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2500000017

第17章 手记之十:发明能手

在皋兰农村,活跃着一批有文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发明能手,他们有的以自己的创造和发明致富,有的已申请国家专利,我分别走访了他们。马旭一(太阳灶和播种机的改进者,36岁,农民):

我是从苦甲天下的定西大山里走出来的,今年36岁,1999年全家迁移到这里。父亲给我取“旭一”的名字,就是一轮初升的太阳的意思,希望我能做成点事情。童年的艰难生活,让我萌发了一种想法,我要用太阳的热能做一件事。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太阳下,用放大镜取火点燃木柴的情景,我的心一下子活了,就想做太阳灶。一家人合计了一下,凑了一点学费,就去临洮学技术。1995年,我在老家的山沟里,做起了太阳灶。那里山大沟深,生产的太阳灶销不出去。怎么办?不能窝在山沟里夭折。我就在镇政府所在地租地皮,正式办个了太阳灶厂,生产“伍明”牌太阳灶。发动亲戚朋友,开着三轮车,拉着太阳灶,送货上门,打开了销路,有了一点收入。1997年的一天,我在电视里看到秦王川通了水,就产生了移民的想法。迁出大山,到有水有路的地方去。我高兴得一夜没有睡着。后来,想了一些办法,就真的迁过来了。

落户第二故乡,我继续做太阳灶。当年生产了200多个。我开着“三马子”拉着5个太阳灶,跑了4天,连一个也没有卖出去。这地方的人们不认可这东西。一打听才知道,当地生产的太阳灶不过关,用上一两年就坏了,用户没有信心。没有办法,我就赊销给农户,承诺如果使用一年坏了就换新的。这样,才慢慢地把200多个太阳灶卖完。真难啊。我组织了几个销售人员,搞批发,配备统一制服,印发“伍明”牌太阳灶宣传单,承诺包换期一年,终生维修,慢慢树立产品信誉。但我想,这不是根本办法,琢磨着改进工艺和生产技术,就发明了“两油一膜”新技术。别人生产的太阳灶,锅底中间层夹的是竹皮、玻璃丝、废轮胎里的钢丝线,我在锅底中间层夹的是铁丝网,厚度小了,重量轻了,硬度强了,便于长途运输。原来是人工和灰,手工抹压,我改成机械搅拌,电动震动抹压,水泥干稀适当,灰沙调和,受力均匀,稳定性能提高了。原来在锅底上抹一层沥青.就粘镜片,容易脱落,寿命短。我改进后,先在壳底上抹一层沥青,粘上一层塑料薄膜,再涂上一层沥青,粘上玻璃。这就是“两油一膜”,隔碱,防潮,保护玻璃上的水银,提高质量,延长寿命。原来生产的太阳灶使用五六年就出问题,现在这个技术把太阳灶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十年。这种太阳灶很受群众欢迎,销路没问题了。这几年,我生产这种太阳灶两万多台,销售到皋兰、永登、景泰、白银这些地方的农村里。去年还给陕西榆林地区的扶贫项目生产了15000台。现在,我主要搞批发,收取一半的现余,另一半东西卖出去后再收钱。跟批发的人签订了合同,没有发生过赖账的事情。一台太阳灶,去年的批发价格是105块,零销130块。今年的批发价格是120块,零销150块。我的利润没有变,还是15块钱。主要是原材料涨价,人工工资涨价了。现在,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把太阳灶改进成自动对焦,这样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搬迁到这地方,我看秦王川便于机械耕作,但农民还普遍使用畜力和人力,便研究生产“伍明牌”机械播种机。2002年先给自己生产了一台六行的播种机,试用了一年,很好使的。第二年,我就生产了6台,全部卖给了本村农民。第三年,生产了50台,也卖完了。使用的人说,这东西确实好,深松土,浅播种,能施肥,出苗齐。行距能宽能窄,播幅宽,能增产。我实地测算过,就说小麦,亩产量增加15%左右呢。有了销路,我就年年改进,年年提高。主要是在传动系统、开沟器系统和分离器上下工夫。原来传动用自行车齿轮,现在改用摩托车齿轮,功能和质量都提高了。现在主要生产两种。一种是手扶拖拉机带动的,一种是小四轮拖拉机带动的。有七行机,有九行机。这种东西,犁地、播种,一机两用,减少了生产程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以前这个村上春播需要20多天,现在7天就播完了。一台单播机卖600元,一台双层混合播种机卖1300元,这个价格这里的农民也可以接受。这几年我生产销售了1300多台,光去年就是480台。我估计在秦王川,这两种播种机的销售潜力很大。我有信心把这个事情做大做强。现在,我雇用30多个工人,主要是本村的农民,还是季节性的生产。去年光工资就支付了7万多块钱。我还代销手扶拖拉机,给手扶拖拉机配置了尾座和犁驾,也是我设计生产的。苦恼的是缺少周转金,银行不给我货款,信用社一年只贷给5000块,不够用啊。生产场地少,窝工,也影响我的发展。如果太阳灶、播种机哪一天卖不出去了,我就去搞种植、搞养殖,像山东寿光县的农民那样,发展设施农业。

我住的房子,是太阳能取暖。这个技术是在一张报纸上看到的,当时盖房子就采用了。增加了3500多块钱的建房成本,取暖效果好。比如太阳落山的时候,室内温度是零上十五度,到第二天早上就是零上十二度,一夜时间只下降三四度。再加上悬空暖炕,冬天完全可以不生火炉的,干净安全。去年,我节省了2吨煤炭,1000多块钱呢。我也有一个想法,农民家里,冬天可以用一个火炉带两张水床,就是把热水循环到床板上去,既卫生,又节能。我使用过水床,效果可以,如果改进成热气,使用起来就更舒适。热水要流动,有噪音,影响休息。

我其实只念过初中。当时家里困难,半路辍学了。平时爱看一些机械制作、太阳能知识方面的书,爱看电视上的《经济半小时》、《致富经》和科技节目。家里订阅的是《甘肃农民报》《经济信息报》。我是一个爱看新鲜爱思考爱捣弄机械的人。生成农民,又没有念成书,遇上了一个好时代,就奔一个宽裕日子吧。

王锡刚(三轮车播种机发明者。54岁,农民):

我今年54岁了。三年前,在给自己盖房子的时候,我从房顶上掉下来,摔断股骨筋,钢针还钉在骨头上,没有取下来。当时,躺在床上想,制造一种播种机,叫“三马子”牵引着种地,怎么样?试验了六七次,终于做出了样机。2006年春播的时候,我先试着用,结果亩产量和四轮拖拉机播种的一样。比较起来,操作方便,一机多用,可以播种,可以施肥,可以犁地,可以拉运,可以打碾。当年生产了2台,卖给了本村子里的人,一台售价900元。去年生产了2台,也卖掉了。今年二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还放在这里,你看一看。

他边说边拿出一份专利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实用型专利证明书专利号ZL200720031626.4

专利人王锡刚

实用型名称三轮车播种机

说明:一种三轮播种机,由三轮车和播种机组成。播种机的牵引杆带牵引盒的一端与三轮车的后轮主轴相连,牵引杆的另一端与播种机的机驾连接……结构紧凑,配置合理,牵引阻力小,使用非常方便,可满足不同的农艺要求,适用性强,适合川区水地、旱地、沙地及坡度15度以下的山坡地条播小麦、大麦、豌豆、糜谷、胡麻等作物,并适宜与籽肥混合播种,还可以多种化把混合播种,也可以当作抄楼松地,种大豆开沟。

我是电焊工,长期在兰州打工,做些机械活。我总认为能想成的东西就能做出来。现在农民种地离不开“三马子”,秦王川里五六万农户,几乎家家都有“三马子”。以前,“三马子”只搞些拉运、打碾,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播种机都是手扶拖拉机牵引的。现在,我的发明把播种机与“三马子”结合起来,节省投人,方便群众,销路没有大问题。

现在,我缺乏资金,没有办法批量生产。我在小作坊里和儿子敲打着,两天才能生产1台,设备太少了,太小了,只有1台小钻床,1台切割机,1台小电焊机。资金困难得很,生产三四台卖掉,再买些材料,再生产。这不是个办法。我的想法是尽快把发明专利技术转让出去,让有能力的人大量生产,让群众受益,我也得利,把耕作从人力、畜力中解放出来。我还想把收割机也设计出来,让“三马子”带着收割庄稼。苦恼的是这些事现在没有办法做,主要是缺资金。为着这个发明,已经花光了家里1万多块钱。现在有20多家单位对这个专利产品有兴趣。我的愿望是转让给本省本市的企业,让外地的企业拿到专利生产,把产品卖给我们当地的农民,我看到了,心里肯定不好受的。

魏怀龙(种瓜能手,外号“药王谷”,60岁,农民):

我只念过三年书,看不懂书,爱总结,种瓜靠的是经验。

我种的是“丰田4号”甜瓜。一根秧上结两个瓜,产量高。一亩地栽1800株,亩产8000多斤。这个瓜品质好,网纹大,便于运输,吃起来香,在市场上抢手。但这瓜不好侍弄,种不好就裂口子,没有办法卖。村里的人都害怕了,不敢种。我种了二十多年,有经验了。塑料棚里的温度要掌握在零上三十度以下。超过这个度,瓜就长不大,网纹小,裂口子。一天中取棚、关棚的次数要多,要和天气的铆。先取小,慢取大,就像睡在热炕上的人,猛地把被窝揭掉了,就感冒哩。晚上关棚,也是慢慢关,慢慢捂。看小瓜尖黄了,就要喷“坐瓜灵”。营养好,才长得大。看瓜掐瓜,不能一概而论。掐瓜不能动瓜秧,翻身子。瓜秧上的毛刺长在背阴处,是吸取营养的器官,翻身子,就晒干了。瓜的品种不一样,种法就不一样。瓜蔓粗细不一样,叶子的距离就不一样,操作方法也不一样。种瓜这个事,说粗就粗,说细就细,用心揣摸,才知底细。在这个村子上,我最早发明点瓜的办法。刚种瓜的时候,每亩地里总有100株到200株的空秧,不坐瓜。甜瓜子这东西娇气得很,正开花的时候,下个小阵雨就不坐瓜了,刮个风吹进去点沙子也不坐瓜了。我想了个办法做试验,用水兑了些防落素,偷偷地点瓜,有效果。连续做了两年,成功了。没有空秧了,不害怕刮风下雨了,瓜能定住了。但瓜还是长得慢,长不大,怎么办?我看到人们都给梨树打“保胎药”,叫奈依酸钠,给苹果树打“花蕾保”,效果好。我思索着,把这两样药跟防落素兑在一起,点到瓜上了,效果好得了不得。长得快,长得大,味道好。我家里没有天平,没有办法秤药,就凭眼光,凭感觉。我做成功了,村里的人都要,我就开始卖药,人家叫我是“药王谷”。这个技术,多少年了,大家还在使用。其他品种的瓜,可以点“坐瓜灵”,但“盛开花”这种瓜,非得用我配的药不可,这种瓜是连皮子吃的,点了强心“坐瓜灵”,瓜皮就苦了,吃不成了,没有人买了。

靠瓜吃瓜。做啥活的要务劳啥活哩。我种过40多个品种,现在就种“丰田4号”,就在这瓜上吃饭。我种的瓜既要产量高,品质好,还要销路好。“丰田4号”对白银、西宁这些城里人的口味:种瓜的人,一年要淌掉五十斤汗水哩。有个口诀子,叫“若要甜瓜好,四十八片叶子不能少”,叶子少了,光合作用弱,养分就不够了,糖分也就上不去了。我不卖一次性的瓜。有的人在瓜皮上抹药,皮子看起来黄了,瓜瓤子还没有熟透,搁不住时间,吃起来不香,自己倒自己的行。我不干这样的事,叫瓜熟好了才卖哩。

我家里5口人,3亩地,上茬子种瓜,下茬了种菜,去年卖了2万块钱,吃穿用度,全靠着它哩。我住的是12间平顶房,家里有一辆“兰驼王”,人家说我是“抽的烟渣子,开的三马子”,我抽不习惯纸烟,那东西尼古丁含量高,抽一口把烟吹到纸上就发黄,烟渣子不发黄,痰少。我自己种,烟叶厚,不上化肥,抽起来不灭火。种一年抽四年,抽完了再种。也喝点酒,年轻的时候能喝,现在喝不动了。我喝过茅台酒,醇得很。家里电视机、家庭影院、电冰柜、洗衣机,啥东西都有,我不习惯,不适应。儿子、媳妇爱听爱看爱唱,我就爱听秦腔,经常看兰州电视台《大戏台》节目,每周一次,每次都看。年轻的时候唱过戏,在《三世仇》里装扮丑角张九,是忆苦思甜的戏。我是左嗓子,其他角色演不了。爱看科技节目,也看电视剧。《亮剑》演得好,就是舍命也要夺取胜利。男子汉大丈夫,就要有一股勇气,有一种柔劲。

魏至训(种田能手,44岁):

我高中文化程度,1981年毕业的。3个儿子,大儿子上大学,老二今年高考。老三不好好念书,高一就綴学,打工浪世界去了。他说,行行出状元,只有念书累、念书苦。念书累,不如自己走社会。吃得好,穿得好,还能挣个小钱花。他学习好,就是不愿意念,也没有办法。现在铁路上搞检修,一个月挣900块钱,自己花光了。今年18岁了,我让他去试一试,尝一尝社会的味道,才是个开端嘛。我带着媳妇务劳4亩地。1亩2分地是桃树,花不上几个工,顺节令长,顺季节收。2亩7分地,上茬瓜,下茬菜。留1分地,专门种自己吃的菜。我种的是塑料大棚,简易设施。去年这几亩地上的收人是3万块钱。我是木工、瓦工、电工,当过十几年的匠人,现在不干木工、瓦工活了。冬闲时节,给村上的人们焊个烤箱,去年挣了3000多块钱。

我是科学种田。喜欢看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和陕西电视台农业频道,不看电视剧。订阅农业科技方面的杂志。进城就去逛书店,买一些瓜、菜种植方面的书。种啥东西,就买啥书,拿回来认真研究。人勤地不懒,苦没有白下的。我种的地,温度、湿度、肥料,都掌握得好。我种的1分地收人达到1000块,比别人同样的东西,一亩地多收人4000多块钱。今年1亩2分地的甜瓜,收人就是12000块钱,别的人1亩地才收入六七千块。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有文化啥事情都能做好。以前不识字是文盲,现在三年不学习就是文盲,就是科学盲。

同类推荐
  • 海归抢滩中关村

    海归抢滩中关村

    本书介绍在中关村创业的代表性海归企业的决策人,记述其留学过程、海外经历、回国感悟及创业的历程与事业发展。
  • 文学经典导读

    文学经典导读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辅以作家介绍、注释、阅读提示,以方便学生学习。在篇目选择上既立足经典,同时又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在“阅读提示”上,力求点到为止,不做全面分析,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有历代王朝兴衰的沧桑,有百家争鸣的传世辉煌,有风景如画的冰河山川,有琳琅满目的都市繁华。在时间穿梭的长河中,弄潮人物纷纷登场,名篇佳作满目琳琅,奇谋大略左右挥靡,生活百态趣味盎然。
  • 日新居吟草

    日新居吟草

    《日新居吟草》收录作者王宏昌先生自2006年以来创作的240多首诗词,作品风格清丽、朴厚,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
热门推荐
  • 行走在位面

    行走在位面

    李昂得到可以穿梭位面的系统,并且获得位面物品和能力........从此他的生活不在平凡
  • 死亡QQ群

    死亡QQ群

    凡是骂“侍郎是坑比”的,都被一个未知存在拉进了死亡QQ群……一次次轮回,在死亡的边缘舞蹈。【谨以此书献给曾经同行的小伙伴们!】侍郎敬上!
  • 阴阳师秘记

    阴阳师秘记

    树大招仙,槐树招鬼,村子里建小学,推倒了村庙,伐了几百年的老槐树,诡异的事情也来了……
  • 不要放开我好吗

    不要放开我好吗

    因一个赌约赔上了自己的初恋,心也丢失在他身上,他指着她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了,不许在想着别人了!”~~~~
  •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乱世是属于武夫的舞台.强烈推荐以下巨作:窃明残唐再起大汉帝国风云录在黑暗的河流上宦海沉浮髯
  • 进击的巨人绯色之恋

    进击的巨人绯色之恋

    西奈与利威尔有着最普通的相遇,最普通的相识,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我爱着你,你爱着她,她爱着他,他爱着我,他们从来不需要多余的话,只是放心的将自己交给对方……故事便是从这开始当天空蒙上阴色,不再蔚蓝清明;当河水逆流染上血腥,当红色沾染面颊湿了衣襟……曾经奢求的那点点幸福,化为云烟消失不见。失去了那么多还能失去什么,若不曾与你相遇,生命的意义早已化变为零,只因有你,世界,全部。
  • 高调处事低调做人全集

    高调处事低调做人全集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赢得一个意蕴厚重、丰富充实的人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成功人士奉行的人生准则。
  • 参禅悟道

    参禅悟道

    在一块神奇的大陆上,人们以思想为武器,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 全世界我就记住了你

    全世界我就记住了你

    若是有这么一个男主,不腹黑,不傲娇,不土豪,你喜欢吗?原本生活一帆风顺的离婚律师邵楠,突然间被一张离奇的照片所打乱了。而真相到底是什么?在这看似一张毫无缝隙的网里,亲情?爱情?她又收获了什么?这就是一本打着言情的幌子的悬疑剧,但鉴于作者智商不高,在看的同时,请勿深究。本文已完结,各位请放心入坑。已完结旧文《婚姻是爱情的无效信》,希望大家多多支持!PS:新文已开,现代灵异言情文,希望亲们多多支持,详情请见本人微博,ID:我今天码字了吗
  • 步上云梯呼吸你(全+已出版)

    步上云梯呼吸你(全+已出版)

    你在云端,说你爱我,可我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到云梯,该怎样靠近你,和你一起呼吸---爱情!苏懿贝,是网络写手也是一个孤儿,她的所有行李只有一台电脑和那片从来舍不掉的回忆!笔下出现一个个让人哭死爱死的爱情故事,结局或者悲情,每一个都动情,让人觉得她是一个懂得爱的女孩。但现实中的苏苏却不再愿意相信爱情,她写爱情故事只是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和她一样永远再不信爱情的女人,会需要读一些爱情外敷内用,避免早更早衰。天意总是爱折磨无辜的人类,就苏苏这个平凡无奇的早老痴呆竟然又被爱情看上,还炫目到偶像剧级别,一如6年前的那场原该擦肩的初恋,浓情诱人的没天理。本溪说:回来我身边,把我曾给你的伤还给我就好!莫骏说:爱并不在云端,握紧我的手,便能呼吸到---爱情!涅槃灰的唯一读者群:【52488690】涅槃灰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673690385==========《在云端说爱你》本文主题歌寂寞是属于爱的美味毒药清风缠上发梢吻上你留下的烟草味道奔跑在云端唱着为你谱写的暖暖歌谣然后随着大雨倾盆坠下,回到那座无心的城堡爱到深处是忍着泪对自己的大胆嘲笑,痛着美好爱着煎熬,忘不掉的刹那灼烧如果今生你已经不再眷恋我的心跳我会为你朝着远离奔跑不停一秒重新步上云端的那座七色梯桥,狠狠回味早已经遗失掉的青春和美好,既然已经有她为爱妖娆对你深情微笑我会从此朝着云端奔跑不停一秒。为你在云端深处画地为牢,让你我都不再需要为爱而逃。=========涅槃灰文字1,《逃婚俏伴娘》全本,简体繁体均已出版2,《隐婚》全本,已出版3,《我的脱线王子》全本,已出版4,《错爱摩天轮》全本,已出版5,《宫阙无泪-旖月传》全本,已出版6,《罂粟妖姬》全本,已出版7,《穿PRADA的皇妃》全本,已出版8,《雪域圣殿》全本,已出版9,《步上云梯呼吸你》全本,已出版10,《大姑子北北小姑子南》全本,已出版11,《洗牌》连载中,签约出版12,《倾城双姝》连载中,签约出版13,《惊世大小姐》全本,VIP文14,《逃婚妖娆妻》全本,VIP文15,《MUA上帅总裁》全本,VIP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