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2500000016

第16章 手记之九:风景这边独好

一走进黄哈喇村,我的心里就泛着绿意。

黄哈喇,是一个小山沟,距县城55公里,离乡政府25公里,到村委会也有10公里。在周边都是荒漠的地方,这里是一片绿色的家园。

黄哈喇,因一种动物而得名。以前,这里是荒漠丘陵,地上拉羊皮不沾草。有一种小动物,适宜在这干旱的沙地上生存。这东西身长不过一尺,毛色褐黄,四个爪子像人的手掌,可以立行=视力弱,叫声像娃娃喊一样。专吃老鼠,肉肥多油,油可治烫伤、气管炎、关节炎,有奇效。现在已经在这地方绝种了。

黄哈喇的绿色,是当地群众一点一点地营造出来的,是和一个叫张孝林的农民分不开的。我多次去过黄哈喇。这一次,终于见到了张孝林。在他家的堂屋里,张孝林开始细述村子的变迁。

我当了28年的社长。吃尽了缺水的苦头,也尝尽了风沙的厉害。我想这地方这么干旱,生态环境这么荒凉,几乎没有树,长着的几棵老榆树,就是一个看的绿色。要改变村社面貌,首先得栽树。现在有了水,栽树一定能成活。2000年那一年春上,我们就开始种树。当年是退耕还林的项目,往哪里栽,怎么栽?我和大家商量,反复斟酌,就把庄子门前的这200亩好水地拿出来,栽了新疆杨。一亩地栽了210棵。这是第一年的新水田,盐碱大,成活率不高,才活了三分之一。怎么办?我想了想,主要是思想上不重视,没有栽树的经验,没有及时浇水,一部分群众当成任务去完了,结果效果差。我就组织群众反复开会,分析原因,讲透道理。请来县上的技术员办培训班,叫农民都懂得栽树的技术。2001年春上补植。我挨家挨户跑了几遍,动员人们去栽,我守在地头,跟了整整一个月,才把死树坑全部补上。还在800亩农田里栽上了林网树,是两万多棵笔直的新疆杨,好看得很呐。这一次种的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活了。秋天,站在村庄上看过去,地里到处是绿叶子老汉们说,我们这地方就缺树,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树苗子白给,就是为了吸一口好空气,我们也要把树栽活,管好。这些树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村上制定了管护制度,严格得很。大家都像爱护自己的娃娃一样,爱护着这些树2002年春上,我们又栽了一万多株新疆杨,是400亩的农田林网。这样,把1200亩的庄稼地都用杨树围起来了。2003年,又在350亩旱地里搞了退耕还林,栽上了沙棘、山杏这些经济林,都活得好。去年,我们又栽了500亩枣树,16500株。这是群众自己花钱买树苗栽上去的。现在,村子里能栽树的地方都栽上树了。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长着梨树、红枣树、杏树。春天树上的花一开,蝶飞蜂舞的。200亩水地里的树已经成林了,农田里的林网也形成了,村庄被绿树包围起来了。

以前,这里风一吹就起黄沙现在黄沙少得多了,除非是腾格里沙漠起了风暴,把黄沙一层一层地吹过来。从来没有见过的鸟儿都飞过来了。野鸭子、红腹锦鸡、斑鸠、喜鹊、鸽子、麻雀、乌鸦等.成群地在树林子里飞。我们封山育林,村子周边的山上也绿了,碱柴、黑柴都长起来了,山皮子都叫绿色盖住了3要说村子的变化,最大的还是这个环境变绿了。

这几年,人们的收人也增加了。一个是引大工程把大通河的水引过来了,有了水地,以前光种小麦,现在还种上高原夏菜,农业收入增加了。一个是550亩林地享受退耕还林补助,每年每亩160块钱,要补8年呢。现在还要延续8年。后8年是补助一半,每亩每年还有80块钱。这都是好事,我们把树林管好,继续发展,环境会更好的。200亩杨树现在有一半长成材了,砍伐后一根椽子能卖25块。逐年砍伐,换成红枣树、杏树这些经济林,能收入100万元呢。还有一个是畜牧业发展得快,也增加收入。这与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不矛盾。现在是舍饲养殖。这两年盖了31座圈舍。种了300多亩苜蓿,养了3000多只羊。前年卖掉了2000多只,收人了一大笔。卖掉的都是土种滩羊。现在养的1000多只,是小尾寒羊和陶赛特,多胎生,发展快得很。去年以来羊价大幅上涨,每只羊要卖七八百块钱呢,两三个月的羊羔子能卖四五百块钱。这地方的羊肉肉质好,还有些名气,可能跟吃碱性草有关系。

我也是村上的护林员。天天早上起床就出门,绕着树林子转一圈。已经习惯了,哪一天不去看一眼那些树,心里还着急得不行,像把啥东西丢掉了。老婆子说,你比操心孙娃子还上心呐。以前,我们这地方待不住人。现在连年轻人都留恋着呢。几年时间里没来过的亲戚说,这地方变得真快呐。我们听了心里也高兴。这仅仅是8年时间啊。现在村里的人们精神变了,振奋了。眼睛里看到绿色,就看到了希望,就对这地方充满信心了。

前些年,这里是个穷地方,连水都喝不上。“山上不长草,电杆比树多,喜鹊没处落。”吃的是雨水,集流在两个石窖里。水窖口都上了锁子,专人看管。陌生人路过要一个馍吃有人给,要一口水喝没有人给。水比油贵。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两三眼水窖,吃的是引过来的大通河的水,蓝莹莹的,干净得很。有水,地方就活了。依我看,这地方能发展起来的。一是耕地多,人均5亩多呢。现在还有500多亩旱地,能发展成水地。可以种粮食,可以种蔬菜,也可以发展经济林。二是可以大力发展舍饲养羊,种养结合。三是植树造林增添了绿色,改善了环境,这里的人们心劲足了。我打算明年把村庄北面的10亩地也栽上树,把整个村庄用绿色围起来。通往乡政府的16公里的路正在硬化,还要在路两旁栽上树。过不了多久,去乡政府的路就是水泥路、柏油路,绿树夹道了。

现在的问题是务劳庄稼的都是老汉和妇女,年轻人走完了,都打工去了,有些事情没有人做。我看这些出外打工的人到头来啥都没有,两口子出外挣钱供个学生,一点钱都存不下来。年龄大了,打不动工了,还得回来。那时候,地已经荒掉了,又务劳不成庄稼,怎么办呢?我们村上有优势,出路是大量种和尚头小麦,发展绿色无公害粮食,做出品牌。农田时节出门打个工,挣些零花钱。和尚头小麦面粉白细,筋道好。现在一斤面粉已经卖到三块五毛钱了。去年以来,我给城里的人们定点销售,已经卖掉一千多斤了。都说好,都打电话叫我送面粉呢。农民种庄稼是正路。把土地撂掉,都挤进城里打工,我认为是不正常的。

我的信条是先自己做,做好了叫大家看。你做好了,群众就没有说头了,也就跟上做起来了。当时起沙平田、栽树、养羊、种菜,都是我带头做起来的。我去年卖掉了12只羊,现在还养六只小尾寒羊。今年种21亩地,是小麦、大麦、胡麻、蚕豆、豌豆,还有一些冰豆,比其他社员多种一两样。我连续26年全票当选社长,说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我有心脏病,烦恼的事我都把它忘掉,记在心里就有压力,时间长了把自己压垮呢。做群众工作,烦心的事情多得很。几十年了,习惯了,熬过来了。我一年只有1440块钱的工资3我没有啥权利,我就是给大家带个头,操个心罢了。

告别张孝林,我径直来到辣辣坡。这是一个只长冰草的荒山坡。

冰草,是一种多年生的杂草。丛生,叶扁平,秆圆,穗子有点像小麦。根系发达,挖不尽,斩不绝。初春发芽,秋末枯萎,可长一米多高。冰草是牛羊的好饲料。生命力极强,凡是有一点土壤的地方,它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青绿的叶子,也是侵袭庄稼地的主要杂草。民间有一种说法,半截冰草根,捆在屋梁上三年,埋进土里还能发芽的。

辣辣坡,过去是一片长冰草的荒山。现在开垦出了1000多亩水地,种上了树,种上了庄稼,成了荒山丛中的一片绿地。黄万喜是辣辣坡的主人。正是夕阳在山坡上铺满金光的时候,我们坐在山坡上,黄万喜向我讲述着他的绿化梦。

我是19%年脱了军装就来到这个地方,向荒山宣战的。我是天水秦安人,本来和这个地方无牵无挂。现在,把根扎在这个地方,生死相托了。

我从军28年。1969年人伍,1971年人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当年裁军五十万,我主动要求转业的。当时部队首长不让我转业,再当一年兵,就可以离职休养。我转业了,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人。转业后,把我安排到省城某局,我没有去。当时我觉得文化程度低,适应不了新的工作。脑子里想的是不要国家的照顾,减轻政府的负担,探索“农牧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创造军人再就业的新途径,报答人民的养育之恩。想在农村这块天地里有所作为,想造福一方百姓。当时的退职费是14万元,我全部投入到这块土地上来了。我的想法遭到了家庭、朋友的激烈反对。父亲说:“你好不容易从农村出去,何苦呢?你要执意这样做,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了!”妻子说:“你执意这样做,我俩就拜拜了!”兄弟姐妹都反对,说我是头脑发热,感情冲动,盲目蛮干。妻妹在深圳开游戏厅,要我去帮她料理。答应一个月给我2000块的工资,我没有去。我下决心要在这一块土地上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我是1951年3月出生的,8岁母亲就去世了。我只上过一年的学。现在的这些文化都是在部队里学的。从11岁开始就做豆腐、卖豆腐度日月。晚上,我的后娘烧锅,我的爹推石磨,我打卤水,转两圈就打一次。我常常瞌睡得丢盹,头碰到小石磨上,就醒了,就打卤水。做豆腐费水,我挑着担子,一高一低地跑五趟,才能把那一大锅水挑满。当时我认为自己是大人了。后来有一次,跟后娘生的妹妹一比较,才知道自己开始磨豆腐卖豆腐的时候,才11岁啊。刚刚17岁,我就开始背粮贩粮,养家糊口。用扁担挑上80斤粮食,从家里到黄花镇,一天跑一趟。要翻老爷山,上山25里,下山25里,来回110里山路走的都是羊肠小道。鸡叫二遍就出门,要赶集呢。把家里的细粮挑过去,兑换成集上的粗粮挑回来,一趟才挣十几斤粮食,值两三块钱。中午就要往回赶。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要上山,把汗淌干了,把气挣断了。上山压断了腰,下山砸断了腿,一步一步地往前挪。走一趟,盘缠才是1毛8分钱。集市上吃一碗面是1毛钱。回来的时候,上陡坡在二嘴子上歇个脚,喝一壶茶是8分钱。那日子苦得没有办法说,跟当牛做马一样。当了兵,才穿上了一身新军装,吃上了饱肚子,成了一个真的人。

1996年3月,我辞别了家人和战友,带了8个人,四五把铁锨,开着一辆小四轮拖拉机,拉着一台抽水机,来到这里,向辣辣坡上的荒山宣战了!

当时,我租赁了1000亩荒山,租期70年。我带过来的8个人,4个是复转军人。不过,现在只留下一个复转军人了。当时这里的环境非常艰苦,风沙大,日照强,紫外线强,温差大。春天的风吹得脸上裂口子。冬天雪花一吹,脸上、手上就流着血水。早晨一场东南风吹到黑,晚上一场西北风吹到亮。天荒地老,人心发抖。和电影中的那个上甘岭,没有什么两样,只是这里没有飞机、大炮轰炸。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年一下子开垦出来了200亩地。推土机推,人工平,把一身的汗水都洒下去了。后来,那些钱全花光了,就像马拉松长跑,全靠人工,愚公移山。整整用了5年的时间,开垦出了1000亩耕地啊!全部是双手用铁锨挖出来的、用架子车推出来的啊!你看一看,我这手掌上的老茧!雇用的劳动力,大部分是当地的农村妇女。我是红色娘子军的党代表!挖掉了大大小小十几座小山包,填平了一条两千多米长、三四米深的涧沟。你看,现在这些土地多么平展!

第二年开始栽树、耕种。栽了几千棵杨树,种了六七十亩葵花、二十几亩糜子、四五十亩包谷,主要是养地。当年的树成活率很低,主要是叫风沙抽干了。收葵花籽14000斤,包谷10000斤,糜子5000多斤。那时候,只能是先生产后生活,是八路军的作风。

生产困难,生活更困难。当时没有一间房子,在帐篷里住了一年。做饭是在露天,风一吹,连饭也吃不成了。冬天,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连茶杯子里喝的水都冻住了。实在受不了,几个人坐在一起,挤一挤取暖。把我的脸冻出一个大脓包,跑到兰州的医院里去看,没有敢回家,让医生打了一针就回来了,继续干活。大雪天里,头上裹着一条毛巾,往地里灌水。如果冬水灌不上,第二年就没有办法种啊。这一年,两次差一些把命送掉。一次,口渴得不行,喝了一口水渠里的水,拉肚子差些要掉命。一次,到兰州买种子,在路边的一家小饭馆里吃饭,食物中毒,差些把命要掉。现在留着后遗症,看东西的时候眼光都有些斜。命不该死啊,老天不要命啊,还要我在这个地方干呢。我不知道,这身上脱了几层子皮。我当年从部队转业的时候,体重180斤,现在多少,才130斤。减肥不需要吃药,吃苦就行了,保证叫你成功啊。

我的妻子来过这里三次。说“你把我们一家人都害苦了!”老父亲前年来到这里看望我。我立了一个军令状:“等到这山上树成林,牛羊满圈,债务还清楚,我坐着自己的轿车,去看望您老人家。”老父亲80多岁了,等不住啊。今年正月十九去世了!病床上,他要我去看一眼呢,我没有去。我还没有实现诺言啊!我在这山头上,点了三张纸,磕了三个头,向他老人家说:“儿子不孝。立志三年实现诺言,看你去啊!”我一定要干下去,就是搭上老命,也要把这事情做成。越老,我的信心越坚定。即使打败仗,也要死在这山上。不能失去信心。丢失信心,就失去了一切。我是战场上的战斗员,人在阵地在,旗子破了,也要高高地扬起来。

现在,我种上了650亩大接杏树,已经挂果。地里的杨树,已经成林了。地里的庄稼长得一年比一年好。这一块地方,是我绿色的家园。

现在,我养着170多只羊,60多头牛。我常年雇4个人,按时发放工资。现在,我是县林业局聘用的护林员。我管护着自己亲手栽种的树木,我的眼里都充满了绿色的希望。

同类推荐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故乡的路

    故乡的路

    本书收录了胡定宋散文50余篇,主题为“过去的事情”,有作者生命中过去的人和事,以及最刻骨铭心的,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本书同时收录了作者的游记、报道文学以及小说若干篇。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以词作著称于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其词作被称为“英雄之词”、“词中之龙”。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辛弃疾除了词作著称于世外,还写有大量的诗文,辛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珠宝的前世今生

    珠宝的前世今生

    每一枚珠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些传奇,一些故事。那些围绕着珠宝展开的爱情与战争,无不说明珠宝的魅力不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海伦之下。在故事的流行色彩后面,珠宝知识被轻松而愉悦地娓娓道来。时尚、知识、传奇,尽熔铸于作者精悍幽默的行文之间。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百变女帝末世旅

    穿越之百变女帝末世旅

    魅玄涟狐,一个比神冰冷比魔邪恶的神,她狂,她傲,她邪,她亦无情。她把所有生物看做一个笑话,包括自已……一天她心血来潮进入一本末世小说中,剧情又会如何……白莲花妹妹来找茬?帝君勾唇,自已找抽,怪不得本尊!伪善父亲另有所图?帝君淡然,又一个欠抽的。叛逃母亲幡然回首?帝君垂眸,死滚吧!幸存者基地发出邀请?帝君斜睥,不屑冷哼世界本尊只手可灭,末世本尊一样只手可止!作者无良,日更木有!!
  • 神圣大陆之王者之途

    神圣大陆之王者之途

    神圣大陆,一块玄而又玄的大陆。没有人能摸清这块大陆从何时有,没有人能摸清是谁创造了这片大陆。上帝?No。女娲?No。那到底是谁?传闻中的那个诅咒又是什么?易邵钢,本小说的主角,地球中考时穿越而来的少年。带着自己的知识,,他是否可以在这片放眼原子弹也不过尔尔的大陆上一步步走上巅峰?他是否可以探索出前人无数英雄豪杰都没有走到的终点?。。。。。。(新书求点击,求收藏啊!)
  • 天外飞侠

    天外飞侠

    故事讲述在外星系R星系的一场灭世战争,导致R星系的原住居民面临毁灭。为了生存,R星系领导层通过高科技手段把星系中最优秀的人员传送到外星系的过程中,由于遇到黑洞,发生穿越,到达了古武时代,而引发的总总奇遇。主要在古武时代为了寻找身世之谜,不断地在武林中发生着争斗和奇遇,然后不知不觉融入了古武时代。第二部讲述的是机器战士为了追杀这些飞船中的人员,也在追踪中闯入了古武时代,这时已经二十多年,主要已经长大并领导古武侠客与机器战士战斗,最终消灭了机器战士。第三部讲述的是随着主角记忆的觉醒,决定回到R星系,最终通过星际大联盟消灭了所有的机器战士。
  • 一生逍遥

    一生逍遥

    一个混吃等死的死胖子在神的感召下,带着金手指重回到初中时代,改写自己的人生,顺便泡几个妹子,扮扮猪,吃吃虎,装装X,踩踩人,彩票是我的保险柜,赌场是我的提款机。开作弊器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

    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

    《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通过提炼《孙子兵法》中的韬略精华,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指导这种韬略的运用与实施。例如,美人计、反间计等在《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里就有体现;浑水摸鱼、顺手牵羊等皆由“势篇”阐释而来: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等与“虚实篇”无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将三十六计与权谋斗争中的具体运用结合在一起,以权谋智慧为导线来阐述三十六计的诸多运用。
  • 九世幻天州

    九世幻天州

    一人得道,是机缘,万古绝脉,是废脉?一次聚会,一个转折点,命运靠自己争取。在幻天大陆,夜落天亦能搅起风云,和异州,皇朝世家争霸,与公主神女谈情,人生如梦,欢迎来到历经九世的幻天大陆,笑看风云起,樽酒逆苍天。
  • 逆末之战

    逆末之战

    被人们称为“降临者”的人们,发现异能量,战冰龙,唤醒骑士,拯救缇娜,解放武藏,探寻雪山,打倒老Z,摧毁外星虫母,一步一步艰险,经过无尽的历险,得到上古神器;死神镰刀,黑天使之刃,武士刀。最终摧毁外来虫群,是终结?还是说是命运的开始?
  • 天生破苍穹

    天生破苍穹

    一个东大陆小家族的花花少爷慕容天赐,只因一次打击而立誓要屹立于世界的顶端,这是一个庞大的世界,为无边大陆,庞大的世界观,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顽强奋斗的主人公和他的兄弟,一生只为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即使为此失去一切.....
  • 教你制作舰船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

    教你制作舰船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践步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不仅能丰富青少年朋友课余生活,提升其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