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03

第3章 我国教育评估体制概述(1)

教育评估体制的创新是建立在体制的现实基础之上的,也扎根于其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土壤。所以,在讨论体制创新的思路和具体建议之前首先有必要对现代教育评估在我国的发展作一简要的回顾和大致的总结,对教育评估的现有体系、管理体制和政策作一介绍,并对现有评估的影响作一初步分析。

一、现代教育评估在我国的发展

(一)世纪回顾

1.总体印象

作为古代教育评估制度的封建科举制度在20世纪初废止后,由于众多原因,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在我国一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直到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迅速地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保证教育政策的执行和目标的实现,教育评估研究和实践才逐步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回顾近一个世纪我国教育评估走过的坎坷道路,可以比较安全地作出这样的判断:现代教育评估在我国的产生、生长、曲折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从上个世纪初教育测量引入我国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到曲折徘徊后陷入停顿;从现代教育评估的空白期,到一边倒的单一苏联模式;从无所适从的政治迷茫期,到理论研究的中断;从恢复高考到最近二十多年来的逐步发展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治社会因素是影响教育评估在我国发展的主要动因。

我们从教育评估在教育内外的环境因素影响下自身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这一个侧面也不难看出,在上个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教育评估的发展显得没可能、没需求、没必要。如果民族的生存问题还没解决,动荡的社会里不能放下一张可以安静读书的书桌,那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更谈不上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评估的发展;同时,如果教育的生存问题还没解决,老百姓的基本学习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那就还不需要过早地考虑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就没必要花时间和精力来评判是非曲直、善恶功过的问题,也没有评论好坏优劣、成败得失的正当前提,更没有评价公平效益、价值附加的“奢侈”需求;再者,如果连评估工作在教育发展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学校教育过多地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左右,或者教育管理仍然实行政府大包大揽,教育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反馈“一竿子到底”,那也就没有开展独立的评估活动和独立的评估研究的必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教育评估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其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在我国过去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不充分的,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和完备的制度而存在的理由更是不存在的。这也从根本上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现代教育评估传入我国后,虽然在漫长岁月中也有总体的上升(如研究在深入,重视程度在加大,活动在增多,政策在完善等),但一直未能发展到理想的水平。

2.主要特点

百年教育评估发展主要呈现出六个基本特点。

(1)非连续性。封建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评估制度之间没有很好地过渡和衔接,在引入和开展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估的过程中的大部分时期,也没有出现较长时间的持续发展,即便是在连续性比以往增强的最近二十多年间,全国性的有组织的评估活动、评估研究组织的活动和国家出台的评估政策等,也还是存在缺乏连贯性的问题。

(2)非主创性。尽管科举制度是祖先对教育评估的卓越贡献,但是“后发外启”的现代教育评估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至今仍然相对落后。现代教育评估在我国的出现明显是由外部推动的,之后的发展也一度受到外部思想和模式的主导,即便是最近二十多年来的自主评估实践探索与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新也还是受到外部很大的影响的,甚至今后仍需要大量借鉴国外在教育评估方面的理论成果与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尽管我国最近二十多年来的教育评估工作是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开始起步的,不需要重复国外半个多世纪走过的道路,但是从引进、消化、吸收、适应,到改造、实践、跟踪、超越,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

(3)非独立性。由于教育受外部社会政治条件的影响较大,而评估依附于教育行政管理的程度又较高,加之评估本身的先天不足和后继乏力,我国的教育评估长期未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发展中期的政治影响以及后期的政策推动与政府主导是我国教育评估发展的基调。即便是最近十多年来相继成立的具有某种社会中介性质的教育评估专业机构,也一直未能获得独立的社会人格。评估工作至今仍然被看作是教育管理的抓手和行政权利的延伸。

(4)非集中化。总体而言,我国的现代教育评估自发分散多于集中统一。早期的现代教育评估活动和相关研究以零星的为主,中期单一的评估模式也还是在地方和学校分散进行的,后期除了标准化教育考试、基础教育督导和高等教育个别评估项目外,实际上也是集中统一少、自发分散多。与后期评估政策制订和管理体制上的相对集中化相反,大面上的评估工作多是非集中化的,评估活动和评估研究以地方和学校自发分散进行的居多,同时呈现出突击性和非制度化的特点。全国的及地方的为决策和管理服务的有组织的研究活动与高度集中化的评估活动均是不多见的。即便是像后期的标准化考试和少量院校评估项目,尽管由教育部制订政策,有的直接由教育部牵头实施,但是同样呈现出给予省、地两级更多自主权和强调院校职责的趋势。

教育评估的非集中化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应该承认,中后期我国教育评估相关政策的制订本身是集中化的,如制订统一的政策与标准等,从理论上来讲这些政策与标准是要求各地、各学校统一执行的。但是,各项评估政策之间又是不统合的,大部分政策法规的法律地位也较低,有些政策本身的强制性也不大,各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又有许多自主权,甚至在有些方面地方可以制订完全不同的政策。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后期我国教育评估的管理体制有高度集中化的一面。如国家教育部直接参与有些评估方案的制订,并直接组织实施;又如,督导、招生与考试等的管理采用自上而下与地方负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地方负责的管理要多一些。而且,各类教育评估本身是分散进行的,相互之间很少有统一的协调。就是在国家教育部内部,涉及不同教育评估管理和项目实施的部门也非常分散。在各地,教育评估活动的主体以及活动内容与方式更是千差万别。所以,非集中化实际上多于集中化。这与法国的高度集中化管理框架下的具体管理活动的高度非集中化十分相似。

(5)非应用性。总体而言,教育评估在我国更多的还是个理论研究的命题、时髦的现实尝试和行政权利的延伸。真正意义上的作为一种专业化社会服务的教育评估,主要还停留在“经院”里的研究层面,而实践中的教育评估工作实际上主要是行政管理的一个方面、一种手段、一个抓手,离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估相去甚远。即便是现有的行政性教育评估实践也是与评估理论结合得不够紧密的,知与行相互脱离的情况比较普遍。早期一度比较多的教育测量研究最终没有被实践所接纳,中期是有实践没研究,后期则是理论与实践分离,两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

近年来,带有社会中介性质的专业评估机构成立后,知行脱节的状况没有丝毫改变,所谓专业化评估实际上仍然是以往管理性评估的继承和行政性评估的变种。一方面,理论界的应用性研究缺乏,使教育督导评估人员、社会评估机构和学校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实际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和方法与技术方面的支持,只能凭经验办事,往往显得孤立无援。另一方面,许多相关的教育决策者实际上并不真正重视专业评估的作用和评估专业人员的判断,使教育评估工作并不需要有多少技术含量。这样一来,评估知识及理论研究与评估工作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6)非整体性。政策的系统性,管理上的体制性安排,各类评估活动之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及各地评估实践的平衡性向来是比较缺乏的。督导、检查、监测、调查、考试、测试等各类相关评估活动之间,个体、项目、机构、区域评估之间,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之间,高等教育评估与基础教育评估之间普遍缺乏相互联系和有机的结合。

3.基本结论

回顾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虽然最近二十多年来教育评估已经在我国的一定范围内得到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进展,但总体而言,其作为尚有待于进一步消化吸收、系统改造和理论创新的“舶来品”,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更无法奢谈后发优势的发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均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这种落后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同时也是技术方法上的,最终更是体现在政策及体制上的。这种落后在现实中突出地表现为有组织的系统研究的缺乏(专门的系列研究不多,专门的民间社团组织不多,评估实践的全面总结不多等),理论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的缺乏,高水平和有影响的评估活动的缺乏,评估研究及专业人员队伍数量的缺乏,评估一线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缺乏,专业评估中介机构的缺乏,评估研究和实践的常驻协调机制的缺乏,有效引领评估体制改革方向并切实保障教育质量的政策的缺乏等。

当然,总体发展水平的欠理想状态和比较弱势,并不能否定我国在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取得的进展,尽管这种进展仍然只是初步的。一些政策的出台、督导工作的加强、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各类评估活动的增多、民间专业社团的建立、对外交流合作的开展、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现、个别专业杂志的创办、评估领域研究生的培养等,都说明评估在发展,其作用在得到发挥,影响在逐步扩大。

最近二十多年来,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初步进展为教育评估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其在我国的真正繁荣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作为教育评估持续发展的初始期,这一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都将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生长点,也是进行根本性的重新反思和基础性的重新建构的出发点及推动新一轮体制创新的新起点。

(二)教育评估的最新进展

1.取得进展的主要领域

恢复高考后的最近二十多年是我国教育评估稳步发展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通过大量介绍和引进海外的教育评估理论成果,逐步深化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已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大致框架。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观察这一时期的进展。

首先,政府主导。通过制订政策、成立相关的机构、建立制度,以及开展督导检查、监督活动和重点、示范、合格、教学水平等评估,引导、规范和推动教育评估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中央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发布了大量的有关教育督导评估、考试等质量保障方面的文件,推动了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和教育评估活动的开展,为考试、督导、评估机构的建立提供了组织保障。特别是在县以上各级政府成立教育督导机构,并不断地提升其地位,发挥了监督、检查和促进各级政府的教育工作的作用。领导重视、政策推动和政府主导是这个时期教育评估取得进展的主要动力源。国家教育部设立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举措,为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全面改进提供了可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评估作为重要的保证措施,为教育评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教育评估的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开展起来。随着一系列教育评估政策的出台,相关机构的逐步建立,特别是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评估的范围不断扩大,教育评估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如各类特定工作领域与项目的评估,针对个体的评估,学校及教育机构的评估,区域教育评估,教育发展动态监测,教育统计调查等。可以说,只要能想到的评估对象,就会有相应的评估项目。教育评估主要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针对学生的评估与各类学校教育评估,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已经对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再者,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从主要以引进境外的研究成果,逐步转向通过引进、转化和自我实践进行自主创新研究,对教育评估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和教育评估实践的总结研究都有所增多,民间专业社团的活动近年来也有所增多。除了创办少量专门评估类杂志(如《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大学·研究与评价》等)以外,其他一般教育类杂志刊登评估方面论文的越来越多。评估领域研究生的培养和评估研讨活动的增多,对于教育评估专业队伍建设和教育机构的相关能力建设,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国家鼓励开展教育评估理论研究和实验。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积极组织考试和评估制度的改革,把它作为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四,评估体制创新取得一定进展。近年来,国家开始鼓励社会中介力量介入教育评估工作,并开始培育教育评估专业机构,以政府为主,“官民并举”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发展的评估体制改革原则正逐步在观念上被接受,调动社会各方面因素来关注教育质量,允许各方利益关系人参与教育评估的评估工作发展方向初见端倪。

同类推荐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五十多年里,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素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先回顾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其启示,使我们对中西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和专业素养结构;最后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大捐赠者传奇

    大捐赠者传奇

    洛克菲勒、卡内基、比尔·盖茨…这些因不同的动机成为留名史册的大捐赠者。是为信仰,为怀念?还是为扬名,为遮丑?他们戏剧性的故事,构成美国公益事业丰富而真实的人间传奇,也给正从事或想要投身慈善活动的人们提供了参考。本书首次剥开公益机构庄严堂皇的外表,揭露鲜为人知的内幕。
  • 大学竞争论

    大学竞争论

    本书分为理论篇、本体篇和谋略篇,共七章,内容包括大学竞争的发展论、大学竞争的环境论、大学竞争的理念和制度论、大学竞争的质量论等。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热门推荐
  • 巫后重生:废材逆天狂小姐

    巫后重生:废材逆天狂小姐

    异世大陆灵力为尊,废柴只能任人欺凌?当巫族的一抹灵魂陨落,废物睁眼寒光乍现,锋芒毕露誓要颠了这天下!她是既是高级驯兽师也是天才灵力者,以为只身一人也可俯瞰七界之时,却遇上了那温润而雅的紫眸男子还有冷酷至极的冰山男...妖女轮回,魔后即现,若不杀之,必屠七界!该死的预言成了她的枷锁,可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她、身为巫族后裔,又怎能轻易认命!就看她如何逆世而上,成为不朽的传奇。
  • 超级手机

    超级手机

    一部山寨手机,却成为连通修真界的枢纽。都市小保安化身神棍,坑蒙拐骗,踏上修真之路。可是在这个灵气匮乏的世界里,修真已成为传说中的存在……不过没关系,手机在手,天下我有。
  • 神明宠儿

    神明宠儿

    刚出生天地不容,五神兽为护他失去肉身。觉醒灵体时进入秘境出来后还有副作用,真不知是好是坏。而后却无所不会,一身浩然..........
  • 无上金身

    无上金身

    传说中,修炼《六字真言》可得无上功德大利,渡尽世间一切厄运。少年杨毅修得《如来观想法》,误打误撞加上逆天气运,悟得《六字真言》真谛,练得六大明王金身,成就无上金身。杨毅修的人生从此一路高歌猛进,嘻笑怒骂之间,凌驾于诸天神佛之上。
  • 少时之最美恋爱

    少时之最美恋爱

    2015年,少女时代出现了缝隙,杰西卡离队,剩下的成员们又该怎样?讲述的是一个喜欢徐贤的人回到了韩国发生的事情,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
  • 幸福妻子的八项修炼

    幸福妻子的八项修炼

    《幸福妻子的八项修炼》作者以朴实、亲切、真实的语言向天下的女人们讲述做幸福妻子的秘诀,告诉广大读者:要想成为一名幸福的妻子,婚前一定要头脑清醒,以独特的慧眼找到那个让自己幸福一生的男人;要修炼自己的性商,让自己成为人人羡慕的“性福”女神;要修炼自己的厨商,爱老公一定要爱到“胃”;要修炼自己的情商,在丈夫那里扮演好多种角色;要修炼自己的财商,做个幸福的“钱匣子”;要修炼自己的管商,提升管家的功力,做一个精干的管家婆;要修炼自己的母商,做一个称职的幸福的妈妈;要修炼自己的友商,构筑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做一个善织人脉的“蜘蛛精”。
  • 吴郡志

    吴郡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蜀殇之滴血杜鹃

    蜀殇之滴血杜鹃

    ※古蜀百科全书式小说※对神秘的三星堆文化感兴趣?想知道古代的巫术、蛊术、降头术?不了解古蜀望帝杜宇为何死后变为了布谷鸟?楚人鳌灵死后尸体从长江下游逆水漂到汶山后又是如何复活的?杜宇的王权是禅让还是被击败后为开明帝所有?远古时候各个部落之间各自什么风俗,彼此如何争斗?四川,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民族众多,风景秀丽。然而先秦之前的历史却是一片空白,留给世人的只有那些既神秘又诡异的动人传说,以及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几千年前,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到底上演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和滴血的阴谋?走进本书我们一起感受古蜀国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神秘过往。
  • 拯救上

    拯救上

    将幸福重新演绎,却是一条生死路,拯救的到底是什么?只是肉体吗?
  • 风华燃尽相思泪

    风华燃尽相思泪

    梦境中,有人为追忆前尘而心存执念。哪怕是镜中花,水中月,也要苦苦哀求,死死抓住不放,不愿遗忘,自甘坠入黑暗迷障之中。梦境中,有人为寻求未来而陷入痴狂。即便是无能为力,命途既定,也依然会心有不甘,因这虚妄逆天而行。最终不过是徒劳无功,承受着失望的苦痛。梦境中,有人为七情六欲而渐渐沉沦。尽管明知是暗藏杀机,却始终不肯将其抛弃,断念绝情。最后不是双双赴死,便是阴阳相隔。梦境中,有人为情而恨,有人为痴而醉,有人为爱而执迷不悟……“阿紫……”“玖夜……”一个因爱生恨,误入异途,一个了无音讯,生死不明。其实,谁都没有错。爱一个人,没有错。【本文绝对一对一,虐完之后给你甜蜜!内有活宝一对,全文萌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