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8200000022

第22章 高梁河(1)

当太宗发动“取燕蓟”战争时,契丹尽管处于守势,尽管也有人曾提出放弃燕蓟,但最后的决策还是,不仅要“山后”,也要“山前”。战争打到后来,契丹胃口更大,连周世宗攻克的关南之地也想要,耶律休哥甚至想要黄河以北。宋辽之争因此成为一场纯粹实力的比拼。

太原城遭毁

平定太原后,太宗赵炅开始暗自谋划攻取“燕云十六州”。

在太宗的心事里,十六州之中,主要是契丹的南京,也即幽州,今日之北京。其他州郡有的被周世宗夺回,已经固守在关南;另外一些州郡在晋北,距离中原较远。幽州则志在必得。而且攻克幽州,相信其他州郡可以指麾而定。

这事像往年试图攻取北汉一样,他将谋划藏在肚子里,暂时不透露口风。谁也不知道他会连着发动第二场战事,将士们本来还以为可以得胜还朝,马上就要得到封赏了呢!封赏大事,赵炅连想都没有想。

在大军兵锋东指之前,太宗做了五件事:

第一,派人告慰宗庙。

他命令随军而来的著作佐郎、直史馆文臣石熙古返回京师,将平定三晋之地的大喜事,告知宗庙,要列祖列宗高兴。当时的将帅们估计也有纳罕:告慰宗庙,班师回朝再行大礼也不晚啊,怎么就差那么几天,还要派人回去干这个活儿?他们不知道太宗的心事……

第二,给原北汉地政策性优惠。

赦免河东境内各类罪犯,“常赦所不原者并释之”,往常大赦有规定,某类罪恶深重的罪犯遇赦不赦,这一次也赦免了;人户两税(夏税与秋税),两年之内蠲免;士庶有多年拖欠官方的租税也都免除了债务。更规定:正常的赋税之外,如果原来地方还有“无名配率”,也即巧立名目的榨取盘剥,诸州都要一条条列出来,报告给朝廷。

第三,祭奠战死将士。

这是春秋之义。祭祀国殇,仪式隆重。烈士的后人子孙,都要受到朝廷恩惠,可给予一个官职,享有国家俸禄。

第四,毁掉太原城。

太原乃是河东治所所在,历史上多少藩镇盘踞在此,让中原王朝头痛不已!远的不说,李存勖占据河东时,后梁奈何不得他;石敬瑭占据河东时,后唐奈何不得他;刘知远占据河东时,后晋奈何不得他;刘崇占据河东时,后周奈何不得他;刘承钧占据河东时,大宋奈何不得他!现在,此地被平定,谁知道以后会由谁来盘踞此地?太宗跟他的大臣们想了想,议了议,决计铲除它。于是,做出一个部署:将太原城拆毁,此地改为平晋县;另以附近的榆次县为并州治所。太原附近的僧人、道士,以及富有的大户人家,都迁往洛阳居住。一年以后,甚至还下诏壅塞汾河的晋祠之水,而后灌太原,将老城堕毁淹塌。这就从行政降级、文化南迁和经济削弱三大政策上,狠狠降低了太原的历史地位,让后世据守河东称藩称王,没有了可能性。大宋三百年,没有再出现“河东藩镇”,应该与此有关,当然,更与邦国抑制藩镇的一贯性政策有关。

但这件事成了大宋太宗赵炅的一个政治污点。

所以这样说,理由有二:

(一)伤人甚众。

毁掉太原,另立新城,需要迁徙市民。诸史都记录了这个事件。这是太原历史上不幸的时刻。《宋史·太宗本纪》中记录的说法是:“尽徙余民于新城,遣使督之,既出,即命纵火。”将太原城中所有还没有搬离的“余民”都迁徙到新城榆次去,为此还专门派遣使者督促。等到人都离开房舍了,当即命令纵火焚城。但《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字略异,大略说:“遣使分部徙居民于新并州,尽焚其庐舍,民老幼趋城门不及,死者甚众。”派遣使者分头安排居民到新的并州治所居住,然后将太原城内所有房舍焚烧。当时居民中的老人孩子有来不及到城门的,死了很多人。

《宋史》中没有“死者甚众”这四个字,而且还有“既出”才纵火的说法,好像已经安排了太原市民的妥当去处,没有遭遇反抗。但考虑到人性,考虑到人性中对私有财产必有捍卫之心的倾向,《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录应该是可信的。当时必有抗命者,遇到暴力强拆,定会以死抗争,不然如何会死人?此事不容回护。赵炅毁太原,自有政治家的责任担当,是抑制藩镇的战略总规划之一部分。但站在时光的后面来看,此举实是侵害私有财产权、剥夺庶民生命权的一大罪恶。

乾隆皇帝曾有《御批纲鉴》一书传世。书中对历史故实的评点良莠不齐,对大宋君臣也多有嘲弄,但他在论“毁太原”一节中所论,我同意。他说:

“仁者之师,应该救民于水火之中。现在宋师却纵火害民,这是什么居心?这事跟太宗行事也太矛盾啦,当初围城没有攻陷时,还能顾虑城破之际屠城会杀伤很多人,因此颁下大义谕旨,劝降河东主。现在这些‘趋门不及者’,难道独独不是当初所不忍心加害的良民吗?”

“仁者之师”的说法出自孟子。乾隆以亚圣的意见批评赵炅,立意甚高,值得嘉许。

(二)因噎废食。

太原被毁,确实抑制了藩镇的生长可能性,但同时减弱了中原北部一座规模闳敞的军事要塞的守卫功能。后来的太原城市规模与老太原已经不可比。所以一百四十六年后,金兵来侵,志在太原,太原守将王禀守卫二百五十多日后,还是被金兵攻占。王禀的故实气壮山河,极为精彩,我将在后面的书中说到。现在可作一遐想:假如北汉都城老太原,原来规模不变,势必将大大增加金兵攻占的难度。故今日太宗这一决策,堪称史上政治败笔之一。就政治荣辱而言,是太宗之耻,一个抹不去的政治污点。

事实上,可以不必毁城。太祖时代已经实现文官权知制度,太宗事实上也在推行这个制度。如此推演的结果已经足可消弭藩镇大帅们的割据之念,并从制度保障上杜绝了割据之可能。太宗这种出于政治恐惧,而不惜支付过高成本的预防之举,像所有政治家的此类荒谬一样,套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说,都是一种“政治不成熟”。帝王时代的非理性结构,不适合做现代性诊断,但也不妨说,即使就普遍性之“政治智慧”而言,赵炅此举,也“过”了,而“过犹不及”。这与他一生在政治平衡中奉行中庸大智慧的故实比较,显得很刺目。

第五,安排文职官员。

刘保勋知并州外,太宗还安排其他文人出任原北汉州郡各级地方官。

太宗坚持乃兄太祖的职官政策:文官权知,武职带兵,一律由朝廷任免。文官执掌政务,安排判官副署;如果带兵在外,就安排监军副署。看上去如此简单的制度性设计,如果了解唐末以来,五代乱世的藩镇世袭,权反在下的军政故实,就知道,这类安排几乎是革命性的。神奇的是,大宋在实现这类革命性转型时,几乎没有遭遇流血。

所谓“副署”,就是主管一把手签署文件,要有二把手或三把手同签才有效。知州签署,通判副署;主帅签署,监军副署,这样,就等于给主管做了分权处理,也是克制专断的必要手段。

但在太原这次人事安排之后不久,出了状况。

有八个朝廷官员分赴诸州,其中,右赞善大夫臧丙知辽州(今属山西左权县),秘书丞马汝士知石州(今属山西吕梁市)。因为这些地方都在边境,属于军事要塞,因此给他们各自都配备了军队,并派出了监军。

不料马汝士与监军不和,一天晚上,腹部被一柄利刃穿入,流血而死。地方报上的审验结果是:自杀。

但远在四百多里地外的臧丙知道此事后,迅即上疏,认为马汝士绝非“自杀”,愿意来调查此事。

这时,太宗已经与契丹在幽燕之下完成了一次较量,失败而归(故实容当后表),闻言大惊!才派出去的知州能被人所杀?于是当即派出使者去弄清事情原委。然后,又将臧丙召到京师问询他为何关心这件事。

臧丙说:“马汝士在石州担任牧守之责,没有听说他有什么大的罪过,何至于自杀?故臣判断此事必有冤情。如果冤死不明,警卫者又不被处分,那么从此之后,书生权知地方,谁还敢来?谁还能踏实地治理边郡?”

太宗闻听此言很愉快。事件与监军有关,得到公正处理。

“乘胜取燕蓟”

平定太原一个月之后,在三军将士焦急地等待赏赐的日子里,太宗按照出发时的路线回到了河北镇州。将士们也有点纳罕:如果回京师,可以直接走晋中、晋南,过黄河,进入汴梁啊,干吗绕远五百里走镇州啊?

车驾到镇州后,太宗召集诸将说了自己思考“成熟”的想法:

“乘胜取燕蓟。”趁热打铁,乘着扫灭北汉的余威,收复幽州、蓟州(今属北京、天津)。

消息出来,三军失望。他们不想再打仗,只想得赏。

中唐、五代以来,战必有赏,而且一把一结,当场兑现,甚至期盼预先颁赐的余风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但是战后颁赏,不独是五代惯性,也是历史惯性。主战者吝于赏赐,经战者人心不平,是平情经验。太宗并非吝啬,而是企图两场战争之后一并颁赐。可是将士们无此“觉悟”,更不这样思考。这就误解了事件的逻辑。有意味的是,经由太祖时期的慢慢改造,将士们对恢复汉唐旧疆的价值诉求也有了感觉。所以在反对东征时,诸将不大好意思说“不赏不战”,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师疲饷匮”,军队已经疲惫,粮饷已经不足。史上的说法就是:尽管“人人有希赏意”,人人都有期盼赏赐的意思,“然无敢言者”,但是没有敢说求赏的人。太宗看出诸将“皆不愿行”,但他想想石岭关一役,郭进将军剪灭契丹万余人,就觉得战胜契丹不是太难的事。况且“惟有战耳”一句话,让现在两家已经闹翻,听说契丹正在异动。与其等待来而战之,何如往而战之!更重要的,太宗人格特质中,有好大喜功之倾向,这一倾向,直到很后来才有所收敛。此时的太宗,似乎只有向前、向前、向前一条思路。

他的目光在巡视诸将时,应该有过期待。他需要他们懂他。

但是懂他的人,寥寥。

时任铁骑军指挥使的呼延赞也不赞成到燕蓟之地去打契丹,但他满脸密密麻麻刺了“赤心杀贼”的黑字,看不出他的表情。

随军的参知政事,文人赵昌言觉得大宋与契丹早晚应该有一战,晚打不如早打,于是率先站在了太宗一边,回应道:

“自此取幽州,犹热鏊翻饼耳!”从镇州这里收复幽州,就像在热鏊子上烙大饼翻个似的,容易得很!

呼延赞对这位轻敌的宰相嗤之以鼻,他嘲笑道:

“书生之言不足尽信,此饼难翻。”皇上您别信这个书生说的话啊,书生之言,不可以全信——契丹这个大饼不好翻!

这故实为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学者王得臣《麈史》所记录。书中说是王得臣同时代大臣富弼亲口讲述。富弼还说,最后太宗兵败而归,证明了呼延赞的预见性,于是对王得臣再三喟叹说:“武臣中盖亦有人矣!”大宋武臣之中也有明白人啊!但据考证,赵昌言参政在后来,时当太平兴国年间,他还没有出任国务总理。总之王得臣记录可能有误,但《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李焘引用《麈史》这一故实,评论说:“或呼延赞实有此言,亦不可知。”也许呼延赞真的有这样一番话,也说不定。

上百将帅,支持太宗意见的没有几个人。殿前都虞候,大将崔翰,就是当年在东京西郊讲武台训练数十万禁军的演习总教官,他对指挥禁军有心得,认为破北汉易,破契丹也不难。于是在建功立业的军人荣誉和个人雄心的加持下,也站在太宗一边,提出了鼓舞人心的意见:

“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讨伐契丹这件事,不能再次举兵!举兵一次要费多少周折!我们大宋精锐已经悉数在此,又当破河东的余威,正好乘此破竹之势,取燕蓟,很容易。古语云:时不可失也!

“时不可失”,四字深深地契合太宗之意。史称“上悦”,皇上很高兴。于是“喜而兴师”之意已决,如此,历史预定轨道已经铺设完毕,格局已定,不可变更。

太宗不明白的是,这一个时刻,他已经开始违背军事规律,他正在犯兵家之大忌。《孙子》有言:“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战胜攻取之后,要“修其功”。何谓“修其功”?适时赏赐就是其道。太宗于战胜攻取之后,不赏,是犯兵家大忌之一。这个赏赐,他拖了半年之久。那时的颁奖已经没有了激励效果。兵法不可“怒而兴师”“愠而攻战”,已经是军事常识;还可以补充一句:也不可以“喜而兴师”“乐而攻战”。喜、怒,都是战时的非理性状态。太宗在兴头上,还写了《平晋诗》,刻在寺院里,要诸臣唱和,全军一派喜气洋洋。这时候进入战争决策,依然属于“政治不成熟”。故太宗再犯兵家大忌之二。如此,如何安定邦国、保全军队呢?

从“乘胜取燕蓟”豪言一出,到“时不可失”壮语一激,再到太宗欣然一“悦”,这一场战役的结局已定。剩下的事情,成为太宗一行趋奔结局的悲剧历程。

第一个错误

太宗从镇州向京东、河北诸州发出了调动军用物资的命令,要他们限期转运到北面行营。他知道“师疲饷匮”是牢骚,也是事实。

随后,车驾从镇州向定州出发。镇州即正定,在今天的石家庄北,定州在今保定南,相距百里路程,一个驿站。此地已经贴近幽州的南部了。

扈从部队要按期限到镇州集合,但是到了日子,居然有几个番号没有到达!史称“上怒,欲置于法”,太宗大怒,要将延误军期的首领法办。那就是要杀人祭旗了!

时任马步军都军头的一位军官名叫赵延溥,赶紧来到太宗营帐,劝谏道:

“陛下巡行边陲,本以外寇为患,今敌未殄灭而诛谴将士,若图后举,谁为陛下戮力乎?”陛下到边疆来巡视,本来是以契丹外寇为我军大患的。现在外寇未加剪灭而诛杀自家将士,如果这样来图谋后面的大事,谁还为陛下效命沙场啊?这一番话居然打动了太宗,接受意见,还好言表扬称赞了他。

现在可以看到,决策“取燕蓟”之后,这是太宗犯下的第一个错误。军中无戏言。军人不按规定日期集合,就是违反军令。这等严肃的大事,太宗优容对待,所以养成了大宋将军往往不在意延误军机之过。后来,杨老令公就因为潘美、王诜延误集合日期,成为孤军,被契丹擒杀。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车驾到达定州之后,太宗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派遣使者到北岳恒山去祷告、祭祀、许愿。这是祈求天神地祇保佑平安顺利的意思。

第二件事是再作一首诗,主题是悲悯沦陷区中原士庶,以此激励契丹辖境原属中原地区的人民,起来反抗异族。众多大臣也跟着唱和。一时间,这些诗就传入了契丹南部。

随后,太宗继续北上,来到今天的保定市,那时一个叫金台顿的地方。此地过去是战国燕国故地,燕昭王曾筑黄金台招贤纳士,所以名叫“金台”,“顿”就是馆舍的意思。这里是一个驿站,有时属于契丹,有时属于大宋。现在属于契丹,太宗进入敌境,意味着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宋师没有人熟悉这里的地形。太宗下令在此地招募向导一百人,寻求到达幽州的最佳山地路线。向导的报酬也定好了:每人两千钱。

战役初期,契丹还没有反应过来,宋师进展顺利。

孔守正独闯岐沟关

太平兴国四年(979)六月,东西班指挥使,也即殿前卫戍兵司令官孔守正被派往岐沟关相机行动。

同类推荐
  • 唐朝马贼王

    唐朝马贼王

    一个现代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回到唐朝,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长安城里的一名小富豪,过上了声色犬马的幸福生活。然而就在他原本已经打定就这样过上一生时,因为一次邂逅,他欲抢劫被送去和亲的公主……
  • 夏初之汉骑

    夏初之汉骑

    刘睿没想到自己穿越了。唉,既来之,则安之。第一年:我决定先当个军阀,但是,咱们得先找个地方种种田第五年:什么?要老子称臣纳贡,你特么吃翔去吧第十年:老子的铁骑天下无敌。白皮猪?老子照揍不误第二十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盛世之官路商途

    盛世之官路商途

    江山如画,美人如诗。弃士从商,杨愈只有一个小小的目的:在六部中加一部:商部!_____新书上传,急需收藏推荐,请各位大大支持~
  •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曹操雄霸、孙权贤能、刘备仁德、刘峰……一个小人物铸造的历史新篇。
  • 史记(第四卷)

    史记(第四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热门推荐
  •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这是互联网群星闪耀的时代,巨人们用最尖端的技术和自成体系的哲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避开互联网的渗透。互联网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人们正试图赋予其精神和内涵,以期互联网能更好地为人类所用。本书作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学界、商界、技术界的互联网领域顶尖人物,带来了最前沿的互联网观点和极其珍贵的一手资料,深入探讨了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契机、未来趋势、技术拐点等影响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命题。在互联网时代,唯有思考的河流永不止息。在思想碰撞间,本书为读者开启了一次互联网的精神之旅。
  • 天择录

    天择录

    犹如提线木偶的人类被主宰系统变成游戏中的NPC角色置身在末世,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通过主宰发布的一场场凶险的任务才能生存。面对未知的恐惧,和陌生的环境,人类最终有办法逃出主宰的束缚重获自由?或许只有那位拥有重生记忆的洛尘能够给出答案!
  • tfboys之夏蝉冬雪

    tfboys之夏蝉冬雪

    三小只与三位千金大小姐的故事甜蜜又悲伤又不失幽默
  • 终极恶女之凯特

    终极恶女之凯特

    当终极系列的粉丝五月穿越到重生的凯特身上时,五月很淡定的接受事实了,只是拥有了原主的感情跟记忆,不知道现在自己到底算是凯特还是五月。反正自己也就是孤儿一币,但是为什么凯特会是黑天帮的大小姐,还是项冥从小到大的死党。所以十三岁的凯特离家出走回到自己亲生母亲乌兰身边了。
  • 魔灵杀

    魔灵杀

    简介有三,风格各异,任君挑选。一,超不正经版:这是一部废柴成长史,这是一部草根崛起史,主角不仅没有外挂系统,而且只有一个老婆。穿越了,奇遇了,长相抱歉他认了,可女主角没几章就烟消云散了是什么状况?觉醒了,重生了,好不容易出头了,喜欢的女孩子却被兄弟拐跑了算怎么回事?“搞什么,玩我啊?来人呐,把作者拖出去砍了!”作者化作一缕阴魂,继续祸害人间。咳咳,孟婆说了,点击、推荐和收藏不达标,不让我过奈何桥。二,咬文嚼字版:魔尊觉醒,封印崩塌。正邪之战,成就英侠。一刀一酒,一战成名。一蟒一木,踏平天下。纵横七界,云游四海。魑魅魍魉,待我来杀。三,胡乱吹牛版:这是一本能hold住宅男的玄幻歪书,由斗得过土匪、打得过流氓、经得起吐槽、牛得过凤姐、拍得死小强的五好宅女一粒松籽所著。描述仅供参考,请以内容为准,谢谢。
  • 洞渊集-长筌子

    洞渊集-长筌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宇宙之我本为仙

    宇宙之我本为仙

    一个废柴穿越后波折的成长着发现自己拥有这个世界的人不曾意识到的力量迅速的觉醒探索大陆原来自己原本就是世界顶层的统治者之一
  • 十二殿之乱世殇

    十二殿之乱世殇

    一朝穿越,七魄回归,封印解,六系修。她本想平平淡淡的享受亲人的关爱,可无奈有人太犯贱.....为了楚家,她灭了血月,轰了冥阁,成为凌云大陆的不朽传奇。他是天刹之界的尊主,冷血无情,视人命如草芥,一生杀人无数,却因为一条烤鱼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好吃么?”某男一脸期待的看着某女。“嗯。”“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做东西给别人吃。”某男意味深长的笑道。“...”某女埋头吃鱼。“所以呢?”某男问道。“....”继续吃鱼。“....”某男忍无可忍,捏某女的下巴,强迫她的双眼看着自己。某女一脸呆逼:“哦...嗯,你眼睛长得挺漂亮。”
  • 爆裂王妃:王爷别太冷

    爆裂王妃:王爷别太冷

    “砰砰……啪啪……”一阵尘土飞扬多后,颜冰站起身,拍拍手,捋了捋发型,不屑的看着地上痛的打滚的女人。某王爷:“刚才本王的侧妃来过。”某女:“嗯,然后呢?”她装。某王爷:“本王刚刚给她请了大夫。”某女:“嗯,然后呢?”她继续装。“她说是一个穿着奇怪的女子打了她。”“哦,谁穿着奇怪呢?”她扶额,很认真的在想。“你说呢?”某王爷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啊!她不会再说我吧!?”某女瞪大眼睛,故作惊讶状。“你说呢?”
  • 一纸婚约:高冷老公忧郁妻

    一纸婚约:高冷老公忧郁妻

    婚后他用尽办法要和她离婚,待事情水落石出后,他的初恋回归,她与男闺蜜重逢。她将文件整理好出现在他面前,冷漠的开口:“这是离婚协议书,签字吧!”他看着已经签好的协议书,霸气的撕毁:“想走,窗都没有!”翌日,他一改往日的高冷,开口提议:“老婆,我们去度蜜月吧!”她听后白了他一眼回他两个字“有病”风水轮流转,他开始步步紧逼,时刻献殷勤,只为将她留在自己身边,而她想方设法的逃离,奈何他们之间却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我要离婚!”“乖!别闹,小心动了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