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9300000015

第15章 荆南·武平·后蜀(2)

但周保权为左右所制,已没办法自主。这里也是个“权反在下”的大藩。于是,王师决计继续拼力进讨。慕容延钊分兵赴岳州,大破敌军于三江口,获船七百余艘,斩首四千余级,遂取岳州。又与武平守军大战于澧江,击败张从富等人。李处耘此时做了一个凶妄的邪痞之事:他从俘虏中选择了几十个胖子,“令左右皆啖之”,让左右都来吃这些胖子,又给几个年轻健壮的俘虏脸上刺了字,放他们回去。

“啖食胖子”事件大恶!平荆湖,李处耘行事专断,延钊不快。军中有小校借酒逞凶,李处耘召来呵责。小校不满,到慕容延钊处编派李处耘坏话。又一天,李处耘在城中遥见有军士进入民舍,民舍中人大呼求救,显然,是军士在欺凌庶民。李处耘遣人抓捕军士,一问,原来是延钊部下掌管马厩的小官。李处耘对他处以鞭刑。延钊知道后,干脆将厩官斩首。按军人纪律,此人可斩可不斩。延钊斩之,就是向李处耘做姿态。从此,二人矛盾更深。于是,各自到老赵那里论奏。老赵“偏袒”,不问延钊,独贬李处耘为淄州刺史。李处耘心下不爽,又不敢多言,几年后忧郁而死。他大约不知道,因为“啖食胖子”,所以老赵对他这位陈桥功臣也有了厌恶。

这些被刺字的俘虏回去后,就开始传扬宋师如何“生吃胖子”俘虏之事,听到这个消息,武平人心恐惧,史称“闻者皆恐,遂溃”,听到的人都很恐惧,于是人心溃散。

慕容延钊乘胜鼓勇,长驱而进,攻克朗州,杀掉张从富。朗州大将汪端,劫持周保权及家属,逃亡到长江南岸,在一处僧庙中惶恐不可终日。李处耘率师渡江,擒获周保权,将其押赴汴梁。太祖释放周保权,不问他的罪过,并封他为右千牛卫上将军。汪端此际还在拥众寇掠,慕容延钊用了一段时间,率宋师将其击杀。初平湖湘时,太祖让薛居正来知朗州。当时正赶上汪端的逃亡之卒数千人啸聚山林大泽之间。慕容延钊大军有位监军使怀疑朗州城里一千多和尚都是贼寇的党羽,讨论对策中,准备将这些和尚全捉了,杀了。薛居正认为未必是事实,于是暂缓其事,并率众与慕容大军一道,剪灭群寇,抓获贼帅汪端后,审问得知:没有城内和尚们什么事。于是全城的和尚被薛居正救下。

赵匡胤麾下第一名将

薛居正,就是《旧五代史》的主编,我这部《赵匡胤时间》的重要参考书就是《旧五代史》。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做事残忍,执法狠戾,没有人敢于触怒他。薛居正正做着刑部侍郎,对他的做法有不满。有一次,史弘肇的部下有人来告,说有百姓犯了盐禁,按法当死。判决就要定案了,薛居正看卷宗,怀疑此事未必属实,就召来当事人亲自审问。一问,知道事情原委了,原来是史弘肇部下的小吏与这个当事人有私人过节,所以借史弘肇的严刑峻法,想置人于死地。薛居正不客气,直接召来这个小吏审问。史弘肇虽然“怒甚”,也没有让薛居正屈服,坚持要执法公正。两堂对证,小吏承认了自己的诬告。薛居正救了一个冤民。

这些事证明了薛居正先生确有“弭冤白谤”的圣贤之心。在五代十国时期,在大宋剿匪初期,他不畏权贵,坚守法度,我甚为赞赏。此事足可浮一大白。

史称薛居正“气貌瑰伟”,相貌气质,俊朗伟岸,能吃酒,可以饮至数斗而不乱。品性也不错,有孝行,居家时很是俭约,为相十八年,以“宽简”得人称道。但史上对他有微词,说他胆小有畏忌,但我以为此评不确。薛居正是守身正派,不多事,史称“不好苛察”,不习惯苛刻地盯着谁谁谁的毛病,懂进退之礼。这样的人物,最适合出任宰辅。他应该是乱世结束后,为大宋带来祥和之气的最早的国家高级干部。

慕容延钊,则是赵匡胤麾下第一名将。后汉初,他与赵匡胤差不多同时期从军。周恭帝即位后,任殿前副都点检,赵匡胤入都点检,是老赵的副手。赵匡胤称帝后,加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他与老赵是多年旧友,感情深厚。延钊病重时,老赵亲自选了良药封好送他。讨伐荆湖不久,慕容延钊病逝,老赵哭得甚为哀恸。

连负责礼仪的官员都觉得这个老赵太过了,就说:“为近臣发哀,哭声应按礼仪规定,不要过哀。”

老赵说:“我不知道哀恸从哪里来,我就是哀恸啊!”慕容延钊与赵匡胤惺惺相惜,是那种英雄间意气相投的友谊。延钊大老赵十四岁,老赵称延钊为“兄”。史称太祖“常兄事延钊”。直到太祖即位,派遣使慰劳时,还以兄呼之。

我相信老赵和慕容将军的这份情谊很真诚,超越于君臣品阶之上。慕容将军平定荆湖之后,剩有湖南辰州(今湖南怀化)一地未能攻下。此地有锦、溪、巫、叙四郡,唐末时,为“蛮酋”割据,各自凭险自固,并不时出兵寇抄四邻郡县。宋师既平湖南,赵匡胤认为辰州应该另有平定之法。于是秘使人寻找了解南人情性、通晓当地形势、沉勇智谋之土著,准备由其自治管理。不久,地方推举了一个“辰州猺人”秦再雄,称此人“武健有奇略,蛮党畏服”。赵匡胤召他来京师,亲自与他谈话,觉得此人可任,于是提拔他为刺史,要他自己搭班子,所在租赋由其自行处理。秦再雄十分感恩,誓以死报。到得辰州之日,训练精锐士兵,得三千人。据称这些士兵“皆能披甲渡水,历山飞堑如猿猱”,都能披着盔甲过河,过山峰、越沟堑,轻捷得如同猿猴。他又亲自挑选了心腹亲兵二十人,让他们分头到境内诸蛮之地,传达朝廷怀柔之意。这些地方势力“莫不从风而靡,各得降表以闻”,全部归附了朝廷。

太祖大喜,召秦再雄到京师,在大殿当面给他奖励。秦再雄感动得伏地流涕,呜咽不止。太祖又改封他为辰州团练使。后来又以他的门客王允成为本州推官。这些,都让秦再雄无限感恩。史称秦再雄一生尽忠尽瘁,辰州以南,并诸州延袤千里,终太祖之世,无蛮陌之患,不增一兵,不费军帑,而边境妥安。“自是荆、湘无复边患”,从此以后,荆襄之地没有边患。这事不得不推功于老赵起用“蛮人”自治“蛮地”的政策英明。

湖南悉平,得十四州,一监郡六十六县。太祖以户部侍郎吕余庆权知潭州,大将潘美为潭州防御使。

武平军,平。

孟知祥的彩头

赵匡胤在地图前,按着荆南、武平诸州郡,想起当年王朴《平边策》中“先南后北”的战略意见。王朴认为“先南”之“南”为“南唐”,得南唐“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则可飞书而至。如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广西、广东都将成为内臣,巴蜀则可以一纸文书而令其归附朝廷。如果不来,则四面并进,可像卷席一收复两川……但在老赵的直觉中,“先南”之“南”,却是“荆南”“武平”,次第到“巴蜀”“南汉”,最后才是“南唐”。在老赵眼里,南唐,比较起来,块头还是大了点。而今“荆南”“武平”已平,他的眼睛已经瞄向了西部又一块广袤而又富饶的土地--巴蜀。

大唐帝国灭亡之后,中原先后立国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但“五代”到了大宋时代已经终结。

中原之外又有四川的前蜀、后蜀,江南的南唐、南汉、吴越、吴、闽、南平、楚,山西的北汉,共十个国家形态的政权,史称“十国”。现在这“十国”中,吴国已经由南唐取代,不存在了;闽、楚被南唐灭了,不存在了;南平,已被慕容延钊所灭,不存在了;但南唐、南汉、吴越、北汉尚在。

五代十国之外,另有各类割据政权十几个,如赵国、北平、晋国、岐国、定难、卢龙、殷国、武平、清源、朔方、静海、归义、河西等。这类政权,武平,已被慕容延钊所灭,不存在了;其余诸政权,除了清源军还在据守泉州、漳州之地外,其他政权也都在军阀混战中灭亡了,不存在了。

这些大小国家政权之外,又有北部契丹,西北部回鹘、正在崛起的夏,西南部吐蕃、大理,东北部女真等部落政权。

这就是大宋立国之初面临的地缘政治格局。后蜀,即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

公元925年,后唐灭前蜀,以大将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次年,知祥入川。公元932年,知祥杀东川节度使董璋,被后唐封为蜀王。公元934年,孟知祥称帝,年号明德,史称后蜀。同年,知祥死,谥为高祖。子孟昶即位,是为后主。这一年,赵匡胤八岁。他应该在少年时代听到过孟知祥和孟昶父子两人的故事。后蜀次年改元广政,传两代,总三十一年。

关于孟知祥,有两个传说,一个是“好一点的”,一个是“坏一点的”。先说这个“坏一点的”传说。说孟知祥入蜀之初,见川中险固,暗有割据之志。到达成都后的某个晚上,走到郊外小憩。看到有推小车的路过,车上的东西都装在袋子里。“袋”与“代”音同,孟知祥忽然有讨彩之念,因此问车夫:“你这车子能装多少袋啊?”

车夫答:“用了吃奶的力气,也不过就两袋。”史称“知祥恶之”。其后果然两代而国灭。再说这个“好一点的”传说。当时川中分东川、西川两部分。董璋在东川,本来是要与孟知祥合兵一处抵御后唐的,但最后被孟知祥吞并。据说,董璋勇悍,自认为天下无敌。孟知祥对他有忌惮,当他来攻打董璋时,董璋认为他这是来送死。

但到了阵前,孟知祥想故意做出轻松的样子,让诸将放心,坚定信心。想了想,就说:“我写个字给董璋吧。”拿起笔就写,本来想写个“董”字的,没想到写了个“重”字。他心里不太高兴,别扭了好久。

跟随他的判官知道了,马上带着诸将从马上下来拜贺。孟知祥迷惑,说:“我写了个‘重’,这事可不好推测了。你为何要拜贺啊?”

判官说:“主公写的这个‘重’字,是‘董’字无头啊!‘董’已无头,此必胜之兆也!”

孟知祥一听大喜。三军也欢呼起来,士气大增。于是一战而灭董璋。神秘家因此认为有些事是不可测知的。

昏妄的末世君主

说来孟知祥当初据蜀而反,与安重诲有关。当初孟知祥的家眷都在内地,孟知祥要反,心疼这些家眷,如果不接到巴蜀,他一反,估计家眷们就危险了。于是上表给后唐朝廷,请求将家属搬到川中来。安重诲正在主持枢密院事,一开始没有答应。孟知祥对人说:“我知道了。”于是秘密地让人带上黄金百两去贿赂安重诲。安重诲见钱眼开,当时就面奏明宗李嗣源,让孟知祥将家属接走。

等到家属到达川中后,孟知祥对后唐这个朝廷立即有了鄙夷。他笑着对人说:“天下人听到枢密院,嚯,好家伙,以为这是天地间没有的大家伙。嘁!谁能知道它也就消受百金而已啊!这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啦!”

于是据守巴蜀险要,称帝,反。但他称帝当年就病逝了。儿子孟昶即位。这位孟昶也是一有章有节的人物。他不像后来若干文献中说的那样不堪,他有不少德政,说起来甚至很感人。但在他执政二十年后,却有一项恶政开始让后蜀渐渐走向衰微直至灭亡。

大宋建隆三年,当后蜀广政二十五年,孟昶感到周围“国际环境”的压力,又跟周世宗打了几仗,损兵失地不说,财政也开始紧张。他又想扩充军备,往日朝廷财税有限,于是下令要有关部门考核境内诸州的业绩,实际上就是“查账”。果然,“查账”后,说这些州镇有多年拖欠的赋税,需要“别行追督”,也就是除了按正常程序缴纳外,现在还要开始补交,而且一次就要补交五年的赋税。这是明摆着的聚敛之术。朝廷“追督”地方,地方就要“追督”士庶,因此,聚敛的终端就是国民。此类做法与后晋石重贵的“括率”、契丹耶律德光的“打谷草”性质一样,都是掠夺。邦国政府一旦开始掠夺国民,它的合法性、合理性、正当性,顿失。后蜀无论有多少德政,从掠夺国民开始,已经置民于倒悬,而推翻这个后蜀朝廷,就有了解民倒悬的汤武大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宋颠覆后蜀,实是一场王道革命。

北宋僧人文莹《玉壶清话》载一事:

有间者(老赵派往蜀国的间谍)自蜀还,上问曰:“剑外(剑门关外,指巴蜀)有何事?”间者曰:“但闻成都满城诵朱长山苦热诗曰:‘烦暑郁蒸无处避,凉风清冷几时来?’”上曰:“此蜀民思吾之来伐也。”

“烦暑”,就是“烦蜀”;“无处避”,就是“无处逃避恶政”;“凉风”,就是盼望“救民于火热”的义师。老赵对自己伐蜀的正义,毫不怀疑。

后蜀有一个县官名叫田淳,他是成都人。朝廷“别行追督”令到了他的管辖地方时,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项“犯天意”而“损君道”的恶政,若不加改变,后蜀必亡。出于那种桑梓之情、忠义之理,他给后蜀朝廷上疏劝谏,大略说了两条“犯天意”、两条“损君道”:

现在正当阴阳变动,天运人事,应有改更。陛下如采厚敛之末议,必乱经国之大伦,此犯天意者一也。

天象已经呈现为灾福变易之兆,顺天者应早有所谋划。如果更倍赋加租,将有不测之祸,此犯天意者二也。

四海财货,尽属至尊,散在民间,积为赀产,或有强逼勒索,谁敢抵拒?陛下何不舍其小畜以成大有乎?此损君道者一也。

夫百姓,六军之主也,百姓足则军莫不足,百姓不足,军孰与足?务夺百姓,专赡六军,此其损君道者二也。

田淳此议实是圣贤思想所在,都是正道正理;但蜀主不能用。田淳于是大失所望,他知道他正在辅佐的乃是一个昏妄的末世君主,于是对亲近们抖落孟昶的僭妄之处说:我看这蜀主,改厅堂为宫殿,改紫绶为黄服,改前驱为警跸,改僚佐为卿相,改妻妾为妃后……这都是“僭伪”的称谓啊!他还真不如常称“成都尹”(成都市长),省得以后遭遇灭族之祸!

听田淳这一番话的人,无不为之恐惧。但田淳论议自如,恬不为意。有人对田淳说:“如君之才干,固然能当大任,但如果稍稍低调一点,也许就能做到庙堂高官了!”田淳不屑道:“吾安能摧眉折腰附和狗鼠哉!”

史称田淳所谓的“狗鼠”,是实指后蜀当朝权臣枢密使王昭远之辈。如果推究起让后蜀灭亡的原因,可以说一堆,但若推究最直接的人物,这个王昭远先生,难辞其咎。

少主孟昶励精图治

王昭远,成都人。少年时曾服侍一位禅师。孟知祥在府中请禅师吃饭,少年王昭远执巾履跟从禅师。知祥一见,就喜爱这个佛门童子。加之这个少年又“慧黠”聪明,知祥越发喜欢。当时孟昶也在少年,知祥就令他与儿子陪读,给事左右。两少年也是一见就互相喜欢,甚为亲狎。孟昶称帝后,以昭远为卷帘使。当时的枢密院权重难制,孟昶就以王昭远为通奏使知枢密使事,朝中事无大小,都交由昭远办理,府库金帛也随便昭远取用,概所不问。

孟昶母亲李太后觉得昭远不可用,告诫孟昶,不要委大权于这个庸人。孟昶不听。他与昭远似有男人间令人感动的友善。

王昭远好读兵书,常年手持一柄铁如意,自比诸葛孔明。孟昶在位三十年间,中原正是多事之秋。后蜀却据险一方,基本平安,除了跟周世宗的一场战争,丢了秦州、凤州之外,似乎始终置身中原争斗之外。大本营几十年没有遭遇战争烽火。于是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史称孟昶所使用的尿壶,都用七宝装饰,可称极尽奢华。

据说这个用“七宝”装饰的尿壶,最后进入大宋后宫。老赵初时不知,当得知这个装饰得花里胡哨的东西是个尿壶时,下令将其击碎,并且对孟昶说:‘你拿这个东西做溺器,又拿什么东西盛食物呢?奢靡如此,不亡国还等什么!“所谓”七宝“,诸说不同。唐时”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水精、美玉、赤珠、琥珀。这都是用来供奉佛祖的贵重装饰用品。

孟昶此举,不仅奢侈,更有轻佻渎神倾向。

同类推荐
  • 隋唐那些痞子们

    隋唐那些痞子们

    程达,一个现代的穷屌丝,生意惨败,老婆出墙。正当人生处于低谷时,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他登上了神龙九号时空飞船穿越到群雄割据的隋末乱世。命运曲线触底反弹,程咬金的妻管炎,秦二哥的形象营销,单雄信的江湖第一黑帮、罗成的官二代习气、李世民的驭人之术……隋唐十八条好汉,外加隋唐十三美人妻……一幅全景式画卷,在他的生命中展现。看他以群雄所未有的一千五百年进化经验值如何在枭雄横飞的乱世中生存……换了是你,你又会怎么做?要不要让古代美女尝尝新鲜玩意?要不要让隋唐那些屌丝们感受下先进智慧?要不要让那些大人们领略下被坑蒙拐骗的难受滋味……
  • 重生之晚清霸业

    重生之晚清霸业

    【起点第五编辑组签约作品】这不是历史,只是我的遐想。晚清因为他的到来,成为了各国列强的噩梦。日本好像在那听说过,美国不是已经解体了吗。德国又来进贡了。俄国的劳工送来了吗?英国和法国把圆明园重新建好了吗?......他发展工业、开发农业、注重教育、尊重科学、强化军事。但是他更热衷于开疆扩土。他的座右铭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希望看过熊猫的《重生之晚清霸业》的朋友,可以加入重生之晚清霸业群。在这里你们可以对《重生之晚清霸业》品头论足,大肆的批评。群号:166745442
  • 穿越之极品闲人
  • 叹歌

    叹歌

    曾经,某个纪元,是他们强盛的时空,如今帝国已经堕落,谁又能成为一国的领导者?再度称霸大陆?
  • 血帅

    血帅

    穿越而来,本心迷失,不知道想要什么,本想浑浑噩噩度过一生,却是上天弄人,陷入阴谋,带上一万儿郎上战场,九死一生,却是激发出了男儿气概,杀尽胡人才归家。家族,弃之;公主,抛之;敌人,斩之,百姓,护之,军属,养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称霸

    重生之称霸

    灵兽大陆。整个天地充斥着灵气。孕育出了一种职业:修灵者。重生后的钟飞、曾晨、李潇。三人三兽,仿佛是这天地的霸主。他们前一世碌碌无为,这一世,他们踩着这片大陆,令这天地都为他们颤抖!实力、势力......上一世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这一世看他们如何拥有!
  • 女神林小溪

    女神林小溪

    美少女林小溪,手握智慧之剑,施展智慧剑法第九重之九九归真,斩尽一切妖魔鬼怪。帅男李无名,拿着金色龙头刀,帮助情侣林小溪冲锋陷阵。
  • 穿越之异界召唤师

    穿越之异界召唤师

    这是一本穿越纯召唤流小说,主人公因为与别人打架,伤了头部,与召唤书签订契约才穿越的。看一个不懂魔法,不懂武技,凭借一身,腹黑胆量,如何在异界闯天下吧!
  • 晗月行

    晗月行

    上辈子的地球强者穿越到晗月大陆,出生时的异象足以证明,这天生是个牛叉的人物。17岁学成下山,奇遇一箩筐。神马晗月大陆的最高修为都是浮云,哥的际遇告诉你,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且看我如何玩转天下,纵横四海!!!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宅男妖神传说

    宅男妖神传说

    成子青一场大醉之后,再世为妖,收了一个兔女郎和一个黄鼠狼子当小弟,在山林里过上了称王称霸的宅男生活。
  • 空降异世:绝色僵王

    空降异世:绝色僵王

    一场上古混战带出一句绝情的话“无心之人,我与你断绝一切,若在遇你当杀绝!”千年之后,颜沐云带着新的身份、新的身体在异世间寻找自己的身份。朋友、亲人、恋人,都该属于她的一切最终消失殆尽……因为她的身份还是她的能力?为何又与千年之前重合?最后的最后还是一个人?空降异世小说群号:192255216。敲门砖,本书中任意一人名字哦!
  • 人心祭鬼喰

    人心祭鬼喰

    闻莽苍大野,丹心之存,无为而无不为者,承天理之所迹,超脱凡尘,传承净明道之风,养一身浩然正气,何以致诘,此为一人,其名南三也。灭五尖鬼、斗苗蛊、赴泰国、见白龙王、解降头、遇阴兵、闯七层妖塔、采彼岸花....这一条荆棘之路上,追寻的道为何物,隐藏在背后的是怎样秘密,又会碰到怎样的人与事,问题的答案,仍在等待您去追寻。停更至2018年7月,不割
  • 王爷也敢玩:王的女人太狡猾

    王爷也敢玩:王的女人太狡猾

    现代歌星倒霉穿越到古代,附身在一个又丑又哑的女人身上,成为了一个爹不疼,娘神秘,姐妹厌恶,下人也欺负名叫哑疤的女人。又倒霉的逃跑路上遇上个难缠的将军王爷,说什么她身上有他要的东西,卑鄙的他用一直猴子威胁自己不得不低头跟他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低头不代表服输,生性抠门小气,对金子有异样执着的她变相的在王爷府赚钱了起来。顶着张丑陋脸又发不声音的喉咙,却还是照样有办法把王爷府给弄的鸡飞狗跳。无厘头的坑钱,没道理的整人,就连一向以冷酷闻名的王爷都被气红了脸,只差没晕倒。可忽然某一天,某哑疤忽然神秘的就发挥奇功,带着猴子,离开了王爷府,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一次气得王爷发誓要把这惹到她的女人逮回来,好好的教她怎么做人……
  • 英雄人物的故事

    英雄人物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你知道多少英雄人物?他们是谁?各有怎样的功绩?请跟随本书,一起来学习英雄人物的故事。从古到今,从屈原、苏武、飞将军李广到“铁人”王进喜、赖宁、李向群,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在本书中一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