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3000000030

第30章 完美型性格孕育创新力 (2)

发明创新需要认真的做事方式,想把一件小事做好也需要认真细致的态度。假如你想在某个行业出类拔萃,那么认真部署工作的每个细节,把事情做到极致,也可成为一种创举。

搬家业是一个出卖劳动力的行业,不可能赚到大钱。当人人都这样认为的时候,日本的阿托搬家中心公司却打破了这种陈旧观念,作出令人吃惊人的业绩。该公司创办于1977年,仅用了9年时间,年营业额就增加了347倍,达到了140多亿日元,并从一个地区性的小型公司,发展成在全国近40个城市拥有分公司或联营公司的大型公司,美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还争相购买它的搬家技术专利。

阿托搬家中心的总经理夺田千代乃生于1947年。1968年,她与夺田寿男结婚,他们先是干着比较赚钱的运输业,但因为1973年的“石油危机”,他们结束了运输事业。正当夺田千代乃为今后生计发愁时,她读到了报纸上的一则消息。消息中说,日本关西地区每年搬家开支达400亿日元,其中大阪市就达150亿日元。于是,她和丈夫在搬家业开始了探索,寻找机会。

搬家的市场虽然相当大,但业务量却相当分散,许多搬家公司只是挣些力气钱,比“卖苦力”的好不了多少。怎么才能把成千上万分散的住户吸引过来呢?想来想去,心思细腻的夺田千代乃有了一个绝妙的创意:利用电话号码簿为自己做不花钱的广告——因为想搬家的人肯定会在电话簿上找搬家公司的电话。

夺田千代乃了解到日本的电话簿是按行业分类的,在同一行业内,公司的排列是以日语字母为序的。所以,她就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阿托搬家中心”,使它在同行业中名列首位,查找时很容易发现它。然后,她又在电话局的空白号码中,选了一个又醒目又容易记的号码——0123。

这一招果然精妙,夺田的公司开张后,生意很红火,许多顾客都打电话提前预约。

夺田千代乃经营之初就对搬家技术做过认真而全面的了解,根据顾客的需要,她又不断产生新的创意,对搬家技术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另外开发出许多附带的服务项目。她抓住顾客珍惜家财和怕家财暴露于外的心理,设计了搬家专用车,把家用器物装在这种车上,既安全可靠,又不会被路人看见。针对日本城市住宅多是高层公寓,夺田千代乃专门设计了搬家专用吊车和集装箱,高层公寓居民搬家时,只要用吊车把集装箱送至窗前即可进行作业。此外,夺田千代乃的“阿托搬家中心”还提供300多项与搬家有关的服务。

夺田千代乃的成功吸引了许多人步入搬家行业,他们纷纷模仿夺田千代乃的做法,为了在电话簿上占据显要位置,想出了许多千奇百怪的公司名称。为了迎接这种挑战,夺田千代乃将开发新的服务视为公司发展的最重要“课题”。她坚信:“没有创意就要落伍!”

夺田千代经过细致认真的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只靠电话号码簿这个廉价媒介来宣传已经不够,必须利用影响面最广的电视广告进行宣传。但电视广告费用很高,5秒钟就要2000万日元,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一大笔资金就将付之东流。夺田千代乃还是不惜代价尝试了电视广告,果然收效显著,阿托搬家中心名声大振,营业额直线上升。

以往搬家总是“行李未到,家人先到”,搬家总是留给人烦恼的回忆,而夺田千代乃决心把它变成终生难忘的旅行。她把搬家车的布局和服务设施作了严密布置,特地向欧洲最大的轿车厂——德国的“巴尔国际公司”定做了一种名为“21世纪的梦”的搬家专用车。这种车长12米,宽25米,高38米,车的前半部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驾驶室,上层是一个可以容纳6人的豪华客厅,里面有舒适的沙发、婴儿专用摇篮,还装有电视机、立体组合音响设备、电冰箱、电子游戏机等设施。车的后半部分是装运行李、家具的车厢,载重量为7吨。这种新型搬家专用车通过电视广告向日本全国展示后,各地的搬家预约蜂拥而至。特别是好奇心强的孩子们,他们指名要乘坐“21世纪的梦”来搬家。

夺田千代乃十分重视自己公司的服务质量,把它作为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该公司每完成一宗搬家任务后,都要请顾客填写“完成证明书”,它的背面则是“赔偿请求书”。作业人员如果连续10次向公司交回“完成证明书”,夺田千代乃将亲自奖励给该员工1万日元;如果出现索赔事故或受到顾客批评,不但得不到奖金还要被扣罚金。这种严格的业绩考核方法使公司员工都把提高服务质量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阿托搬家中心以其优质服务和创意经营,在日本众多的搬家公司中脱颖而出,并遥遥领先。

阿托搬家中心之所以能大获成功,与夺田千代乃精心策划的创意密不可分,从广告构思到服务内容上的创意,她都走在了日本搬家业的前头,让看上去十分分散又不起眼的业务汇聚到了阿托搬家中心的名下。

认真的态度让夺田千代乃成功抓住了创业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最终形成一股影响日本搬家业的冲击流,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认真”是取得创新成果的一个重要特质。在创新过程中,认真的人能剔除不利于创新进程的因素,而紧紧抓住促成创新的时机。认真的人时时刻刻守候着捕捉创新的大网,他们最有可能抓获创新成果这条大鱼。

精益求精——创新就是追求完美

学习和工作一样,任何怠惰耍滑的态度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或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如果你在工作中认为自己已经把事情做得很好,不应该受到任何人的责难,那么,你将被自己的感觉所蒙蔽,甚至可以说是自欺。任何一门学问、一门知识或一件作品都可以深究细研,这种探索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人才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麦考利在说话之前,力求使每一个词语都展现出思想的精妙,每个短语都有相应的长度和节奏,每个句子都力求做到平衡。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为雄辩的演说家,这种精益求精的个性让他受益匪浅。

有一次有人问麦考利:“你到底是从哪里学到那种语言风格的?”

麦考利回答说:“当我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我读书非常专心,每读完一页,我都会停下来,要求自己将读过的内容复述一遍。开始的时候,我必须读三四遍才能充分理解书中的内容。而现在我只要读一遍,差不多就能从头至尾把它背诵下来。”麦考利之所以能在演说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他母亲的建议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麦考利的母亲曾经在给他的信中写道:“听到你在各个方面很轻松地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为你感到高兴。我知道,你的写作是轻松惬意的,你宁肯写十首诗也不愿删改润色其中的一首。但请你记住:杰出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稍微反思一下,你的作品就该大做修改。一个人出去散步时,应该认真思考和斟酌每一首诗歌。应该不遗余力地使每一首诗歌都写得最好,然后再从容自若地开始新的工作。我很敬佩一位年长的哲人说过的一句话。当时,他的一位朋友安慰他说,他是有功于神的,但神却不施恩于他,而另外一些本不该得到恩典的人却得到神的帮助。他回答说:‘尽管如此,我将一如既往做我的事情,为神而奉献。’我亲爱的孩子,你也应该这样做。”

麦考利母亲的信一直在强调:把自己的事情干好,而且要尽善尽美、精益求精。麦考利的成功也向我们证明了:精益求精不仅是一种性格,更是一种做事方法,要想创新,那么就选择把这件事做精做细,做到最好!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年轻的时候,曾有机会在巴黎拜访著名的雕塑家罗丹。

罗丹把茨威格引到自己的工作室——一间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里面有已完成的雕像,已动工而又搁下的雕像,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塑样——一只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个手指或者指节。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在一个台架前停下。“这是我的近作,”他说,他把湿布揭开,现出一个女子正身像。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不久他低语着,“就是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黏土,粘上,又刮开一些。

就这样过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他没有再向茨威格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创世之初的上帝。

最后,罗丹扔下刮刀,满怀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上了雕像。他转身要走,在他快走到门口时,突然看见了茨威格。

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什么:“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

茨威格后来写到:“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我为罗丹的失礼而感激万分,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地工作,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动了。”

在这里,雕塑家罗丹对工作的专注和沉迷,让我们却不得不感叹:“所有上乘之作都是出自于尽善尽美之人的手中。”无怪乎亚里士多德说:“所有天才都有完美型的特点。”

贝多芬的音乐是如此流畅,但它是经过反复修改的。他的有些乐曲的旋律在草稿上修改了18次,结尾的合唱,也修改了10次。塞耶说过,有些最优秀的歌剧作品,初稿看起来是如此普通,如果不从手迹上辨认,很难想象这些会是出自贝多芬之手的作品。

马虎潦草、敷衍了事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很难获得卓越的成就。因为这种不求甚解、不求精进的态度会让人忽略掉许多细节,而这些细节恰恰是成就创新的基石。

所有伟大的创新成就都不会是敷衍塞责的结果,对创新成功经验的研究,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杰出的才能并不一定带来伟大的成就,卓越的人物和卓越的行为常常来源于古老而朴素的美德,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事情要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同类推荐
  • 谁是最可爱的女人

    谁是最可爱的女人

    美丽女人不一定可爱,可爱的女人却一定美丽,美丽是表象,可爱却在女人的骨子里,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可爱。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博大的胸怀,以及一颗充满爱的心灵,一定可以让自己可爱。
  •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是一门学问,它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待人处世的好坏常常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懂待人处世学问的人,一定会被各种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困扰。只要你掌握了这门学问,你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处世高手。 本书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全面论述了如何待人处世,如何赞美别人、拒绝别人,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做到以情动人等等。如果你深入了解了本书中所罗列的待人处世的技巧,那些摆在你面前的看似棘手的待人处世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你在以后的日子里,灵活运用了这些技巧,那么在追求成功人生的道路上,就会顺风而行。
  • 有想法更要有做法

    有想法更要有做法

    只想不做、只做不想、不想也不做都是寸步难行的,面临的将是惨遭淘汰的残酷现实。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想,幻想是想,理想也是想,总之想的范围很广,想的内容很复杂,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表达清楚。相对而言,做的范畴就狭窄许多,也简单许多,做就是付出行动,来实现某种想法。做的过程中,不仅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别人也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不仅有积极的心态、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还要有切实的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能把美丽的梦想、远大的目标,变成现实的辉煌,所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才是达到成功彼岸最大的原动力。
  • 怎样跟孩子谈钱

    怎样跟孩子谈钱

    本书以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为出发点,帮助家长积极主动与孩子谈论金钱问题,使孩子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金钱取之有道等,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向曾国藩借智慧

    向曾国藩借智慧

    本书从曾国藩的为人、为官、管人、用人、修身、治家、读书、理财及养生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其人生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智慧财富。《向曾国藩借智慧》案例翔实,剖析精当,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曾国藩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对自身各种境遇的感悟,还给读者介绍了解决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向曾国藩借智慧》可以启发读者,让读者领悟到曾国藩的智慧精华。
热门推荐
  • 血刀梦

    血刀梦

    乔峰是自己的人生偶像,可是越来越发现自己很可能努力一生也只是花铁干,差距也太大了,还是比较喜欢血刀老祖的性子。
  • 修仙狂人在都市

    修仙狂人在都市

    霓虹闪烁的都市暗藏多少邪恶,远古大神又是如何隐匿于凡尘。一个兼职神棍,意外开启了修道之路,忙时练禁术,画道符,捉老鬼,打狗少!在痛并快乐中挣扎着坠入仙途。
  • 成长的最终目标

    成长的最终目标

    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新概念。这种心理学令人激动,并富于惊人的可能性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实质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内部本性是“自然的”、内在的。特定的,而且在某种有限的意义上说,它是不能改变的,或是没有在改变。
  • 星河王者

    星河王者

    ……情,守一生……责,抗一世……十年后,一个孩童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但却被族长外公下令处死在北极冰原……侥幸生存之后,踏上执途…………2016年,为你送上一本热血、有趣的好书……
  • 叛离

    叛离

    不管是背叛还是离开,那都是漫长的人生中绝对会经历的。所以我总是在想,哪种背叛才最刻骨铭心,哪种离开才最钻心刺骨……
  • 破碎轮回界

    破碎轮回界

    “我不会让你死,我一定要救活你,哪怕为你破碎轮回”
  • 迷仙音

    迷仙音

    一曲《迷仙引》,一颗琉璃心,谁人道:“一世宁安。”
  • 腹黑妖夫:后院起火了

    腹黑妖夫:后院起火了

    (续《处处惹桃花:美男齐上钩》)女皇微服出巡一次,从此后爱上了皇宫外的生活,被冷落在后宫的皇夫们,个个摩拳擦掌,洗洗干净,势要将出墙的女皇给诱回来。“寡人是女皇,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三千佳丽,一个都不能少!”凤君咬牙启齿:“本宫有必要让陛下在床榻上起-不-了-身。”
  • 爱在疼痛时:被改造者的情事(1957-1976)

    爱在疼痛时:被改造者的情事(1957-1976)

    在20世纪60年代,因受极左思潮影响,许多刑满释放的犯人无法正常回到社会,而是在本书作者先后在若干农场生活了23年之久,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加上所见所闻,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书中采用白描手法,将底层社会的艰难婚恋娓娓道来,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中,不为大多数读者所熟知的另一个世界中可怜可叹的一群人。
  • 女帝傲视天下

    女帝傲视天下

    杀手榜排名第一的“女王”,一朝变女帝,国家内忧外患,她挑起重责,阴谋祸国的,杀而后快;对她动手的,砍手砍脚;给她脸色看的,直接打脸;至于敢娶她的,糟糕……身为女皇帝,到底是该嫁,还是该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