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1700000241

第241章 群雄并起(27)

“大帅,高应来下战书了。”

“哦?原来他还有胆跟我们打啊,好,就依他的明日决战。”眼看着陈宁就要把镇殿军赶进颍州了结果高应居然主动下了战书。

高应这一次选的决战地形比起上一次伏龙山之战更为有利,四周都是高山,两军之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大道可以行军,而大军决战的空旷地形更是没有,最大的一片也只能让十万人厮杀,对于颍州军来说根本不够用。

也正是因为地形的复杂曲折颍州数十万大军被迫分散开来,形成了一个东西六十里,南北近百里的庞大军营。

如此庞大的区域想要全部展开作战在这样的地形中是不可能的,这也为高应逐个击破提供了便利,第二天陈宁以十万大军从左右两翼进兵,他自己则是率中军十五万进发,漫山遍野都是军队,相比起来高应要简单的多了,大军直接向陈宁走去。

“陈宁,下马受降我可饶你一死,不然今日就让在命丧于此。”高应出马阵前高声大喊,在山谷之中他的声音传出了极远。

“高应,你要是现在束手就擒我给你留个全尸。”

“哈哈哈哈,击鼓进兵。”高应高声大笑转身回了大阵之中,随着鼓声响起一支镇殿军从军中冲出往敌军杀去。

颍州军也出动了大军相迎,两军在这狭窄的战场中展开了激烈的碰撞,他们所处的战场位于两山之间,别说颍州军就是镇殿军也无法全部展开,只能这样小部进行战斗,论单兵实力一个镇殿军能够对付三个颍州军,如此小规模战斗自然是颍州处于劣势。

可陈宁不担心,因为再过一个时辰他的包围圈就形成了,到时候三面合击镇殿军就是插翅也难飞。

“撤。”半个时辰之后占据上风的镇殿军却选择了撤退。

“传令,全军追击,给我杀,没我的命令不留俘虏。”陈宁高兴了,隐约间他已经听到了从南北两面传来的喊杀声,应该是他的两翼大军赶到才让高应撤退。

此时他们所处的位置已经临近颍州地界,高应再往西不用五十里就算进了颍州,而陈宁早就通知颍州,所以高应他们绝对不能靠近颍州。

“哈哈哈,高应,我看你还往哪跑,这里四面环山,一共就三条路,都被我的人封死了,不如,你死着出去如何?哈哈哈。”陈宁在追击了数十里之后终于将镇殿军堵在一片庞大的山林之中,近三十万颍州军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赵四,你率部向北打通出路,方华,你率部向南打通出路,一营三营准备迎敌,剩下的人跟着我随时出击。”高应临危不乱,指挥大军准备突围,可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他却依然分兵突围,这是兵家大忌。

“所有人都给我扑上去。”陈宁也不罗嗦,直接下令全军攻击,数十万人从各个方向开始向镇殿军发起了进攻。

“大帅,敌军分兵突围此乃是兵家大忌,高应深谙兵法小心有诈啊。”也有人发现了高应的反常性行为,但他们并没有决定权,一切还是要看陈宁的决定。

“不用担心,我接到消息麒麟卫跟霸山营都在往京城赶,京城内的周军就更不可能出来了,至于那枭龙骑,这里崇山峻岭不适合他们作战,只要派一军就能挡住,高应这是困兽犹斗,他就是太相信镇殿军的实力才托大把我们引到这里决战,不用担心,下令全军全力进攻。”陈宁的分析也不无道理,确实连麒麟卫跟霸山营都赶去京城支援了,至于守城的周军就更不可能派兵来支援了。

镇殿军依据地形优势扼守瓶口将敌军挡在外面,而颍州军也是奋不顾身的一批接着一批往前冲,毫不畏死,镇殿军的阵地也渐渐的缩小,失去了机动性。

“哈哈哈,换一批再加把劲,不要在乎东西,只要能全歼镇殿军用完也没事。”战斗到现在镇殿军所有人都已经轮流上了两遍,可颍州军还有近十万人没有厮杀过,这就是兵力上的差距,战斗的时间越久兵力优势带来的好处就越明显。

“将军,再这么下去撑不了多久了。”赵四趁着有人顶替赶紧来到高应身边,当年他不过是高应身边的一个亲兵,可现在摇身一变却成了镇殿军的一营将军,这地位几乎赶上了十六卫副将,“再等等,应该快到了。”高应也着急,可他又有什么办法,看着自己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镇殿军一个个倒下他心里也难受的很,这都是他六年来的心血啊。

“都别歇着了,一起上,一鼓作气给我拿下高应。”眼看着镇殿军不断收缩陈宁进一步加紧进攻,现在是关键时刻,镇殿军随时都可能溃败,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心疼自己人。

战局进行到最后一刻,陈宁安排在后面是五万预备役也赶到了,但和他想象中的生力军有些不同,这些人是逃命逃过来的,而非是来支援的,数万大军乱哄哄的四处乱冲,将颍州军的阵型都冲乱了许多。

“怎么回事?让郑樵来见过我,他是怎么带兵的。”陈宁大怒,眼看着他就要击溃镇殿军了可结果自己的后备兵力居然跑来冲乱自己的阵型。

“大帅,北面出现一支周军,打着麒麟卫的旗号。”

“什么?麒麟卫不是去京城了么?怎么跑这来了。”陈宁吓了一跳,他的兵力都已经派去进攻镇殿军了,手上只有几千亲卫营,哪里会是麒麟卫的对手。

“大帅,不好了,东面出现一支周军,打着左屯卫的旗号,郑将军就是被他们两军赶到这来的。”

还没等陈宁反应过来两路大军已经杀到眼前和亲卫营战在一起,在两路大军合计之下亲卫营很快就落败,陈宁也被带着一起离开战场。

主帅离开很容易动摇军心,再加上周军大喊陈宁被杀,也不知从哪拿了个人头宣称是陈宁的首级,加上两路大军从后方杀来早已疲惫的颍州军终于撑不住开始溃败。

同类推荐
  • 三国金戈传

    三国金戈传

    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在一次次面试碰壁后终于得到面试通知一张,谁料一觉睡下睡到了三国。谁说穿越就是美滋滋的?他姓刘,但却是一介布衣。他一身武艺,却又不愿卖与帝王家。在这到处讲究地位出身的地方,别人做做样子唾手可得,他却只能慢慢争取。本书无科技,无玄幻,无种马为三无产品
  • 三国之孙郎在此

    三国之孙郎在此

    东汉末年,世道萎靡,民不聊生。一位在现世中做生意失败的老板,因缘会际下转世成为孙策,两世为人。新孙策带你走进诸侯争霸的时代。在这里有家族,有士林,有奸伪,有侠客,有仙人,有武将,有刺客,有谋臣,有枭雄,有英雄,还有佛僧,可谓百花齐放,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东汉末年。
  • 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史记故事从头读到尾

    本书遴选《史记》中最为人称道的精华篇章,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编撰,通过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文明巨著,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引导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暂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
  • 朝阳年代

    朝阳年代

    每一场伟大的变革,都埋藏着一场伟大的妥协。站在时代的拐点,要么迎着逆风昂扬向前,要么逆向潮流终被淘汰。这是一个关于变革,关于理想,关于奋斗的故事。我们之所以要改变,是因为旧有的东西,拖住了我们前行的步伐。时代从来只会摒弃那些因循守旧的守灵人,而历史从来只铭记那些前行变革的探路者。
  • 穿成美男子

    穿成美男子

    穿了!穿成了张昌宗——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小白脸!想起唐书写的:天后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张昌宗摸摸脸,放下铜镜,心头危机感空前高涨!
热门推荐
  • 村路像条河

    村路像条河

    记忆是一个作家最为宝贵的财富。久留在心底的陈年旧事,在作家们看似漫不经心地回忆里,走进各色人等的内心世界,或悲或欢或苦或乐或恨或爱地去感悟逝去的岁月,普通人的朴素情怀瞬间跃然纸上。本书《村路像条河》精选了作者近七十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的精美小小说,篇篇构思精巧,视角独特,读来亲切可人,回味无穷。
  • 极品兵王在花都

    极品兵王在花都

    :本私人军事公司承接一切军事任务、承包世界各地所有战争、提供武装支援。:出租枪械、火箭、飞机、大炮、军舰、炮艇和一切军需用品。本公司的宗旨就是:只要你出得起钱,全世界哪里的战争都能帮你轻松搞定。
  • 天玄帝皇

    天玄帝皇

    文治天下,武达四海!当他还只是一个小卒的时候,被人说是“赛秀才”。当他成了一个百夫长的时候,又被人说成是“武举人”。当他晋升成了千夫长,被赐予“大贡士”贤号。当他已是王国最年轻的大将军时,又被帝主亲授“武人大学士”。他让武人羡慕,文人嫉妒!当有人问他明明这么有才华,却从军而不从文,是为了什么?陆九淡定的道“我的做人理念是,能动手就别bb!才华?那只是业余爱好!”
  • 东莞市民

    东莞市民

    小说通过编年史的方式,选取了现实中几个主要的时间节点,描写了2008年奥运会到2011年债务危机期间在东莞发生的一些真实故事.反应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的困惑与迷惘,努力与抗争,爱情与亲情.文中包括网恋,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矛盾与融合,金融危机,富二代等内容,敬请期待并给我鼓励.
  • 姐妹俩的穿越之王的宠妃

    姐妹俩的穿越之王的宠妃

    她们是失去父母的姐妹俩,姐姐今年才二十二岁是某个国际公司的经理,而妹妹是一个大学生,她们的父母在姐姐二十岁的时候出车祸去世了,就剩下她们姐妹两人相依为命,可是就在姐姐带着妹妹出国游玩的回来的时候飞机事故,她们穿越到一个史书上没记载的古代,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那。。。。。。。。。
  • 重生之墨离

    重生之墨离

    小丫头发现她家姑娘那日闯婚闹得人尽皆知之后痴傻病好了,不爱皇族四皇了,不仅如此,连墨家主也变得怪怪的,墨家三姑娘要横着走没人竖着走……四子心好痛……
  • 十二楼

    十二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心传说

    地心传说

    借他之口,诉我之情用我之笔,画我之心。唯你走开,我才能生长痛过才会成长一个男人的炼成记
  • 一生要会运用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一生要会运用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本书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谋略运用到军事、经济、日常生活中,教人成功,给人智慧。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2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2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