎上,固然详细,然而约法三章,其可贵之处就在于简明有效。

诸子百家的学说,论述的都是当世政治的功过得失,我们已经都认真详细地加以研究过了。然而世人对为政之道大多存在误解,往往偏好于某一种学说。尊崇清净无为学说的道家,则视儒家学说为迂腐;拘泥名实的名家,却认为道家学说荒诞;有的人推崇古代的王者之风,认为现在依然可以实行;有的人征引切时救弊的成规,认为应当流传于后世。其实如果认真考究,这些认识都各有各的弊病。”

如此说来,便知道有法与无法,应当根据时代的不同加以实施,时代结束了,适用于那个时代的政策法规也就应该停止;时代向前发展了,政策法规也要随时代而发展。只要行动不错过时机,前途必然光明。这除了聪明智慧超常的人,还有谁能够通晓权变的奥妙呢?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心态即命运

    心态即命运

    本书是一本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建设的图书。全书分成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纠正心理失衡、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化解压力、实现幸福人生等几大主题,是作者多年演讲的精华结晶,非常适宜年轻人阅读。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热门推荐
  • 穿越千年爱上你

    穿越千年爱上你

    姚秋怡——一个生活在现在的古代人,是一场意外让她来到现代。但是,她一直没有忘记那个儿时的誓言“如果我们都活着,我要做你的新娘。”终于,爷爷研制出了时空机,穿越到古代,寻找着那份爱,但是,现实却是那样的残忍,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虽然他对自己好的是无话可说,可不爱就是不爱,有什么办法。司徒俊——童年过得很灰暗,但是姚秋怡的出现让他的生活出现了一丝希望,说好了要成为他的新娘的,可是为什么不愿意呢。不管怎样,只要让她在自己身边就好了,自己对她是很好很好。但是,最后才知道,原来她爱的是大哥,心碎了,但还是成全她吧。不管怎样,希望她幸福。
  • 血弑仙枭

    血弑仙枭

    平凡少年不甘生来平凡,习柳法,炼血诀,毅然走出逆天大道。他入魔,他嗜杀,他茹毛饮血,他冷漠无情!斥天绝地,走常人不走之路,以身为道,以魂为本,以意为源。看苗家少年如何以势战苍天,凭威下黄泉!
  • 滨城之爱

    滨城之爱

    中国滨城女孩英子,因母亲来到马来西亚,渐渐与继父之子周立楠相爱,却不知道她已卷入一场争夺百年家族企业的内战。诽谤、陷害、谋杀、生离死别、隐姓埋名……这个苦命女孩的命运又会如何?周立楠,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周氏集团的未来接班人,却甘愿为了爱情抛弃一切,远走他乡。
  • 红楼之世家公子贾琏

    红楼之世家公子贾琏

    身为袭爵长房嫡子,最终结局却是流放三千里。死后的贾琏重生回到三岁刚开蒙之时,面对藏奸的二婶,假正经的二叔,还有那偏心的祖母,他该何去何从?阴差阳错之下获得了一个世家公子养成系统,贾琏从此开始与上辈子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 四大校草的傻丫头

    四大校草的傻丫头

    第一次相遇,她捉弄了瑞,还一笑而过,他发誓再见面时不会放过她;第二次,她不小心撞到了墨,没有道歉就走了,他苦笑到(丫头回来了……);第三次,她无缘无故被别人用冷水泼她晕倒在澈的身上,澈照顾了她一夜可她却不当回事,澈霸道的说:“女人你现在是我的人了!”;第四次,她在酒吧遇见了臭流氓贤帮助她她却不领情,贤勾勾唇笑道(有意思……)“喂!那谁你喜欢我么!”瑞高冷的说。“丫头要好好的!”墨溺爱的说。“女人你只可以是我的!”澈霸道的说。“宝贝!一生一世一双人”贤烂漫的说。丫的!都一群神经病!你们不睡,劳资还要睡呢!叶柳跑到阳台上往下看大声说道:“吵啥子!现在都凌晨两点半!你们不睡劳资还要睡,神经病!”……
  • 器宗武神

    器宗武神

    炼器宗师叶寒重回少年时代,携带逆天至宝炼星塔,炼化天地,这一世要将所有敌人踩在脚下,守护自己的亲人,问道无尽星河,碾过无尽枯骨,炼化无尽星辰,凝练至尊神魂,掌控诸天万界。
  • 做孩子的健康医生

    做孩子的健康医生

    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因素的影响,怎样培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每一个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儿科临床医生和从事儿童保健专业的人士共同编撰了本书,介绍了现代家庭应特别关注的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缺乏症、儿童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儿童糖尿病、白血病、近视、身材矮小、儿童铅中毒等疾病。
  • 顾少的呆萌丫头

    顾少的呆萌丫头

    她南念是一名高三学生,因家族联姻被迫嫁于顾家总裁顾梓燚。领证前一天,她与他签订协议,只做契约夫妻。可是,为什么?结婚后统统都变了呢?看,顾大男神怎样抓住呆萌丫头的心。。
  •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我们都渴望长大,但长大就像蛹羽化成蝶一样,有快乐也有烦恼。在本书中,作者讲述如何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时间,克服懒惰和粗心,改掉不良习惯,让你在不断磨砺自己的疼痛中,独立而坚强地成长,摆脱成长中的各种迷惘和烦恼。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