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9300000016

第16章 荆南·武平·后蜀(3)

孟昶继位时不过十六岁,人称”少主“。但少主却年少老成,有一种刚毅果敢之姿。孟知祥留下的老臣倚老卖老,并不曾高看这位少主。其中几个老臣残害百姓,恶名昭著。孟昶年纪轻轻使起杀伐手段,解决了几个老臣,很快树立起个人威望。以至于有个老臣李肇,平时见孟昶总是拄着拐杖,一次自藩镇来朝,像平时一样,杖而入见,自称有病在身,不能跪拜。等到听说孟昶居然干掉了几个老臣,吓得赶忙丢掉拐杖下拜。

孟昶将先帝故旧收拾殆尽,开始亲问政事。执政之初,孟昶有鼓励言论自由的肚量。他好打球、好走马,又好房中术,还多次从民间采良家女子以充后宫。宋无名氏《五国故事》记载,孟昶曾在民间海选”有殊色“的女子充实后宫。民间害怕,纷纷寻找媒人快速结婚,史称”惊婚“。当时有个枢密副使名韩保贞,见民间”惊婚“怨声载道,于是恳切劝谏。孟昶听后大悟,当天就把良家女子放出宫去,还厚赐韩保贞。有人上书,说台省官应该选择有名望的士林清流充任。孟昶慨叹道:“光说意见,干吗不说具体要什么人来出任台省啊!”左右请以此来质问这个上书的人。孟昶道:“我见唐太宗初即位,臣下上书言事,皆见嘉纳,你们奈何劝我拒谏呀!”

他还特意在朝堂门外置放了铜匦(音轨),史称“以通下情”,也即用这个东西来与朝堂之外的士庶交流。

所谓铜匦,就是铜箱子。当初发明这个东西的是大唐武周时期的鱼保家。鱼保家投武则天所好,制作了一个铜箱子,分为东西南北四格,各格有口,信函投入,即无法拿出。四格分别命名为“延恩”“伸冤”“招谏”“通玄”;是将投信分作四类分别投入,“延恩”就是赞美朝廷,“伸冤”是诉说冤情,“招谏”是议论朝政,“通玄”是报告机密。考武则天当初也有“以通下情”的初衷,但这个东西久之就成了打击政敌的工具。

它成了名副其实的“检举箱”。孟昶用了这个东西,并没有看到有效的政绩。显然,铜匦作用有限。

但孟昶所作的《令箴》是至今读来震撼人心的好东西。《令箴》共二十四句,宋人笔记《蜀梼杌》《容斋续笔》中都有记录。史称《御制戒石铭》。到了宋太宗时代,将这二十四句删繁就简,缩为四句十六字: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十六字,今人已经耳熟能详。宋书法家黄庭坚书写这十六字后,被人刻碑,又简称为《戒石铭》,复制到全国各地,千年来,长久地影响了帝国的各级官员。

于此可见孟昶也确有励精图治之念。孟昶还令人在成都翻刻石经,又刻木版,批量印刷古籍。九部儒学经典也即“九经”就在乱世中得到了流传。今日为人所重之“宋版书”,很大程度上以“蜀本”为佳。主持西蜀“九经”工作的是毋昭裔。

此人少年博学,有见识,后蜀高祖孟知祥,曾在后唐做太原市长也即北京留守(后唐以太原为北京,首都为洛阳),镇守今山西地区,这时毋昭裔效力于孟知祥麾下为秘书长。后唐大军攻灭前蜀,随即以孟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使,毋昭裔也随之前往,任掌书记之职。李嗣源时,孟知祥阴有割据称帝之志,引起后唐注意。为了防止孟知祥割据,后唐枢密使安重诲特派李严为监军,督察孟知祥行动。消息传入蜀中,毋昭裔与诸将吏请不要接纳李严。但孟知祥另有所想,准李严入境后,威风凛凛地将他杀死。不过毋昭裔劝拒李严入蜀,迎合了孟知祥的野心雄心,从此得到重用。称帝后,以毋昭裔为御史中丞。

孟昶时,毋昭裔做到宰辅之职。

王昭远的蜡丸密信

中原后汉建立时,汉将赵思绾、王景崇据守西北反叛,都有礼物送给孟昶求援。孟昶贪利,拟出兵接应。毋昭裔反对,为他陈说利弊,但孟昶不听,结果赵思绾、王景崇都被后汉所灭,蜀军也大败而归。

“九经”,在五代时期,有两处翻刻,一处在中原,由冯道主持,一处在后蜀,有毋昭裔主持。蜀本刻经告竣时间大约在公元953年,与冯道先后差不多。据记录者言,毋昭裔少时家贫,曾向人借《文选》《初学记》等书,那人面有难色。此事给多才敏感的毋昭裔刺激不小。他叹道:

“遗恨我家太穷不能靠我的力量得到这些书。他日我只要稍稍发达,就刻板因帅,争取给天下学子们阅读。”

此即传统所谓“圣贤发心”。当他做到宰相时,就开始践履早年的誓言。他用自己的私财百万经营学馆,请人将儒学九部经典刻石,立于成都学宫,又奏请将《九经》刻板印刷。书成后,海内得之,无人不珍爱。五代时,南北两部“九经”的出版印刷,是罕见的文明亮色。

除了“九经”之外,他还令门人刻成《文选》《初学记》等,完成了少时的一个夙愿。

毋昭裔开中国私人出版图书之始,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读史至此,值得浮一大白。

后蜀宰相李昊已经看出了天下大势正在走向分久必合。于是对孟昶说:“臣观宋氏启运,与大汉、西周不异。老天厌乱很久啦!一统海内,恐怕应该就是这个时期!我蜀若与大宋通好,进贡,也是保安三蜀之长策啊!”

孟昶也知道战端一起,恐非大宋对手,于是同意李昊意见,准备发使,通好大宋。这时候,枢密使王昭远出来,坚决不同意李昊意见。

王昭远正在读兵书,知道了很多兵家见解。这个没有经历过战阵的枢密使大员,以为万一蜀宋开战,巴蜀凭借天险地利,足以当百万雄兵。

他说服了孟昶同志。孟昶将国防任务交给他全权处理。王昭远于是以景处瑭等人率兵屯峡路,又派遣使者往涪(今四川涪陵)、泸(今四川泸州)、戎(今四川宜宾)等州检阅水手,增置水军。

在他排兵布阵之际,有个山南节度判官张廷伟来向他献计:“王公您一向没有勋业,现在担当枢密使这个要职,必先建大功以塞众人之口。观天下形式,我蜀地当西南,汉主地当东北,如果能约定北汉与我们一起出兵,夹击宋国,则中原表里受敌,我蜀即可出黄花(今陕西凤县)、子午谷(今西安南),一举恢复关右旧地。以此进击中原,则退攻都可获得主动。”

王昭远听罢大喜,一听说“出子午谷”,他就来劲了。这正是当年孔明几次“北伐”的要津,但诸葛胆小,居然不敢出子午谷!我王昭远建不世之功,就要出一次子午谷玩玩。

《乾隆御批纲鉴》说到此节,有眉批道:“以诸葛亮之用兵,尚不敢听魏延之说,出子午谷以侥幸成功,昭远何人,乃欲从廷伟轻举?是徒启宋兵端以速蜀之亡耳!”就是诸葛孔明那样的人用兵,当初都不敢听魏延的意见,出子午谷以图侥幸成功。王昭远算什么人,竟要听什么张廷伟的轻率意见?这是白白地开启大宋兴兵的理由,加速蜀国的灭亡啊!

王昭远决计听张廷伟之计,告知孟昶后,派了三个使臣带着蜡丸密信去联络北汉。

但三使臣有一人名叫赵彦韬,行至汴梁时,带着蜡丸偷偷交给了赵匡胤。

宋师未出,巴蜀已定

老赵正在与诸臣研究川陕地形,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开战的借口。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那个蜡丸,让后来的乾隆帝说着了,果然,老赵大笑:“吾西讨有名矣!”我讨伐西边的后蜀,师出有名啦!老赵已经奄有荆襄,此地当后蜀之东,水路可抵蜀地。拜柴荣所赐,老赵还同时拥有秦凤,此地当后蜀之北,陆路可抵蜀地。赵彦韬等指陈后蜀山川形势、戍守处所、道里远近,将这些关隘要塞画成地图。老赵命诸州造轻车,供山地输送之用,以备陆路攻蜀。一面又在开封城南朱明门外凿池引蔡水,造起楼船上百艘,训练水军,号“水虎捷”,以备水路溯江入蜀。又设西南面转运使,调度调运攻战物资。

乾德二年,公元962年十一月,宋太祖点将,兵分两路:第一路,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武信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副之,枢密副使王仁赡为都监。第二路,命宁江节度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光义为归州路副都部署,内客省使、枢密承旨曹彬为都监。后勤部队则由给事中沈义伦为随军转运使,均州刺史曹翰为西南面转运使。

并转运使麾下后勤兵马,总合步、骑六万,择日分路进讨。出兵之前,王全斌等赴阙来辞,赵匡胤在崇德殿开宴,赐给金玉带、衣帛、鞍马、兵器不一。老赵又拿出西川画图来授给王全斌等,并因此问他们:“这一趟,西川可取否?”

王全斌等人答对道:“臣等仗天威,遵妙算,克日可定也!”有一位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史延德前奏道:“西川若在天上,那可拿不到,只要在地上,臣等到时即平。”

老赵听后很高兴,史称“上嘉其果敢,慰勉之”。又特意嘱咐王全斌说:“凡克城寨,只需要登记器甲、刍粮;有钱帛之类,全部分给战士!吾所欲得者,其土地耳。”

老赵最后叮咛王全斌说:“西川将校北人不少,多是投奔过去的中原人物。可以诏谕他们,令其转祸为福,有能为大军向导、供给粮草、率众归顺、举城来降者,朕当议给优赏!全斌你行营所至,务必告令军士:不得焚荡庐舍,不得殴掠吏民,不得开发邱坟,不得剪伐桑柘,违者当以军法从事!切记!”

老赵的战略安排是:王全斌、崔彦进率所部主力三万多步骑出凤州(今陕西凤县),拟南下后入蜀,为北路。刘光义、曹彬率所部两万多步骑出归州(今湖北秭归),拟溯江入蜀,为东路。二路分进合击,拟会于成都。

宋师两路出汴梁南门后分道,一奔北,一奔南。一时间,大梁城外浩浩荡荡,尘埃蔽日。

蜀主听说北师已动,就正式拜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左右卫圣马步军都指挥使赵崇韬为都监,山南节度使韩保正为招讨使,洋州节度使李进为副招讨使,率兵拒战。并告知皇太子孟玄喆也做好准备,必要时出师抵抗宋师。

行前,蜀主对王昭远说:“今日之师,爱卿所召也。你可要勉力为朕立功啊!”

昭远读兵书正在劲头上,领兵之际认为建功机缘已到,下令全军士兵都打了黑乎乎的花脸,以壮声威。

蜀军始发成都,孟昶命宰相李昊等在城外为之饯行。王昭远手执铁如意,以为自家有兵法方略,大有睥睨天下之志,一时不免顾盼自雄。酒酣,攘臂,对李昊说:“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小儿,取中原如反掌耳!”

“攘臂”,古汉语说某人激奋冲动,常见“攘臂”一词。“攘臂”者,捋胳膊挽袖子也。

宋师将要“征服”的,就是这样一群活宝。宋人陶谷《清异录》,说孟蜀遭遇宋师,派兵捍御,大军首领乃是皇太子孟玄喆、平章事王昭远。史称“玄喆乳臭子,昭远仆厕材”--孟玄喆实在是乳臭未干之小儿,王昭远不过是充当下人之才具。太祖听说后蜀以如此干部队伍对付久经训练的大宋雄师,笑叹道:“孟昶都无股肱爪牙,其亡不晩矣!”

孟昶全都算上没有个像样的得力人物。他的灭亡不远了!此际,老赵做得最牛的一件事是:大兵西行之时,同时下令在汴梁右掖门,南临汴水处,为蜀主孟昶修建宅邸,凡五百余间,供帐什物,一应生活用品俱全。以此待孟昶归降。这事有点像当年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战端未开,诸军就已经在开始研究战后安排问题,萨达姆的命运已经事先确定。老赵也事先确定了孟昶的命运。平蜀,在赵匡胤这里没有悬念。他心情出奇平静,甚至安排宋师出征后,偷闲到近郊玩了一次狩猎活动,借以消遣寂寞。

攻占利州大获粮草

乾德二年十二月,北路王全斌等攻拔后蜀多处关隘、要塞,将蜀兵盘踞在陕北的据点兴州(陕西略阳)攻克。击溃蜀兵,获军粮四十余万石,后蜀刺史蓝思绾退保西县(陕西勉西)。全斌又攻破川北二十余寨。蜀招讨使韩保正听说兴州已破,就放弃了山南,与蓝思绾合兵一处,退保西县,依山背城,结阵自固。

宋师先锋都指挥使、凤州团练使张晖,督兵开辟川陕咽喉大散关一路,他亲身劳作,慰劳士卒,史称“且役且战,人忘其劳”,一边与蜀兵打仗,一边建设沿途要塞。到青泥岭,劳累过度,病死。赵匡胤下诏“优恤其家”。平蜀战役中,宋军士气之高,前所未有。较之征潞州、平扬州、扫荡湖湘,士卒似乎更愿意效命疆场。大宋带出了一支具有空前战斗力的部队。

宋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率先锋进攻西县,韩保正望见宋师军旗严整,将士威风,吓得不敢迎战,一味坚守。但不久被史延德击破,韩保正被擒。宋师获军粮三十余万斛。

崔彦进、史延德等率部南下,越过三泉(陕西勉西南),直抵嘉川(今属四川广元),俘虏、杀伤甚众。

蜀军韩保正余部为阻宋军南进,烧绝栈道,退保葭萌(今属四川广元)。王昭远、赵崇韬率军屯驻利州(治所在广元)及利州北部的大、小漫天寨。此地当嘉陵江东岸,乃北边入蜀之咽喉要道,群山险峻,宜守不宜攻。又因烧断栈道,宋军一时被阻。

王全斌乃命崔彦进率一部兵力紧急抢修栈道。

《续资治通鉴长编》引《九国志》《十国纪年》《蜀梼杌》等记载,言“蜀人虽烧栈道,而江水浅涸,岸路平阔,王师皆徒步而进”。但《长编》认为此说与国史记载不同,又认为“事恐不然”,没有采取这个说法。我恰恰以为这个可能性非常大。因为时当冬令,万木枯槁,江水或有浅涸之处。若河床收缩,自能露出两岸平畴,大军踩着江床鹅卵细石而过,是可能的。

此时,崔彦进已经攻克小漫天寨。王全斌自率主力从嘉川(四川广元东)东南的罗川小道迂回前进,与崔彦进约期会师深渡(小漫天寨南嘉陵江渡口)。不数日,攻占几处要隘、桥梁,王昭远集合蜀军精锐作困兽斗,但被宋军夺气,三战皆败,最终放弃大漫天寨。宋军又连拔多处要塞,俘义州刺史王审超等多人。

利州,几乎没有惨烈的攻城之战,宋军在城外已经击溃蜀军精锐,十二月三十日,顺利进占利州。获粮草八十万斛。此役之后,宋军粮草已经无须远途转运,兵法谓之“因粮于敌”。朝廷派出的随军转运使给事中沈义伦、西南面转运使均州刺史曹翰,估计很长一段时间不必担心粮草问题了。

水陆夹击攻克夔州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战争系统

    三国之战争系统

    三国是什么?没来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片传奇的江山。来到之后,才发现,它是一个江湖,是温柔乡也是英雄冢,是地狱也是天堂。猪脚意外回到这个时代,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却悲催地发现一群恶人气势汹汹地要抢他的妹纸。怎么办?当他要抡菜刀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战争系统。神马情况?居然可以买各种士兵?更重要的是,那些兵可以来到现实世界中,成为他的小弟。而且,这个系统不过处在最低级的原始模式,只要满足条件,它可以随时升级,带来不断的惊喜。于是,一个牛叉的故事拉开了华丽的窗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猪脚哈哈大笑。“让票票、收藏、粉丝来得更猛烈些吧,保证完本!”——俺笑嘻嘻地说。
  • 华夏武魂之名将绝代

    华夏武魂之名将绝代

    想要领略那些古之名将,金戈铁马,纵横天下吗?想要领略绝世名将的谋略才干,过人风采吗?想要领略兵法谋略,快意恩仇吗?那请读此书,有我带领你去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去探讨,去领略那些绝世之才的英雄事迹!千载之下,仍有后人缅怀崇敬!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明朝四月天

    明朝四月天

    当吊民伐罪的战鼓声响起,永乐朝的武功赫赫、弘治朝的文治灿然、唐伯虎的文采风流都成为遥远的绝响,只余下秦淮河畔寂寥的灯火和英雄们苍凉的背影。在万千百姓易子而食的哀嚎中,大明朝走到了尽头。历史的心是冷的,穿越者的心是热的,当宋乔来到明末,他发愿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温暖人间,缔造一个轻盈、明朗、活泼的明朝四月天,使小民风雨不动俱欢颜,皇帝勤政贤明延寿限。这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宋乔的四月天。
  • 混也是生活

    混也是生活

    混,也是一种生活!小人物穿越古代的养成日记。
热门推荐
  • 权帝霸宠,凤主江山

    权帝霸宠,凤主江山

    一个没有感情爱权如命的女人,靠着手段权谋和过人的旺盛精力统治了男人统治的天下。她刀尖舔血,有血无泪,铁血横洗,她权倾朝野。帝国将士说她太凶残勇猛,是个打天下的悍将。朝堂文官说她野心勃勃,真是个犹胜须眉的女强人。市井流民说她惹不得,谁惹了她一点,三代都遭殃。他是君临天下的帝王他知道在这个乱世中的她也有累的时候,无奈她站在最高处,有哪个男人敢与她并肩。他与她皆站在权力最高处,皆可翻云覆雨令天地风云变色。风云下孑然过,他深邃内敛:“做朕女人。”她英姿雄发,俯瞰万物,天地为之暗然:“做朕男人?不够格!”既然她傲视天地,那他就用征服天下来征服她。
  • 武灵之巅

    武灵之巅

    武灵,一款通过读取脑波信息跟服务器建立连接的网络游戏,杀敌,强宠辅助!升级,不眠不休!情与杀,皆在缠绵中!
  • 天界禁药

    天界禁药

    神魂大陆,一个操纵魂威的世界。天生无法使用魂威之人,因为一颗天界禁药开启了通往传奇的旅程。禁药,充满诱惑的恶魔禁果,当他沉迷于其中之时,危机四伏的奇迹之路却在眼前拓展开来。操魂,武斗,阴谋,制药,炼器,美女,爽快,尽在其中。只需“点击阅读”+“加入书架”,给予稍许耐心,必不会让你失望。如果能喜欢,请留下您宝贵的一票!
  • 游龙猎凤

    游龙猎凤

    人间有美女,妖界看美女,魔界商美女,鬼界娶美女。地球上的花花公子唐汉,与第十二任女朋友开房后,终因透支过度而精尽人亡,神奇穿越风灵大陆,带着前世的思想,展开一段轰轰烈烈的游龙猎凤大戏~天地规则之下,不允许至阴至阳的事物存在,而唐汉与他的七个师姐们,却是天地规则不允许存在的异类,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
  • 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首先要让心灵达到一定的高度,即人们需要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人生,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正如王阳明所劝诫的:放松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会出现在眼前。
  • 重生也逍遥

    重生也逍遥

    意外重生,本想过平淡生活,却不成想,一步错,步步错。她别无所求,惟愿一世逍遥而已!
  • 给你个门店,你该怎么管?

    给你个门店,你该怎么管?

    作者总结15年的门店管理经验,讲述了一名店长的成长故事。故事中揭示了门店管理的真相,从店长如何定位、如何建立制度、如何营造氛围,到如何定价、如何保证成交率等,层层深入,覆盖门店管理的各个方面。书中语言直白、内容实用,真正告诉店长们:给你个门店,你该这样管。相信本书可以给即将成为店长或在门店管理中有困惑的人提供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青梅竹马:卿乃吾所归

    青梅竹马:卿乃吾所归

    那年他见到她时,她才出生,他三岁,他想尽办法让她哭,可是她就是不哭。她五岁,他八岁,她跟在他后面说:“卿哥哥,卿哥哥,你长得真好看!等小语长大了当小语的新郎好不好?”他无奈的对他说:“小家伙,听着,我江辰卿的新娘以后一定要是个大美人,才配得上我,你懂么?”她八岁,他十一岁,他要出国,她死拽着他,最后还是哥哥把她抱走了。再见面时,她十九岁,他二十二岁,他是老师,她是学生。被室友们拉着玩游戏的她,遇见了强大无比的大神师傅。···原谅作者是简介废,但是,在这里说一遍,这是现实和虚拟结合的,不合口味的勿喷。申明:宠文,1V1,双C,无虐。不会弃坑,填坑慢。
  • 穿越时空,爱上未来的你

    穿越时空,爱上未来的你

    一个现代的特工女子穿越到古代,死后重生,享受到前世未曾拥有的亲情,本乐于平淡生活的她,却一次次变成精心谋划下用于报复的棋子,她能否颠覆被算计的命运,守护她想守护之人呢?夜梓旭,竺阳国的王爷,因一曲歌找到了那个他想与之相伴一生的人,她想做的他帮他做,她愿守护的他默默守护,但,又是人生如戏,总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打的人措手不及......兜兜转转魂于千年之前,命运的齿轮让他们相遇,最终他们又能谱出怎样的结局呢?
  • 慈禧全传2

    慈禧全传2

    本书的作者对于写作本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是满洲正白旗侯爷裕庚大人的女儿。在同时代的为官者中,裕庚大人是最进步、最具改革思想的一位。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加入军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抵制法国侵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